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只敬佩坐“冷板凳”还不够
2021-08-09针未尖
针未尖
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在1630名14~35岁青少年中,进行的一项科学家精神专项调查显示,95.6%的受访青少年表示,敬佩坐得住“冷板凳”进行基础科学研究的人。67.9%的受访青少年希望提升科研人员薪资待遇。57.4%的受访青少年期待加强尊重科研的社会氛围。(2021年6月3日《中国青年报》)
为进行基础科学研究而坐得住“冷板凳”的人,的確值得我们敬佩。“直从萌芽拔,高自毫末始”,基础科学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源泉,是“打地基式”的研究,一般周期长,不确定因素多,出成果也慢,需要科研工作者淡泊名利、甘于寂寞,经年累月地埋头苦干。他们的科研工作可能就在我们身边,然而我们却可能看不到、感受不到这块“地基”的存在,但这并不影响他们撑起科研工作的明天。
95.6%的受访青少年敬佩坐得住“冷板凳”的基础科学研究者,无疑是可喜现象。在一个很长的时期内,不少青少年盲目崇拜影视明星,不崇拜甚至不关注科学家。在这类青少年的价值观中,明星大放异彩,科学家黯然失色。这也难怪,在各种媒介上,我们总可以见到一夜成名的新星、光环耀眼的明星、行走世界的巨星。在这样的环境熏陶和价值引领之下,绝大多数青少年又怎么不会被带偏?
近年来,在相关部门纠偏下,媒介不再过多关注娱乐八卦,而是经常报道科学家的事迹和成果,甚至推出不少科教纪录片;学校开设了科学课程,进行科技比赛,鼓励学生参与科研……这些都激发了青少年对科学的好奇心,科学家在绝大多数青少年心目中的分量重了。上述调查就显示,95.2%的受访青少年明确表示,会将袁隆平、吴孟超等著名科学家作为人生偶像,在这个“网红”时代,非常难得。
除了敬佩坐“冷板凳”者,青少年更要有坐得住“冷板凳”的毅力。“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在学习中要坐“冷板凳”,以孜孜不倦的努力取得学业进步;在工作中要不畏艰苦、锐意进取,闯出一片天。为了我们的科学事业后继有人,希望有更多青少年对科研焕发出足够的兴趣和热情,立志做科研工作者,传承老一辈科学家“板凳要坐十年冷,漫漫求索得硕果”的精神。
“科技是国之利器,国家赖之以强,企业赖之以赢,人民生活赖之以好。”因此,从相关部门到媒体乃至全社会,都要为青少年坐“冷板凳”搞科研创造良好条件和氛围。在上述调查中,受访青少年普遍希望提升科研人员薪资待遇,提供更丰富的科研资源,鼓励科研创新实践,给予科研人员更多自主权,加强尊重科研的社会氛围,经常性地报道科研成果及科学家。这些都是应该努力的方向。
(编辑 邢多多1048572239@qq.com,西米绘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