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展必将突破边界,加速融合
2021-08-09姜南
姜南
中國会展经济研究会会展实践教学促进中心主任武少源曾参与在华举办的500多场国际会议,担任国内18个省市的会议大使和顾问,连续编写了10本《中国会议统计分析报告》,具有丰富的实战经验和较高的理论水平。
在采访中,武少源分析了会展业出现“会中展”这一现象的起因、特点和发展趋势。
主办方选择会中办展的三大因素
武少源表示,会中办展,能够满足主办方与参展商不同的需求。对于主办方来说,会中办展主要有三大因素。首先,市场化运作的会议,赞助商对于产品展示有一定需求。主办方的会议支出分为两部分,一是固定支出,固定支出不以参会人数决定,二是可变支出。当报名费不够支撑整个会议支出时,可以找企业赞助。赞助商需要主办方提供多种形式展示的机会,“会中展”由此应运而生,会议中的展览也被称为附设展览;其次,在产业类的会议中,特别是实用科技、医学类的会议,主办方想通过会议实现科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科技与产业相结合,将会议做成一座桥梁,其中展览部分就是实现双方沟通很好的桥梁;然后,主办方选择会中办展可以增加会议的亮点,吸引更多的会议代表参加,会议代表可以通过会议现场的展览见到同行业的知名企业。其中,科技类会议占很大比重,科技类会议希望更多的技术、产品能够找到合适的企业进行合作,展览是一个很好的方式和平台。
参展商参加“会中展”的四大原因
武少源认为,参展商参加“会中展”的原因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参展企业通过会议平台能够有机会与行业领军人物和采购方会面交流;二是参展方可以通过会议中的展览直接向采购商推销产品和技术。采用以会带展方式的会议中,办展规模比较大的是医药类会议。据武少源介绍,2019年的中华医学会主办的骨科会议,其会中展览的规模已达到4万平米;三是参展商可以通过同类顶尖企业中的精英人士交流,特别是行业性会议或学科类会议,查找技术和产品上的差距与不足;四是参展企业参加这些大型会议,可以有效提升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会中展”的四大特点
武少源讲到,相对商业展览来说,“会中展”有四大特点。第一,主要的参展商同时又是会议的赞助商,他们的展台能够获得展览最好的位置和最大的面积,展台距离主会场的位置越近,越便于会议代表参展。而非赞助商的展台位置和面积就会相对小一些;第二,参展商大部分也是会议代表。通常情况下,会议不组织普通观众来参会,参展商也不需要其他行业人员参加,会影响参展商与会议代表的交流;第三,专业展览的主要收入,一部分来自参展商的展台费,一部分是观众门票收入。“会中展”基本上不组织普通观众,没有门票费用;第四,展览对会议有多方面的促进作用,但并不是所有会议都能办展,与产业密切相关的会议更加适合办展。而在国际会议中,国外的参会代表很少会把国内的产品与技术引进自己的国家,所以相对来说,国际会议中的展览规模没有国内会议中展览的规模大,从国际化的角度来讲,展对会议本身的国际化水平没有太大的促进作用。
会展融合发展的三大趋势
谈及会展融合发展的趋势时,武少源分析了三大特点。一是会有越来越多的主办方选择会中办展,原来主要是实用科学类会议办展览,比如临床医学、计算机类的会议,现在不仅如此,一些基础学科会议也开始办展,比如解刨学、生理学科。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的技术越来越多的应用在学科研究中,这类会议中的展览出现很多亮点特色;二是会中展览的规模会越来越大。据武少源介绍,2006年中华医学会主办的骨科会议有8000多人,展览不到4000平方米,而2019年达到3万多人,展览达4万多平方米,近些年发展得非常快;三是今后“会”跟“展”会结合得更加密切。有些优质的会中展览,作为一个知识宣传与交流的平台,也会开始对外开放。此外,“会中展”与“展中会”的边界越来越模糊,“会”跟“展”将会加速融合发展,甚至未来的会议形式更倾向于活动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