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时代话“读”书
2021-08-09汪堂家
汪堂家
我们似乎处在“读”者不“读”的时代。除在小学或者初中尚能找到“读”童外,在其他地方,大概只能找到“看”书者了。单纯的“看”使我们不必追问文字的读音,也不必细究字同音不同的字的含义变化,更不必考虑语气之强弱、声韵之和美,因此,与“读”相关的文字功能便在单纯的“看”中喪失了。看书者多有“得意忘形”“得意忘音”的习惯,文字成了单纯的消费品,字形的美观和读音的乐感被抛在一边,字义成了读书人追求的唯一目标。
诚然,“看”书是“读”书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结果,“看”书的优点在于看者因不受声音的干扰而能使自己在静中入“思”。但其实,读书自有“读”书的妙用,“读”是成长的需要,“读”既包含“看”,又不限于“看”。“看”书是辨字识义,“读”书则集辨字、读音、识义为一体。审美性和修养性的读书,如文人吟诗、高僧默念经文等,其最大特点是使语言本身成为艺术,通过言说体现身心的节奏。
读书能让我们领略语言的乐感。譬如,一首好诗不仅应当“看”,而且应当“读”。由“看”可以体会意象之美,由“读”可知音韵之妙,“看”而不“读”将使我们无法领略音律之美。如果说史学培养一个民族的鉴别力,那么文学则培养一个民族的想象力,同时也为其营造充满韵律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即使没有音乐,我们仍能通过朗读来感受自然的律动与生命的节奏。朗读的韵律与生命的韵律是一致的,它是从生命中流淌出来的活的江河。
读书还可以增进身心的健康。过久的读书固然使人口干舌燥,但适量的读书,特别是晨读,常使人神清气爽。看书只用眼睛,时间过长容易疲劳,读书则五官并用,并且要协调动作,这使我们的大脑、面部和肺部得到很好的锻炼。如果读书时注意调声调息,就可以促进人体的吐故纳新和血液循环。注重韵律美的朗读宛如心中流出的音乐,它不仅是和谐之美的表征,而且是心灵秩序的反映。如能以澄明之心畅读,每每能收到容声化气、收心敛性的效果。从这种意义上讲,读书既可以求知,也可以审美,还可以养性。我们的先辈读书读到酣畅处,每每摇头晃脑,心神俱醉。人生有此境界,岂不快哉?
(摘编自上海三联书店《心造的世界》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