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陕北民俗 看人类早期的图腾崇拜

2021-08-09朱合作

中华瑰宝 2021年8期
关键词:图腾崇拜介子图腾

朱合作

作为黄帝部落的发源地,传统的陕北社会是一个图腾崇拜与万物有灵的社会,其民俗中蕴藏着许多人类社会早期的信息。陕北民俗中的花鸟鱼虫

花狗  在陕北黄土高原的背山洼洼上,长着一种草本碎花的植物,专家们称之为野菊花,陕北居民则一律叫它“花狗”。为什么叫它“花狗”呢?

因为每年春天这种植物成熟以后,人们就可随手从山坡上摘取一株,对着它的花朵叫:“花狗,出来!花狗,出来!”耐心等一会儿,就能看见一种黑色米粒般大小的“虫虫”从花蕊中爬出来,随即又爬了进去。这个“虫虫”,就是人们呼唤出来的“花狗”。因此,陕北人一直把这种植物叫作“花狗”。

“花狗”究竟是指这种植物,还是指花朵里面的“虫虫”?这一直没人能说清。“虫虫”是怎么爬进花朵里,又为何在听到人们的呼唤后爬出来呢?或许生物学家可以解答这个问题—或许在人类出现之前,这种野菊花里就已经寄生着这种虫子了。

燕燕雀雀  三月里春暖花开,陕北人会隆重地过清明节(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之一,用于指导农耕;寒食旨在扫墓和缅怀亲人。由于寒食节在清明节前一两日,唐宋之后被合二为一,成为民间祭祖和扫墓的日子),立秋千、篜子推馍、吃摊黄儿等,特别是要用发好的白面团捏出许多形状各异的燕燕雀雀,蒸熟后穿在一枝枝酸枣枝刺上,悬挂在窑洞的墙壁上给孩子们吃。

清明前一天的寒食节是为了纪念春秋时晋国的大臣介子推,这在陕北是人人皆知的,因为介子推的故事就发生在陕北。在陕北无定河流域有一条“重耳川”,川里的人们祖祖辈辈都传说,当年的晋公子重耳受到后母的迫害,就是在这条川里逃命的。川道里的水被称为“走马水”,因为重耳当年在这里走马饮水生活了很多年。当时没有吃、没有穿,有一天重耳饿得不行了,随行的介子推就割了自己腿上的肉给他熬汤,救了他。后来重耳回国成了一国之君,却忽略了介子推,直到有人提醒,他才赶忙派人到介子推隐居的绵山寻找他。偏偏介子推淡泊名利,躲在山上不出来。晋文公听信小人之言,放火烧山,期望逼迫介子推出来,结果却把介子推及其老母烧死了。

传说介子推因贤德而“有命在天”,于是就有成千上万的“燕燕雀雀”来救火,想要把母子二人从火中救出来。如今陕北人在清明时节蒸制的这许多“燕燕雀雀”面花儿,就是那些救火的“燕燕雀雀”的象征。

鱼  这个鱼儿的身份也是双重的—它既是水里边游来游去的活鱼,又是从源远流长的古代风俗中传承下来的,由陕北的婆姨们手中捏制出来的面花鱼。

在陕北清涧河流域的子长县、清涧县和延川县,有一个奇特而又有趣的风俗:每当家里新添了小孩子,孩子的祖母、外祖母以及姑姑姨姨等亲戚们,就要在孩子满月时捏一些面鱼儿送来。

鱼儿要用上好的白面捏,像平日里蒸白面馍馍那样,将发好的面团打上碱,细细地捏成一个一个的鱼儿模样,还要用平日里珍藏的黑糜子粒儿,给鱼儿长上两只鼓鼓的小眼珠,同时还要捏一些石榴和花篮,它们的名字也叫“鱼儿”,总数要凑够十二个,捏好后隔水蒸熟。

孩子满月这天,亲戚们带着面鱼儿来祝贺,孩子的母亲要让孩子躺在炕中央。然后,由年纪较大、辈分较高的祖母或外祖母把亲戚们带来的面鱼儿、石榴和花篮绕孩子围成一个圈。老太太一边绕圈儿,一边念念有词:“鱼儿,迂起。石榴,留起。篮篮,拦起。”

仪式结束后,这一大堆可爱的面鱼儿就属于这个尚不会说话的孩子了。此后,每逢孩子过生日,孩子满月时捏过了鱼儿的亲戚们都要再捏一些面鱼儿送过来,一直到孩子满十二岁才停止。

虫  土生土长的陕北人对于在草丛中窜来窜去的蛇(虫),通常会持一种排斥的态度,只有一种例外,即属蛇的人和属兔的人结婚,那就是“蛇盘兔,必定富”,能过上好日子。除此之外,人们对蛇往往抱有一种既敬畏又排斥,还有点无可奈何的态度。

陕北人在路上看见了一条蛇,本能反应是先吓一跳,然后用手把自己的头发抖“乱包”。因为如果不赶紧把头发抖“乱包”,让蛇“数见”了自己的头发,那就会有危险,甚至会丢了命。

陕北人虽然害怕蛇,但即使是受到了蛇的袭击或惊吓,也轻易也不会把蛇打死,一般会避开。如果实在避不开而把蛇杀死了,那就要把死蛇切割成几段,分别掩埋在不同的地方。陕北人认为不这样做的话就会潜伏下大危险—死蛇会一段一段把自己重新接起来,再一次获得新生命,而杀蛇人就迟早会遭殃,甚至送命。那么陕北人为何会如此敬畏蛇类呢?

