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乌合作:继往开来 携手共进
2021-08-09赵会荣
赵会荣
今年是中乌战略伙伴关系10周年。再过几个月,中乌两国将迎来建交30周年。2021年7月13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同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通电话。这是泽连斯基执政两年多以来,双方元首首次通话,对于推动双边关系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习近平主席指出,双方要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为契机,推动基础设施、中欧班列等项目合作,加强农产品合作,扩大人文交流合作。泽连斯基对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表示祝贺,感谢中方为乌方抗疫提供的宝贵帮助,表示坚定奉行一个中国政策,愿以两国建立战略伙伴关系10周年和建交30周年为契机,同中方推进各领域交流合作。
互重双边关系
乌克兰在中国的欧亚地区外交中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这至少基于以下两点理由。一是乌克兰位于俄罗斯与西方两大地缘政治板块的碰撞挤压带上,被美国学者布热津斯基称为地缘政治支轴国家。在世界进入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背景下,乌克兰在大国竞争中扮演的砝码作用不容忽视。二是乌克兰是“一带一路”框架下富有潜力的合作伙伴,国土面积在欧洲居于第二位,人口4144.26万(2021年7月16日数据),是东欧第一大市场,且临近欧盟、欧亚和北非市场,在欧亚大陆互联互通领域拥有地缘优势。乌克兰工农业基础较好,在航空、航天、军工、造船、通信等领域拥有技术优势,被誉为“欧洲粮仓”,拥有较高素质和较低成本的劳动力资源。中乌两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在维护国家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等问题上拥有共识并相互支持,双方在经济、科技、人文等领域互补性强,合作潜力大。
中国是最早承认乌克兰独立的国家之一。1992年1月4日中乌建交。建交以后,两国关系持续平稳推进,政治互信不断加强,务实合作日益深化。中国基于外交原则和国家利益多次公开表示尊重乌克兰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中國还在五个核大国中率先公开声明向乌克兰提供核安全保证并创下了中国对单一国家提供核安全保证的首个范例。2001年,中乌建立全面友好合作关系。2011年6月20日,中乌建立战略伙伴关系。乌克兰成为第一个与中国建立战略伙伴关系的中东欧地区国家,也是第三个与中国建立战略伙伴关系的后苏联地区国家。2013年,乌克兰时任总统亚努科维奇访华推动双边关系达到高潮,双方签署《中乌友好合作条约》,但之后受乌克兰及地区局势变化影响,双边关系转入平缓发展状态。
为推动两国关系继续发展,双方机构做了大量工作。2017年1月,中乌两国元首在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年会期间举行会见。2020年2月5日泽连斯基总统向习近平主席致信慰问,支持中国的抗疫举措。乌克兰发生疫情后,中方向乌方提供两批人道主义援助,在全球疫苗需求缺口巨大、本国疫苗产量有限的情况下优先支援乌克兰,并协助乌方在华采购医疗物资。两国卫生部门多次召开视频会议,交流和分享新冠肺炎防治经验。泽连斯基总统多次公开感谢中方为乌克兰抗疫提供援助,希望加强双方在各领域的合作。2020年,中国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与乌外长库列巴通电话。2021年,两国政府部门之间的沟通进一步加强;6月26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就乌克兰撤销联署人权理事会第47届会议上反华共同发言答记者问时表示,乌方的决定体现了独立自主和实事求是的精神,符合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中方对此表示欢迎。
双方经贸合作潜力巨大
1992年两国签署关于建立经贸合作机制——中乌政府间经贸合作委员会的协定。为了协调推动各领域合作,2010年9月两国领导人商定成立副总理级政府间合作委员会,将经贸合作委员会纳入其中,共设立经贸、科技、农业、航天、文化、教育6个分委会。
乌克兰是“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也是最早响应“一带一路”倡议的国家之一。2015年—2016年,中国商务部与乌克兰经贸部签署了加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合作议定书,梳理研究了落实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行动计划,成立了投资工作组。2020年12月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刘鹤与乌克兰副总理斯特凡妮希娜以视频方式共同主持召开中乌政府间合作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并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乌克兰政府关于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合作规划》,规定了在贸易、交通基础设施、产业投资、农业、能源、金融、科技、人文等领域的合作任务。
