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标下高中地理教学实探与思考

2021-08-09章钦邬晨

教育界·中旬 2021年7期

章钦 邬晨

【摘要】基于校情生情,对照新课标,要做到重视初高中地理衔接教学。高一教学可以慢,但要注意深和广,一轮复习得作整体规划。

【关键词】重视衔接;慢;深和广;整体规划

新方案实施两年来,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2018级老师,着实知道一些“吃螃蟹”的滋味。结合近期网络新教材培训,本文谈谈基于校情生情的高中地理教学内容的处理概况与思考。

一、要重视初高中地理衔接教育教学,否则后果严重

一直以來,我们都是在市教研室和校教务部门指导下编制教学计划,并按照教学计划进行教学内容的实施。在老方案条件下,我们获得了成功,而且很成功—学生学得轻松,考试成绩也不错,获得上级的肯定。然而,近两年新方案实施以来,我们一直跌跌撞撞,虽然我们很努力,没有失去底线,但是与老方案时代相比,我们的教学业绩总不理想—与上游学校统测成绩差距在拉大。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就拿本次高二期末统测来看,其中有道题要求填写“印度洋”,结果近90%的学生填不出来,而这个识图训练题所涉及的区域,我们在平时教学过程中多次提及,并且在最后一周的复习训练时,还在课件中展示过,至于考试内容的预测,在冲刺模拟卷中也出现过类似题目,如,下面是某团体利用帆船进行环球航行计划线路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帆船计划经过的大洋、运河或自然带的名称。A大洋:__________;B运河:__________;P自然带:__________。

在评讲这道题时,老师们都进行了拓展教学,要求学生能在图中识别太平洋、大西洋、北冰洋、印度洋,当时采取集体回答的方式,因为是初中地理教学内容,也就没有单个训练、过关检查。如今经过回头研讨,显然,是我们忽视了对学生初中地理的相关区域地理教学的巩固。

其实,反思我们这两年来的教学历程,可以发现我们缺少应有的步骤与策略—应该重视并放出一定的时间,至少8到10节课,帮助我们的学生夯实初中地理基础,从而实现我校“一年高考三年抓”的战略。上个暑假,我们老师通过家校群与家长、学生进行交流,以期逐步引导学生夯实初中地理基础,然而回复我们老师的家长与学生,寥寥无几。我们备课组经过讨论,决定开学后进行一次测试,了解一下学生暑期地理学习的实效。对于新的一届,我们建议应该在制定教学计划时,纳入夯实学生初中地理基础的教学内容。

二、高一地理教学可以慢,但是教学内容要深和广

新高考、新方案、新课标、新形势、新学生、新教材,一切都是新的,作为教师,就是“老壶装新酒”。虽然我们教师参加了省级和市级的新课标培训,但是越培训越不知道怎么教。可以这么讲,从教学计划到教学内容,一切都是按照市教研中心的统一部署,几乎没有我们自己的主意和思想,有时有了点自己的东西,问问兄弟学校如何处理,又无法得到切合我们实际的方法,可谓是“一路跌跌撞撞”。按照新课标,高一地理教学主要是围绕“四个核心素养”、针对高二的合格考进行。然而,高一下学期,学校在外力作用下进行了选科分班,加上教研中心教学进度安排,我们疲于应付。当然省级会考也没有按照新课标要求在高一结束时进行,而是拖到高二上学期结束才进行。在某种情况下,省级会考时间是难以改变的,我认为还不如早点选科分班,让市教研中心统一安排部署—选学的教学深度和广度与合格考要求显然不同。我们这一届在高一时总是感觉在云里雾里,既没有突出合格考,也没有突出选修提升。学生学得累、教师教得累—到底应该教到什么程度?回过头来看看合格考的内容,就十个单元:《宇宙中的地球》《大气受热状况与大气运动》《水循环》《常见地貌类型》《自然灾害》《人口》《城市与城市化》《农业与工业》《交通运输布局》《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能级要求为第一、二级。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没有必要往深里挖,更没有必要向外层拓展。而对于选修的教学,应对的是新高考,也就是高考的试题难度超越了老高考,接近现在的全国卷的能力要求,那么我们地理教学深度和广度就要跟上要求。当然,也不能没有底限,必须考虑到我们的校情和生情。对于我们这一届只有课标、没有教材的情况下的先行教改,难度确实较大,但是也给了每位教师自由发挥的空间和时间。选科分班后,绝大部分学生选择了地理,既是好事—说明地理学科对学生吸引力加强,也是坏事—大部分选择地理的学生并不是因为喜爱地理而选,而是觉得其他学科难学才选择了地理,这就增加了教学的难度。地理教师人手不够成为最大的难题,疲于奔命地教学,优化教学内容与进程,成为我们备课组的致命点,但是我们每天下班之后的集体备课从不懈怠,下课后,坐下来交流彼此的教学心得,相互学习与借鉴教学内容的处理方式,同心合力、勠力同心、携手相助,加强组内分工协作,分解工作中郁闷,分享创新的快乐。

