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新发展格局中实现服务制造深度融合

2021-08-09张国云

经济 2021年8期
关键词:格局服务业制造业

张国云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新征程开启之年。“期中卷”的成绩备受国内外关注。

国家统计局7月6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2.7%,两年平均增长5.3%,两年平均增速比一季度加快0.3个百分点。

从物流用电情况看,上半年,全社会货运量同比增长24.6%,两年平均增长7.2%;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16.1%,两年平均增长7%;起重机累计开机时长同比上升46%,各省份均呈现正增长……一系列指标,与中国经济的复苏曲线相吻合。

面对这个速度,应该说,中国还是继续引领全球,在全球仍是“风景这边独好”。尤为令人激动的是,经济恢复中我们仍然出现了一些亮点和好的苗头迹象。比如说服务业的恢复步伐加快,基本上追平了制造业。同时,制造业的投资两年平均由负转正,应该说也呈现了一个好的恢复态势。

可能人们为服务业悬着的心已是尘埃落定,但服务业到底如何找准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定位?

最近几年,中国的制造业在GDP的占比跌破30%,到2019年已经降到27.2%,这引起了许多人对中国制造业前景的担忧。

本来,随着技术的进步与社会分工的加快,生产制造产值在经济中占比下降,这是市场经济发展一个正常现象。

以美国为例,2019年美国制造业产值是2.36万亿美元,仅占经济总量的11%,而服务业占比高达81%。许多人误以为美国到了后工业经济,不要实体经济了。

事实上,美国服务业中有60%以上都是为制造业服务的,我们称其为生产性服务业。如果算上这块,美国制造业占比至少高达60%。

有人说,美国经济早就产业空心化了。现在看,人家产业根本没有空心化。同样,虽然德国、日本制造业占比仅为20%左右,英国制造业占比仅为8%,但这些国家的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其实都很强大。

在科学技术和经济全球化驱动下,人们千万不能以为制造业占比低了,经济就会“产业空心化”。更不能像有的专家学者提出的把“制造业占比”作为一个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指标:制造业占比越高,地方经济发展质量越高。

长期以来,我们一直沿袭发展工业经济的制度体系来发展服务经济,而以往那些明显向工业制造业倾斜的政策体系,在新形势下反倒成了对服务业发展的歧视和阻碍。

所以,在把握时与势中坚定信心决心,勇担建设现代服务业强国时代使命,找准在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定位,深入分析自己的优势领域和短板不足,进一步明确经济发展的重点产业和主攻方向,推动相关产业迈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要注意扬长避短、培优增效,全力以赴把结构调过来、功能转过来、质量提上来。

——在新发展格局下深化对服务经济的认知。“十三五”期间,我国工业增加值由23.5万亿元增加到31.3万亿元,占國内生产总值的30.81%,已经连续11年成为世界最大的制造业国家。一方面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已经离不开实体经济与服务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双引擎”作用,但现在问题是制造业“砖块”多,现代服务业“灰泥”少,如此中国经济高质量的大厦怎能唇齿相依呢?而另一方面是过去我国就业主要靠增长速度来解决,增长速度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可以提供1000万个就业机会。近些年来,经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随着增长速度逐年下调,老百姓就业靠什么?唯有依靠发展服务业,这也使得服务业成为一个重要的经济形态。

——在新发展格局下推进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发达程度是衡量经济、社会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目前,发达国家服务业占比普遍在70%以上,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服务业占比也连续多年超过了50%,到2020年市场规模超过了50万亿元,但供给总量不足、质量不优、效率不高的矛盾仍比较突出。

要不断提升生产性服务业的专业化和高端化水平,促进服务业向现代化方向发展。要通过服务业的高质量发展推动装备制造业、高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建筑业走出去。支持关键领域技术研发,扶持研发服务业发展,特别是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推动向价值链、产业链高端攀升,实现整体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同时,服务业高质量发展需要建设一套与之适应的指标体系、政策体系、标准体系、统计体系、绩效评价和政绩考核体系。这里,不同类别服务的高质量评价标准又不一样,要针对不同类型服务业分门别类制定相关体系。

——在新发展格局下加快对产业融合的跃升。产业深度融合是推进工业化进程、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迫切需要。我们知道,在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过程中,大致经历了三次大的产业扩张或升级:第一次是工业化初期的轻纺工业快速扩张,因为有广阔的市场和低成本劳动力,一般都能顺利实现;第二次是由轻纺工业向重化工业升级,许多国家也能够实现;第三次是由重化工业向高技术产业及现代服务业转型升级。

从成功实现转型升级的国家看,一个共同特点就是,推动制造业与生产服务业的深度融合,构建起了服务型制造体系是必然之路,在美国制造业中,与服务融合的企业占总数的58%,芬兰、马来西亚、荷兰、比利时这一比例分别是51%、45%、40%、37%。在全球500强企业中,有两成跨国制造企业的服务收入超过总收入的50%。而我国实现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跃升,必须加快产业的深度融合。

——在新发展格局下加快对服务创新的驱动。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居于核心地位。我国“十四五”规划发展纲要已经将创新驱动作为首要任务,强调要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协同推进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和数字化转型。

要发展研究开发、技术转移、创业孵化、知识产权、科技咨询等科技服务业,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夯实产学研协同创新基础。要提升商务咨询专业化、数字化水平,助力制造业企业树立战略思维、创新管理模式、优化治理结构,推动提高经营效益。还要加快工业设计创新发展,提升制造业设计能力和水平,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

——在新发展格局下促进对服务业的开放。2021年4月20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同意在天津、上海、海南、重庆开展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的批复》,同意在上海、天津、重庆、海南开展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试点期为自批复之日起3年。这是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重要途径。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必须着眼于促进国内国际大循环的良性互动,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促进国际合作,开拓互利共赢新局面。

要增强对外贸易综合竞争力,推进外贸企业转型升级,优化促进外贸发展的财税政策。要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加强发展战略和政策对接,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深化国际产能合作。

问渠何得清如许?为有初心服务来。服务业向来就有“无烟工业”的美誉,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还必须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国内大循环的绿色低碳发展,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

让我们大胆拥抱服务经济时代的到来,以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服务业助推工业现代化,真正通过“中国服务”和“中国制造”的双轮驱动,在深度融合中实现并蒂花开,相得益彰。

猜你喜欢

格局服务业制造业
冰雪制造业的鲁企担当
喜看新中国七十年突飞猛进的制造业
格局
联手共建 努力打造大调解工作格局
2014上海民营制造业50强
2014上海制造业50强
中介服务业
服务业集聚区
实行“一包两进” 构建“三位一体”教育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