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品质生活的居民感知与创造路径

2021-08-09孟东方

关键词:精神生活安全感获得感

孟东方

摘 要:高品质生活是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等各方面充分平衡发展条件下,人们所呈现出的共享高质量物质生活和高品位精神生活的生存和发展状态;创造高品质生活是与高质量发展相适应、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相统一的。基于“幸福感”“安全感”和“认同度”3个维度构建高品质生活的居民感知评价指标体系,对重庆市居民的抽样调查分析结果充分反映了当前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重庆市居民对高品质生活的整体满意度处于中等水平,其中“安全感”和“幸福感”指数较高,而“认同度”指数较低,主城都市区和收入较高的居民满意度较高;经济发展的相对落后是重庆市居民获得感(认同度)较低的最主要原因,但居民对未来的物质生活和发展前景充满期待和信心;重庆市居民对个人人身和财产安全以及社会治安的满意度较高,但对食品安全的满意度较低。重庆市创造高品质生活,首先要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促进居民的收入增长和就业稳定;其次要加快相对落后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加大对弱势群体和低收入群体的生活保障和帮扶力度;最后还要加强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并充分利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发展机遇,不断提升全市人民的幸福感、安全感和获得感。

关键词:高品质生活;幸福感;安全感;获得感;物质生活;精神生活;高质量发展

中图分类号:F126;C91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131(2021)03-0044-13

一、引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2018年3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重庆代表团审议时,希望重庆广大干部群众团结一致、沉心静气加快建设内陆开放高地、山清水秀美丽之地,努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让重庆各项工作迈上新台阶。此后,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重要讲话中强调要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 比如,2018年8月,习近平主席在致首届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的贺信中提出,要加快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努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https://www.chinanews.com/gn/2018/08-24/8609261.shtml);2021年3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青海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始终把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放在心上,坚定不移增进民生福祉,把高质量发展同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紧密结合起来,推动坚持生态优先、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有机结合、相得益彰(https://theory.gmw.cn/2021-03/12/content_34680877.htm);2012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强调,要在创造高品质生活上实现更大突破,希望有福之州更好造福于民(http://news.fznews.com.cn/fzyw/20210331/60649b8727d01.shtml)。 。高品质生活,就是人民群众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各个方面的美好需要都能得到更好保障和满足的生活[1]。可见,为人民创造高品质生活成为新时代解决我国主要社会矛盾的题中之义。

创造高品质生活是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课题,也是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必然要求。那么,高品质生活是一种怎样的生活状态?其有何特征?怎样评价?现状如何?对这些问题的回答无疑有利于更好地创造高品质生活。目前,学界开始对高品质生活进行积极的研究和探索,但主要是围绕相关政策如何落地以及高品质生活的内涵和特征等展开,对高品质生活评价的研究还偏少,同时,对高品质生活的内涵及特征也未形成统一认识。有鉴于此,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高品质生活的科学内涵、主要特征、创造路径以及评价方法,以期能为客观评价居民高品质生活状态提供方法借鉴;并采用在重庆市39个区县的调研数据进行经验分析,以探求重庆市创造高品质生活的短板和提升路径。

二、文献概述:高品质生活的内涵、特征与评价

1.高品质生活的内涵及特征

对于高品质生活的定义,目前学界还没有统一,比较有代表性的定义包括:(1)高品质生活就是人民群众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等各方面的美好生活需要得到更好保障和满足的生活[1-3]。(2)高品质生活就是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并持续下去的生活,即物质生活得到极大满足,精神生活更为充盈的生活[4]。(3)高品质生活是一种在当下能感受到充實、有保障、可持续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生活状态[5]。(4)高品质生活是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环境充分发展下,人们所呈现出的具有一定品位和质量的生活方式,是人们对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生态环境等高度认可和满意的一种生活状态[6]。(5)高品质生活与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是内在统一的,高品质生活即美好生活[7]。

