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蛛网串课堂,层层寻突破

2021-08-09王时彬

教育界·中旬 2021年7期
关键词:低年级小学语文

王时彬

【摘要】2017年9月,统编本一年级小学语文教材被投入使用。2018年9月,统编本二年级小学语文教材被投入使用。如何在统编版小学语文低年级的教学中,由声母或者韵母合理延伸到包含这些声母或者韵母的生字,进而延伸到与生字相关的词语、短语、句子、段落,甚至篇幅较小的作文,更好地提高学生字词句段篇的运用能力呢?文章认为可以采用蛛网式群图教学这一教学方式,由声母图片或者韵母图片到包含这些声母或者韵母的生字图片,到包含生字的词语图片,到包含这个词语的短语图片,到包含这个短语的段落图片,再到包含这个段落的一篇写话图片或者篇幅较小的文章图片,或者采用其中的部分层级,层层深入,步步拓展,最终更好地提高学生运用语文的能力。

【关键词】统编本;小学语文;低年级;蛛网式群图教学

2017年9月,统编本一年级小学语文教材被投入使用。2018年9月,统编本二年级小学语文教材被投入使用。与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相比,统编本小学语文教材出现了如下几个变化。

1. 识字方面:数量有所增加。原来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教材要求认识的生字数量为275个,一年级下册教材要求认识的生字数量为222个,二年级上册教材要求掌握认识的生字数量为409个,二年级下册教材要求掌握426个生字。而统编本一年级上册教材要求认识的生字数量为400个,一年级下册教材要求认识的生字数量为400个,二年级上册教材要求认识的生字数量为450个,二年级下册教材要求认识的生字数量为450个。

2. 阅读方面:泛读要求提高。如部编本小学语文教材主编温儒敏所说:“我提出要让孩子们‘连滚带爬地读,主张‘海量阅读,可以读一些‘闲书。”“提倡语文教学采取‘1加×的办法的,就是拓展阅读。比如教一篇古文,连带让学生读四五篇古文。增加的‘×部分,不一定读得那么精,泛读也可以的。有足够的阅读量,语感才能出来。”所以,在低年级小学语文教材中,就增设了“和大人一起读”“读书吧”等栏目,希望学生通过拓展式泛读,读更多的书,从而更好地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写话或者习作中。

3. 说话方面:运用得更加广泛。一、二年级部编本小学语文教材,主要在以下几个地方努力进行说话的训练:(1)课后习题。在每册教材的课后习题中多次出现了要求学生说话的内容,且内容涉及多个方面。如统编本一年级上册《四季》课后有这样一道习题:“你喜欢哪个季节?仿照课文说一说。”(2)口语交际。统编本低年级小学语文教材,每册教材上都有好几次口语交际,这些口语交际都围绕一个主题,指导学生学会更好地说话。(3)语文园地里的“字词句运用”。统编本低年级小学语文教材,几乎每个语文园地里都有“字词句运用”,这部分内容也在一定程度上训练着学生的说话能力。

对于统编本小学语文低年级教材的这些变化和要求的提高,我们有些教师感到了压力,他们往往感到茫然、不知所措。那么,如何改变小学统编本小学语文低年级教学的这一现状呢?笔者认为可以采用蛛网式群图这一教学方法。

所谓部编本小学语文低年级蛛网式群图教学,就是在部编本小学语文低年级的教学过程中,仿照蜘蛛织网的形式,由最中间一层的声母、韵母图片向外层层辐射图片,利用这层层的图片,像绘本那样,指导学生掌握更多的音节、字、词、短语、句、段、篇。

怎么操作呢?统编本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的教材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示范,如同声母蛛网式拓展:

图1

同韵母同声调蛛网式拓展:

图2

同韵母不同声调蛛网式拓展:

图3

我们可以按照这样的指导思想,对蛛网式群图教学方法这样操作:

第一层为声母图片或者韵母图片(中心图片),指含有这些声母或者韵母的图片。

第二层为拼音图片,指包含第一层声母或者韵母的拼音图片。一般采用的方法为同声母蛛网式拓展拼音、同韵母同声调蛛网式拓展拼音、同韵母不同声调蛛网式拓展拼音。

第三层为汉字图片,指包含前一层拼音的汉字图片。一般采用的方法为同拼音同声调蛛网式拓展、同拼音不同声调蛛网式拓展。

第四层为词语图片,指包含前一层汉字的词语图片。一般采用的方法为组词。

第五层为短语图片,指包含前一层词语的短语图片。一般采用的方法为加修饰语。

第六层为句子图片,指包含前一层短语的句子图片。一般采用的方法为扩充法。

第七层为段落图片,指包含前一层句子的段落图片,這里的段落是指一个自然段。一般采用的方法为添加修辞手法,运用多种描写法。

第八层为短小习作图片,指包含前一层段落的短小习作图片,最后的图片张数以1张为宜,习作不超过100字,图片最多不超过2张。一般采用的方法为想象扩充法。

在实际操作中,可以灵活选择两层或者多层,可以连续,也可以中间有间隔。每层图片既可以包括静态图片,也可以包括动态图片。

例如,我们学校一教师在教学统编本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语文《狐假虎威》时,注意到课后的生字有“嗓”这样一个生字。于是他围绕这个字,这样进行蛛网式群图教学:

