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艾灸联合耳穴压豆及穴位贴敷对肺癌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2021-08-09陈美玲吁佳杨菊莲嵇云霞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21年6期
关键词:癌因性疲乏耳穴压豆穴位贴敷

陈美玲 吁佳 杨菊莲 嵇云霞

摘要:目的 探讨艾灸联合耳穴压豆及穴位贴敷对肺癌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84例临床收治的肺癌化疗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42例。对照组采取肿瘤专科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艾灸、耳穴压豆及穴位贴敷等中医护理措施,持续观察6周。比较2组癌因性疲乏、生活质量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护理前2组肺癌生存质量测定量表(FACT-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癌因性疲乏程度低于对照组,FACT-L评分及患者满意度为(113.29±7.04)分、92.86%,高于对照组的(101.73±7.18)分、76.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艾灸联合耳穴压豆及穴位贴敷能够减轻肺癌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程度,提升生活质量及患者满意度。

关键词:肺癌化疗;艾灸;耳穴压豆;穴位贴敷;癌因性疲乏;生活质量

中图分类号:R734.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21)06-0087-03

肺癌发病率高,死亡率增长最快,严重威胁患者身心健康[1]。化疗是肺癌患者重要的治疗方法,在延长生存期中至关重要。但肺癌化疗在杀灭癌细胞时会造成正常组织细胞损伤,导致多种不良反应,引起或加重癌因性疲乏,降低患者生活质量,护理需求较高。艾灸、耳穴压豆及穴位贴敷是中医常用护理技术,可经穴位刺激发挥调理作用,达到扶正祛邪的效果。基于此,本研究在肺癌化疗患者中采取艾灸、耳穴压豆及穴位贴敷联合干预,旨在探讨其对患者癌因性疲乏和生活质量的作用。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84例本院2018年11月-2020年10月收治的肺癌化疗患者,研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42例。纳入标准: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内科学》[2]肺癌诊断标准;生存期>3个月。排除标准:合并其他恶性疾病者;合并皮肤疾病者;对研究涉及药物不耐受者;拒绝参与或中途突出研究者。观察组17例女,25例男;年龄39~75岁;平均年龄(57.93±6.77)岁;肿瘤分期:4例Ⅰ期,11例Ⅱ期,18例Ⅲ期,9例Ⅳ期。对照组16例女,26例男性;年龄40~73岁;平均年龄(57.62±6.94)岁;肿瘤分期:5例Ⅰ期,10例Ⅱ期,17例Ⅲ期,10例Ⅳ期。2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肿瘤专科护理,包括化疗通路维护、服药指导、健康宣教、心理疏导、营养支持等。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艾灸、耳穴压豆及穴位贴敷联合干预:(1)艾灸。选择神阙穴、肺俞穴、中脘穴,常规消毒后,将艾条点燃,距离穴位正上方2~3 cm,灸至局部出现红晕、灼热,微有痛感,每周连续艾灸5 d。(2)耳穴压豆。选择耳廓区肺、心、神门、交感和皮质下,酒精消毒,于各穴处胶布固定王不留行籽,每穴按压2 min,出现麻、胀、酸感为宜,每天按压3~6次,2 d更换1次胶布,双耳交替进行。(3)穴位贴敷。选择神阙、肺俞、中脘为主穴,腹泻者加关元,失眠者加心俞、合谷、涌泉,恶心呕吐者加合谷、内关、足三里,以姜汁调和吴茱萸粉,制成1 cm大小圆饼,于上述穴位处贴敷,纱布覆盖,胶布固定,持续4~6 h,1次/d,每周连续贴敷5 d。2组均持续观察6周。

1.3 观察指标 比较2组癌因性疲乏、生活质量及患者满意度。

1.4 疗效标准 (1)采用Piper疲乏修订量表(PFS-R)[3],共计22项,包括精神、情绪、生理、社交、记忆、学习活动或工作等,采用0~10分量化评估,疲乏程度分为无(0分)、轻度(1~3分)、中度(4~6分)、重度(7~10分)。(2)应用肺癌生存质量测定量表(FACT-L)[4],共计36项,5个维度(情感、肺癌附加症状、生理、功能和社会/家庭),运用5级评分(0~4分),评分高则生活质量高。(3)采用纽卡斯尔护理满意度量表(NSNS)[5],共计19项,采用5级评分(1~5分),评分范围19~95分,分为不满意(19~57分)、满意(58~76分)、非常满意(≥77分)。满意度=(满意+非常满意)/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20.0统计分析软件,计量资料以(x2±s)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以%表示计数资料,组间比较用χ2检验,等级资料用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癌因性疲乏程度比较 观察组癌因性疲乏程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2组生活质量比较 护理前2组FACT-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FACT-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2组均高于护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2组患者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癌因性疲乏是肺癌常见症状,与肿瘤侵袭及治疗相关。研究发现,肺癌化疗导致的不良反应是引起或加重癌因性疲乏的重要原因,且疲乏程度越重则肺癌患者生活质量越低[6]。肺癌化疗不良反应多种多样,不同患者具体表现不同,常规肿瘤专科护理相对标准化,难以满足患者的个体化需求,影响护理干预效果。