关于高品质生活的内涵,现有研究从不同角度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

首先,从高品质生活的组成要素及其包含的主要内容来讲:(1)高品质生活是由若干要素组成的有机整体,宏观上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各部分的相互依赖和联系,微观上包含了人民生活的衣食住行等体现人民生活状态的方方面面,主要内容包括物质、精神、制度、家庭以及个人五个层面[6]。(2)高品质生活既有物质富足的内容(住房、收入、财富等),也有非物质满足的内容(健康、精神、社会满意度等);既涉及经济、社会、民生发展层面,也涵盖城市管理、社会治理和社区建设领域;既要完善人文、社会、生活和生态环境,也要塑造开放、包容、多元、共享、创新的发展环境[6]。(3)高品质生活的本质旨在解决不平衡不充分发展问题、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发展,不仅需要物质基础,也需要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融合发展[8]。

其次,从高品质生活的具体表现来讲:(1)习近平总书记曾经用“八个更”概括了高品质生活的基本面,即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9]。(2)高品质生活具体表现在富裕、幸福、文明、健康四个维度上[10]。(3)高品质生活表现为从物质需求到精神需求、从私有生活到公共生活、从基本民生到品质民生等3个方面的转变[11]。

再次,从高品质生活的发展动态来讲:(1)高品质生活是美好生活更高层次的体现,美好生活是从“单一性”到“整体性”的满足,高品质生活是从“整体性”到“多样性”的满足[6]。(2)高品质生活是对“社会民生改善”或“生活水平提高”的延伸与拓展,也是一个伴随着时代变迁和观念更新而不断变化的开放概念[12]。

最后,從居民的主观感受来讲:(1)高品质生活的最终目标是要不断增强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5]。(2)除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外,高品质生活还应包括实现感、满足感、存在感、成就感、尊严感、责任感、归属感等“七感”,进而确保“民生十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12]。(3)依据马斯洛需求层次论,高品质生活也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只有居民三个层次的需求都得到满足和提升,才算是实现了高品质生活[9]。

关于高品质生活的特征,除了其内涵所体现的系统整体性、持续提升性、多维动态性、多样个性化等外,在总体上还具有“高”“更”“全”“实”的特点,即“高水平对标、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和高质量推进”“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面进步”“切实满足居民最基本、最常用、最突出的需求,提升实实在在的生活质量”[12]。在分维度上,居住与环境品质应具备交通便捷化、居住舒适化、医疗标准化、教育完备化、环境健康化、服务人性化等特征,工作品质应具备政府关心、公司暖心、同事齐心等特征,家庭品质应具备家庭和睦、物质充足、生活丰富等特征[13]。

2.高品质生活的评价

对居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的评价一直是福利经济学、消费经济学等学科的热点研究领域。由于高品质生活是一个新话题,目前学界直接对高品质生活进行评价的研究较少,与其相关度较高的是对生活质量(水平)进行评价。美国经济学家加耳布雷思(Galbraith)于1958年在《富裕社会》(The Affluent Society,又译作《丰裕社会》)一书将“生活质量”作为学术用语提出,认为生活质量是个体对生活的主观体验,其主要内容包括生活满意度和自我价值的实现度[14]。其后,国外学者对生活质量的测度和评价进行了大量研究,但多以GDP作为衡量生活质量的唯一指标。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发现GDP指标无法反映健康、教育、公平等社会状况,需要构建一套合理的指标体系来评价生活质量。荷兰是最早建立生活质量评价指标的国家之一,在荷兰社会及文化规划办公室(SCP)2000年发布的《社会及文化报告》中,生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涵盖了政治和经济发展、人口老龄化、公共领域、劳动市场、卫生健康、教育、公平、社会保障、住房、闲暇、媒体与文化等领域[15]。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针对欧洲国家构建的“幸福生活”指标体系则偏重社会福利和个人感受,分为生活质量和物质条件两个部分,其中生活质量部分包括“健康状况”“工作生活平衡”“教育与能力”“社会联结”“公共参与及治理”“环境质量”“个人安全”“主观幸福感”8个一级指标及15个具体二级指标,物质条件部分包括“收入与财富”“工作与报酬”“住房”3个一级指标及9个具体二级指标[16]。德国政府也在2016年正式提出了涵盖生活、环境、国家三个层面,包含12个维度、48项主客观指标的“品质生活”评价指标体系[17]。目前,国外学术界评价生活质量常用的指标体系主要有人类发展指数(HDI)、社会进步指数(ISP)、幸福指数(WBI)、社会发展指数(SDI)、美好生活指数(BLI)等[7]。

