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战略下承德乡村旅游人才支撑问题研究

2021-08-09冷宁

旅游纵览 2021年7期
关键词:承德乡村旅游乡村振兴

冷宁

摘 要:近几年,我国相继出台关于乡村振兴实施举措,以河北省承德为例,虽然已制定了乡村旅游人才培养策略,但从实际需求来看与承德乡村旅游发展现状有一定的偏差,主要表现在旅游人才素质不达标以及人才结构设置不合理等方面,因此本文从乡村振兴战略出发对承德乡村旅游人才支撑问题进行研究,并从院校教育、人才引进以及职业培训等方面提出人才培养方略,以期为日后提升承德乡村旅游人才技术水平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乡村振兴;乡村旅游;人才支撑;承德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识码:A

基金项目:2021年度承德市科学社会发展研究课题“乡村振兴战略下的承德乡村旅游人才支撑问题研究”(20212012)。

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逐渐提高,开始追求精神层面的享受,集中体现在我国旅游行业的迅猛发展以及旅游人数逐渐增多。乡村振兴战略,是党十九大期间所作出的促进我国乡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部署,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不仅可促进经济增长,同时对于乡村经济建设也可起到促进作用。乡村旅游产业发展过程中,人才配置是产业规模扩大的关键因素。同时,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在一定程度上為我国乡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和挑战,也为我国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实践基础,是新时代乡村经济发展的思想指南和行动指引。基于此,人才因素是开展乡村旅游发展的关键,因此国家要积极培养新型农民,加强乡村旅游产业开发,加强乡村旅游人才建设,进一步发挥乡村旅游人才支撑作用,实现创新乡村人才培养战略,以提升承德市整体经济发展水平。

一、河北省承德市乡村旅游人才培养工作开展重要性

近年来,承德市相继出台了培养乡村旅游专业人才政策,旨在积极培养乡村旅游专业实用人才,提升乡村旅游服务水平,以有效实现乡村振兴。随着河北省旅游相关意见的提出,进一步加强了全域乡村旅游人才的保障[1]。具体的工作开展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进行全域旅游体系以及与旅游行业相关人才培养时,必须重点规划旅游行业发展、实现新时代旅游管理、发展乡村旅游专业技术、引导旅游人才进行旅游服务和人才队伍建设等工作。

第二,在实行旅游人才培养计划时,需要进一步加强实用旅游体系队伍建设,确保人才的专业技术性。除此之外,还可以积极引进具有高学历、高素质、高能力的“三高”旅游专业人才,进一步为建设承德新型旅游乡村提供相应支持。

第三,在《河北省旅游高质量发展规划(2018-2025年)》中明确指出,为提升旅游行业的服务质量,可通过相应的人才业务培训、乡村旅游从业者的业务培训、提升酒店工作人员礼仪等几大方面开展,不仅可以提升从事乡村旅游业人员的服务意识和服务质量,实现承德市旅游服务水平的大幅度提升,最终为河北省承德市乡村旅游产业建设起到重要促进作用。

二、承德市乡村旅游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本文重点针对承德市乡村旅游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乡村旅游管理中的高层、中层、基层管理人员各占比7.1%、16.4%、76.5%。因为旅游属于人员密集型行业,所以相对于高层、中层管理人才来讲,基层旅游人才需求量更大,但结果显示基层旅游人才极度缺乏,必然影响整个乡村旅游行业的发展[2]。此外,河北省对于高层、中层管理人才的培养也存在重视度不够问题,参照承德市旅游管理现存问题来看,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乡村旅游行业缺乏高学历高层次人才

乡村旅游行业的发展最重要影响因素就是人才问题,唯有广纳高学历高水平的旅游专业人员才能提升乡村旅游未来的经营状况和发展水平[3]。经过一系列的调查显示:承德市17家乡村旅游点,从事乡村旅游行业人员中具有博士、硕士以及研究生以上学历的人员仅有5人,占人才总数的0.4%;从业人员中本科以上学历59人,占人才总数的5.7%。

