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协同创新发展
2021-08-09黎友焕
黎友焕
2019年党中央、国务院发布《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将粤港澳大湾区打造成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发挥大湾区在对外开放及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推动作用。当前,粤港澳大湾区坐拥一批全国领先的高校、研发机构、新兴企业及科学实验室等,已经成为我国又一个重要的技术创新策源地。
历史和国际形势赋予了粤港澳大湾区特殊的历史使命,作为改革开放和科技创新的先行区,要“敢为人先,通过提升自主创新水平,掌握技术革新的自主权及主动权,迈向技术创新领域的新台阶”。
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协同创新态势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大力推进,广州、深圳、香港和澳门已经成为了湾区核心城市,其中广深港三地占大湾区GDP比重超过65%,其余7个地级市也已经形成定位明确、功能互补、各有核心竞争力和产业发展方向的重要节点城市。湾区内已经形成了以生物制药、电子信息等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科技研发能力不断提升,科技竞争力显著提高。整体态势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科技创新人力资源集聚不断加强。近年来,湾区各地政府不断强化人才孵化、人才吸引、人才培育、人才使用、人才留存、人才流动、人才评价等整个人才生态建设工作,为各类人才营造宜居宜工的良好生活环境,人才吸引力不断增强,2019年末人才净流入率较上一年提升0.1%,湾区内地9市都处于人才净流入状态。根据国家人力资源统计口径,按学历大专以上、职称中级以上统计,湾区的人才主要聚集在深圳、广州和香港,2018年深圳人才总量为533.74万,广州以377万位居第二,香港人才总量为199万位列第三,三地人才总量占大湾区人才总量的61%。当前,粤港澳大湾区全社会研发人员总人数已经超过100万。
科技经费投入不断增加。2018年,粤港澳大湾区的R&D经费投入强度为2.06%,大部分R&D经费主要投资在高新技术重点领域。其中,深圳市研发经费占其区域生产总值的比重达4.8%,广州、东莞、惠州等7个城市研发经费占GDP比重为2%~3%之间,香港、中山和肇庆的研发经费占其GDP比重低于2%。与此同时,湾区的创业投资和风险投资规模也不断扩大,仅广东私募股权、创业投资基金管理人机构超过3000家,注册资本超过2000亿元,目前还呈现加速增长趋势。
科技创新及成果转化载体(平台)发展不断优化。目前,大湾区已成为国际名校聚集的又一个重要区域。在QS世界大学排行榜中,粤港澳大湾区有8所世界排名前500的高校,在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行榜中,湾区共有9所高校入选世界500强。一些国际化高等院校还在湾区内不同区域设立校区,推动湾区内教育和技术一体化,不断推进更深层次合作,创新资源的高效流动和科创平台共建共享机制也正在逐步完善,为湾区的政产学研协同创新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目前,湾区共有国家重点实验室44所,国家高新产业园区8座,国家级软件园2个,863建设基地16个。2018年,湾区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超过43000家,其中,珠三角地区的高新技术企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企业的比重超过35.8%,远高于全国的13.9%。随着面向世界科技前沿的高水平实验室、科研机构和高科技企业的不断发展,湾区尖端科研体系正在逐步形成,为湾区科技协同创新提供基础支持。
研发投入和产出呈现良性发展。根据壹专利数据库统计,湾区专利申请和授权数量从2013年到2018年总量翻了两番。2018年湾区共申请专利359776项,增幅高达33.19%,其中发明专利申请近15万项,实用型、新型专利申请12万项。其中,企业申请专利占比为79.7%,企业已经成为科技创新的重要主体,企业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已经成为常态并呈现竞相比翼的态势。湾区创新生态系统逐步优化,且整体的创新产出较为丰富,有效专利数量和高科技论文产出都远超于国内其他地区的平均水平。
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协同创新存在的问题
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成绩斐然。从全球技术创新发展情况和其他发达地区的科技创新态势来比较剖析,粤港澳大湾区的科技创新还面临诸多明显的短板。
创新资源流动不畅。三地间的创新融合还没有有效开启,创新主体互动合作受限严重,创新要素自由流动性较差,协同创新效应不大。
科技协同创新不足。广州、深圳、香港及澳门作为湾区核心城市,在科技协同创新上各有千秋及不足。其中,香港科技产业基础薄弱,产业配套不完善,缺乏批量科技創新企业,其固有的国际信息、技术和金融优势在科技创新中没有被充分发挥;受困于全球性影响力的头部企业的欠缺,广州科技研发成果难以有效转化,拥有大批高等院校的优势没有达到创新效益最优化;由于高水平、具有社会影响力的高等院校的缺乏以及前瞻性科学研究平台搭建尚未完善,深圳推动高科技研发水平上动力明显不足,拥有大量高科技企业和科技中介组织的优势也被压抑;澳门由于三大产业发展体系严重失衡、科技型人才紧缺等问题,导致无法孕育具有强大创造力的新兴科技产业。当前,港穗深澳在科技创新合作方面的成功案例乏善可陈,没有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实现优势互补,协同创新不足已经成为重要特征。