国内学者也试图建立相应指标体系来衡量我国居民的生活质量,但尚未形成统一标准。上海城市社会经济调查队课题组(2002)从主客观两个维度出发,构建了包括“收入”“消费”“教育”“文娱休闲”“健康”“居住”“生活设施”“生态环境”“社会保障”9项二级指标、36项三级指标的客观评价体系,并提出了包括“总体感觉”“收入状况”“消费水平”“居住条件”“教育状况”“健康状况”“医疗条件”“道路交通状况”“城市生态环境”“社会治安”“社会保障”“娱乐休闲生活”12个方面的主观评价体系[18]。冯建和钟奕纯(2020)借助网格化处理和公共服务设施可达性计算方法,从居住内部环境、居住外部环境两个方面综合衡量城市居民生活质量[19]。党的十九大以来,一些学者开始基于美好生活内涵构建美好生活的评价指标体系。比如,杨延圣(2018)以“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为总指标,通过“经济信心”“社会和谐”“生态文明”“文化丰富”“政治善治”5个二级指标和15个三级指标构建了美好生活需要的评价指标体系[20]。

关于高品质生活的评价指标体系,近两年来也有学者进行了积极探索。上海财经大学课题组(2019)编制了上海高品质生活评价指标体系,将高品质生活分解为“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3个目标层次和81个具体指标[21]。边燕燕(2020)构建了“五位一体”(包括“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社会生活”“生态文明生活”)的城市高品质生活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变异系数法对北京、天津、上海、重庆 4 个城市的高品质生活进行了评估[7]。

三、理论框架:基于居民感知的高品质生活评价指标体系

要对高品质生活进行准确评价,首先需要在充分认识高品质生活的科学内涵和主要特征的基础上构建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品质”有两个含义:一是行为、作风上所表现的思想、认识、品性等的本质;二是物品的质量。“高品质生活”中的“品质”同时具有这两方面的含义,即不仅是高质量的物质生活,还包括高品位的精神生活。通过对已有相关研究的梳理,本文认为,高品质生活不仅是生产力发展带来的物质丰富结果,还是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发展带来的精神进步结果,表现为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等各方面充分平衡发展条件下,人们所呈现出的共享高质量物质生活和高品位精神生活的生存和发展状态。从人的感知角度看,高品质生活则表现为人们对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生态环境的高度认可和满意,是人们在满足物质生活需求基础上对更深层次的美好生活境界的追求,也是一种人与人协作进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健康生活方式。总体上讲,高品质生活至少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征:

一是整体系统性。高品质生活是由若干要素组成的有机整体,各要素之间是相互促进、协同发展的关系,因而整体并不是要素的简单加总,而是呈现出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系统效应。比如,生产能力的提高为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提供了基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有利于精神生活的丰富,精神生活的丰富又将促进生产能力的提高。

二是全面均衡性。高品质生活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等各方面,要实现经济富足、政治民主、文化繁荣、社会公平、生态美好,各方面都要充分发展且相对均衡,不能偏废一方。比如,如果没有民主的政治生态或公平的社会秩序或积极的精神状态或良好的生态环境,拥有再优越的物质生活条件也不是高品质生活。同时,高品质生活不应是部分人的特权,不断缩小收入差距,走向共同富裕是其本质内涵之一。

三是二元交互性。这里的二元是指物质和精神,高品質生活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同发展的结果,表现为生活状态的高端和生活态度(追求)的积极。高品质生活不但要满足人们的需求,还要提升人们的需求层次,通过人们价值观、人生观、生活观的进步改善居民生活态度,形成全社会富足而不浪费、勤奋而非躺平、共进而非内卷的生活状态。

