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视域下品牌设计的特征及传播策略探析

2021-08-09袁文昊邢晗

艺术科技 2021年8期
关键词:品牌设计传播策略互联网时代

袁文昊 邢晗

摘要:互联网时代,社会信息媒介传播网络呈现出多元化、智能化、自动化等基本特征,推动了大众文化的发展,改变了各行业市场主体的品牌营销环境。要立足于时代基本特征,快速调整针对主打品牌的核心設计方案,基于实际情况引入全新的设计思路与市场宣传方法,改善市场中潜在消费者的品牌体验,拓展品牌的设计路径,推出能够在不同信息媒介网络中高速传播的品牌设计形式与制作方案,提升品牌设计的互动性与独特性,突破传统社会信息媒介的限制,提升品牌的社会知名度与市场影响力。本文主要分析互联网时代品牌设计的主要特点与品牌宣传的常用手法,指出进一步提升品牌竞争力的全新设计思路与独特传播策略。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品牌设计;传播策略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1)08-0-02

为了改善市场中不同层次消费者对品牌产品的认知体验,让品牌产品的多数使用者对商家所提供的产品与配套服务的质量、价格等基本特征留下较为深刻的印象,品牌设计者必须根据企业现有的生产经营战略与品牌产品的市场定位,调整设计方式与品牌的市场宣传思路,尽可能地突出品牌的独特性、稀缺性特征,突破传统社会媒介渠道的限制,合理利用不断发展的网络技术为品牌设计活动提供更多可利用的复杂表现形式与信息传播渠道,将有着密切关联性的品牌产品设计与信息传播活动融为一体,整合数字化传媒资源,展现新媒体信息网络具备的多主体传播特性,向产品受众传递企业品牌设计形式与主题所包含的文化理念,帮助企业有效应对来自其他市场行为主体的竞争,适应新时代社会传播媒介形式的转变,在品牌产品的设计形式层面突出时代性特征。

1 互联网时代品牌设计方案的基本特征

1.1 感官感知方式走向多元化发展道路

网络时代,社会信息媒介开始走向深度融合,为了使自身获得心理层面的舒适感与愉悦感,作为产品消费者与服务体验者的群众对品牌产品的外观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多种具备高技术含量的专业性数字设计软件与美工编辑设备开始在品牌外观设计活动得到广泛应用。品牌的设计者必须根据具体的市场环境与产品的市场定位,调整数字化网络品牌的外观显示方式与整体性艺术形象,以此保证多数消费者能够在情感层面对品牌产品产生良好印象,间接性提升品牌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与影响力。为了满足多数市场消费者的情感需求与艺术审美需求,设计者必须正确搭配品牌外观的色彩,引入多种富有艺术效果的美术元素,如传统美术剪纸形象、油画的颗粒风格等,尽可能地拓展美术元素的具体载体形式[1]。

合理搭配产品外观色彩,面向消费者展现品牌产品所具备的基本功能与核心设计意图,能够保证消费者凭肉眼快速识别出不同品牌在外观层面、设计风格、视觉效果等方面的差异。例如,在品牌的字体设计领域,设计者必须正确利用互联网技术对品牌中包含的字体进行二次加工处理,为其添加多种附加性虚拟化效果,如虚化、流光、动态火焰等能够改变用户鉴赏体验的特殊效果,推出能够体现品牌基本功能与属性的文字设计方案,不断创造出具备较强视觉吸引力的品牌艺术形象,起到推广品牌主打产品的营销效果。

1.2 汇集多种复合型信息

互联网时代的品牌设计必须突出信息层面的高度聚合性与全面性,同时将大量能够凸显品牌经营战略与产品核心功能的信息融入品牌设计方案之中,保证市场消费者在分析标志设计内涵的过程中接收到此类信息,改变自身对品牌的固有印象,理解品牌设计方案所蕴含的文化理念、设计思路、创作技巧。可引入动态化的艺术表现效果,向市场消费者展现设计方案中蕴含的艺术元素,重新塑造受众的认知体验,尽可能地引起受众的情感共鸣,充分调动受众的信息收集能力与感官感知能力。在诸多设计方案中,要选择体验效果最佳的信息媒介组合形式,凸显品牌的市场营销价值,让消费者在视觉方面理解品牌形象的同时,正确把握设计方案中蕴含的思想要素,在品牌设计中提炼出具备一定思想深度的文化理念,还原设计者塑造品牌个性的基本流程,将多种能够吸引消费者注意力的符号与来自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文字组合起来,提升品牌设计鉴赏者对企业品牌战略的形象认知度,提升品牌产品受众的忠诚度[3]。

