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桐庐:共同富裕引领社会治理创新
2021-08-09王兴春
王兴春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到2035年我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远景目标,其中首次提出“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近年来,浙江始终坚持以“八八战略”为行动指南,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强调全局意识和前瞻意识,融合现实经验成就与未来发展趋势,在推进共同富裕、增强群众获得感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而位于浙江省西部、分水江和富春江交汇之处、素有“钟灵毓秀之地、潇洒文明之邦”美誉的桐庐县,近年来始终以“八八战略”为指引,遵循习近平总书记2003年4月来桐庐调研考察时提出的“做大做强、强化特色、拓展空间、城乡联动”的要求,始终把牢发展和稳定两条主线,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共建共享、坚持改革创新和坚持系统观念,实施“五心聚心工程”,取得了显著成效。
2020年全县城镇居民收入和农村农民收入比为1.65∶1。荣获“中国最美县”“最具幸福感县城”,2017年荣获“全国文明县城”,2020年荣获国家法治政府示范县等,这一切为共同富裕打下了扎实的基础。但在农村,农民的法治、德治、自治和智治这“四治”意识还不够强,加之乡村文化生活相对贫乏,造成乡村不稳定因素增加,也严重制约着共同富裕的发展。
桐庐基层治理的主要做法及成效
2021年7月9日,中共桐庐县委十四届十一次全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矢志不渝接续奋斗争当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县域样板的决议》,持续做到“五个坚持”,即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共建共享、坚持改革创新和坚持系统观念的原则,实施“五心聚心工程”。
第一是坚持党建引领,以县委书记、乡镇书记和村书记为主轴,打通“呼”和“应”的通道,使百姓顺心。针对基层治理中百姓的“呼”和政府的“应”之间的不畅通问题,紧抓以县委书记牵头的县域治理顶层设计,建立“县委书记大接访”、县领导“365”坐班接访、设立县基层办,畅通基层群众与党委政府沟通渠道。从2012年桐庐县就开始实施县班子领导每月一次“白访夜谈住农家”工作机制,创新推出一看二听三访四问五谈“走村五步法”;在县领导层面推出“五联系一领衔一包案”和“季述年评”制度,实施“每季度下沉到乡镇召开一线常委会会议”制度,率先垂范打通“有困难可以求助、有异议可以申诉、有意见可以投诉”的“呼”和“应”通道。此外,着力构建了党建引领的“呼”和“应”桥梁,在县城建立“信访超市中心”,14个乡镇(街道)全面建成以乡镇书记领衔的党群服务中心、社会矛盾纠纷化解中心(信访超市)、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培育中心。同时,182个行政村全面建成以村书记领衔的综治工作站,打通与百姓“呼”和“应”的最后一米。创新实施基层党建“全域提升、全面提质、全网覆盖”行动,以镇街、村社基层党组织为核心,有机联结单位、行业及各领域党组织,实现组织共建、资源共享、机制衔接、功能互补的系统建设和整体优化。在老百姓遇到问题“找个说法”的地方,建立完善了县、乡镇和村的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整合政法、司法、信访等9个部门30余项职能,集法律援助、公证、复议、调解、仲裁、司法确认、纪检监察等争议解决路径为一体,配备办事服务大厅、矛盾纠纷案件受理流转平台、应急处置指挥中心,实现矛盾纠纷化解“最多跑一地”。
桐廬街景 胡军/ 摄
让老百姓的“呼”在第一时间就有政府的“应”,认同了共产党的理,理顺了百姓的气。
第二是坚持系统观念,以“一个窗口管审批、一支队伍管执法、一个中心管治理、一个平台管指挥”的工作格局,解决“多”和“乱”的问题,使老百姓安心。
桐庐县成立了县政府行政执法指挥中心,由常务副县长任指挥长,统筹指挥调度全县监管力量、专业执法队伍和乡镇(街道)执法力量,推动执法协作、联动处置、联合执法等。在乡镇(街道),成立整合基层治理“四平台”,建立行政执法指挥室,副书记任主任,统筹指挥调度辖区各基层站所、综合执法队等执法力量。建立健全执法监督检查备案、联合执法发起响应等制度,切实保障指挥中心运行顺畅。
从2019年11月,浙江省政府正式批复分水镇作为“一支队伍管执法”试点乡镇以来,到现在14个乡镇街道全覆盖,做到一张清单明边界,实现“一张清单”管到底。同时,建立县级职能部门向乡镇下沉职责准入退出制度,严禁部门以签订任务书、责任状等方式将监管责任转嫁基层,切实为基层减负。
第三是坚持服务群众的原则,以数字赋能优化营商、工作和生活环境为抓手,解决了“便”和“快”的问题,使老百姓省心。
