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教学中学生课堂表达能力提升路径初探
2021-08-09郭晓凡
【摘要】学生课堂表达能力是衡量教师教学功底的重要指标。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要通过注重课堂氛围构造、引导学生参与课堂、强化多媒体资源运用、加强课堂内外衔接等方式,进一步激发学生的表达热情,实现学生课堂表达能力与整体课堂教学水准的“双提升”。
【关键词】小学英语;课堂表达;提升路径
【作者简介】郭晓凡,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仙林学校小学部。
课堂教学是英语教学的主要途径,也是提升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主战场。《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指出:要注重语言实践,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但在应试教育思维依然存在的今天,一些教师过分重视学生的书面成绩,忽视了课堂教学互动性、趣味性的提升,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对学生语言学习兴趣的培养。语言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沟通交流,如何改变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一枝独秀”的现状,让学生在课堂中主动开口、积极表达,亟待一线教师思考研究。本文结合课堂教学实际有针对地提出意见建议,进一步提升学生英语的课堂表达能力。
一、注重课堂氛围构造,激发学生表达热情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活跃的课堂氛围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营造出具有感染力的教学情境,为师生之间积极互动交流、课堂学习效果的有效提升打牢基础。然而,在当前的英语教学实践中,一些学生不愿意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不主动回答老师所提出的问题,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课堂氛围不能有效吸引学生注意所致。因此,笔者认为教师应当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进一步完善课堂氛围。
1.建立良好师生关系。《学记》有言:亲其师,信其道。许多研究表明,学生对某学科教师喜爱程度越高,学生对该学科投入的时间和精力就越多。良好的师生关系能够有效消除学生在课堂发言时的紧张感,教师平和、友善的态度能帮助学生建立信心,让他们更加愿意在课堂上表达自我。作为一线教师,要做到了解、尊重、信任学生,在学生的立场上思考问题;要真诚、平等地与学生交流,从学生实际出发,尊重个体差异,不讽刺、不挖苦;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重塑学生的自信品质。教师要改变“学生管理者”的固有思维模式,倾听学生诉求、优化沟通交流方式,做学生学习道路上的益友。
2.营造轻松课堂氛围。课堂作为学生学习和使用英语的重要载体,对于语言学习的重要性尤为突出。一些学生特别是英语学科成绩较差的学生,由于缺乏自信、外部压力等因素,导致卷面成绩短板直接影响到口头表达能力的发展。一些学生面对老师的提问,不敢答、答不好,最终导致不愿答,形成了恶性循环。因此,教师要尝试改变自身精神面貌,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吸引学生的第一感官;要注重增加课堂的趣味性,通过适度应用故事、歌曲、游戏等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要营造自由民主的环境,尽可能让全体学生放下“戒备”,主动参与到课堂互动中。
3.给予积极评价反馈。心理学上的“反饋效应”告诉我们:有效的反馈机制是活动目标达成的必要条件,对于别人的活动必须及时地反馈调节。因此,教师应当认真倾听、仔细评价学生的课堂表现,同时要引导学生在他人表达时予以尊重。例如,在学生表达出现偏差时不要轻易打断学生的思路,要在其表达完毕后再予以纠正。在倾听学生的表达时,可以运用肢体语言给予学生鼓励,切实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课堂表现能够得到教师的肯定与关注。在给予学生评价时要避免敷衍塞责,简单地以“说得对”等类似短语进行评价,而是要精准分析、意见中肯。例如:“你发音标准,回答得真棒,但下次要记得检查下动词‘三单别用错哦!”这样具体的评价不仅能够促进学生的课堂表达更加积极从容,而且能够让学生及时获知自身回答的瑕疵与不足。
二、精准设计课堂提问,引导学生参与课堂
教师提问与学生回答的师生互动有助于帮助教师完善教学计划,知悉学生习得水平,检验教学成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温故知新、转换思想、时时跟进、保持投入,促进师生之间的情感。当前,一些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过分追求卷面知识点的传授,忽视了学生课堂表达能力的培养,“哑巴英语”现象在一些学校特别是农村学校显得尤为突出。因此,教师在日常备课过程中,要树立课堂互动与参与意识,积极思考、提前谋划,通过教学方案的优化与完善,设计有效的课堂提问,全面提升学生的课堂表达能力。
1.课堂提问要具有针对性。不同的学校分布、不同的生源质量以及不同的领会能力,都将直接影响教师课堂效果的呈现。同一教师,面对不同的教学境况,也应该相应地调整同样的教学内容,让不同的受众在课堂上能够最大限度地活跃表现。因此,课堂提问要在围绕教学目标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的受众特别是认知风格具有差异的受众,设计不同的问题。例如,在某一个班级中,有的学生对视觉型问题较为敏感,有的学生对听觉型问题较为敏感,有的学生对触觉型问题较为敏感。我们在设计问题时,可以分别设计图片视频展示、对话录音播放、动手实践操作等不同表现形式的问题,让各类认知风格的学生都能够在课堂上发挥自身所长,更加积极地参与课堂互动。
2.问题设计要具有层次性。过于简单或过于复杂的问题,都会影响学生的课堂表达效果。过于简单,学生脱口而出,显得枯燥乏味;过于复杂,学生难以完成,显得手足无措。维果斯基认为,当问题难度位于最近发展区之内的时候,对于学生的帮助最大。教师在课堂提问时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层层递进有梯度,尽可能让不同领会与表达能力的学生都能参与其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例如,在译林版小学英语四年级上册Project2“My snack bar”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将课堂提问分为课堂再现型、课本延伸型、创新应用型,让不同的学生都能够根据这一主题回答不同难度层次的课堂提问,从而有效提升全体学生的课堂表达能力。