由于互联网上传播信息的路径较多,设计者应当在品牌设计方案中突出标志性符号的可识别性,突出品牌所具备的特殊功能,让潜在的受众认识到品牌设计能满足自身的需求,避免出现受众无法从合理思维渠道正确解读品牌基本内容的问题。设计者必须理解并秉承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主动使用带有浓厚娱乐性与趣味性的设计元素[4]。

2 互联网时代品牌设计传播路径的变化

2.1 信息传播方式的变化

新时代的网络化信息媒介传播方式具备交互性、多元性等基本特征,能够拓展品牌设计方案的传播范围。设计者与部分品牌受众进行不间断的持续性互动,可借助信息媒介传播网络从不同渠道传达有一定美学鉴赏价值的碎片化信息,发挥网络媒介的便捷性优势。为了保证品牌的基本设计方案能够凸显时代精神,设计者可面向不同层次的市场消费者推出形式各异、主题内涵较为贴近的品牌形象,让品牌的艺术形象处于不断变化的状态中,尽可能地满足各个阶层受众的偏好。设计者必须认识到交互式信息媒介传播技术的普及应用对品牌设计传播方式的客观影响,准确把握现代社会文化的发展趋势与演变路径,基于现实情况构建全新的品牌信息传播格局,有计划地拓展传播信息受众与品牌经营者之间的在线互动路径,保证多数潜在消费者能够快速接收到最新的品牌商品信息。设计者还应尽可能地拓展品牌信息传播的整体范围,吸纳、参考消费者提出的意见,对产品的基本功能、设计思路、营销形式进行全面调整,突出现代信息媒介技术的交互性特征,尽可能地减少品牌形象传播所消耗的商业资源,发挥在线销售运营的特殊优势,保证企业所推出的品牌形象能够在行业竞争中突出重围,保证消费者能够在广泛传播的品牌信息的影响下主动购买该品牌旗下的产品[5]。

2.2 品牌设计传播对象的变化

在传统社会媒介网络下,信息传播具备单向性特征,无法支持处于不同地理区域的消费者之间进行密切而不间断的交流,信息处于被动传播状态。互联网时代,新媒体的蓬勃发展导致社会信息传播环境发生变化,信息传播对象能够借助新媒体技术面向不同网络社区用户,传播最新的品牌设计信息。为构建较为完善的品牌传播体系,设计者必须基于目前我国社会信息媒介传播机制的发展趋势,为潜在的市场用户提供较为完善的品牌信息服务,借助数字化信息媒介快速传播能够吸引消费者注意力的宣传信息,突出品牌在市场大环境中的立体化形象,进一步改善消费者的使用体验,利用快速发展的互联网技术构建跨领域、跨行业的宣传网络,让用户获得来自设计者和销售者的信任感与尊重感。

3 提升品牌竞争力的正确设计思路

3.1 拓展受众感知品牌设计的渠道

设计者必须推出能够将品牌设计方案的视觉形象与听觉形象融为一体的立体化设计方案,主动调动产品受众的感官感知能力,把握多数品牌受用的视觉感知规律,深入分析并满足多数产品受众的信息需求,让品牌设计的整体形象通过新媒体平台与数字化网站界面与主要受众进行深度交流,让不了解品牌相关信息的受众通过观察、分析品牌设计方案,把握产品外观形象中蘊含的视觉信息,保证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感官元素在设计方案中融为一体,全面增强品牌设计的体验渠道的丰富性。要通过不同感官层面的互动,全面激发受众的感知能力,让不同形式的文化元素融入品牌设计方案,去除设计方案中缺乏实际价值的文化要素,突出设计方案的直观性与可辨识性,调整产品的造型、色彩与体积大小。

3.2 添加高质量文字设计

设计者应当遵循客观的视觉感知流程,根据具体情况逐步调整设计方案,在现有的品牌设计中,适当添加承载着独特艺术情感的形象化文字设计,让受众利用自身的形象思维,分析文字设计的实际意义与内涵,以此丰富品牌的艺术意蕴,提高思想价值;对自身进行图形化和抽象化处理,面向品牌的潜在消费者与传播信息的受众展现重要的商业信息,提升品牌设计中文字设计所具备的完整性与合理性,进一步改善品牌版面的视觉观赏效果。品牌形象设计者必须保证图形化文字所使用的色调与字号和品牌设计中所蕴含的其他基本要素的风格保持一致,使之与品牌形象深度融合,保证品牌受众能够直观而快速地解读信息的真实含义,以此全面提升品牌的市场传播效率与外部社会形象[6]。

