APP下载

浅议“焦点讨论法”在时评文中的应用

2021-08-09龙杰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21年23期
关键词:耳光时评焦点

龙杰

近年来,高考语文总是与时代脉搏紧密相连,高考作文也总是关注时代热点。在这样的背景下,时评文的写作就成了考生们备考的重点。如何写好时评文,如何突破时评文写作的思维瓶颈,也成了大家关注的焦点。

很多时候,学生们无法准确读出热点背后的根源,从而无法找到最佳立意,常常让老师头疼。“焦点讨论法”,即“ORID”,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突破时评文写作的思维瓶颈。

这一方法包括“O-R-I-D”四个层面。简单地说,这一方法依次涉及四个思维层面:(1)客观性层面(Objective):处理信息和感官的觉察。这一环节可提出问题、困难,描述时评材料中的人物事件行为等。(2)反应性层面(Reflective):有关个人的反应和联想。这一环节是回忆、联想,说出自己的担心,感受。(3)诠释性层面(Interpretive):关于意义、重要性和含义;思考主题、思想,事件的原因。(4)决定性层面(Decisional):关注解决方案。思考“怎么办”的问题,就是基于以上过程得出结论或做出决定。这四个步骤遵循了人类认知的内部过程:知觉、反应、判断和决定。这四个步骤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突破时评文写作的思维瓶颈。

例如,我们的一次时评文写作小训练,是以“两个耳光”为题材:1980年代,山东荷泽地委书记周振兴同志自掏腰包,满足孤寡老人愿望后扇了自己一耳光,自责自己不够关心人民;2020年某市委书记在机关餐厅扇了秘书长一记耳光,要求学生们在20分钟的时间里写一篇200字左右的时评文。拿到材料,学生们一头雾水,不知所措。我们试着以“ORID”为思维路径来解读这两则材料,找到写作的重点。

首先,“Objective(客观的)”是认识过程,先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材料中的主要人物和主要事件。一名学生跃跃欲试,说道:“两则材料,一则是地委书记周振兴扇自己耳光,一则是市委书记扇秘书长一记耳光”。他的发言简短、精练、准确。

其次,“Reflective(反应的)”是认知过程的感性反应,也属于认知过程。接下来我引导学生们谈谈自己对这两则材料的感受。一名学生说道:“同是耳光,不同时期,不同原因。”又一名学生说:“一个是扇自己,是一种自责;一个是扇别人,是一种欺凌。”“他们都是一任地方官,前者是为百姓,后者是为自己,出发点不同。”同学们对这两则材料的认识越来越全面。

第三,“Interpretive(诠释的)”是引发更多的理性思考。在我的引导下,同学们很快就认识到,一是因为这两名官员对为官的责任认识不同,前者为百姓,后者为自己;二是因为前者牢记为官的初心,后者淡忘初心,私欲膨胀。

顺理成章,最后一步“Decisional(决定的)”是最后形成什么决定或者采取什么行动。学生的思维聚焦到“当官要当什么样的官?”这个问题上来。显然,问题迎刃而解:当官就要把百姓放在心中,要为百姓谋福祉。当官就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同学们拟定了“常怀为民之心”“为官者,为人也”“一扇耳光,打出两种心态”“做官为民,风气需正”等精彩的标题。

由此可见,“焦点讨论法”其实就是对材料的循序渐进的认识过程,通过提问的方式,从客观现实入手,关注学生的感受和看法,引导他们进行发散的理性思考,形成一个思维闭环,有助于他們准确地找到最佳立意。

猜你喜欢

耳光时评焦点
焦点
“两会”焦点
打错了
彩世界
焦点
把新闻时评做成报纸的亮点
漫画·时评
漫画·时评
耳光是掌声的接力棒
漫画·时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