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双师型”教师素质提升与考核评价机制的探索
2021-08-09高雯宇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新时代“双师型”教师不仅要做好知识传授,更要肩负起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的时代责任。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应坚持党建引领,构建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加强制度建设创新,保障教师队伍全面发展;关注个体差异,发挥教师专长,实行分类管理考核;優化“双师型”教师培训体系,提高培训质量;更新“双师型”教师人才库,优化“双师型”师资配置。要通过优化“双师型”教师考核评价办法,促进“双师型”师资队伍发展。
伴随国家教育教学改革和职业化教育的推进,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提出了要全面提高职业院校教师质量,建设一支高素质“双师型”的教师队伍。《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也对本科层次的职业教育发展做出规划,其中专门谈到了教师队伍的建设,提出要多措并举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近年来,在各职业院校与应用型高校的实践探索中,“双师型”教师数量持续增加,整体素质不断提升。随着新时代教师教育战略布局和战略任务的推进,在完成“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初步探索后,应加快步伐继续优化“双师型”教师能力素质和队伍结构,以满足后续战略发展要求。
新时期“双师型”教师素质要求
1、良好的师德师风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新时代“双师型”教师不仅要做好知识传授,更要肩负起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的时代责任。做到热爱祖国和人民,遵守宪法和法律法规,树立崇高职业理想,依法履行教师职责,主动维护社会稳定和校园和谐,关爱学生,忠诚人民教育事业。①爱岗敬业、教书育人,改革创新、服务社会。以《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规范职业行为,明确师德底线,坚持言行雅正、遵守学术规范、秉持公平诚信、坚守廉洁自律。
2、过硬的综合知识素养
丰富的本专业知识是教师的本体性知识,是教师展开教学的知识基础,除了教材和大纲要求,教师还要掌握更深专业知识,形成完整的体系,并加强持续学习,不断更新学科知识发展;教师还要具备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包括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教师的博学和专业间互通渗透,在教学中可以启发学生融会贯通、发散思维;条件知识是教师展开教学活动的指导方法,包括教育学、心理学等,掌握了这些知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才能因材施教、游刃有余;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会逐渐获取实践性知识,即累积的实践教学经验,教师只有做到勤于总结、善于反思,才能不断提升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
3、全面的教育教学能力
总体来说,要实现高质量的教学要掌握三个方面的能力,钻研和组织教材的能力、了解和研究学生的能力和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能力。②要将知识传授给学生,首先就要研究好教材、理解教学大纲,明确教学目的和重点难点,再以学生可接受的方式转换输出。而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了解学生状态和特点才能根据实际情况展开有针对性的教学。最终教学效果的呈现,就需要教师组织科学有效的教学活动来实现。教师语言表达能力、组织协调能力都会对教学效果产生直接影响。
4、科研创新能力
“双师型”教师也应具备一定的科研创新能力,承担一定的科研项目任务。要做好科研,就要求教师有选题能力和专业发展的敏锐性,有检索信息和筛选整合的能力,有科研实验能力,还要有论文撰写能力。有了一定的科研基础,就能提升科研成果的转化,提高综合创新能力。而完成科研过程的经验与案例,又能在实践教学活动中促进融入课堂,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水平。
5、工程实践能力
“双师型”教师区别于常规教师的主要能力就是他们的实践能力,“双师型”教师内含的要求就是要不仅会讲,还要会做。所以“双师型”教师除了理论知识,还要有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的能力,更要有将这种能力传授给学生的能力。这种能力的转化和传递,需要教师不断加强自身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掌握工程实践方法,积累工程实践经验。加强与企业的产学研合作,利用假期进入企业一线实践锻炼,学习国外先进实践经验,创造机会积极提升工程实践能力。
进一步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举措建议
1、坚持党建引领,构建师德建设长效机制
一是加强党对教师队伍建设的全面领导。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主动权,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作用。把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作为教学基本要求,构建“课程思政”,推进“三全育人”,引导广大教师争做“四有”好老师。二是将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③从教师入职选聘起,严把师德关,加强对教师教学活动的日常督导,并将教师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表现纳入聘期考核、职称晋升等考核内容,通过师德考核负面清单,实行师德考核一票否决制,建立符合新时代特征的高校教师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
2、加强制度建设创新,保障教师队伍全面发展
