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英语课程设置与专业适应状况的研究

2021-08-09董娟

校园英语·下旬 2021年4期
关键词:优化建议课程设置

【摘要】我国城市发展十四五规划中已经明确提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完善综合运输大通道,以轨道交通为代表的新基建将成为稳投资、扩内需的重要途径,因此未来城市轨道交通专业人才需求量将会呈现出逐年快速增长的态势,但是城市轨道交通作为一个新兴行业,如何为其培养所需的高技能人才队伍成为当前高职院校城轨专业适应人才市场需求變化中面对的首要问题。本文立足企业、面向社会需求,选取案例学校山东交通职业学院进行高职行业英语与城市轨道交通客运服务专业课程设置现状研究,建立基于城市轨道客运服务行业英语的特色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通过有效精准地分析对应该专业的职业岗位标准,针对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核心工作岗位群和工作任务,总结城市轨道交通客运服务人员应具备的服务英语方面的基本素质和职业能力,依据企业需求导向、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课程设置原则,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优化建议。

【关键词】高职行业英语;课程设置;城市轨道交通客运服务;优化建议

【作者简介】董娟(1982.05-),女,汉族,山东交通职业学院,讲师,本科,研究方向:英语教育。

【基金项目】本文系山东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2019年度“高教外语教学专项”一般资助课题“基于典型工作任务的高职《城市轨道交通客运服务英语》在线课程开发”(课题编号:BYGY20191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一、国内外课程设置与专业适应状况的研究情况

对当今国际典型的职教模式进行了解和研究,可以更好地把握世界职业教育发展的基本规律,弥补职业教育理论的薄弱与不足。此外,汲取这些职教模式中的精髓,总结出以下共同点值得职业教育者学习借鉴:有利于创新传统教育方式,发挥学生主体地位;有利于着重培养职业核心素养能力,有效规划学生的职业生涯;突出实践训练,遵循职教规律;有效将校内外教学资源整合,鼓励企业积极参与课程教学,实现校企合作;考评方式灵活独特,注重综合评估,等等。

首先,从国内研究来看,关于高职课程设置的研究,大多是静态的理论性研究,关于课程的实践性动态研究较少。从研究结论上来看,达成了一定共识:首先人们普遍接受了能力本位的课程观,对“能力”的内涵不断有新的认识,也认同了应当解构学科课程体系,建构工作过程导向的专业课程体系,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因为没有正确理解专业理论和工作实践之间的关系,没有注意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之间的逻辑关联以及教学保障设备条件不到位等原因,仍然存在着学科体系色彩浓重、理论实践课两张皮的现象;课程模式方面,工学结合仍是主流方向,我国职教课程的本土化探索也取得了一定成就,比如项目教学课程、任务型教学课程等,是专家和学者们都积极探索实施的课程,这些均是符合我国国情、具备中国特色且成效良好的职业教育课程模式。另外,人格本位课程模式的呼声也越来越高,逐渐成为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下一个重要方向,越来越多的专家和学者正为此努力探索。

其次,从国外研究来看,北美 CBE、澳大利亚 TAFE 和英国 BTEC 作为比较成功的具备一定国际影响力的职教课程模式,它们具有许多共同之处,首先都是依据本国实际,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经过不断的实践和探索逐渐形成。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变革以及全球化趋势的加快,当今世界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这种变化给人们带来了工作领域的变革,职业种类的迅速变化和岗位新智技能要求的不断提高,使得现有的职教模式也都不同程度地面临着改革完善的趋势。

二、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普遍脱离实际工作需求,教师缺乏实际操作经验、教学模式陈旧、教学方法落后、学生课上学习缺乏动力等问题。以岗位职业能力为导向的教学改革适应未来工作的发展需要,对学生成长成才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在国家“一带一路”政策的驱动下,英语在我国各行业中涉及的面越来越宽,因此迫切需要改变当前高职英语教学的现状,主要包括高职英语与行业需求的对接、英语教学内容的选材实用性、教学模式、教学目标等。当前,学生的英语实践能力与城轨就业岗位需求严重脱节,存在较大差距。

通过深入企业访谈该专业对应的职业岗位标准,在分析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核心工作岗位群和工作任务的基础上,总结城市轨道交通客运服务人员应具备的服务英语方面的基本素质和职业能力;再对当前高职院校城市轨道交通客运服务专业的课程设置现状分析,包括对人才培养目标的描述与分析、课程设置过程的分析、课程结构的分析、核心课程内容的分析等,然后与前文所得企业岗位的需求标准相对应,发现该专业英语课程设置与其岗位适应之间存在的一些问题:院校的培养人才目标与行业需求严重脱节、英语课程体系设置与岗位需求脱节、高职公共英语课与行业英语课配置不合理、课程知识点繁多不实用、英语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分化。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

本研究的主要观点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通过契合课程设置与岗位需求之间的适应性来完善山东交通职业学院城市轨道交通客运服务专业整体专业英语课程设计的理论指导,针对出现的问题及时提出优化建议,以提升城轨客运服务专业教育教学质量,并保证毕业生就业质量,培养出优质人才。第二,为了培养出专业化的城轨交通客运服务专业人才,提高高职城市轨道交通人才培养质量,以期适应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的迅猛发展,因此通过提供科学的行业英语课程优化指导,建立基于城轨客运服务行业英语特色课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