通过上述调查结果可以发现,目前该市高学历人员从事乡村旅游业的较少。虽然承德市每年均会举办旅游人才交流会、旅游高校座谈会以及旅游人才培训等活动,但从本质上来讲,仍旧未解决乡村旅游人才紧缺的问题,且在乡村旅游人才引进上也稍有欠缺。对于此类问题,承德市也在不断转变乡村旅游人才吸引战略,但结果并不理想。

此外,高学历人才缺乏,也进一步导致承德市乡村旅游发展受阻,从而出现了旅游项目重复建设、乡村旅游特色不鲜明以及缺少创新性等。从17家旅游地主营项目来看,大部分旅游项目主要集中在欣赏绿植、垂钓等方面,对创新旅游项目以及提升旅游营业额的能力有所欠缺。

(二)从事乡村旅游业人员大多学历偏低、年龄偏大

笔者对承德市17家四星级乡村旅游景点进行调查,发现从业人员年龄在25岁以下、26~45岁、46~60岁的占比分别为21.9%、24.7%、38.7%,且60岁以上人员占比14.7%。调查结果显示,在46岁及以上从事乡村旅游人员中,大部分为女性,主要从事的是旅游行业中的餐饮、客房、园艺等岗位。乡村旅游人员大多学历偏低且年龄偏大,其中初中及以下学历人员占比57.4%,高中学历人员占比为21.8%,大专学历人员占比为14.9%[4]。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中青年群体都选择外出工作,造成农村老龄化以及空心化现象严重,致使乡村旅游服务人员年龄偏大、学历较低且多以女性为主,无论是旅游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都会稍有欠缺。

(三)从事乡村旅游人员流动性较大、待遇偏低

本文通过对从事乡村旅游人员薪资水平的调查显示,乡村旅游地工作人员收入普遍偏低,服务人员年平均收入在21 749元左右,旅游管理人员工资在38 295元左右,与承德市农村常住居民年平均收入相较而言,从事旅游行业人员工资待遇偏低,这也是导致从事乡村旅游行业人才流动性较大的主要原因。此外,由于乡村旅游行业人员与居民平均收入水平相差较大,乡村旅游地的服务人员和管理人员的流动性较高,平均员工流动率为29.7%。由此可见,旅游行业人员不稳定因素容易对乡村旅游产生负面影响,制约乡村旅游行业整体发展[5]。

(四)乡村旅游行业培训机制不健全,招聘渠道过于单一

承德市发展从事乡村旅游业工作的多数是靠朋友推荐、村民互相介绍等,其员工主要是农村待业人员,其非专业性直接造成旅游服务质量偏低。此时,招聘新型乡村旅游人才是促进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但承德市并未注重对专业人才的招聘和引进[6]。员工培训是最能提升旅游行业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的有效办法,笔者对承德市从事乡村旅游行业人员培训次数进行调查发现,年培训次数大约在1.31次,培训时长大约为1.49天,培训内容主要集中在客房、餐饮、绿植养护以及安全知识方面,对于其他方面的培训如职业素养、服务意识、沟通能力以及管理能力等方面培训的较少,导致乡村旅游人员服务水平存在一定的欠缺。除此之外,乡村旅游培训方式单一、缺乏培训规划以及缺乏资金投入等问题也存在,限制该地旅游业发展空间。

三、承德市乡村旅游人才支撑问题解决策略

(一)借助政府支持为乡村旅游人才建设创造客观条件

目前,承德市的乡村旅游发展以政府为主导,在后期的发展过程中,需要进一步加强乡村旅游人才培养[7]。其中,包括乡村旅游的政策、公共物品和设施的投入、对乡村旅游企业的扶持以及统筹规划等方面,都需要政府继续发挥其主导作用。除此之外,政府还需要加强乡村旅游人才支撑体系的建设,建立相应的人才引进体系,鼓励年轻、有才干的旅游专业人才前来为乡村旅游行业做贡献,对引进的人才需要给予生活补贴以及薪资补贴,从最根源处提升人才就职意向。同时,还可以建设承德市乡村旅游人才信息库,进一步完善人才就职落实和人才就职监督机制,加强对人才流动动态监测,确保人才能稳定地在乡村旅游行业中发展。