第一层,出示“嗓”这个生字。

第二层,围绕“嗓”,引导学生进行组词,告诉学生组的词语可以是课内的,也可以是课外的。学生组的课内的词语为“嗓子”,课外的词语有“嗓门”“嗓音”“吊嗓”“本嗓”“清嗓”“假嗓”等。

第三层,用这些生字词再进行组句,以词语“嗓子”为例,让学生围绕“嗓子”进行造句,可以找课文中的句子,也可以自编句子。学生找到的课文中包含“嗓子”的句子为:

狐狸眼珠子骨碌一转,扯着嗓子问老虎:“你敢吃我?”

学生还自编了很多含有“嗓子”的句子,如:

1. 爸爸今天感冒了,嗓子有点不舒服。

2. 爸爸扯着嗓子喊:“刘伟,快回来吃中饭!”

3. 今天合唱队集训,陈伟唱了2节课,嗓子都唱得有点哑了。

4. 他的嗓子真好,他的歌,像百灵鸟唱的一样好听。

5. 我多么希望自己有把好嗓子,唱出一首首动听的歌。

6. 我妈妈喜欢唱歌,每天早上都喜欢吊吊嗓子,唱几首歌。

7. 我感冒了,嗓子痛,很难受。

8. 今天我们班和另一个班进行拔河比赛,我嗓子都喊哑了。

……

这些句子,从不同角度展现了“嗓子”的不同含义,让学生对“嗓子”进行了全方位、立体式的理解,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嗓子”这个词语。

第四层,以其中的一个句子,让学生将这个句子扩展成一个段落。学校的这位老师,是以“今天我们班和另一个班进行拔河比赛,我嗓子都喊哑了”这一句,进行蛛网式群图拓展的,将这一句话拓展成一个完整的段落。学生在创作中,涌现出了很多精彩的段落,现摘录几个精彩的段落如下:

1. 今天我们班和另一个班进行拔河比赛,我嗓子都喊哑了。我们班是二(1)班,另一个班是二(2)班。比赛中,我看到绳子一点一点往我们这边移动,我开心极了。我高兴地蹦啊,跳啊,大声喊着:“加油!加油!”终于如我所愿,在我们的大声呐喊声中,我们班终于赢了。

2. 今天我们班和另一个班进行拔河比赛,我嗓子都喊哑了,但是最终的结果却是我们班输了。当看到中间的红绳逐渐向另一个班移去时,我急死了,我连吃奶的劲都使出来了,大声为我们班呐喊:“加油,二(1)班!”“加油,二(1)班!”……但是我们班拔河的人劲儿太小了,不一会儿我们班就输了,我还气得哭了起来。

3. 今天我们班和另一个班进行拔河比赛,我嗓子都喊哑了,我们两个班打成了平手。一开始,我们班落后,绳子一点点向另一个班移去。我们班的学生急坏了,在一起想办法。突然,我们班长说:“我们一起喊加油,好不好?”助威的同学们一致同意。“加油!加油!加油!……”也许是我们的加油声起了作用,绳子中间的红线开始向我方移来。可不一会儿,对方啦啦队也在不停地加油,绳子中间的红线又向对方移去。绳子就像在荡秋千,一会儿飘向东,一会儿飘向西。由于僵持时间过长,最后裁判宣布:本局双方打成平手。

……

最后一层,选择其中的一个段落,拓展成一篇写话内容或者是短小篇幅的习作。

老师这样一操作,就把与“嗓”有关的词语、短语、句子、段落、文章巧妙地串联在一起,让学生对“嗓”这个生字有一个纵深的了解,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让他们说话、写话,甚至写作起来,更加得心应手。

如果我们的教师都能这样进行蛛网式群图教学,学生就能通过图片,很好地把握与声母或者韵母相关的字、词、句、段、篇的联系,形成一个层层深入、步步深入的,科學而完整的运用体系,就能快速地提高学生的字词语句段篇的运用水平,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猜你喜欢

低年级小学语文
浅谈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