四是主客观融合性。生活品质是指人们享受物质和文化发展成果的水平和对于这种享受的主观感受与满意程度[22]。高品质生活不仅是物质和文化发展的客观状态,也是社会群体和居民个体的主观感知,是一种高水平物质享受与高愉悦主观感受相融合的生活状态,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高度发展的结果。

五是发展可持续性。一方面,高品质生活的内容和标准是动态的,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高品质生活的高度不断提升,要把发展成果充分用于提高人民福祉上;另一方面,要使高品质生活持续提高,不能通过损害后代的高品质生活(如过度消耗资源、破坏生态环境等)来提升当代的高品质生活。

六是风险消化性。一方面,高品质生活本身是低风险的,社会经济系统内部的发展处于稳定持续状态;另一方面,面对来自自然界的外部冲击(如灾害、疾病等),高品质生活也应具有有效防范、快速消化风险的韧性。例如,在党的领导下我国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取得显著成效,充分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为人民创造高品质生活上的制度优势。

七是相对多样性。一方面,高品质生活的标准是相对的,有时间维度的纵向比较,也有空间维度的横向比较;另一方面,由于价值观、生活追求及民族习性等具有多样性,不同个人和群体的需求满足层次和具体内容也不同,因而对高品质生活的认知和要求具有多样性,使高品质生活的具体表现日益呈现多样化、特色化和个性化趋势。

因此,高品质生活是人类社会全方位高度发展的体现和结果,创造高品质生活不仅要通过技术创新大力发展生产力以满足人们对高质量物质生活的需求,还要通过制度创新不断改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以满足人们对高品位精神生活的需要。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五个方面来讲,创造高品质生活,在经济发展上要为共同富裕提供丰裕的物质基础和有效的共享机制,在政治文明上要建立民主、法治、高效、人民当家作主的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在文化建设上要为人们的思想进步和情操高尚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在社会进步上要建立和完善公平普惠的公共服务体系以及和谐互助的社区氛围,在生态进化上要在维护自然生态平衡的基础上为人类可持续发展建造美丽宜居可持续的生产生活环境。当然,由于历史的民族的地理的原因,各个国家和地区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和精神生活状态是多样化的,有各自的优势,也有各自的短板,因而创造高品质生活的重点领域与具体路径需要因时因地制宜。所以,对高品质生活进行科学评价,有利于正确认识当前的居民生活状态,进而积极寻求更好更快地创造高品质生活的有效路径。

根据高品质生活的内涵及特征,系统化的高品质生活评价指标体系应客观指标与主观指标相结合,并结合当前重点和着眼长远需要[18]。客观评价的优点在于数据来源客观,不受评价主体认知差异的影响,但也可能受统计数据可获得性、可比性的制约而影响到指标体系的系统性。同时,客观指标在评价高品质生活上具有明显的局限性:一方面,高品质生活不仅仅是物质生活的高端和丰富,还要求精神生活积极向上,而客观指标难以对人们的精神状态、生活品位等给出统一的标准;另一方面,高品质生活不仅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生活状态,也是一种人们感受现实和期望未来的生活感知,且这种感知因人而异,客观指标难以准确评价。而主观评价的优点就是可以反映人们的主观感受,但这种主观感受不仅取决于客观的生活状态,还受到评价主体自身特征及其价值取向、精神状态等的影响,因而也具有评价标准不统一等问题。因此,科学评价高品质生活应客观评价与主观评价相结合,并将两种评价结果进行比较和综合,进而为促进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共同进步提供更有价值的经验借鉴和政策启示。

