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统编历史教材教学三要素

2021-08-09谢灵

中学历史教学 2021年6期
关键词:交融统一民族

谢灵

高中统编历史教材与之前的教材相比有较大变化,呈现出许多新特点,《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课标》)对其描述为: “进一步精选了学科内容,重视以学科大概念为核心,使课程内容结构化,以主题为引领,使课程内容情境化,促进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1]作为高一历史学科的执教者,笔者对此描述深以为然:主题、概念、情境实为统编历史教材教学的三要素。结合《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一课的教学思考,就基于“主题·概念·情境”的统编教材教学谈谈笔者的理解与思考。

一、单元框架下的主题解析

“高中历史必修课程的基本结构,是按照历史发展的时序,以学习专题的方式依次呈现历史的进程,要求学生在掌握历史发展基本线索的基础上,对重要历史问题进行分析。”[2]笔者把上述“学习专题”理解为“主题”,每个单元框架都围绕学习的“主题”,因而,“主题”的解析是教学设计和实施的前提,“主题”解析到位,才能高屋建瓴,统领整个甚至多个单元的教学。

依据教材目录(中国古代史部分), 以下几个问题是值得注意的:其一,“统一多民族国家”是中国古代史的灵魂,为学习的主题,应该重点把握围绕该主题进行单元甚至多单元教学整体设计的方法;其二,分裂与统一交替,统一多民族国家呈现螺旋式发展,分裂与统一不能完全割裂,须正确处理两者关系;其三,三国两晋南北朝上承秦汉下启隋唐,虽是分裂时期,但対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有其独特作用,应深入思考。据上述分析,对“统一多民族国家”这一主题作出以下解析:

1.“統一多民族国家”的内涵

“中华民族是在中国统一国家形成发展中,由汉族和少数民族逐渐形成的民族集合体,是复合民族。由汉族和少数民族‘合为中华民族,但各民族‘合而未‘化,各民族又都保持着各自的民族特征。”[3]金炳镐关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解释蕴含了三层意思:其一,动态而非静态,我国历史上的统一多民族国家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呈现出不一样的内容;其二,整体而非割裂,我国历史上的统一多民族国家是一个整体,汉族和诸多少数民族合而为一;其三,多样而非单一,汉族和少数民族“合”而为“一”,但“一”不是基于各个民族丧失原有的特征,而是在“共性”的基础上保留了各自的“个性”。

2.统一与分裂的关系

统编教材的本单元乃至整个中国古代史的主题是“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三国两晋南北朝总体上看是一个分裂时期,处理“统一”与“分裂”的关系是本课教学的一个关键问题。学生容易把“统一”的内涵局限于政治、疆域方面,这样就把“分裂”置于“统一”的对立面。事实上,此时期虽然在政治上是分裂的,经济上是分散的,民族文化上也有冲突,但这些并不妨碍统一意识的存在,甚至这种统一意识反映还很强烈。换言之,分裂的三国两晋南北朝蕴涵了重新走向统一的历史文化因素,为隋唐的再统一做了准备。

3.“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现实价值

《课标》要求“能够认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历史发展趋势,形成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正确的民族观,具有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4]。我们今天提倡的“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强调民族自豪感、民族自信心,若撇开历史这些论点将失去支撑。因而,历史教学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和使命,展现历史学科的现实价值。

二、主题总领下的概念透析

“历史概念是对历史事实的内在联系和本质特征的概括性认识,是对纷繁复杂的历史事实的内在联系的概括。”[5]《课标》要求“教师要结合教科书对学习专题的内容进行梳理,明确专题所涉及的范围及重要史事;在此基础上,概括和确定该专题中的关键问题”[6],即在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明确教学主题,而后在教学主题的总领下明确相关重点概念,并建立其逻辑关联。本课涉及到的主要概念有“政权的更迭”、“民族交融”、“南方开发”,这些概念与主题“统一多民族国家”有着严密的逻辑关系。

1. 政权的更迭

强调此阶段国家政治局面呈现“短暂统一”、“长期分裂”、“南北对峙”的特点。一方面北方少数民族内迁,民族矛盾尖锐,战争频繁,推动政权频繁更迭;另一面,战争推动民族迁徙,出现杂居的局面,有利于民族的交融。

2. 民族交融

基于主题“统一多民族国家”,民族交融这一部分内容应该重点关注。首先,厘清民族交融的概念。交融而非融合,强调各民族保留了自己的“个性”;民族之间的影响是双向的,有“汉化”亦有“胡化”,这样才有“共性”,“共性”和“个性”构成“统一多民族国家”。其次,建立民族交融与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发展之间的关系,为本课的难点。

3.南方开发

注意这部分内容与“政权更迭”、“民族交融”的关系,民族战争等历史因素导致民族大迁徙,中原地区人口大量南迁,促进南方开发。在南方开发的同时也促进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対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有推动作用。