文化起源与图腾崇拜

前述花鸟鱼虫四种事物,放在人类文化学的背景中,其实代表一个共同的话题—人类文化起源时的图腾崇拜与万物有灵。从人类文化学的角度看,整个人类文化发展的童年,犹如一个人类个体的童年。而一个人类个体的成长有着怎样的规律呢?

人类的婴儿在个体意识朦胧觉醒时,会认为万物全都如他自己一样,有一位亲爱的妈妈。那时候家庭还没有出现,人们群居生活,妈妈们共同抚育部落的孩子们,一个孩子究竟是从哪个“妈妈”的肚子里“生产”的,人们也许并不像今天这样清楚,只能确定人类都是“妈妈”生产的。所以,和婴儿一样,人类意识觉醒的第一步,就是确定自己和“妈妈”的关系。可是对于童年时期的人类而言,“妈妈”究竟是谁?在哪里呢?

早先的人类甚至根本不懂“父亲”这一角色(尽管这是后来父系社会中最重要的角色)的含义,“妈妈”才是最重要的。因此人们将心比心,自然而然地认为普天之下的万事万物都有一位生我养我的“妈妈”,她是最亲的“亲人”。除了“妈妈”这种亲人外,在那个混沌初开的世界里,人们还会觉得哪些是和自己关系密切的“亲人”呢?这就触及了“图腾”。

在现代汉语中,“图腾”是音译于印第安语的外来词,意为“亲人”。随着近代以来的地理大发现,人类学家们在尚处于旧石器时代采集狩猎阶段的印第安人中,发现他们把与自己毫无血缘关系的一些动物或自然物,认定为自己部落的“亲人”,也就是图腾。这样就很容易把本来并不是祖先的动物或自然物,混同为自己的祖先。而且,许多印第安人部落的确存在着把一些動物或自然物认作“祖先”的现象。

人类学家将这种在印第安部落中发现的图腾现象,在全世界范围内对照后发现,早期人类社会中的“图腾崇拜”竟然是一种普遍的存在。

我们中国文化起源的早期,同样有过“图腾崇拜”。如“天命玄鸟,降而生商”(《诗经·商颂》),意为“商”民族的祖先是天上的“玄鸟”。再如中国人被称为“龙的传人”,而龙图腾是蛇身、鹿角、牛耳、羊须、鹰爪、鱼鳞的虚拟性综合图腾,学者们普遍认为,它是在黄河流域以蛇为图腾的华夏族战胜其他各氏族统一中原,吸收了其他氏族图腾特点后形成的。

由此,我们再看陕北民俗中的花鸟鱼虫。

图腾崇拜的遗留

先从“花狗”说起。为什么陕北人要把这种野菊花或从野菊花中出来的虫子,叫作“花狗”呢?笔者考证认为,根据古籍中的记载,先秦时期居住在中原地区的华夏族,通常把周边东南西北方向的部族区分为东夷、北狄、西戎、南蛮,区分的依据就是各部族不同的图腾。东夷多为以鸟为图腾的部族,南蛮多为以鱼为图腾的部族,而西北地区的戎和狄,基本上是以狗、狼等为图腾的部族。在中原人眼中,陕北人不正是西北地区的“戎狄”吗?那么,陕北人将自己身边的一种植物或寄生其中的虫子命名为“花狗”,不正是图腾崇拜的表现吗?而且,在陕北大地上,狗(犬)的颂歌还有很多,如在白狗讨饭的神话中,正是狗求告上天在惩罚人类的时候手下留情,人类才有了糜子穗、谷子穗上的粮食。

在笔者看来,陕北居民们清明节捏“燕燕雀雀”,以及清涧河流域居民给满月的小孩“捏鱼儿”,同样也是远古图腾崇拜意识的遗留。而陕北人对“蛇”既敬畏又抗拒、还有点无可奈何的心态,同样表现了生活在西北的“戎狄”在面对实力强大的中原地区以蛇为图腾的华夏族时,那种敬畏、抗拒和无奈的心态。虽然所有的民族都在后来血与火的战争中逐渐融合为统一的中华民族,但这种心态依然长期遗留在人们的潜意识之中。

朱合作,陕西省榆林市作家协会副主席。

猜你喜欢

图腾崇拜介子图腾
清明节与介子推
论女娲形象的流变及其内涵意蕴
《这条比较傻》等
再来一瓶
关注食品安全
介子推守志
《狼图腾》与中国的图腾文化
从红山文化中的图腾崇拜探索早期宗教的产生与发展
汉代独角镇墓兽造型中的民族文化元素探研
清明节的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