在现有研究中,对生活质量的评价有主观评价,有客观评价,也有主观客观混合评价,而对高品质生活的评价还处于理论探索阶段,具体运用于实证研究的还很少见,且其主要是客观评价[7]。有鉴于此,本文尝试从居民感知的角度构建高品质生活的主观评价指标体系,并将其运用于对重庆居民的抽样调查分析中。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的讲话中指出,“我们要牢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努力抓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各项工作,不断增强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23]进一步结合高品质生活的内涵及特征,本文主要从“幸福感”“安全感”“认同度”本文将“认同度”作为获得感的替代指标,原因在于:由于居民价值取向和生活追求的差异,获得感评价的具体内容较难统一,而居民对地区各方面发展状况的认可程度可以反映其获得感的满足程度。一般来讲,居民的获得感越强,其对发展现状的满意度和认可度也就越高。 3个维度(一级指标)设置高品质生活的主观评价指标体系,来反映人们对高品质生活的感知(见表1)。其中,“幸福感”是人们对所需要物质和精神生活条件满意程度的主观感知,包括“物质生活”“身心健康”“个人发展”“人际关系”4个二级指标和8个具体的三级指标,用以反映居民对自己生活状态的评价。“安全感”是人们对自身安全及公共安全状况的感知,包括“个人安全”“社会治安”“环境安全”3个二级指标和7个具体的三级指标,用以反映居民对所处社会环境的安全状态的评价。“认同度”是人们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等方面发展情况的认可程度,包括“经济发展”“公共管理”“文化建设”“社会服务”“生态环境”5个二级指标和13个具体的三级指标,用以反映居民对地区各方面发展水平的评价。

四、调研分析:重庆市居民对高品质生活的感知评价

1. 问卷设计与样本分布

本文主要采用问卷调查的数据,并结合个人访谈材料进行实证分析。问卷调查主要包括选择题、开放问答题等,先编制初步问卷,在问卷预调查的基础上,通过专家咨询法对问卷进行修改完善,形成正式的调查问卷,以保证调查问卷的准确性和可操作性。然后,通过抽样对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居民对高品质生活的主观感知。同时,在问卷调查过程中随机抽取部分调查对象进行深入访谈,收集其对高品质生活的期望和建议。

本研究的调查区域覆盖重庆市39个区县,从地域上划分为“一区两群”(即“主城都市区”“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和“渝东南武陵山区城镇群”),其中,“主城都市区”又分为“中心城区”和“主城新区”。在调查中,综合采纳了问卷调查和随机访谈的方式,了解重庆市各区县不同年龄阶段、学历水平、收入水平和职业的居民对高品质生活的认知、对当前生活的满意度以及对未来生活的预期。发放调查问卷5 000份,回收问卷4 672份,其中有效问卷4 431份,样本分布情况见表2。各区县样本占总样本比例与其人口占重庆总人口比例相当;同时,考虑到年轻人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更强烈,调查样本主要为60岁以下人群。

2.调查结果分析

28个居民感知指标对应28个题目,均设置5个等级的选项。例如,“当前您的身体健康状态如何?”回答的选项为“很好、比较好、一般、不太好、很不好”根据具体题目的不同,选项设置还有“很满意、比较满意、一般、不太满意、很不满意”“高、较高、一般、较低、低”“有信心、较有信心、一般、没有信心、完全没信心”“能够满足、较能满足、基本满足、不能满足、完全不能满足”等。 。采用Likert五分量表的处理方法,将各选项赋予对应的分值,即从高到低(正面评价)依次赋分“100、80、60、40、20”。然后应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每个指标的权重,进而计算各级指标得分指数。问卷调查数据的统计和分析采用Stata软件进行。借鉴相关文献,对高品质生活进行等级划分,指数在60以下为“高品质生活实现程度很低”或“满意度很低”,60~69为“高品质生活实现程度较低”或“满意度较低”,70~79为“高品质生活实现程度中等”或“满意度中等”,80~89为“高品质生活实现程度较高”或“满意度较高”,90~100为“高品质生活实现程度高”或“满意度高”。总体样本分析结果如表3所指示。

调查结果显示:重庆市居民对高品质生活感知的综合指数为76.59(“幸福感”权重为0.257,“安全感”权重为0.30,“认同度”权重为0.383),整体处于“中等”水平,即还未达到比较满意的程度,还需要不断提升。同时,从具体指标的得分指数来看,大部分处于70~80之间,最低为65.7,最高的也只有82.5;分维度来看,“安全感”指数最高(78.64),其次是“幸福感”指数(77.98),“认同度”指数最低(72.29)。下面进一步对各维度及具体指标进行比较分析。

