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学广角”教学例谈

2021-08-09张红兵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2021年7期
关键词:数学广角广角兴趣小组

张红兵

“数学广角”是人教版教材的板块,承载着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内容,旨在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解决与实际生活密切联系的具有一定挑战性的问题,从而发展学生的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何上好数学广角这类课呢?

分析教材,用好教学资源。研究教材是每一个教师的必修课。分析教材时要对全套教材有基本的了解。对于“数学广角”,至少要把全册教材中这一板块的内容系统地研读一遍,对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编排意图、主要内容等做到心中有数。教材是课程实施的一种文本性资源,是师生对话的“话题”,是一个引子或案例,而不是课程的全部。教师的任务是用教材教学生,而不是教学生学教材。在对教材的处理方法上,教师要善于结合学生实际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度的调整和创编。除了教材以外,其他课程资源的有效开发与利用也同样重要,包括整合多种课程资源,实施整体性教学。拓展和延伸“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是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应用能力及提升学科素养的有力举措。

创设情景,优化活动过程。有趣的情境会让学生眼前一亮,注意力马上被吸引到问题的探究上。

笔者在教学《搭配》时是这样创设情境的:在导入环节,引出话题“今天老师要带领大家去公园玩,但是有几个问题需要你们解决,解决了这些问题就能出发去公园。你们愿意吗”。在教授环节,笔者出示衣服图片并提问“去公园要穿得整整齐齐,现在老师给你们带来了衣服,你们看看有几种不同的穿法”。在练习环节,笔者出示各种早点的图片并追问:“穿上了衣服就应该吃早餐了,现在大家思考早餐有几种搭配?你最喜欢吃什么?”在巩固提升环节,笔者提问:“公园的门必须输入密码才能进去,密码有这样的要求,十位上的数字是2、4、9,个位上的数字是3、6、8,同学们思考一下,有多少种不同的密码。”一连串的生活情境,引领学生主动地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让课堂环节紧密相连。

實践体验,收获探究乐趣。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犹如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问题之间的桥梁。在设计教学内容时,教师应该从学生熟悉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体会数学知识无处不在,感受数学的趣味和价值。例如,在教学《重叠》问题时,笔者设计了报名参加语文和数学兴趣小组的活动,先让参加语文兴趣小组的学生站出来,再让参加数学兴趣小组的学生站出来,让学生观察有几个同学既参加语文兴趣小组又参加数学兴趣小组,然后通过组织学生画文氏图并讨论计算方法,使他们发现并理解容斥问题的解决思路。

在学习过程的安排上,笔者始终将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置于主要地位,让学生在课堂中感受和体验数学本身的乐趣和魅力。在教学《找规律》时,笔者打破出示主题图让学生找规律后,以涂一涂、画一画、贴一贴的方式创造规律的常规教学模式,在一开课就让学生通过涂一涂、画一画、贴一贴的方式尝试呈现头脑中的“规律”,以更大的开放性鼓励学生进行数学表征,发挥创造力,进而引导学生体验规律、创造规律,使学生在自主探究中掌握规律的特征和识别规律的方法。这样教学,有效避免了将数学课上成“美术课”的弊端,体现出数学探究的乐趣。

(作者单位:黄冈市蕲春县张塝镇方咀小学)

责任编辑  刘佳

猜你喜欢

数学广角广角兴趣小组
文化广角
文化广角
新形势下,如何有效进行小学美术兴趣小组的教学
如何上好小学“数学广角”课
小学生作曲兴趣小组的探索与实践
广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