中医认为肺癌是因正气内虚,邪毒侵犯,致痰浊内聚,气血运动不畅,蕴结于肺而致病,肺癌化疗药毒又滞留于体内,耗伤精气,致肺脾虚损,胃失和降,气血生化不足,导致多种不良反应[7]。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癌因性疲乏程度低于对照组,FACT-L评分和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表明艾灸、耳穴压豆及穴位贴敷在肺癌化疗患者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艾灸、耳穴压豆及穴位贴敷均属于中医穴位调理护理,主要以中医经络学、辨证理论为指导,根据疾病类型、临床表现等采取相应的腧穴进行刺激,以达到调理脏腑功能、理气活血、舒筋活络、扶正祛邪、维护健康的目的。神阙属任脉,为五脏六腑之本,具有安和五脏、健脾养胃之功效;肺俞为肺脏疾病治疗要穴;中脘也属任脉,擅疏肝养胃、和胃健脾、降逆止呕。在上述穴位进行艾灸,可通过温热刺激疏通经络,增强局部皮肤、淋巴及血液循环代谢,平衡机体功能,促进气血运行,增强免疫力及抗病能力,预防肺癌化疗造成的刺激。配合姜汁、吴茱萸进行穴位敷贴,不仅可进一步增强穴位刺激及调理作用,还能够通过经络传导发挥药物疏肝理气、温中止呕、散寒止痛、温肺助阳之效,根据不同患者临床标准辨证取穴,能够对应改善患者化疗不良反应,减轻化疗对患者造成的负面影响,有利于减轻癌因性疲乏,提升生活质量。耳廓区与脏腑经络密切相关,各脏腑功能在耳廓均有相应刺激点,采用耳穴压豆法持续刺激肺区,可调整肺功能;刺激交感、神门、皮质下可活血益气、养心安神、升清利窍,调节大脑皮质功能,缓解交感神经系统紧张性,有利于缓解精神压力,消除疲乏感。艾灸、耳穴压豆及穴位贴敷联合干预,互相补充、互相影响,增强穴位调理作用,更好的减轻肺癌及化疗造成的负面影响,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及满意度。郑玉红等[8]研究结果显示,中医穴位调理护理能够减轻肺癌患者癌因性疲乏,提升病后生活质量及患者满意度,与本研究结果基本一致,进一步证明艾灸联合耳穴压豆及穴位贴敷在肺癌化疗患者中的应用价值。中医穴位调理护理强调整体观下的辨证干预,能够根据患者不同表现选择刺激穴位,满足个体化干预需求,增强护理干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综上所述,在肺癌化疗患者中采取艾灸、耳穴压豆及穴位贴敷联合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癌因性疲乏,提升生活质量,患者满意度更高。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杂志社.中华医学会肺癌临床诊疗指南(2018版)[J].中华肿瘤杂志,2018,40(12):935-964.

[2]葛均波,徐永健,王辰.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75-86.

[3]姬艳博,许翠萍,孙菲菲,等.癌因性疲乏自评量表的编制及信效度检验[J].护士进修杂志,2016,31(11):963-967.

[4]游捷,施志明,张娴静.两种国际肺癌患者生活质量量表EORTC QLQ-LC43与FACT-L的比较[J].中国癌症杂志,2009,19(5):364-370.

[5]牛洪艳,倪静玉,张玲,等.护理满意度量表在临床住院病人中应用的信效度研究[J].护理研究,2016,30(3):287-290.

[6]李楠楠,吴静,徐敏,等.肺癌化疗患者症状群及影响因素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18,33(22):2029-2032.

[7]佟银侠,王平,张春兰,等.中药穴位贴敷在晚期肺癌患者化疗期的应用效果[J].上海护理,2019,19(5):54-56.

[8]郑玉红,魏秀玲.基于中医整体观的穴位调理护理技术对肺癌化疗后患者癌因性疲乏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20,35(10):920-923.

(收稿日期:2021-01-13)

猜你喜欢

癌因性疲乏耳穴压豆穴位贴敷
系统化护理对肺癌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的影响分析
穴位贴敷治疗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护理疗效研究
加味枳术丸配合腹部拔罐穴贴治疗慢传输型便秘的临床研究*
穴位贴敷联合中药内服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
症候分型耳穴压豆辅助治疗特发性突聋的临床观察
耳穴压豆治疗不同证型高血压患者失眠的疗效研究
护理干预对肺癌放疗患者癌因性疲乏的干预效果观察
耳穴压豆联合灯盏花注射液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眩晕40例临床观察
系统性护理干预在改善肺癌术后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中的作用
优质护理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癌因性疲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