近年来中乌双边经贸合作显著提速。2020年双边贸易额从1992年的2.3亿美元升至历史最高值154.19亿美元。按照贸易规模,目前中乌贸易额在中国与后苏联地区15个国家贸易额中排在第3位。按照国别,中国连续两年成为乌第一大贸易伙伴、第一大出口市场和第一大进口来源地。2020年乌对华出口71.13亿美元,同比增长98%,中国在乌外贸出口中占比达15%。2021年双边贸易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1月-5月双边贸易额达72.4亿美元,同比增长44.83%。乌克兰已成为中国玉米、葵油、葵粕等农产品的最大进口来源国。
中国对乌直接投资流量整体呈增长态势。2019年中国对乌直接投资流量近6000万美元,占乌吸收外国直接投资流量总额的2.37%,创历史新高。中国对乌投资主要分布在信息技术、能源、农业、基础设施等领域。近年来,乌克兰对于在工程承包、基础设施项目等领域的合作需求旺盛,中资企业在乌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已连续两年超过20亿美元。2021年6月30日双方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乌克兰政府关于深化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合作的协定》。
中国企业在乌克兰表现出色。中国交建所属中国港湾中标承揽了乌克兰南方港疏浚等项目并完工。中国电建在乌克兰共签署8个合同,合同金额总计约21.75亿美元,涉及水电、新能源、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公路修复等行业,其中多个项目已顺利完工。中粮国际乌克兰公司已成为乌第二大谷物和植物油出口企业。
中乌合作前景可期
中乌关系总体呈向前发展的积极态势,未来投资贸易、农业、基础设施、交通物流、可再生能源和旅游业等领域的合作进展将更加突出。
中乌合作面临的有利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乌克兰政治社会发展逐渐趋向稳定和有序,泽连斯基及其领导的人民公仆党的支持率虽持续下降,但仍被民众寄予厚望,在政治人物和政党排行榜上仍处于领先地位。泽连斯基政府看重中国的投资能力和市场潜力,对于与中国合作持务实态度,未来有望继续出台有利中乌合作的政策措施。二是乌克兰经济在经历了2020年的挫折后进入复苏阶段。当地政府采取了推动土地自由流转、电力市场改革、银行业改革、酒精生产自由化、博彩业合法化等措施,公共采购体制改革取得进展,2021年经济有望实现增长4%的预期目标。三是乌克兰与欧盟及部分国家签署了自贸区协定,在乌生产的部分商品可免税进入欧盟及部分国家的市场。俄乌关系破裂,欧盟尚未满足乌克兰的资金和市场需求,乌克兰需要扩展其他方向的经贸合作空间。四是乌克兰农业和矿产资源丰富,土地和人工成本不高,中乌经贸合作存在结构性优势互补,双边合作的潜力正在逐步释放出来。
中乌合作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主要涉及以下方面。
一是乌克兰疫情反复,尚未出现拐点。截至2021年7月16日乌克兰累计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增至224.3605万人,约占全国总人口的5.4%,治愈率为97.2%,死亡率为2.3%,约1/4人口进行过新冠肺炎病毒检测,仅6.13%人口接种了首剂疫苗,3.11%人口完成了全程疫苗接种,目前日新增病例仍达到数百例。二是乌克兰外债高企,国际项目违约屡有發生,政治格局碎片化,经济政策和法律法规受政治斗争、寡头以及外部因素(特别是大国竞争因素)影响经常变化,政府治理和营商环境处于不断改善中,贪污腐败问题短期内却难以解决,商业诚信体系建设有待加强,个别乌方合作伙伴的契约精神薄弱。三是乌克兰国内精英对中国了解有限,影响政府对华决策的客观性和稳定性。反过来,中国对乌克兰的了解也需要不断加强。
为克服上述困难,推动双边关系未来持续健康发展,中乌双方宜在以下三个方面继续努力。一是中乌双方宜加强沟通,坚持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的原则,遵守国际规则,从两国长远利益出发妥善处理双边关系中遇到的问题,避免经济合作政治化。二是中资企业在开展对乌务实合作中需要充分考量疫情对于投资经营的影响,关注乌克兰内政的复杂性、外交的依附性、政策和市场环境的多变性,慎重选择合作伙伴,重视合同风险防范和运用法律保障企业利益,优先选择政治风险和商业风险较小、投资周期短、利润有保障的项目。双方政府部门可就投资安全保障问题进行沟通和谈判,争取签署法律文件,以促进投资合作。三是着力培养懂得对方语言和文化的人才,加强青年人之间的交流和智库合作。推动媒体交流与合作,鼓励媒体相互推介有关本国国情的优秀电视节目和电影,促进民众之间的相互了解。
中乌建交近30年来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双方要以两国元首达成的战略共识为指引,继往开来,携手共进,努力推动中乌务实合作高质量发展,造福于两国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