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苏州人和苏州园

2021-08-09范小青

阅读(书香天地) 2021年6期
关键词:拙政园苏州人苏州园林

范小青

在平常的日子里,约三两好友,在小城的街上转转,踩一路洁净光滑的鹅卵石而去,随便走走,就到了园林,苏州的园林真多,“人道我居城市里,我疑身在万山中”。叠石环水,莳花栽木,亭台楼阁精心布置得如同信手拈来,看几片太湖石随意堆砌得玲珑剔透,欣赏清灵的山水,体味平静的人生,走累了吗,好吧,我们到依街傍水的清幽茶社里,用制作精细的小茶壶泡着清香的、绿雪般的茶,品尝美味清爽的点心,清风轻轻拂面,清淡的日子轻轻飘过,好一个清静悠闲的去处,好一块清心自然的地方。

说的是苏州。

说的是苏州人在苏州过日子。

“今日归来如昨梦,自锄明月种梅花”,这是苏州园林里的楹联。锄月,有归隐之意,所以那个亭子,叫作锄月轩。坐锄月轩赏月,清茶一壶,三杯两盏薄酒,再一二知己,别无他求。苏州园林里楹联很多,“静坐参众妙,清淡适我情”“灯影照无睡,心清闻妙香”“虚窗留月坐清宵”等等。说得多是心如止水,与世无争,大彻大悟,回归自然。所以苏州的园林,多清静淡雅,少雍容华贵。在城市里,没有自然吗,就“造”一个自然吧,在人世间,没有清闲吗,就创造一个清闲的世界。

所以你看园主的选址,多么的幽僻静雅,离闹市多么遥远,在小巷多么深的深处,车马抵达不到的角落里,“远往来之通衢”。就说拙政园,从前的旧园门,就是开在一个小街最狭窄的一端,从旧园门进拙政园,要弯弯绕绕走上很长很深不见尽头的一段夹道,方能真正进入。再如耦园,在苏州城一角,三面环水,至今车子都开不到它的门口,“轩车不容巷”,名副其实。

真正是满载清闲了。离这个世界远远的,过平平静静的日子,大家知道苏州人性格温和,于是苏州人造了许多苏州园林,有了许多享受清闲的好去处。

那苏州人真的就是这么一辈子、几辈子地享受着清闲吗?他们真的就不要进取,不喜功名吗?如果真是这样,苏州那么多的状元又是从哪里来的呢?苏州人考状元是全国有名的,从前苏州出的状元之多,考试成绩之好,是最令苏州人骄傲的。苏州人曾经自豪地将状元当成了苏州的“土产”,说:“夸耀于京都词馆,令他乡人惊讶结舌。”果然了得。

苏州人是想进步的,是要好好读书想走仕途的,是想到皇帝身边去的。只是种种原因使理想离我而去,追不上了,怎么办呢,就不追了,让她走罢,但是她走了,我又怎么办呢?我于心不甘,虽然在仕途上我进取无望了,但并不等于在所有的方面我都无所建树了,我的才能还是要发挥出来的,还是可以发挥出来的,比如,我就好好地写文章,本来我的文章是想为皇帝写的,但是皇帝不要我写文章,那我就不替他写了,干什么呢,自己看看,给和我志趣相投的朋友看看罢了。或者,我就专心地画画,把我的画,画出点名堂来,如果许许多多人家里都把我的画挂在那里,大家因为能得到我的画而高兴,而骄傲,为得不到我的画而沮丧,而难过,我的自尊心也就大大地得到满足了呀。我想干事业的一番苦心也没有泡汤,虽然在官场我没有干成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业,但是我转换了我的方式方法,转换了我的志趣,在另外的领域,我成功了呀,说明什么呢,说明我是能干事情的,难道不是吗?