3.问题设计要具有开放性。开放性问题的设计也是提升学生课堂表达能力的重要方法,这种问题设计方式能有效训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培养学生的语感。开放性问题往往没有标准答案,只要学生言之有理即为正确。教师应当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探索,风格与内容多样地回答课堂问题。如在译林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下册Unit 5 “Helping our parents”单元Story time的教学中,可以在拓展环节设置“What is Mike's father doing in the afternoon?”这一问题。由于课本没有出现Mike爸爸下午的活动,学生可以充分发挥想象,以“Maybe he is...”的句型进行回答。这种问题设计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而且巩固了重点句型,部分学生还能运用课外所学知识进行回答,对学生课堂表达能力的提高助益明显。
三、强化多媒体资源运用,丰富课堂活动形式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迅猛发展,传统以黑板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已悄然发生变化。日益丰富的多媒体与数据信息资源,为教师进一步丰富课堂教学模式、激发学生课堂积极性,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笔者认为,教师应当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利用好多媒体资源。
1.熟悉掌握相关技能。当前,一些教师为了应付相关检查被动使用课件教学,仅仅将课件作为储存资料、代替手工书写的工具。课件内容是否全面、逻辑是否清晰、形式是否新颖,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以及学生互动交流的积极性。因此,教师要加强对office、音视频、图片处理、思维导图等软件的学习,从形式上对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优化。例如,在译林版五年级下册Unit6 “In the kitchen”的教学中,教师在利用传统课件展示课本中出现的食材同时,还可以思维导图的形式扩展其他食材的英语表达,并让熟悉、了解这些食材学生进行介绍(中文介绍亦可),增加学生课堂表达的积极性。
2.合理应用视频资源。随着网络资源特别是短视频资源的日益丰富,当前一些教师习惯下载一些短视频供学生课堂观看,这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然而,过多地播放视频特别是非英语视频,有时也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因此,笔者主张教师选用的短视频,应当具有可模仿性、可评论性的特点。可模仿性,就是学生观看视频后能够根据视频内容并结合课堂实际,进行英文片段的模仿;可评论性,就是学生观看视频后,可以根据所观看的内容发表相关评述。教师在播放视频后,应当让学生从“视觉被动接收”转变为“主动思考发声”,让学生带着问题观看视频,避免学生只当“观众”。
3.积极发展线上课堂。在新冠疫情常态化防控的背景下,课堂教学形式较之以往发生了重大的突破,传统面对面的实体授课制已不是学生获得知识的唯一选择。因此,教师应当在课余时间特别是节假日期间,积极通过线上教学的形式,弥补学生在口语表达方面的不足与短板。例如,可以在线上通过英语电影配音、英语演讲的方式,解决校内口语实践时间不足的弊端,让学生拥有更多的时间“主动发声”,通过线上练习实现线下课堂表达能力的提升。
四、加強课堂内外衔接,密切“家、校”沟通交流
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如何将学生在课堂上互动交流的热情和兴趣延续到课外,从而促进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提升,成为广大师生及家长最为关注的问题。笔者认为,教师应当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增加英语表达频率。英语是一门语言学科,是人们对外交流、走向世界重要的手段和工具。受到现有语言环境的影响,学生离开课堂后使用英语进行交流的频率并不高,甚至出现只有在课堂上才使用英语的极端情况。作为一线教师,要积极拓宽思路、丰富方法,积极帮助学生创造在课堂之外使用英语的机会。目前,绝大多数学校不同规模地成立了英语社团,有的学校还会举办全校性质的英语交流、爱心义卖等活动。这在很大程度上延长了课堂教学的触角,让学生对相关课堂教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如前文所述,可以通过举办不同规模的英语小品、朗诵、配音大赛等,让每一个学生将课堂所学在课外应用。
2.引导学生利用资源。结束课堂学习离开校园后,学生练习使用英语口语的机会更加稀少,完全具备时间、精力以及必要知识储备的家长更是凤毛麟角,因此如何引导学生利用校外资源,强化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可以引导学生下载使用纳米盒子等软件,提前对课文内容进行跟读、预习,提前告知学生相关思考重点,让学生在课堂学习前有所准备,让课堂回答变得更加从容。此外,要引导学生养成提前收集课程资料的习惯。译林版小学英语五年级课本增加了Culture time板块,主要内容是学习了解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差异。在课堂学习前,我们可以让学生利用课外图书、网络等资源,提前准备好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内容与表现形式。上课时,学生就能准备充分,相互学习借鉴,对于一些生词,教师还可以适当进行扩展,帮助学生完整表达观点。
3.加强“家、校”联系沟通。随着二孩政策的全面放开,学生家长的压力也日趋增大。引导家长利用碎片化时间帮助学生提高表达能力,需要“家、校”共同努力。教师可以引导家长从日常入手,把生活和英语学习结合起来,帮助学生“连词成句”,形成完整的英语表达。要引导家长对学生特别是性格较为内向、英语成绩较为薄弱的学生予以鼓励,避免学生抵触厌烦。同时,在时间、物质等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引导学生家长陪同学生观看英语电影,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同时进一步增加学生的英语语感,从而促进学生英语课堂表达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吴曼丽.社交学习中反馈寻求和反馈机制的研究[D].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6.
[3]高洁.课堂教学组织管理行为中蕴含的价值教育及实践——以挑选学生举手发言为例[J].教育研究,2015(8):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