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东垣理论的方剂升降分类法初探
2021-08-09郭洁黄智斌刘奇陈延
郭洁 黄智斌 刘奇 陈延
Abstract:Based on dong yuan li 's drug ascending and descending classification theory,proposes a new formula analysis method. The method superimposed the different types of drugs in the prescription according to the proportion of dosage,and transformed the data into figure ,so as to analyze the direction of action. This method is convenient to compare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of different prescriptions,suitable for the study of series of prescriptions,and helpful to explore more tacit knowledge,providing a good deal of insight into the the prescription ideas of famous doctors.
Keywords:Dong yuan;Ascending and Descending Theory;Formula Analysis Method
随着对经方及名医经验研究的深入,方药分析也成为当今相关研究中不可缺少的一环。后世方药尤其是现代方药的组成往往较为复杂,药味少则七八味,多则二十余味,增加了对方剂作用进行整体分析的难度。在方剂相关的研究中,目前常用的研究方法多由其组成药物的性质入手,如性味[1]、归经[2]、功效类别[3]等方面,但这些方法应用于复方分析时难以与实际应用密切结合。而药物除了按上述属性进行分类外,还可按金元名医李东垣的理论进行“升降属性”分类。笔者尝试将这一分类方法用于方剂分析,并将同类别的药物相叠加以分析其整体作用,发现其结果更为直观实用,试述如下。
1 东垣的“升降浮沉”观
李杲,即李东垣,被世人誉为“补土派”开山祖师,但后世多认为这位大家的理论较为晦涩难懂,这是因为东垣分析病机的角度与现今的“脏腑论”有所不同[4]。《脾胃论·脾胃胜衰论》中论及脾胃病病机时:“大抵脾胃虚弱,阳气不能生长,是春夏之令不行”,这里的“春夏之令”,其实指代的便是气的“升浮”,在治法中他也强调:“若用辛甘之药滋胃,当升当浮。”可见他认为脾胃病起于机体阳气升发不及,乃从升降角度立论[5-6],因此他在著作中反复强调“天地阴阳生杀之理在升降浮沉之间”,“治法用药若不明升降浮沉,差互反损。”
对于偏重“升降观”的原因,《脾胃论》中亦已进行了解释:“予平昔调理脾胃虚弱……然终不能使人完复……是以检讨《素问》《难经》及《黄帝针经》中说脾胃不足之源,乃阳气不足,阴气有余,当从六气不足、升降浮沉法随证用药治之。”由此可见,李东垣认为在疾病尤其是“内伤脾胃病”的治疗中,立足整体,把握人体之气的升降失常是至为关键的一点,因此无论是分析病机还是遣方用药,东垣皆由从升降的角度加以考量分析,由此也就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理法方药体系。这套理论与脏腑观有共通之处,但着重点有所不同,更为强调升降状态的异常。如《脾胃论》中分析“土不生金”时云:“肺金受邪,由脾胃虚弱不能生肺……皆阳气不足,阴气有余。”这里的“阳气不足,阴气有余”指的是升发上行的阳气不足,而降下外耗的气太多,以致于肺虚无力,其关键点仍然在于气的升降。
在实际治疗中,李东垣认为脾胃内伤病主要是一种升降状态的紊乱,而中药便是通过调整升降而达到治疗作用,因此他对于药物的升降属性非常重视。在《药类法象》一书中,东垣对药物分类原则进行了详细阐述,并列举了上百味常用中药的分类结果。药物的升降属性在后世发展中被逐渐弱化,但笔者认为这一理论在复杂方药的分析中仍有积极意义,并可衍生出方剂的属性分类法,即本文所论的重点。
2 药物分类原则
李东垣承袭其师张元素的学说,根据具体药物的“四气五味”,将它们分为“升、浮、化、降、沉”五大类。他认为药物的升降属性来源于天地阴阳的影响,“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因此得“天气”多的药有升浮之性,反之得“地气”多的药物有沉降之性。天地阴阳的比例不同造就了药物属性的差异,而“四气五味”理论是对其属性特征的高度概括。因此,李东垣对药物升降属性的分析,主要圍绕其性味展开,即寒热属性、气味属性、味道属性三个方面。
从寒热属性来说,药性温热的主升浮,性寒凉的主沉降。《东垣试效方·用药法象》中云:“温热者,天之阳也;凉寒者,天之阴也”。[7]热药能推动气的外出和散发,如同春夏阳热盛而万物升发,因此主升;寒药则常使气内收内沉或削弱其运行之力,如同秋冬阴寒盛而万物蛰伏,因此主降。