用过去的话说,这叫作“隐于艺”。

我除了写诗、作文、画画,我还能做别的许多的了不起的事情。比如,你看,我在老家为自己造的住宅,怎么样?让我们这些主人公感觉到骄傲的,就是这苏州园林了。

从前苏州士大夫家多庭园,既有城市山林之野趣,又具可行、可望、可游、可居的功用,于是就有了一直保存到今天的,让全体苏州人都自豪的闻名世界的苏州园林。在这里苏州园林的特点也已经凸显出来了,她更多的是私家花园,有别于其他园林,比如不同于皇家宫苑,不追求雍容華贵,苏州园林讲究的是清静雅洁,或者,换句话说,苏州园林的清雅是“讲究”出来的。这个“讲究”,是一个目的,也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当然也就是造园的过程了。

是谁造了苏州园林呢,当然是苏州人。比如中国四大名园之一的拙政园,就是苏州人造的,这个人叫王献臣,在明朝,也是做了官的。王御史原先在朝中也是想有一番作为的,只是争来斗去,倾轧不过朝中权贵,到底被诬陷贬职,官场失意,怎么办呢?有办法,此处不留爷,自有爷去处。拜拜啦您,我回老家了。老家好呀,好得很呢,虽是失意回来,钱多少还是有一些的,拿些出来,造它一座园林?做什么呢?不做什么,种种花儿,钓钓鱼儿,消消停停,养养老罢,至于这园林,该怎么个造法,造成个什么样子呢,王献臣和他的好朋友文征明一同设计探讨。

文征明亦苏州人氏,诗、书、画三绝,巨匠,且与为人疏朗峻杰、博学能文的王献臣志趣相投,两人凑到一起商量怎么造园,刚刚选定了园址,王献臣心中已经大喜,拿了潘安的一篇文章,说:“庶浮云之志,筑室种林,逍遥自得,池沼足以渔钓,舂税足以代耕,灌园鬻蔬,经供朝夕之膳,牧羊酤酪,以俟伏腊之费,孝乎唯孝,友于兄弟,此亦拙者之为政也。”这大概是说,算了罢,既然官场待不下去,不待也罢,既然从政从不下去,不从也罢,回老家来,辟一块地方,造个园林。就在这里边了,浇浇园子,种点蔬菜什么的,比起官场的争斗,这里可是清闲多了,从前做官时照顾不周全的事情现在也能照顾周全了,像尽孝道啦,联络兄弟间的感情啦,都能好好地做起来,一年四季,也不用愁什么,有的吃有的穿有的玩,有什么不好呢?挺好。所以,把浮云般不值得一提的志向抛一边去吧,没有什么意思,拙者呢,像我这样的人,就以种种花呀,养养鸟啦这样的生活代替从政的志向吧。

听起来,真是很想得开了,但是你再仔细一辨滋味呢,又像有些别的什么在里边。设若官场得意,大概不会说自己是浮云之志吧,设若争斗有胜,怕不愿轻易就退回老家呢。看透了官场吗,看透了政治吗,看透了人生吗,看透了那边却看不透这边呀,报国无门呀,满腔的政治热情怎么办呢,往哪儿投呢?自己扑灭掉,于心不甘,想一想古训,读一读潘安,有了,一转换,就“隐于艺”吧,将政治的抱负移到了“造”园上来了,将个园林造得……怎么说呢,好极了。精妙绝伦,独具匠心,独树一帜,真正是“造”出一个自然清幽修身养性的好去处了。

而王献臣最要好的朋友,当然应该算是最了解王献臣的一个,帮助他造起拙政园来的文征明,说王献臣,你呀,其实是身在江湖,心存魏阙,所谓的“回首帝京何处是,倚栏惟见暮山苍”。

苏州就是这个样子。她要表现出世,她想与世无争,但同时,她又是极有追求的。只不过,苏州的追求,富有自己的独特个性,苏州要出世,这就有了苏州园林的清静淡雅,苏州要追求,又有了苏州园林的精雕细刻。于是我们是不是能想到,清静淡雅,只是一种外在形式罢,它大概不是本质,若是本质,苏州园林就死了,苏州人也死了。

苏州到底是活着的。

苏州活在每一个生动的时代。

(摘自南京大学出版社《苏州人》一书)

猜你喜欢

拙政园苏州人苏州园林
“苏州园林:景致与情思”课程设计
“鲜”是苏州人的执念
苏州园林的秋,美得太惊艳
使用说明方法的三个层次
入静止观的苏州人
最是那水一般的温柔
寻踪美感 落足眷意
风雨拙政园
张建霖
江南古典园林生态文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