既然大部分学生选修地理,我们当然可以在教学时适度地向深度挖、向广度拓。所谓向深度挖,就是在地理学科素养培养方面,要着力到位,体现地理教学的地理性特点,即人地协调观、地理实践力、综合思维、区域认知的培养。所谓向广度拓,就是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在采取传统的教学方法的同时,要坚持开放性、实践性、系统性、创新性和合作性,要敢于超出地理学本身的理论范围,有效地培养学生现代地理意识,提高其综合地理素质和能力。结合实际的能力,始终是考查学生地理学习状况的手段之一。这就要求地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帮助学生拓展视野,培养其学会从地理学角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纵观市教研中心出的几次统测题,我们知道了教学的终极目标,因此我们基层老师要把握新课标,着力培养学生的地理基本能力和核心素养,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适度地挖掘与拓展。因而,我们认为在进度设置上,高一可以慢一点,教学内容上可以适度加深与拓宽。

三、高二一轮复习需扎实推进,复习计划应考虑到高三

由于合格考和疫情的影响,我们学校高二的安排有点乱,进度有点赶。其实地理合格考放在高二第一学期结束,本身就不符合新课标的设置,更打乱了地理教学进程—各个学校的校情生情不一样,战略目标不一样,就是被合格考给搅得混乱起来的。我们学校的生源属于中等偏下,校内还有不同等级层次的班级,教学进度安排不同,明显加重了本来就负担较重的地理教师的负担。加上我校本年级地理教师趋于老化,教学更是苦不堪言—教案头数较多,教师备课量大增,备课不充分,影响了课堂教学质量。到了第二学期,又来了个新冠疫情,更是打乱了教学步骤。好在有网课这一利器,我们备课组通过讨论,从教学实际出发,选择了《区域发展》和部分《环境保护》的内容作为网课教学内容,对于文化班主要是复习,对于艺术班就是新授。为了不让文化班学生感到厌倦,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选取的案例多来自其他版本的教材,避开了鲁教版。

好不容易等来了开学,在教务处和市教研中心的指导下,学校制定了教学计划,也就是市教研中心给出的教学进度(一轮复习到水循环),并要求开学一个月时间帮助学生落实网课学习内容,这就等于网络授课是无效的。好在我们在第四周就结束了《环境保护》的复习,开始了新一轮复习。按照计划,第一部分《地球与地图》,复习只需一周时间,但是实际情况,我们花了两个星期,效果还不怎么样。但是对照市教研中心给的教学进度表(本学期到《洋流》结束,比之前给的又向后推了一步,负担更重),我们只好忍痛结束当前的复习继续向前。

在《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部分,我们又被挡住,只能艰难地进行着—按计划只需三星期,我们花了四周,大部分学生还云里雾里,然而对照进度表,我们还是只能前行。无奈学校进行阶段检测暨期末模拟,又耽搁一周复习迎考,剩下不到三个星期时间,我们要复习完《地球的圈层结构》《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地表形态与内外力作用》《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气压带与风带》《气候》《常见的天气系统》《水循环》《洋流》等,按照之前的复习速度和方法是没办法实现的了,于是我们讨论后决定,各位老师尽其所能、各显神通,用自己最熟悉的方法赶进度。但是所有老师都采用了先复习相关理论概念,再空余两到三节课评讲练习题的方式。考下来,结果可想而知。艺术班的安排上区别于文化班,周二、周五、周末不布置作业,没有晚辅导和周六的课程,教学进度与文化班不一样。教师为了拉齐进度、强化文化班地理学习效果,周六课采取一练一讲,周三午间练;艺术班教师(义务,学校没有安排)进课堂讲课,艺术班不进行午间练。回头看看最后我们的教学处理,就发现我们的教学计划安排是超出我校的实际能力的。

结合暑期新教材培训,我们更加清楚我们的新使命、新作为,希望在新的一届安排教学时,能较从容、更贴近实际、更符合新课标要求。我们这一届还可以在高三教学安排时适当补救,扎实推进一轮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