三、概念指向下的情境例析

《课标》要求“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创设历史情境、以问题为引领和基于史料研习展开教学活动”[7],诚然,情境是历史教学重要的载体,情境化的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历史概念,激发学生的情感以推动学生认知活动,并在此基础上落实核心素养。

1. 情境一:析“政权更迭”(下图)

任务一:根据教材,把上述图表填写完整。

任务二:概括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阶段特征。(短暂统一、长期分裂、南北对峙)

从东汉开始,西北边缘的少数民族或因被中原王朝所征服,或因自身经济发展的需要,纷纷向中原迁徙……内徙各族相互争斗,使十六国和北魏初年成为我国最混乱、最动荡的时期……各族人民付出了极为高昂的代价,也打乱了昔日相对稳定的民族居住区,实现了各族人民的交错杂居。

——赵剑峰等主编《历史课标解析与史料研习·中国古代史》

任务三: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教材“西晋末年少数民族分布与北方流民南迁示意图”,概括魏晋时期民族关系的特征。(民族迁徙、民族矛盾尖锐、交错杂居)

匈奴人刘渊(字元海)于西晋元兴元年(304)称“汉王”,是要“绍修三祖之世”(三祖:刘邦、刘秀、刘备),表示继承汉皇朝的事业。

——瞿林东主编《历史文化认同与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第二卷

任務四:材料反映了当时什么历史现象?(历史文化的认同)

民族间的战争,是民族矛盾斗争的最高形式……它一方面给我国各族人民带来灾难,另一方面又是民族之间的政治关系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经济、文化交往的一种重要手段和方式。

—— 翁独健《中国民族关系史纲要》

任务五:根据材料,概括作者的观点。(战争是交流的途径之一)

任务六:据上所学,请你再次概括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阶段特征。(政治的分裂、政权的更迭中亦有交流、交往、交融,蕴涵了走向统一的历史文化因素)

【设计说明】 秦汉建立并巩固的统一多民族国家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已然“崩溃”;然而在“崩溃”的背后,又蕴涵了一些新的历史元素,潜移默化推动着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重建。此环节的设计是为帮助学生理解上述观点。

2.情境二:析“民族交融”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实质上是北魏王朝的中国化。

——(日)川本芳昭《中华的崩溃与扩大:魏晋南北朝》

任务一:根据教材整理孝文帝改革的内容,并论证以上观点。(“中国化”即“汉化”)

北方少数民族入主给中国北方带来了“     ”局面……不过在建立政权后,尤其在吸收了汉族士大夫之后,异族政权又在努力学习汉制和汉文化,自身又在“汉化”。      和汉化的交织,就是不同民族的制度文化碰撞、冲突和融合的过程。

——阎步克《波峰与波谷:秦汉魏晋南北朝的政治文明》

任务二:材料中两处空格是同一个词,那么这个词是?(胡化)

任务三:请以名词解释的形式给“民族交融”下定义并分析其对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作用。

【设计说明】 帮助学生理解“民族交融”的内涵,建立“民族交融”与“统一多民族国家”之间的联系,从而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在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中的作用。

3.情境三:析“南方开发”

至于元嘉末……兵车勿用,民不外劳,役宽务简,氓庶繁息,至余粮栖亩,户不夜扃,盖东西之极盛也……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会土带海傍湖,良畴亦数十万顷,膏腴上地,亩直一金,鄠、杜之间,不能比也。荆城跨南楚之富,扬部有全吴之沃,鱼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棉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宋书》(教材第28页“学思之窗”)

任务一: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请根据材料加以说明。

任务二:根据上图结合所学,分析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原因。

任务三:从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角度,阐述南方开发的历史意义。

【设计说明】理解“南方开发”这一概念,培养学生历史解释的能力;任务三需要学生调用本课所学的“民族交融”、“统一多民族国家”等知识,认识“南方开发”与“统一多民族国家”之间的内在联系。

综上,本文结合统编历史教材的特点,以《课标》为准绳,以落实核心素养为落脚点,以统编教材为依托,紧紧抓住“主题”“概念”“情境”三要素,以求探寻高中历史教学的新路径,其中的思考与实践虽尚有不够成熟的地方,窃以为亦能给广大同仁提供一定的借鉴。

【注释】

[1][2][4][6][7]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年,第4、47、7、44、51—52页。

[3]金炳镐:《关于中华民族的研究》,《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95年第5期,第45页。

[5]薛伟强、范红军、陈志刚:《中学历史课程与教学概论》,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年,第136—137页。

猜你喜欢

交融统一民族
中考省级统一命题意味着什么?
真美
淝水之战
MINORITY REPORT
传承 民族 文化
统一方向 瞄准目标
自然界中相互作用的大统一理论简介
被民族风玩转的春夏潮流
交融的独特优雅
民族万花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