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化课堂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的应用
2021-08-09任亚楠
任亚楠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行,对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教师要将培养学生语文综合素质作为教学目标。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核心内容,以往语文教师会让学生反复抄写拼读形成记忆,这种记忆模式比较枯燥,学生的学习兴趣较低,导致语文教学的有效性较差。因此,教师必须要创新自己的教学模式,可以采取情景化课堂教学方法,增加学生学习识字的欲望,从而提高识字教学的效率。因此本文将详细论述情境化课堂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情境化课堂;小学语文;识字教学
小学语文课堂中阅读和写作,都需要学生具有较大的识字量,因此,识字教学成为小学语文的重点内容。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发现,以往的教学方法比较单一,导致学生对识字的兴趣较低,从而使得教学无法达到预期效果。对于这种现象的出现,教师可以转变自己的教学方法,将情景化课堂教学法融入识字教学中,根据识字内容为学生创设适当的情境,增加学生的识字感官体验,提升学生对识字的欲望,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掌握汉字,同时还可以加强学生对汉字的记忆,从而有效地提升语文识字教学的效率。
一、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建设情境化课堂的重要性
在识字教学中创设情境化课堂,教师要进行正确的引导,使学生能够充分感受到情境中的內容和含义,从而促进学生识字能力的提升[1]。其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第一,建设情境化课堂可以有效地增加学生的学习欲望。小学生在学习识字的过程中,如果缺乏足够的兴趣引导,就会降低学习的兴趣,从而影响学习的效果。在情境化课堂建设中,教师需要用丰富的图片、音乐、动画等创设相应的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使他们主动地参与学习,感受到学习汉字的快乐,从而形成学习兴趣的整体联动。第二,建设情境化课堂可以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小学时期学生需要掌握上千万个生词,如果采用传统的识字教学方法,学生不能对汉字的结构和内涵有深刻的理解,长期的死记硬背也会消磨学生对识字的兴趣。采用情境化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对汉字进行联想记忆,降低汉字学习的难度,从整体角度完成汉字的学习。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了解到汉字的魅力,还可以帮助学生巩固学习汉字,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第三,建设情境化课堂可以提高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以往识字教育中,学生处在被动接受的状态,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较差,不能很好地掌握识字的技巧。情境化教学法是将学生放在主体的位置,让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鼓励学生将自己的生活经验融入课堂学习中。同时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中引入其他相关资料,促进学生独立性的实现,增加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使他们感受到学习汉字的乐趣,并可以提升自学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情境化课堂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一)结合教学内容,创设故事背景
小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处在发育阶段,注意力集中时间有限,并且对于未知的事物总是充满了好奇。教师在进行情境创设的过程中要考虑学生的喜好,结合教学内容进行设计,使学生更加容易接受。小学生的年龄较小,他们的喜好比较容易揣摩得到,但也需要教师用心观察[2]。在进行识字过程中,直接学习生字并让学生进行读写,对于小学生来说比较枯燥,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导致学习的效率较低。因此,教师需要根据课堂教学内容,营造合适的教学环境,可以采取故事的形式作为导入,提高识字课堂的趣味性,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为后续学习汉字奠定良好的基础,在此过程中还可以对教学内容进行简单地讲解,使学生可以有所了解,确保汉字学习由浅入深。
例如,在学习《小猴子下山》时,教学的目标是让学生认识十二个新汉字,并会书写其中的七个生字、词,同时理解文章的含义,明白做一件事情就要坚持不懈,不可中途放弃。在课堂中教师可以先为学生讲述小猴子下山的故事,让学生对教学内容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引起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这时再为学生讲解汉字,使学生认识生字、词。教师可以先写上拼音带领学生一起跟读,然后再擦掉拼音让学生进行认读,在学生掌握汉字的基础上,请学生阅读文章,总结小猴子下山时发生了什么事情,结果怎么样。学生大胆发言,教师进行总结,小猴子下山来到了玉米地,摘了许多玉米往家走,再来到了桃林,扔下玉米摘桃子,继续往家走,又来到了西瓜地,放弃桃子,摘西瓜,最后看到兔子,放下西瓜追兔子,兔子跑了,西瓜丢了,两手空空地回到了家,小猴子做事三心二意,同学们不要学习小猴子,做事情要有始有终,有毅力和恒心。结合教学内容,为学生创设故事背景的教学方式,主要是利用了学生喜欢听故事的特点,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增加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同时降低了学生识字的难度,是情境化课堂识字教学常见的方法。
