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着眼民生 护航发展

2021-08-09鲁梦琪

党员生活·下 2021年7期
关键词:办实事社区群众

鲁梦琪

为深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切实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工作动力和实实在在的成果,我省大力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

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积极响应,通过实地走访调研、集体座谈、信访渠道等多种形式,找准查实基层需求和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同时聚焦群众反映的问题,按照“小切口、影响大、能办到、群众受益”的要求,推出一批为民惠民便民的实招硬招,努力将一桩桩民生实事办成“民心工程”。

成“跑腿员”,为乡村振兴办实事

为推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等全面振兴,各地围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促进乡村振兴办实事,通过提升人居环境、发展乡村经济等举措,努力建设美丽宜人、兴业人和的社会主义新乡村。

黄梅

47支服务队解民忧

黄梅县孔垄镇将“我为群众办实事”与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相结合。全镇成立了47支志愿服务队,出动志愿者2900余名,在人居环境整治、疫苗接种、扫黄打非等领域组织志愿服务活动99次。目前,各村(社区)两委“我为群众办实事”重点项目清单已有180余条,水体整治、通村公路铺设、高标准农田和水利设施建设等各项工作正在有序进行。

恩施

晒出项目清单

恩施市太阳河乡建章立制,不断细化“我为群众办实事”重点项目和承诺事项。全乡党员干部深入村组,认真搜集整理群众、市场主体反映的问题,所列项目清单和承诺事项经审核备案后,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公示,接受群众监督。乡纪委在每月支部主题党日通报进展情况,对成效明显、群众肯定的给予表扬,对进展缓慢、态度消极的及时提醒。截至6月上旬,全乡共办结实事300余件,群众纷纷点赞。

做“贴心人”,为保障民生办实事

为解决基层群众的烦心事,各地围绕保障基本民生需求、增进民生福祉办实事,紧紧抓住人民群众最关心的利益问题,办好就业、教育、社保、医疗、养老、托幼等民生实事,促进公共资源向基层延伸。

湖北联通

结对宣传 保障信息安全

湖北联通以保障群众利益、网络信息安全为抓手,积极开展“学党史—结对子—保信息安全—为群众办实事”活动,重点治理困扰群众的诈骗电话、骚扰电话、个人信息保护等问题。目前,湖北联通累计投放“断卡”行动宣传横幅600多条、反诈骗宣传手册8000多份,向行业主管部门提供异常号卡4万多个,配合公安机关查办案件100多件。

省直机关工委

专家义诊 关爱女工

为充分发挥女工组织优势,探索党史学习教育与“女职工关爱行动”融合路径,湖北省直机关工会女工委与省中西医结合医院联合举办“我为女工办实事——关爱女性身心健康”系列活动。活动现场,省直机关工会等有关负责人为10名受助女职工代表赠送鲜花及爱心健康体检卡;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消化科主任医师计春燕为大家做了一场《呵护健康 绽放美丽》的健康知识讲座;医院30余名专家还为参加活动的女职工们做了义诊。

当“店小二”,为政务改革办实事

为打造市场化、法制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各地围绕深化政务服务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办实事,通过纵深推进“放管服”改革、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聚焦“高效办成一件事”、实施营商环境专项行动等,积极为市场主体服务。

湖北省公安厅

部门联合实现“一事联办”

为达成“高效办成一件事”目标,湖北省公安厅同省人社厅、省医保局等部门,试点推进新生儿落户“一事联办、一站服务、一次办好”政策,目前省内已有6000余名新生儿家庭享受了“一事联办”改革红利。此外,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时空不对等”问题,湖北省公安机关户政、交管、出入境等部门,联合推出非工作时间延时办理服务,涉及11类、461项服务事项,确保服务“不打烊”。

英山

护航专班为员工保驾

英山县纪委监委将“深化护航行动,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的重点任务之一,组建“护航”行动专班,走进英山经济开发区,为园区入驻的医药、纺织、机械等70多家中小企业纾困解难、保驾护航。在得知员工上下班通勤不便的问题后,“护航”行动专班立即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增设公交班次、公交站点,解决企业员工通勤难题。

黄石

“1+5+N”模式营造法制环境

黄石市结合大走访中群众反馈意见,提出了“1+5+N”的为民办实事体系。“1”即“一个主题”,各部门围绕“坚持执法司法为民、打造一流法治环境”主题来谋划、思考和推进;“5”即“五大重点”,指党委政法委、公安、检察、法院、司法行政机关5条线,各自聚焦职责范围内的1个主打项目。如政法委系统聚焦涉法涉诉信访问题,力争1年时间,把2018年以来的突出案件排查清零;“N”即“政法各基层单位”,各自围绕各系统确定的主打项目,进一步细化项目载体。

武汉市江岸区

设“办不成事”窗口接受群众求助

武汉市江岸区行政审批局聚焦“高效办成一件事”,创新服务手段,持续优化政务服务环境,在区政务服务大厅二楼、三楼、四楼导办台及四楼的29号窗口,新设置了4个“办不成事”反映窗口试点。针对群众和企业在办事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材料不全、信息登记不一致等“疑难杂症”,“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就联动公安、税务、不动产等部门多方“会诊”、协同解决。截至6月初,“办不成事”反映窗口累计接待群众咨询、求助30余次。

变“服务员”,为社会治理办实事

为营造良好的社区氛围,各地围绕加强基层社会治理、提升治理能力办实事,通过做实街道“五项权力”、深化“双报到、双报告”制度、推进市域治理创新等,努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共同体。

远安

聚焦“一老一小”特殊群体

远安县鸣凤镇嫘祖社区党委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聚焦社区独居老人、留守儿童“一老一小”特殊群体,探索丰富社区服务模式。如社区依托“双报到、双报告”机制,借助在职党员教师力量,为社區留守儿童量身定制“周末公益小课堂”;社区采取“多帮一”或“多帮多”等形式,对70名独居老人进行连心结对,打造“乐享银龄”服务品牌,不断增强社区服务的宽度、深度、温度。

十堰

党建专员“PK”项目

十堰市依托社区“党建专员”,聚焦群众身边事,在89个主城区社区(村)创新开展“党建专员比项目”工作。党建专员通过选项立项、平台设计,在解决问题上精准施策,将群众的多元需求转化成内容具体、操作性强的党建项目。如党建专员创新“社区便民家政服务”新模式,为有需求的居民、单位提供微利有偿服务;联同辖区下沉党员,为高龄老人、中重度残疾人、低保户等提供免费上门服务。目前,全市89个党建专员累计申报了97个党建项目。

鹤峰

逐级“派单”克难题

鹤峰县在社区治理过程中,以“我为群众办实事”为目标,探索出从群众中收集困难、意见等“一线资料”,由社区“大党委”统筹,利用报到党组织、党员力量逐级“派单”的工作方法,通过创新群众点单、社区派单、部门接单的基层治理理念,汇聚各方资源和力量,使社区道路、路灯、噪音等一批“老大难”问题迎刃而解。截至目前,鹤峰县2228名党员领办实事2461件,服务居民群众24717人。

猜你喜欢

办实事社区群众
为群众办实事,崂山区打出“跨域通办”组合拳
我为群众办实事
企业工会应在多为员工办实事上见成效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吃瓜群众的真相,你怎么懂
影像社区
影像社区
各界群众前来省作协吊唁陈忠实先生5
影像社区
2015影像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