(1)从二级指标来看:指数超过80的指标有“身心健康”“个人安全”和“社会治安”,低于70的只有“经济发展”,表明重庆市居民对自身健康状况、人身财产安全以及社会治安状况比较满意,但对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收入增长和就业稳定)的满意度较低。

(2)从三级指标来看:指数超过80的指标有“未来物质生活预期”“自身身体健康状态”“自身心理健康状态”“婚姻状况”“个人人身安全情况”“个人财产安全情况”“社会犯罪治理情况”“社会秩序”,低于70的有“食品安全情况”“收入增长”和“就业稳定性”。

(3)从“幸福感”维度来看:重庆市居民对自身身心健康状况和婚姻状况比较满意(参见表4、表5),但对当前物质生活和工作状态满意度较低。不过,“未来物质生活预期”指数(81.4)显著高于“当前物质生活满意度”指数(72.3),“未来前途预期”指数(78.4)也明显高于“当前工作满意度”指数(70.6),表明重庆市大多数居民对未来的经济发展和就业环境充满信心(参见表6)。

(4)从“安全感”维度来看:“个人安全”和“社会治安”的各项指标指数都超过的80,但“环境安全”的3项指标均低于80,尤其是“食品安全情况”仅为69.7(参见表7)。表明重庆市居民对自身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普遍认可,对社会治安、社会秩序的满意度也较高,但对食品安全的满意度较低。

(5)从“认同度”维度来看:各项指标指数普遍较低,特别是“经济发展”的2项指标指数均低于70(参见表8)。表明重庆市各方面的发展水平还不能充分满足居民提升获得感的要求,尤其是经济发展状况还不能满足居民对收入增长和就业稳定的期望。

(6)从区域比较来看:中心城区和主城新区的高品质生活综合指数高于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和渝东南武陵山区城镇群,表明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城市化水平越高的地区,居民对高品质生活的满意度(或高品质生活的实现程度)越高。重庆市各地区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等方面的发展水平和速度存在一定的差距,使得不同地区居民对高品质生活的认识和评价存在差异。主城都市区的经济发展和区位条件优于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和渝东南武陵山区城镇群,能够从物质和精神文化等各方面更好地满足居民高品质生活的需求,因而相对来讲主城都市区的居民具有更强的幸福感、安全感和获得感。

(7)从不同收入群体比较来看:随着家庭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居民对高品质生活的满意度(或高品质生活的实现程度)也逐步提高,表明经济收入仍是决定居民生活品质高低的关键性因素。收入水平低的居民,面对高消费、高房价等诸多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一方面更倾向于廉租房、降价菜等低消费,廉价房区环境相对较差,廉价生活用品大多质量不高,因而其物质生活质量在客观上相对较低;另一方面,这部分居民的工作压力比较大,业余时间比较少,对于社交、旅游、公共管理參与等都不太积极,进而其精神生活品位也相对较低;此外,作为社会的人,对周围其他人更高品质生活状态的感知也会降低其对自身生活状态的主观满意度。

综上所述,重庆市居民对高品质生活的感知调查结果充分反映出当前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广大居民对高品质生活的满意度尚处于中等水平,各方面的发展还不充分,需要进一步加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加快创造使人民满意的高品质生活。同时,高品质生活的实现程度是不均衡的。从主观感受看,重庆居民的安全感和幸福感相对较高根据《公共安全感蓝皮书:中国城市公共安全调查报告(2018)》,重庆市的城市治安安全感指数在全国排名第一。 ,而获得感(对发展现状的认同度)相对较低;从不同的发展维度(领域)来看,经济发展的相对滞后仍是重庆市居民获得感较低的最主要原因尽管近年来重庆市的社会经济发展较快,但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还处在较大差距,其中经济发展上的差距最大也最容易被居民所感知。比如,根据《2020年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重庆市居民人均可支配年收入为30 824元,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年收入为40 006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年收入为16 361元;重庆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在全国排名第11位,且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尤其是收入增长和就业稳定未能达到居民的预期,但居民对未来的物质生活水平提升和个人发展前景充满期待和信心直辖以来,重庆的经济稳定增长,自2016年起重庆市一直位列全国城市GDP排名前五位;2020年虽受疫情影响,但重庆的经济总量仍突破2.5万亿,同比增长3.9%。在对个人访谈资料的整理中,发现重庆市居民对创造高品质生活充满期待,并从环境绿化、物价调控、法制建设、工资收入和基础建设等各个方面对创造高品质生活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从区域差异来看,相比于主城都市区居民,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和渝东南武陵山区城镇群居民的满意度较低从客观状态来讲,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和渝东南武陵山区城镇群在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均相对滞后,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也相对较低;从主观感受上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成为国家战略使主城都市区能够获得更多的便利和优惠政策,也提升了居民获得更多实惠和发展机会的心理預期。 ;从群体差异来看,收入越高的居民满意度也越高。此外,值得注意的是,虽然重庆市居民的总体安全感较高,但对食品安全的满意度较低,这不仅是由于居民需求层次提高,也表明在食品安全工作中还是存在一些短板,需要引起重视。