4 新时代品牌设计的正确传播策略

4.1 整合多种社会信息媒介

为了引导互联网时代消费者消费方式的变化,企业应当全面整合可利用的信息资源,放弃传统的信息传播策略,主动搭建可自动化运行的智能传播平台,面向社会不同阶层传播复合型的多元化信息,正确处理好信息传播媒介与品牌设计内容之间的依存关系,主动制作内容完整、形式多样的高质量传播信息,利用社会舆论热点不断转换的基本发展趋势,依托现有的舆论热点新闻制作多种能够吸引受众注意力的传播信息,间接优化品牌信息的实际传播效果,提升品牌在社会重大事件中的出镜率与曝光率,让更多潜在的产品受众接收到传播信息。企业管理者应当在网络社区用户集体活动中选择适当的插入点,传播具备针对性的特殊品牌信息,将线上宣传与线下营销活动融为一体,依托网络开展前期的整体性宣传活动,尽可能地影响社会舆论热点的变化,吸引不同阶层群众的关注,采用新颖的传播手法,发挥互联网技术所具备的互动性优势,面向多个具备广泛影响力的论坛与网络社区开展在线宣传活动,鼓励品牌受众通过移动通信设备或电脑参与品牌信息传播活动[7]。

4.2 改善受众的品牌体验

在进行广泛而深入的品牌信息宣传之前,企业管理者必须遵循客观销售规则,在不同品牌之间建立信息关联,寻找信息传播策略与品牌具体特性之间的内在联系;在各个社交软件中构建信息发布网络,在公司旗下品牌推出全新产品时,运用潜在的可利用信息资源,开展系统性的社会宣传活动,树立品牌的良好外部形象,将产品的创新性、技术先进性等基本特征,通过在线宣传形式展现在市场消费者面前;正确利用营销方式,在传播品牌信息的过程中与消费者进行深度互动交流,体现品牌特殊的艺术魅力,以此全面优化品牌设计的传播效果。为了进一步改善受众的品牌使用体验,传播者必须依托社会流行的网络娱乐平台制作高质量的宣传节目,在富有娱乐性与传播价值的广告中融入品牌的主要产品信息,突破媒介局限与宣传思路的限制,让消费者潜移默化地对品牌产生强烈的认同感,向年轻消费者推出能够彰显其个性的特殊产品。

5 结语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社会信息媒体的资讯传播渠道开始高度融合。为了保证潜在的市场受众能够及时接收来自企业的品牌产品销售信息,设计者应当把握多数市场消费者的信息媒介使用习惯与心理特点,利用在社会信息媒介网络中占据主导地位的网络化媒体平台,开展面向不同领域、不同阶层的消费者的信息宣传活动,选择较为合理的信息传播对象,并将品牌的整体性设计方案与信息媒介的表现形式融为一体,突出品牌产品设计方案的风格性与时代性特征,放弃传统的二维平面设计理念,采用全新的、能够满足消费者商品需求的设计思路。

参考文献:

[1] 孙丹丽,郭月朦.基于“互联网+”的乡村产品品牌价值探索[J].包装工程,2021(08):234-240.

[2] 刘洪澍,孟祥阳.行为艺术思维在品牌设计传播中的价值研究[J].西部皮革,2021(07):95-96.

[3] 尹恒.基于生态文化理念的旅游文创产品设计策略[J].轻纺工业与技术,2021(03):125-126.

[4] 陈昊炜,吴余青.现代审美视角下非遗文创品牌的视觉设计及包装插画研究[J].湖南包装,2021,36(01):49-51,63.

[5] 刘昕.新时期品牌形象推广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湖南包装,2021,36(01):100-102.

[6] 曾德勤.插画平面设计  绘王品牌海报设计[J].美与时代(城市版),2021(02):128.

[7] 方卫,韦义剑.全球化背景下民间艺术品牌设计研究[J].艺术市场,2021(02):102-103

作者简介:袁文昊(1989—),男,黑龙江佳木斯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艺术设计。

邢晗(1982—),女,黑龙江佳木斯人,硕士,系本文通讯作者,研究方向:艺术设计。

猜你喜欢

品牌设计传播策略互联网时代
李双设计作品选
高瑞品牌设计策划
浅谈企业社会责任的品牌传播
浅析媒体融合下的“正和博弈”
探析公益节目《等着我》的传播策略
地方历史文化开发的媒介策略
互联网时代下的会计信息化教育变革探索
新媒体语境下新华网国际传播问题与对策分析
长沙远行品牌设计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