其次是气味属性,即通过“闻”所收集到的药物信息。《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云“气厚者为阳,薄为阳之阴……气薄则发泄,厚则发热。”气味乃无形趋上之物,如果药物的气味明显,则性质偏阳,以升发为主。其中气味浓郁者能使气“升而浮之”,通过充实阳气而达到温阳的效果,此即《素问》中所说的“(气)厚则发热”,代表药物如干姜、肉桂等,此多属于“浮”类;气味稍淡薄的,则仅能发泄表气,尚不足以助气,即“气薄则发泄”,各类带香气的解表药如防风等均在此列,多属于“升”类。
再次是味道属性,即通过“尝”所收集的药物特征。《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云“味厚则泄,薄则通。”味道明显,厚重的则以降泄为主,味道浓郁者不仅敛降且有泄下作用,如苦寒的大黄,即“味厚则泄”,此多属于“沉”类;味道稍淡薄的,则有通利的作用,“味薄则通”,如白芍等,此多属于“降”类。在“升浮降沉”四类以外,如本草本身升降属性不突出,其作用以平调升降为主者,则归入“化”类。
一味药的整体升降归属,需要综合上述三个方面加以判断。例如苦味药本来偏降,但若性温不寒则归于“升”,如麻黄等;甘味药本来偏升,但若性寒则降,如石膏等。一般来说,寒热属性的优先级较其他两项属性更高。
3 方剂分类方法
基于以上理论,笔者认为可沿袭这一思路,根据药物组成分析中药复方的升降特点,以明确其作用方向。以名方“枳实导滞丸”为例,其原方组成如下:大黄一两,枳实、神曲各五钱,茯苓、黄芩、黄连、白术各三钱,泽泻二钱。方中属于“沉”类的药物有大黄、黄芩和黄连,以一两=十钱进行折算,分量比例是10∶ 3∶ 3;属于“降”类的药物是枳实、茯苓和泽泻,其分量比例是5∶ 3∶ 2;属于“化”类的是白术(3),“浮”类的是神曲(5),将相同类别的药物分量叠加,则可得到本方各类药物的总体比例为沉:降:化:浮:升=16∶ 10∶ 3∶ 5∶ 0。为了更直观地体现这一结果,将上述数据转化为雷达图1。由图中可以看出,该方明显偏于“降”和“沉”,显然泄下的力度较强,同时又有一定的“浮长”作用,可谓降中有升,以降为主。这种升降图示的分析方法不仅能够直观地体现复杂方药的总体作用方向,同时也能分析相似方药间的差异。
以组成和功效都极为相似的“枳实导滞丸”及“枳实消痞丸”为例,转化为升降属性图后便可明显看出差别。枳实消痞丸的原方组成及用量如下:干生姜、炒神曲、炙甘草各二分,猪苓二钱五分,泽泻、厚朴、砂仁各三钱,半夏、陈皮、人参各四钱,枳实五钱,炒黄连、炒黄芩各六钱,姜黄、白术各一两。由图2可见,消痞丸在“化”这一维度得分突出,且它在其他四个维度的分散较为平均,图形较为对称,说明它是一张药性平和,作用均衡的方子;而导滞丸的“沉降”属性突出,作用相对峻烈,可见东垣对于“痞证”偏于平调升降,而对于单纯的“食滞”则是以降为主,少佐升提。
再与同样可治疗食积的“葛花解酲汤”进行对比,其方药组成如下:白豆蔻、砂仁、葛花各五钱,白术、炒神曲、泽泻、干生姜各二钱,白茯苓、陈皮、猪苓、人参各一钱半,木香五分,青皮三分。枳实导滞丸应用于“治伤湿热之物,不得施化,而作痞满,闷乱不安”,而葛花解酲汤则是在治“酒病”的基础上兼治食积,其方解中云:“夫酒者,大热有毒,气味俱阳,乃无形之物也。若伤之,止当发散,汗出则愈矣,此最妙法也……葛花解酲汤主之。”即导滞丸所治之湿热,乃伤食之有形湿热,而葛花汤所治湿热则因酒而起,更偏于无形,因此前者降而化之,后者升而散之,湿热状态不同,治法有异。如图3所示。
4 小结
通过这种图示的方式展开方药分析,优点是使方药特征清晰,差异明确,且在将同类方药进行联合对比后,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推导其治疗思路。例如以上所列的三张方子均可用于治疗“内伤饮食”,由“导滞”到“消痞”再变化为“解酲”,是由“实证”向“虚实兼杂证”及“虚证”过渡;由此可见,对于脾胃食积病的治疗,虚性越明显,升散之药的力度应该越大,反之则多用肃降之药。但脾胃食积毕竟不同于纯实热证,因此三方全都有一定比例的“升浮”作用,可见食积病不能单用降法。方剂图示所展现的升降变化有助于发掘更多隐性知识,深入了解名医治病的组方逻辑。这一分析方法的操作也相当简便,有利于推广,或能为方药研究提供新思路。
参考文献
[1]王宇,周家伟,马洁,等.中风中医经典方药分析[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報,2018,20(11):118-121.
[2]祝远远,陈聪,孟玺,等.《妇人规·癥瘕类》辨治学术思想探讨及方药分析[J].四川中医,2017,35(7):28-30.
[3]杨军辉,钟赛波,张婕,等.脾胃虚类证方药配伍规律的聚类分析[J].中医药导报,2018,24(20):65-68.
[4]谢君艳,邓小敏.“阴阳升降论”探补中益气汤的立方本旨[J].辽宁中医杂志,2019,46(1):54-56.
[5]曹雅楠,杨锡燕.浅探《脾胃论》气机升降理论及其源流[J].内蒙古中医药,2017,36(3):160-161.
[6]李冬.李杲《脾胃论》浅析[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7,29(1):46-48.
[7]李东垣著.李东垣医学全书[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4):376.
(收稿日期:2020-11-25 编辑:刘 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