一是学校设立教师发展中心、教师工作部、督导办等教师服务与管理部门,全方位多角度保障教师发展,负责教师能力培养和师德师风建设;二是通过制定教师聘用办法、教师管理办法和教师考核办法等以加强制度建设,规范教师工作制度和教育教学活动,明确发展的目标任务;三是通过教师教学大赛、实验实践成果大赛等多种形式,促进“双师型”教师相互交流切磋,强化教学能力和实践能力提升;四是建立奖励激励机制,评选“师德师风标兵”“聘期考核优秀”,宣传先进典型并在晋升和职称评审中适当倾斜,鼓励校企合作、科研转化。在校企合作中,学校可从中获得智力、专利、教育、劳务等报酬,具体分配由学校按规定自行处理。④所获收入在允许条件下可作为物质奖励分配给教师个人,增强教师提高教学实践能力的主动性。
3、关注个体差异,发挥教师专长,实行分类管理考核
学校可结合实际细化教师分类,构建一套符合本校教师发展的机制,完善教师评价标准体系,分类评价、分层次考核。例如以公共课、专业课、实训课等各类课程分类,制定不同课型的教师专业标准体系;将教师分为教学型、科研型、教学科研型,按照不同侧重方向制定考核内容,签订聘期考核合同;以是否“双师型”分类管理培训,鼓励教师发挥术业专长,提升素质、优化结构,提高教师队伍专业化水平。
4、优化“双师型”教师培训体系,提高培训质量
在应用型高校发展前期,由于普遍缺乏有实践经验的教师,许多高校从企业直接引入了大量的“工程师”或有其他职业资格的一线人才。这类人才虽实践经验丰富,但随着对“双师型”教师“同时具备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能力”的要求可以看出,教师能力的体现归根结底还是在于教学能力。实践教学的重点,是将教师本身较强的实践能力转化为可教授的知识展开的教学活动,并最终为学生所接受,所以对于“双师型”教师教学能力和教学技巧的培养培训至关重要。学校应拓宽培训范围、丰富培训形式,搭建平台组织教师参加技术实践培训,满足“双师型”教师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所需培训内容,有针对性更高效地提高教学实践综合能力。
5、更新“双师型”教师人才库,优化“双师型”师资配置
一是各高校每年应做好教师摸底,建立“双师型”教师台账,及时掌握新取得专业技术资格,可进入“双师型”师资队伍的教师信息,对已有队伍中教师状况的变化及时跟进调整,保持对相关行业人才和领军人物的关注,纳入人才库寻求合作机遇;二是职业院校和应用型本科院校、应用型本科高校和实践企业、教师和技术服务部门等,其间的校际交流、校企合作、技术沟通等,要在已有基础上走向深入,推进高校、企业、政府等主体联合培养教师的长线机制;三是建立实践技能教师特聘岗位,形成“固定师资+流动师资”的师资队伍新配置。一些特殊技术行业或最新技术领域,普通教师也无法参与一线实践,可以聘请专业技术人员担任特聘流动教师。
优化“双师型”教师考核评价办法,
促进“双师型”师资队伍发展
1、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师德师风考核为首要要求
以“师德为先、教学为要、科研为基、发展为本”为基本要求,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德才兼备,⑤坚持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客观、规范地进行师德师风考核。将爱国守法、爱岗敬业、严谨治学、为人师表、关爱学生等具体要求纳入考核评价指标,通过学生评教、教师工作部门日常督导、个人述职等途径综合评判。
2、灵活把握考核评价原则,采用弹性的量化指标
改变长久以来形成的唯学历论、唯职称论、唯论文論等评价倾向,不过分强调对“双师型”教师科研任务、发表字数、项目申请等情况的量化,注重教师的教学实绩和实践成果,对其科研考核进行弹性调配,强化教学能力和授课过程,弱化对教师科研的指标和要求。将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核心要素进行科学分类,合理设置权重系数,建立激励和分类评价机制。
3、建立多方参与评价,多位一体的综合考核体系
通过对教师的学期考核、年终考核、三年聘期考核等多种考核形式,分阶段分侧重对教师进行综合评价;确立不同的评价主体,除常规的学生评价、教师自评和同事互评,还可引入督导专家评价、行业专家评价、实践成果学科组盲评等方式,设置科学比例,最终形成评价结果;对“双师型”教师的专业考核评价,除了考核科研和理论水平,还应对实践教学成效进行检验,通过实践教学评估机制、学生实践实训操作能力测试、教师实践成果转化实际贡献等方面的评价机制,对“双师型”教师的工作进行综合评价。
4、科学运用考核评价结果,促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考核评价是高校教师选聘、任用、薪酬、奖惩等人事管理的基础和依据。考核评价政策是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主动性的“指挥棒”,对新时期高校办学具有全局性、基础性的影响。⑥将考核结果科学分析,形成“双师双能型”教师培养数据链,在对实施效果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总结经验,持续改进,形成激励,加快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促进教师个人专业发展,形成教师个人专业发展和学校发展相融合、相统一的良好局面。促进构建符合高等教育教师队伍建设规律、科学合理的新时代应用型高校“双师双能型”教师培养体系。
注释
①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EB/OL].http://www.moe.gov.cn/srcsite/A04/s7051/201112/t20111223_180798.html,2011-12-23.
②张美玲,张卫涛.做新时代的合格教师[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18.
③国务院.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EB/OL].http://www.gov.cn/zhengce/2020-10/13/content_5551032.htm,2020-10-13.
④国务院.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EB/OL].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9-02/13/content_5365341.htm,2019-02-13.
⑤教育部.教育部关于深化高校教师考核评价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EB/OL].http://www.moe.gov.cn/srcsite/A10/s7151/201609/t20160920_281586.html,2016-08-29.
⑥教育部.教育部关于深化高校教师考核评价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EB/OL].http://www.moe.gov.cn/srcsite/A10/s7151/201609/t20160920_281586.html,2016-08-29.
作者简介
高雯宇 西安航空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