(二)深化乡村旅游行业产业融合,提升乡村旅游企业的造血能力

乡村旅游人员流动性较高的主要原因是人员工资福利待遇偏低,因此乡村旅游行业要想进一步挽留人才,就需要做好此项工作,方能真正提升乡村旅游行业经济效益[8]。虽然承德市目前乡村旅游行业发展态势较好,但仍存在乡村旅游效益不高的问题,部分旅游企业经营期间营利经常受到客观因素制约。例如,花海欣赏以及季节性旅游产业,其旅游项目主要集中在花卉绽放季节,其余时间不能进行旅游观光,导致乡村旅游收益受限。因此就需要加强旅游企业的造血功能,大力创新发展旅游项目,将承德市本土文化融入旅游行业中,增加其余时间的旅游收入,为从事乡村旅游行业人员提升工资待遇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健全乡村旅游教育体系,完善乡村旅游行业培训制度

目前,乡村旅游人才缺乏,旅游产业发展必然随之受阻。因此,要健全乡村旅游人才培养的产教融合机制,教育部门可以加大乡村旅游人才的培养力度,健全城镇、乡村、学校三方之间人才培养体系。承德市乡村旅游缺乏高学历、高层次的专业人才,从事乡村旅游行业的人员服务水平也需要提高[9]。因此,要结合承德市乡村旅游特点,将乡村旅游企业与高校旅游专业人才培训有机地结合起来,深化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重点培养乡村旅游人才。

(四)采用多元化发展模式经营乡村旅游,促进乡村旅游向好发展

为了进一步促进承德市乡村旅游的发展,需要采用多元化经营模式发展旅游产业[10]。目前,我国乡村旅游的经营主体主要有三大类,一是家庭经营主体;二是村办经营主体;三是社会经营主体。在进行创新乡村旅游开发时,就要注重对承德当地风土人情、本土文化、历史、传统、建筑等的融合分析,总结出适合当地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采用多元化创新规划旅游产业,更能被人所接受。因此,要注重对乡村旅游的高效经营管理,不仅能实现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也可使乡村旅游行业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四、结语

為了进一步落实乡村振兴战略,要将乡村旅游人才培养放在战略实施的主要地位。要想进一步提升乡村振兴战略成果,发展乡村旅游成为关键,不仅需要进一步优化承德乡村旅游结构,同时注重旅游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方可更好地突出承德乡村旅游特色,确保其在旅游市场的核心竞争力。但乡村振兴战略中的旅游人才培养问题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个需要不断完善和学习的过程,要根据承德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制定出较为适合当地乡村旅游人才支撑体系以及人才培养模式,以确保承德乡村旅游发展对乡村振兴战略起到有力支撑作用,促进承德乡村旅游稳定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颖.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旅游发展研究:基于对马鞍山市的调研分析[J].产业创新研究,2020(17):35-36.

[2] 梁晶.基于乡村振兴战略视角下乡村旅游发展现状与创新模式分析[J].辽宁农业科学,2020(2):52-54.

[3] 宋河有.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乡村旅游智力扶贫[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115-118.

[4] 李涛,李萍萍.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旅游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以句容市省四星级乡村旅游点为例[J].中国商论,2019(3):82-83.

[5] 毛茉.乡村振兴战略引领下乡村旅游发展对策研究:以河南省为例[J].南方农机,2020(9):100.

[6] 蔡雪洁,段阳阳,孟莉,等.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宿州市乡村旅游扶贫研究[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38-41.

[7] 范晓慧.乡村振兴战略下乡村旅游与农村经济发展问题研究[J].广西质量监督导报,2019(5):28-29.

[8] 赵希宁.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榆林市乡村旅游发展问题与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20(18):154-156.

[9] 李娟梅.基于乡村振兴战略的乡村旅游从业者职业能力提升探究[J].成人教育,2019(6):63-67.

[10] 鲍晓宁.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旅游实用人才培养体系研究:以河北省为例[J].新商务周刊,2019(24):264.

猜你喜欢

承德乡村旅游乡村振兴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承德分行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承德分行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全域旅游背景下海南乡村旅游发展的新范式
乡村旅游供应链优化探析
仙居湫山乡方宅村乡村旅游规划构想
乡村旅游环境中不同污染源以及保护措施分析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承德分行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承德分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