五、结论与启示

高品质生活是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等各方面充分平衡发展条件下,人们所呈现出的共享高质量物质生活和高品位精神生活的生存和发展状态,具有整体系统性、全面均衡性、二元交互性、主客观融合性、发展可持续性、风险消化性、相对多样性等特征。高品质生活既需要生产力高度发展带来的物质文明,也需要生产关系高度进步带来的精神文明。因此,创造高品质生活不仅要通过技术创新大力发展生产力以满足人们对高质量物质生活的需求,还要通过制度创新不断改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以满足人们对高品位精神生活的需要;不仅要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等各方面的充分发展,还要实现地区间、民族间、群体间以及个体间的平衡发展。

客观分析各地区居民对高品质生活的感知和评价,有利于正确认识发展短板和努力方向,进而寻求加快创造高品质生活的有效路径。本文结合高品质生活的内涵和特征,基于“幸福感”“安全感”和“认同度”3个维度构建居民对高品质生活的感知评价指标体系,并将该指标体系运用于对重庆39个区县的居民抽样调查,对问卷调查数据的分析显示:重庆市居民对高品质生活的整体满意度处于中等水平,其中“安全感”和“幸福感”指数较高,而“认同度”指数较低,特别是在“身心健康”“个人安全”“社会治安”等方面居民的满意度较高,但在“经济发展”方面居民的认同度较低;不同地区发展不平衡现象显著,主城都市区居民对高品质生活的感知优于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和渝东南武陵山区城镇群的居民;不同收入群体对高品质生活的感知也存在明显差异,家庭人均收入水平越高的居民满意度也越高;重庆市居民对当前收入增长和就业稳定的满意度较低,但对未来物质生活和发展前景的信心充足;重庆市居民对个人人身和财产安全以及社会治安的满意度较高,但对食品安全的满意度较低。

创造高品质生活是与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也是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相统一的。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成为重庆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精神。总的来看,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居民收入增长和就业稳定仍然是当前重庆创造高品质生活的重点。要优化产业结构,推动城市和农村产业融合,增强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动力,持续提高居民收入水平;要优化创业创新及营商环境,不断提升就业率;也要加强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注重民生,切实保障食品安全;还要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和区域协调发展,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并充分利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发展机遇,进一步增强全市人民的幸福感、安全感和获得感。

一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着力助推乡村振兴。按照中央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决策部署,在巩固拓展脱贫成果的基础上,渝东南地区、渝东北地区应紧扣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等关键课题,做好高品质生活与乡村振兴的结合篇章,加大乡村产业帮扶力度,完善乡村治理机制,缩小城乡差距,让经济成果惠及更多人民群众。加大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力度,把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重点放在农村,促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实现城乡融合发展。围绕各区县的自然条件、产业布局,学好用好“两山论”,走深走实“两化路”,重点抓文旅融合,抓特色发展,抓提质增效。