科技成果转化率低,产业生态发展有待提升。《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创新发展报告(2020)》显示,2019年粤港澳大湾区发明专利总量高达128万件,是旧金山湾区的将近6倍。但PCT(Patent Cooperation Treaty)专利施引数与PCT专利数的比值最高的仍然是旧金山湾区,东京湾区次之,粤港澳大湾区专利质量相较于四个湾区较低,创新成果的转化率明显较低。同时,作为地区新经济发展风向标的独角兽企业(估值10亿美元以上、未上市的科技初创企业),虽有迅猛的发展势头,由2018年的24家快速增加到2019年三季度的33家,但总量相比还是较少,更为关键的是独角兽企业经济效益也相比较低,明显未能有效引领新经济发展。
粤港澳大湾区高学历高素质人才还有较大缺口。《2020粤港澳大湾区与旧金山湾区人才流动趋势白皮书》显示,2019年,粤港澳大湾区市场中硕士学历人才需求达到30%,但人才供给仅占比19%;人才市场中针对博士及博士后人才的需求为2%,而人才供给占比仅1%。超过40%的人才集中在制造业行业,存在制造业人才占比高、高学历人才占比小等突出特征,尤其在西方发达国家已经酝酿推出颠覆性技术的生物制药、新材料、新能源等高端研发产业的高层次人才普遍存在“重金难求”的尴尬局面。
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协同创新实现路径
粤港澳大湾区作为我国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新时期经济全面发展的策源地,其发展路径深受多种因素影响,科技协同创新已经成为大湾区高质量发展的主要路径。
推动形成科技协同创新新格局。要充分发挥湾区“两种制度”“三个关税区”“三种货币”巨大优势,最大限度避免大湾区“9+2”城市间的恶性竞争,加强内部合作和协同,从湾区的区域层面对各地的科技创新资源统一整合,搭建协同创新平台,消除创新要素流动壁垒,提升区域科技创新效率和协同创新水平。全面构建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政产学研深度融合的科技创新生态系统。
建立一批高水平科技创新特色平台。趁当前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自动化高速发展的态势,以5G、区块链、生物医疗、新材料、新能源等技术应用为抓手,推动新一轮科技创新和全方位领域的广泛应用。重点工作是促进国内外高等院校、高水平科研机构、高新技术企业在本区域集聚并融合,加速创新资源要素的充分流动,共享信息、人才、技术、资金等创新要素,加快确立湾区政产学研生态系统资源共享机制及创新要素互通平台,搭乘建立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便车,积极完善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协同创新服务体系,夯实湾区科技创新的基础。
构建科技协同创新人才高地。大湾区要尽快营造多元包容性的社会文化,构建“以才聚才”的国际化人才生态体系,实施更为开放的国际人才政策,大力放宽海外人才入境大湾区限制,加快推进职业资格国际互认,消除税收、执业资格等壁垒,在研究经费资助、个人税收、签证、户口、子女教育等方面切实解决人才后顾之忧,为来自境外人才打造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在卡脖子的重要领域,坚決推行“揭榜挂帅”特殊模式,不拘一格使用有为人才。
构建高端的产业链和产业集群。当前,新冠肺炎疫情还在西方发达国家和地区蔓延,欧美日等地区的科技创新都不同程度受到严重的打击,一些研究和生产活动中断,原有技术创新体系和区域合作关系被扭曲,一大批成熟技术应用进程受阻。依托具有坚实基础的制造业优势,把握新一轮技术革新的发展契机,以“引进+本土消化”等多种方式,在加快推动重点领域产业技术创新的同时,加大促进国内外科技成果便利性转化,形成龙头企业带领、中小企业配合的大中小企业协同创新体系和产业集群,构建高端产业链,彻底推动湾区产业的转型升级。
完善大湾区科技金融生态体系。随着中美博弈从贸易领域向金融等领域全方位延伸,科技创新赖以生存的金融体系不可避免面临巨大的挑战。深圳和广州应该充分利用香港国际金融市场和澳门国际化地区的特有优势,加快构建以新兴企业为主导、研发新成果新产品为导向,辅之以政府扶持、金融资本相配套的湾区科技协同创新金融生态体系,推动资本投入由以补贴为主的政府主导模式过渡到以市场起决定性作用的社会化、商业化模式,从以单一的政府财政拨款为主逐渐转变为企业进行自主市场融资、社会资本筹资和风险投资并存的多元化市场形态,大力培育各类风险投资基金和创投基金,丰富和完善科技金融市场,增强湾区金融风险的抵抗力,为科技创新提供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
本文是广东省自然基金项目“基于创新链视角的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创新发展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021A1515012237)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