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平碉楼与村落:中国乡土建筑中的独特景观
2021-08-09晟楠
晟楠
在广东开平广袤的田野上,散落着大大小小一千多座碉楼。它们风格独特,与中国南方农村的传统土屋交错在一起,形成了绝无仅有的乡间景色。
碉楼,是中国乡土建筑的一个特殊类型,是集防卫、居住和中西建筑艺术于一体的多层塔楼式建筑,其历史最早可上溯到明末清初。开平碉楼见证了一个多世纪以来华侨的不屈不挠与风雨沧桑,每一座碉楼背后都凝聚着一段历史往事,也饱含着人间最美好的真情。
2007年6月,中国“开平碉楼与村落”入选《世界遗产名录》。其中,赤坎镇三门里村落、塘口镇自力村村落与方氏灯楼、蚬冈镇锦江里村落、百合镇马降龙村落群为开平碉楼与村落申报世界遗产的四处提名地。
建筑形式
按照用途来分类,开平碉楼与村落主要分为三种形式:由若干户人家共同兴建的众楼,为临时避难之用,现存473座;由富有人家独自建造的居楼,同时具有防卫和居住的功能,现存1149座;以及出现时间最晚的更楼,为联防预警之用,现存221座。
若以建筑材料来分类,开平碉楼大致有以下四种:石楼、泥楼、青砖楼、钢筋水泥楼。石楼,即是用山石或鹅卵石作为建筑材料建成的碉楼,外形粗糙、矮小,却坚固耐用,这种碉楼数量极少,主要分布在大沙等山区;泥楼,包括泥砖楼和黄泥夯筑楼两种;青砖楼经济、美观、耐用,能适应南方雨水多的特点;钢筋水泥楼是华侨吸收世界各国建筑的不同特点设计、建造的,极为坚固耐用。
建筑风格
在开平碉楼建筑中,汇集了国外不同时期、不同风格流派的建筑艺术。古希腊的柱廊、古罗马的柱式和穹窿、欧洲中世纪的哥特式尖拱、欧洲城堡构件、葡式建筑中的骑楼、欧洲巴洛克风格的建筑等,在开平随处可见。这些不同的建筑元素在开平表现出极大的包容性,它们汇聚一地、和谐共处,形成了一种新的综合性很强的建筑类型,成为了中国乡土建筑中一道独特的景观。
开平碉楼尽管在建筑风格、装饰形式上各有差异,但具有门窗窄小、铁门钢窗、顶层四边均设有枪眼等共同的特色。碉楼顶层多设有瞭望台,不少还设有枪械、火炮、铜钟、警报器、探照灯等装置,使百姓的生命、财产得到了很好的保护。
建筑价值
以开平为中心出现的碉楼群,是中国乡村民众主动接受西方建筑艺术并与本土建筑艺术融合的产物,充分体现了他们面对外国文化时的一种自信、开放、包容的心态,因而具有特殊的历史文化价值。
同时,开平碉楼作为一种乡土建筑,也大量使用了进口水泥、木材、钢筋、玻璃等材料,钢筋混凝土的结构改变了以秦砖汉瓦为主的传统建筑技法,为丰富中国乡土建筑的内涵贡献了一份力量。
代表性建筑
迎龙楼
迎龙楼坐落在开平市赤坎镇三门里村,是开平市现存最早的碉楼,于明朝嘉靖年间为关氏家族所建。迎龙楼四角各有一个落地式塔楼,楼顶为传统硬山顶,风格拙朴、造型简洁,是开平碉楼最原始的模式之一。据《开平县志》记载,清光绪九年开平发生水灾,许多村庄被洪水淹过屋顶,三门里村因有迎龍楼的庇护,“村人登楼全活”。
瑞石楼
瑞石楼坐落在开平市蚬冈镇锦江里村,建于1923年,楼高9层,是钢筋混凝土结构,非常牢固,有“开平第一楼”之称。瑞石楼由于坚固可守,又居高临下,还配备了探照灯,成为了该村的“保护神”,为村民安居乐业起到了保护作用。
方氏灯楼
方氏灯楼坐落在开平市塘口镇塘口墟北面的山坡上,于1920年由宅群、强亚两村的方氏家族共同集资兴建,原名“古溪楼”。
该楼高5层,是钢筋混凝土结构。方氏灯楼内配备了西方早期发电机、探照灯、枪械等,是典型的更楼。该楼选址极佳,视野开阔,因此成为了周围乡村的景观中心。据当地老人回忆,当年方氏灯楼上的预警器发出的警报声,可以传到十几里之外。
开平,是全国著名的华侨之乡、建筑之乡、文化艺术之乡。一座座古朴沧桑的碉楼,散发着浓浓的人文气息,《一代宗师》《让子弹飞》等多部影视剧曾在这里取景。身处其中,仿佛穿越回了那个年代,一砖一瓦都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等着你们来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