(二)应用多媒体,模拟教学情境
在小学语文识字课堂中,教师可以根据汉字模拟相关的情境,使汉字更加生动形象,加深学生对汉字的印象,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在实际教学中,部分小学语文教师认为识字教学就是让学生认识汉字,通常采取抄写和听写的方式加深学生对汉字的记忆,这种死记硬背的方式效率较低,学生无法体会到识字课程的趣味性,相反会增加学生的学习压力,甚至让学生出现厌学的负面想法。现阶段,信息技术发展快速,其在不同行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教育行业也不例外,多媒体技术与教学活动不断融合,小学语文教师可以采取多媒体教学方法,为学生模拟相应的情境,使学生快速融入语文教学中[3]。利用多媒体展开的教学趣味性较强,教师可以通过图片、视频、音乐等形式,将教学内容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使枯燥的识字教学活动变得生动形象,从而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在学习《四季》时,主要是让学生学会书写“天、是、四”这三个汉字,并认识三个偏旁,使学生可以掌握四个季节各自的特点,从而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在课堂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季节的图片和视频,使学生了解四季变化的规律和特点,然后展示草芽尖尖、荷叶圆圆、谷穗弯弯、白雪皑皑的图片,让学生说一说是什么季节,从哪里看出来的,然后学习春、夏、秋、冬这几个汉字,让学生可以将汉字和图片进行结合。在学生掌握的前提下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学习诗歌,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最后带领学生学习今天的汉字内容,可以加深学生对汉字的理解。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可以让学生感受到不同的景物,帮助学生理解汉字的意思,丰富学生的语言,模拟教学情境的设立,对学生的汉字学习有着推动作用。
(三)联系生活实际,创设生活情境
有调查研究发现,当小学生处在自己熟悉的环境中,比较容易进入学习的状态,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小学语文的教学内容有许多与生活实际联系比较密切,教师要深入挖掘教材的内容,使教学内容可以和生活进行巧妙地结合,从而为学生创设生活情境化课堂,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进行学习,提高他们对生字的理解和记忆,使学生可以积极主动地进行汉字学习。在语文识字课堂中为学生创设生活化情境,可以提高學生对学习的亲切感,使学生增加主动学习的欲望,从而为语文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教师可以让学生对自己的生活经历进行回忆,引导学生进行书写和表达,在写作过程中积累更多的词。例如,在学习《秋天》这篇文章时,主要是让学生认识和会书写“了、子、人、大”四个生字,并保证学生可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使学生明白秋天的特征[4]。在课堂上教师可以用秋天图片作为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请学生说一说看到了什么、是什么季节,然后引出今天的教学主题—秋天,带领学生朗读文章。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去室外感受一下秋天,再带领学生学习文章内容和汉字,这样学生更容易接受汉字学习,并可以强化相关的记忆,还可以使学生形成现象记忆模式,促进课本内容和实际生活的融合。另外,语文汉字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增加学生的汉字存储量,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将自己在生活中看到的生字记录下来,在课堂中进行分享和讨论,使学生明白生字的含义,这样可以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不断地拓展自己的词汇量。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融入情境化方式,可以让枯燥的语文课程变得生动有趣,提高学生的识字热情,促进学生自主识字意识的形成。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融入故事情境,并与实际生活相联系,从而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进一步提升小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林彩凤.情境化课堂教学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的运用探析[J].当代家庭教育,2021(03):105-106.
[2]王林燕.小学语文情境化课堂识字教学应用探究[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20(11):7.
[3]刘坤.小学语文情境化课堂识字教学方法的探索[J].读写算,2020(15):53.
[4]雒明.小学语文课堂识字教学中应用情境化的实践研究[J].天津教育,2019(36):137-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