二是加大对弱势群体、低收入群体生活状况的关注和帮扶力度。继续严格控制物价与房价水平,加强对医疗、食品的监管,保障医疗和食品的安全和价格稳定。提高企事业单位员工基本工资水平,多出台惠民政策,提供更多就业岗位,适当提高老年人的养老金。针对老年人群体,建议继续完善有关养老保障的系列政策,继续探索新“一站式”社区养老服务模式,切实增强老年人的幸福感。针对低收入群体,积极增加就业岗位,继续采取实物补助和现金补助等多措并举的方式,帮助低收入家庭解决生活问题。按照创造高品质生活工作的阶段性目标要求,将考核任务按单项考核指标分解落实到市级机关部门,明确牵头与责任部门的责任划分,将重庆建设成为高品质生活宜居地。

三是保持对高品质生活评价指标体系的动态调整。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高品质生活指标体系。创造高品质生活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高品质生活的指标也是动态变化的,需要长期的跟踪和修正。为了及时掌握相关情况,建议不定期测算高品质生活相关指标,科学分析高品质生活的动态走势,充分发挥评价体系对高品质生活的动态监测作用,尤其要关注处于较低水平的指标,及时分析、解决和处理相关问题。同时,要对影响高品质生活的因素进行专题调查研究,并按年度或季度将综合评价情况、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以及处理措施形成调研报告,供市委市政府决策参考。

参考文献:

[1] 姚树洁.怎样理解“创造高品质生活”[J].当代党员,2018(11):15-16.

[2] 腾华.高品质生活视域下重庆主城区都市圈郊区建设田园综合体的思考[J].重庆行政,2019(4):53-54.

[3] 敬志伟.努力创造高品质生活[N].青岛日报,2021-01-15(009).

[4] 石凤珍,王牡丹.艺术融入社区:高品质生活构建中的社区文化治理实践[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5):10-13.

[5] 上海财经大学课题组,徐国祥,张正,苏杰.上海高品质生活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统计科学与实践,2019(6):9-13.

[6] 程新平,刘富胜.论创造高品质生活的理论基础[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15-23.

[7] 边燕燕.城市高品质生活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实证分析[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20(8):45-57.

[8] 杨皓然.青海创造高品质生活现实路径选择[N].青海日报,2018-10-15(010).

[9] 赵生祥.高质量发展和高品质生活在青海的实践[J].青海师范大学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20(1):54-58.

[10] 山西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省社科院研究基地.创造高品质生活的四个维度和七大举措[N].山西日报,2021-01-26(009).

[11] 高路,李方明,李骏.以社区公共空间治理打造城市高品质生活[J].党政论坛,2019(4):38-39.

[12] 閻加林.上海实现高品质生活的内涵、特征和实施路径[J].科学发展,2020(12):100-107.

[13] 韩骥.上海实现高品质生活的内涵、特征及其实施路径[J].科学发展,2019(8):100-108.

[14] GALBRAITH J K. The affluent society[M]. New York:Houghton Mifflin Company,1958.

[15] 胡芳.荷兰生活质量指标体系及对我国的启示[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20-22+43.

[16] 程子非.OECD国家打造高品质生活的经验及启示[J].社会政策研究,2019(3):90-100.

[17] 石彬.德国品质生活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其对上海的借鉴与启示[J].科学发展,2019(6):105-112.

[18] 上海市城市社会经济调查队课题组.城市居民生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上海统计,2002(12):16-19.

[19] 冯建,钟奕纯.基于居住环境的常州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空间结构[J].地理学报,2020,75(6):1237-1255.

[20] 杨延圣.人民美好生活需要衡量指标体系的构建——一个初步的分析框架[J].观察与思考,2018(4):76-82.

[21] 徐国祥,张正,苏杰.上海高品质生活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统计科学与实践,2019(6):9-13.

[22] 丁元竹.论生活品质及其评价体系的构筑[J].开放导报,2007(6):45-59.

[23]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的讲话[EB/OL].(2017-10-25)[2021-03-09].新华网,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19cpcnc/2017-10/25/c_129726443.htm.

(编辑:夏 冬)

猜你喜欢

精神生活安全感获得感
“获得感”大盘点,你的2016有收获吗?
让产权“安全感”来得更实在
现代室内设计的几点思考
浅谈如何开展群众文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