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战“疫”下低年级语文的听说读写
2021-08-09叶晓玲
叶晓玲
【摘要】语文是小学教学中十分关键的学科。为提升语文教学质量,满足低年级学生学习需求,文章结合疫情背景下低年级语文教学实际情况,提出了一系列的改进方法,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并引入了具体案例,通过教学实践证实,明显提高了低年级语文教学效率,值得推广。
【关键词】低年级;语文;听说读写
新课程标准提出:语文学习应注重听说读写的相互联系,注重语文与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面对史无前例的线上教学,教师如何基于核心素养将语文课程标准所要求的听说读写有效地践行?如何监督孩子的有效学习?下面谈谈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线上教学听说读写的有效策略。
一、会听——学之基础
(一)借助教学工具,创设有趣课堂氛围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的引导者,倘若语文教师能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到课堂上来,必然能唤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比如线上教学时,面对屏幕那边“看不见”的学生,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基本特点,教师选择了《小猪变形记》这一充满童真童趣且想象丰富的绘本故事进行教学。为了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教师先播放该绘本动画视频,再将课前制作好的“变形”道具发送至群里供学生观看,让学生根据所看的视频说说这些道具分别能让小猪变成哪种动物?学生通过听、看、谈论,较为容易说出道具的作用:变成大象、袋鼠。有趣的课堂氛围在不知不觉中得以营造,学生学习的激情也在无形中被点燃。
(二)巧设问题,点燃求知热望
教师是学生学习路上的启发者和引导者,有效设计问题在课堂教学中是最为关键的步骤,若能巧妙设计,定能点燃学生学习的热情。
比如在教学《爱心树》这一绘本时,教师提出问题:“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棵‘爱心树,你们想看看吗?”学生纷纷表示想看,有同学提出:“老师,这棵树长得像爱心吗?”“老师,树怎么会有爱心呢?不是人才有吗?”带着好奇心,同学们开始了倾听故事的过程。教学完后,教师再问:“同学们,现在你知道这棵树为什么叫‘愛心树了吗?”同学们各抒己见。
(三)合理利用多媒体,营造多元化课堂
多元化的课堂构建,需要教师及时转变教学观念,紧跟新课改的要求,将课堂的主体放在学生身上。教师可以将多媒体设备与课堂内容相结合,营造趣味课堂,根据课堂内容选择合适的多媒体资料。但需注意多媒体设备只是课堂教学的辅助工具,使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才能构成多元化的课堂氛围。因此,课堂教学大可不必拘泥于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教师应当与时俱进,大胆创新,达到学生喜欢听课的教学目标。
(四)亲子互动,丰富学习乐趣
2020年疫情的爆发,使大部分人处于居家隔离阶段。教师在教学中将课程内容融入亲子互动,能够拉近学生与家长之间的距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保证课堂效率,提高学生专注度[1]。
为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选择《猜猜我有多爱你》进行教学,首先,教师询问学生究竟有多爱家长,然后询问家长有多爱学生。由于部分家长无法将爱宣之于口,教师可以设置游戏,提高学生与家长的表达能力。其次,家长与学生相互配合,完成游戏“奇妙的口袋”。由于是线上教学,需要学生家长自行记录结果并且准备相应的游戏物品。家长准备一个口袋,放置各类饼干,由家长说形状,学生从口袋中摸出相符的物品,并且按照顺序进行摆放。几轮游戏后,拉近了学生与家长的距离,增加了亲密度。仅依靠游戏,无法使学生对绘本内容进行深入的了解,最后由学生与家长进行分角色扮演,结合绘本说出那份含蓄的爱,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亲子互动拉近学生与家长的距离,丰富教学内容。
二、善说——学之根本
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是让学生说,大胆地表达内心最真实的想法,那么如何让孩子有兴趣开口说呢?笔者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了设置悬念的方式,引导学生各抒己见[2]。
比如《小猪变形记》中讲到小猪“变”袋鼠这一情节时,教师把备好的弹簧安在小猪的脚上,让它一蹦一跳地往前走:“小猪跳得可开心了,它觉得它就是袋鼠啦,‘扑通——孩子们,小猪发生了什么事?”在孩子们兴致正高时,设置悬念,抛出问题。孩子们开始按捺不住内心的想法,有的发语音,有的连麦通话:“老师,我知道小猪一定是跳得太用力撞到树上了!”“小猪的弹簧没安装牢固,掉了。”“我听到‘扑通一声,小猪肯定是跳到水里,然后在喊‘救命啊!救命啊!”“弹簧可能被线缠住了,绊倒啦!”……孩子们的回答五花八门,让课堂达到了高潮。“是啊,孩子们,虽然你们的答案不一,但生活就是这样,总有无限的可能和创造的机会,只要你们敢于想象,大胆发表自己的想法,相信你们会进步的!”通过对文本的反复解读,对文本悬念的设计,孩子们的表达欲即刻被激发。