从2014年开始,桐庐县委县政府就开始在利用现代科技促进县域治理上做文章,推进智治。一是以县乡两级指挥平台为中枢,建立行政执法指令发起、联合响应、结果反馈、监督评价的数字化执法指挥体系;二是数字化信息采集全覆盖,2020年6月,完成了《浙江省“基层治理四平台数字化建设指南》的迭代升级后,进一步整合了实有人口、重点人员、重点场所、房屋、企业等基层治理数据库,方便网格管理;完成了入格事务22项分类,强化了事件处置效率。在省系统基础上开发的基层治理展示云图,统一地址地图上实时展示重点场所监控视频、网员巡查走访、事件处置流转等情况,以及实时展示各乡镇网格工作的考核排名情况,开发了集成视频通话,方便乡镇指挥调度。三是以智慧化监管为目标,探索打通审批、监管、执法数据资源的通道,推动全链条信息互通共享,深化拓展“数字+停车”“数字+消防”“数字+违建”等场景应用,逐步实现数字监管全覆盖。实现了“城市眼·云共治”社会治理模式。四是深化浙江省最多跑一次改革,把老百姓需要到政府部门办理的事项,给予数字化和网络化赋能,特别在农村里做到办事不出村,大大地方便了老百姓的工作生活,使得老百姓省心。
第四是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农民是乡村振兴的主体这一原则,以“新村夜话”“请你来协商”“农家议事会”等多种形式,把百姓组织起来,解决了“钱”与“和”的问题,使老百姓称心。
持续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以打造新时代农村生活样板地为目标,桐庐县以空间重塑、治理创新、数字赋能为主方向,以数字乡村、创业乡村、艺术乡村、文明乡村和法治乡村五大乡村建设为主抓手,推动“美丽乡村3.0版”打造。在县级层面顶层设计的基础上,各个乡镇和村都落实相应作战图和施工图。从2017年开始,桐庐在全省率先实施两轮村集体经济发展三年行动计划,通过做活土地资源,盘活闲置资产,发展乡村产业,严管农村“三资”,持续增强农村可持续发展的造血功能。此外,坚持农民是乡村振兴的主体和主力军理念,实施“领雁”工程,由村书记牵头调动百姓的积极性,主动参与到村的发展中,明确实现共同富裕的过程中,村是一个基本单元,克服原来的每户单打独斗闯市场赚钱的观念;在关系到村发展的重大问题和重大事项上,由县政协领衔实施,采用“请你来协商”的方式;一般情况采用“新村夜话”和各种“农家议事会”形式,如桐君街道“花厅议事”、瑶琳“幸福文明积分银行”、分水新龙“农家议事会”等,制定出了全村老百姓都认可的村发展规划。议明确了村发展的方向、议明白了村应该如何干的道理、议出了村民齐心合力努力干的激情,使得老百姓称心。
第五是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首批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县”和“桐庐百姓日”等为载体,解决了基层百姓“情”和“信”问题,使老百姓暖心。
自2018年被列入全国首批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县以来,桐庐已形成由1个县级中心、14个乡镇(街道)实践所、203个村(社)实践站构成的三级联动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并不断完善和创新2012年开展的“桐庐百姓日”这一基层治理项目,10年来,桐庐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优先,秉持宁可政府支出紧一点,也要挤出钱来惠民生的理念,每年将新增财力的三分之二以上用于民生事业,成功创成首批县级全国文明城市,连续三年蝉联“中国最具幸福感县级城市”榜首。在今年第十届“桐庐百姓日”上,围绕“未来生活·共同富裕”主题,陆续举行喜迎建党百年、弘扬文明之美、共享民生幸福三大板块活动,既有政民恳谈会(每季度一天的政府开放日)、美麗桐庐我畅游、敬老孝老大礼包(包括60岁以上没有退休养老金的农民红包)等深受老百姓欢迎的“保留项目”,更有共忆百年党史、亚运城市我助力、幸福生活我点赞等创新活动。
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强大动力和保障
桐庐县县长丁熠峰在今年第十届“桐庐百姓日”开幕式上重磅发布了“惠民七条2021”,概括起来就是“一个限时免费开放、一个基金、一个礼包、一个补贴、三个全覆盖”。所谓一个限时免费开放,是指2021年5月6日起,大奇山国家森林公园景区向桐庐市民限时免费开放,除国家法定节假日(含调休)外。一个基金,是指专门设立关心下一代基金,初始基金500万元,主要用于资助家庭贫困的青少年就学、就医、就业培训,以及奖励优秀青少年儿童等。一个礼包,是指2021年9月1日起,向全县一年级入学新生免费发放1个入学礼包,包含1个书包、1套文具。一个补贴,是指学生兴趣培养补贴。三个全覆盖,是指护眼配套设施全覆盖、平安保险全覆盖和困难群众商业补充医疗保险全覆盖。以丰富百姓精神生活为原则,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加大对古村落、古建筑、古遗迹的保护力度,既要修缮外在的“筋骨肉”,更要传承内在的“精气神”,使其成为承载乡愁记忆、融合古今文明的载体。传承弘扬富春江镇进士文化、分水镇状元文化、莪山乡畲族文化等地方特色文化,赋予新的时代内涵,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展现其魅力和风采。
充分挖掘传统手工艺、传统饮食、民间风俗等特色文化资源,加强整理、保护、开发和利用,打造成为乡村新的产业亮点。提炼和弘扬桐庐泰山压顶不弯腰的南堡精神、梅蓉精神和快递创业精神。
目前,桐庐正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一系列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切实做好“人心”这篇大文章,凝聚百姓“心”,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强大动力和有效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