四、研究的教学设计特色

1. 多方研讨确定本专业职业岗位能力。院校公共英语课程教师与城市轨道专业课程教师、企业外聘教师以及校企合作办学学校教师共同沟通和讨论,确立基于城轨客运服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英语能力目标,确定城轨客运服务专业的职业岗位英语应用能力要求。希望在为学生打好英语基础的同时,着重培养学生的英语职场实际运用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际英语语言技能,为后续处理职场相关工作交流、接触的涉外业务活动能力提供坚实的学习环境和打下良好的语言基础。

2. 基础+专业融合的课程内容。首先确立能够培养学生基础加专业能力的教学内容,在此基础上确定选取何种教材,因材施教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将城轨客运服务行业英语的内容与高职公共英语基础课整合,设计出适合该专业学生职业发展的教学内容,重点加强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建立专业英语群,采取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巩固学生语言基础的同时,实现基础英语与行业英语有效结合,具体可分为以下几点:

(1)模块化融合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由“基础英语”“城市轨道客运服务英语”和“城轨行业英语”三大英语学习模块组成。以设计城市轨道交通客运服务专业岗位群的职场情境英语教学为主线,把三个模块的英语学习进行阶段渐进式融合。围绕设计行业职场项目设计相关的若干个子情境学习任务,以任务为导向,融合基本词汇、行业词汇、句型、语法教学于英语听说、阅读、写作、翻译、情景交际实践等英语语言技能学习中。

(2)循序渐进式教学融合。教学设计过程为一年时间,将课程设计为两个学期的教学内容,从基础英语慢慢过渡到城轨行业英语,再具体到城轨客运服务岗位职业能力需求,设计并整合出适合岗位需求的学习内容,“基础+专业”融合教学实施循序渐进的比例融合。

3.“教—学—做”课程设计(体验式教学设计)。(1)工作过程学做结合。设计出合理的城轨客服行业工作职场背景,依托该专业岗位的工作流程,选取和补充英语教学内容,模仿真实工作场景进行实际教学内容的探索。从入职的自我介绍、对公司认知的过程、接待顾客的职场英语、城轨客服专业英语的应用,到最后的谈判过程和签订商业产品合同,把整个城轨服务行业的工作过程嵌入到城轨英语课程的教学中,做到教学做一体化,从而实现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过程中做到熟悉未来的工作情境和工作任务,提高学生的城轨客服的行业英语沟通能力。

(2)任务导向项目驱动。以任务为目标设定课程学习目标、学习任务,将任务型教学方法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基于工作过程设计城轨客运服务英语的学习任务,实现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掌握城轨行业背景下工作必备的英语基础知识和表达方式。

(3)职场情景模拟实践。以岗位职业能力为导向的体验式教学有助于提高高职生的英语学习效果。此外,体验式英语教学在实施中应注意“以岗位职业能力为导向”的英语体验式教学设计和情景模拟设计:1.整个教学设计应体现学生的主体中心地位;2.侧重于真实的职场情景模拟;3.教师的主导作用应贯穿整个活动过程。

五、创新之处

1. 提出了设置“基础英语+行业英语+特色英语”三元课程体系,将高职公共英语的课程设置跟学生的专业紧密结合,解决了高职英语学习与工作岗位需求脱节的问题。

2. 根据“教学做合一”和社会学习理论,结合三元课程体系,构建“城市轨道交通客运服务英语基础技能实训、实训基地训练、竞赛与文化熏陶”三位一体的高职外语实践教学模式。

3. 建立以《城市轨道交通客运服务英语》为主的项目化课程体系的实践课程研究。如下图2所示:

六、研究的应用价值

本文在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英语语言技能,培养学生将语言应用于实际工作岗位的能力,造就适合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有助于培养出专业素质、人文素养强,且具有一定英语应用能力的高素质新时代职业应用人才。本研究对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模式创新和实践探索方面起到了示范作用,有助于高职英语人才培养理念的更新和人才培养体系理论的完善与发展。

本次研究立足职业岗位要求,把当前深化产教融合、助力职业教育实现提质培优增值赋能作为主要目标,以城市轨道客运服务职业领域的实际工作内容和工作过程作为课程的核心,以行业英语项目为载体,以工作任务为驱动来开展教学。强调学生通过城轨交通行业英语的学习,具备本专业工作的实际能力,满足一线工作岗位的需求,体现了高职院校课程改革的实用特征。

参考文献:

[1]高翔娟.集团化办学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以辽宁省现代服务业职业教育集团为例[J].知识经济,2017(04):159-160.

[2]张洪满.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人才需求及定位分析[J].职业时空,2014(5):84-86.

[3]傅凌芳.高职城市轨道交通英语项目教学设计[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10).

[4]楊俊鹏.“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英语”课程教学方法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16(15).

[5]蒋姗姗.高等职业教育宽基础、活模块课程模式案例研究[D].西南大学,2017.

[6]周文根.项目课程理论与开发技术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4(15):79-84.

[7]壮国桢.高职项目课程改革与校本实施——兼评“胡格教学模式”[J].职教论坛,2017(3):13-16.

猜你喜欢

优化建议课程设置
高校实施阳光体育存在的问题与优化建议研究
关于优化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建议
我国基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构建的意义
浅谈金华EMS网运能力优化建议
创业创新导向下的高校动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关于提高军校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几点思考
高职物流专业课程设置与物流岗位职业证书的有效对接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吕梁地区农村养老问题研究
核电厂电气贯穿件密封性监测方法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