平常我们总抱怨孩子为何沉闷不做声,发言的总是那么几个,课堂就像一潭死水,然而本次线上教学为我们提供了一次了解孩子、走进孩子的机会,隔着屏幕的孩子似乎更加大胆。或许在未来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也能适当运用这种方法,引导、启发孩子。
三、会读——学之关键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对于“读”,应该有两种解释,一种是“朗读”,一种是“阅读”,想要达到阅读,必先引其朗读之欲[3]。
为了提高教学的实效,引发学生朗读的兴趣,首先,教师自身的朗读得有一定的水平,这是需要不断锤炼的。身教重于言传,学生善于模仿,而教师的朗读水平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朗读水平。声色俱佳的朗读模式不仅能够让学生学习与模仿,甚至能让他们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并拥有想要继续探索的欲望。
其次,朗读形式的多样化也是提高学生朗读积极性的有效方法。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采取了分角色朗读的方法,通过师生扮演、生生扮演的方式,引导学生朗读。比如在学习古诗《咏柳》时,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带节奏读、拍手读的方式,将学生带入诗的意境中。在此过程中,教师适时提问学生是否还有自己喜欢的朗读方式。班上一位酷爱唱歌的学生突然说道:“老师,我想用唱歌的方式把这首诗唱出来,可以吗?”“当然可以啊!”后来,不光是教师,所有同学都被她的吟唱深深吸引。教无定法,学无止境,一旦学习的热情被点燃,学生就像脱缰的野马,纷纷通过语音、连麦、发视频的方式,你一言我一语,读得有声有色,模仿得有模有样,甚至有几个同学也想挑战吟唱古诗。部分孩子反映:“老师,下课了我还要读,我想和我的姐姐一起读。”可见,多样化的朗读方式,其影响力不可小觑,反复地朗读能让学生再一次感受到文本的意韵和趣味。
多样化的朗读方式固然有趣,但那只是语文教学活动中的一部分,通过朗读,语文教学需要达到引申阅读的教学任务。比如在教学绘本《我爸爸》时,让学生通过朗读,将“爸爸”不同的样子表达出来,其他同学适当地跟着模仿动作,从中感受“爸爸”人物形态的个性化及多样化,由此引申同类绘本《我妈妈》。让学生先通过自身天马行空的猜想,再带着好奇的心去阅读此书,必定能达到有效阅读的目的。
四、乐写——学之目标
语文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写。如何写,怎么写,写什么,是当代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一些较为困难的问题。因此,教学生写之前,必先让他拥有写作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比如在《小猪变形记》的绘本教学结尾时,教师提出问题:“小猪走啊走,它可难过了,接着它又碰到了谁?它们之间发生了什么?小猪还想变成谁?你觉得它还需要准备哪些道具?”学生纷纷想要表达,趁着他们兴致高涨之时,教师让他们畅所欲言。有的同学将自己看到的故事结局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有的同学则通过丰富的想象说出自己想要的结局:“我认为它接下来还能碰到河马先生,为了想要看河马先生的大嘴巴,它准备了一个大水桶……”“老师,小猪走啊走,它碰到了一位小丑在走空中钢丝,它羡慕极了,立刻跑回家里……”最后,教师让他们以文字的形式进行故事的续写。由于没有固定的动物,没有唯一的答案,学生便拥有了无限想象的空间,他们可以天马行空,可以想我所想。这样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创作的兴趣,而且培养了他们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学生在听、说、读的基础上潜移默化地学会写,是小学语文教学必须达到的一个教学高度。
低年级语文教学应当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适当融入创新的教学方式,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提供一个自由活跃的学习氛围,一个合作竞争的学习平台,一个畅所欲言、师生互动的学习舞台。教师应立足当前语文教学,探索提高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教学方法,呈现从“低效”至“高效”的語文教学课堂[4]。
五、结语
综上所述,低年级语文教学工作的有序、高效开展,可以为提高学生核心素养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语文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创新教学方法,从听、说、读、写四方面,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蒋璐珂.浅谈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听说读写"[J].新课程(小学版),2018(11):257.
司良梅.低年级语文教学听说读写能力培养之我见[J].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2018(05):128.
宋沛红.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低年级的识字与写字教学[J].课程教育研究(外语学法教法研究),2018(26):189.
李隽.听说读写训练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速读(下旬),2018(11):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