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网络文学男女频作家创作差异探析

2021-08-09李姝瑜

艺术科技 2021年8期
关键词:网络文学

摘要:本文以起点中文网及红袖阅读2020年度榜单前十和各个书籍的前一百条热门评论为例,对当代网络男女频作家的创作差异进行探析。差异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主角数量设置差异,其次是世界观构造差异,最后是爱情观差异。

关键词:网络文学;热门榜单;两性差异

中图分类号:I20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1)08-0-02

1 主角数量设置差异:单人主角及多人主角

小说的好与坏取决于作者对书中各个角色的形象塑造以及故事情节发展的整体把控。书中出现的角色多,描写也会有所侧重[1]。在主角的数量配置上,不同作家的设定是不同的。在选取的20本网络文学小说样本中,男频作家相比女频作家而言,更倾向于单一男性主角设定,即所谓的“大男主文”,10本男频文学均为“大男主文”。女频作家则被分为两类,一类也是单一主角设定,只不过主角性别为女,更多则是多主角设定的作品。

1.1 “大男主文”的个人英雄主义

在基础的主角数量的设置上,男频和女频作家的创作差异就得到了明显的体现。男频作家相较于女频作家更愿意展示个人主义,甚至个人英雄主义。他们在塑造主角时会给予主角许多天赋,包括但不限于超高的武力值,也就是所谓的“金手指”。这就像是創造了一颗太阳放置在整篇文学中,一切配角都默认为主角的陪衬。这样的情节很容易给人“爽”感,成为所谓的“爽文流派”。但是这样的作品的弊端在于无论作者设置的情节有多么复杂,都容易使主角变成单边的静态角色[2]。如《大奉打更人》,无论探案情节多么离奇、作者渴望塑造多么隐晦的情节,评论区总是反响平平,并不能引起读者对于剧情的兴趣,阅读兴趣依旧是流于“爽感”。小说不能一味地投读者所好,而应该具备充实的内在思想[3]。

1.2 “大女主文”的隐性主角

有“大男主文”,就有对应的“大女主文”。“大女主文”在一定程度上展现了新时代女性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4]。与“大男主文”不同的是,“大女主文”并不是绝对的单一主角。以《夫人你马甲又掉了》为例,这本书标签里标注的是“女强”,但是其中有一个隐性主角,也就是男主。女主看似独立,并且作者为女主也设计了很多优势,但其实很大一部分优势并不是来源于主角本身,而是由男主给予女主[5]。可以发现,有女主的地方一定有男主的身影,男主角虽然不至于成为“大主角”,却时常被提及,成为隐性的主角。

1.3 多主角的均衡描写

除了单一主角文学,女频作家更喜欢设定多主角来推动剧情发展。主角之间相辅相成,推动剧情的发展[6]。这使角色之间达到一个相对平衡的状态,很难给读者“爽感”,但是会给读者空间来揣摩剧情,研究角色之间的关系,从而对剧情以及角色本身产生兴趣[7]。但是这样的设置使剧情无法跳出主角之间,大部分剧情都成为服务主角的工具,读者容易纠结于主角之间而忽略了主角与配角的剧情[8]。以《重生之将门毒后》为例,除了男女主的剧情,在前一百条评论中,有六十七条在关心属于配角的故事线,而这一部分故事线被作者忽略了。

2 小说世界观构造差异:平和与宏大

网络文学世界观塑造具有更强的开放性和创造性,能给予作者自由表现自己理想世界的空间。大多数文学背景都是作者依托自己的社会环境、人文环境创作激发出来的[9]。根据所抽取的样本来看,男频与女频的文学在作品整体背景塑造上呈现巨大的差异性。

2.1 温和的环境

女频文学的榜单前十中,有5本在简介中带有“豪门”标签,这5本是榜单中所有的现代言情小说,且其中的4篇同时带有“总裁”标签。另外两篇古代言情小说均带有“宅斗”“王爷”标签。而10篇小说中,仅有一篇带有“女强”标签。对此可以大致得出三个结论。其一,女频作者在创作中偏向于将主角放在一个较温和的大环境中,即使主角看似很惨(如《庶女攻略》),文章大环境也是相对稳定的,并不存在战乱等因素。在满足生存需要的基础上,主角才会追求温饱之外的东西,例如爱情[10]。故事的展开是在一个较小的舞台之上,如一家之间、一宫之间、一城之间。其二,女频作者塑造基本人物形象时,依旧离不开“男强女弱”的套路,通常没有办法保持男女主角社会地位的平等。如带有“总裁”标签的小说中,有两篇女主身份分别是设计总监和女演员,这样女主在某些情节中就会被男主拯救,与简介中提到的“逆袭”有一定的出入。其三,相比创造令人难忘的故事背景,女频作家更偏向用故事背景等一切资源为主角的情感路线做铺垫。人有与生俱来的社会性,人做出的任何举动都无法摆脱社会对个人的影响[11]。而小说里却是社会为人所使用,显得小家子气。

2.2 宏大的社会

在男频抽取的10本作品中,平均每本带有4个标签,整体来看,作品带有的标签较少,且相较于女频榜单增加了关于背景的描写。男频文章在很大程度上倾向于构造宏大的社会观,男频作家更想让主角改变时代和社会[12]。如《赘婿》的作者就正面地说过自己会让男主在架空的封建朝代中完成社会主义制度的推进。在所抽取的10本小说中,类似的有8本。主角完成一个能改变社会现实的丰功伟业似乎成为作者的创作目标[13]。相较于女频作家将幻想重心放在感情线上,男频作者更注重故事情节以及框架的构造,他们倾向于以感情线辅助主角的宏图伟业[14]。比如当书中有某个重要配角死亡后,女频作家的创作模式可能会是“女主伤心—男主安慰—二人感情升温”,而男频作者的创作模式则可能是“男主伤心感叹—痛恨对手反思自己—走上变强的道路”。

3 男女作家的幻想爱情观:多个配偶还是单个配偶

无论是男频作者还是女频作者,在塑造主角的整体形象时都逃不开塑造主角的爱情。爱情是人类所特有的美好心灵感受[15]。男频作家在创作时,虽然不会将爱情作为小说中心,但是也会把爱情线放在其他感情线之前。女频小说的主体更是建构在主角的爱情上。根据样本来看,男频作家和女频作家再一次呈现出绝对的差异。10名男频作家全都给主角同时配置了多位感情对象,10名女频作家则是全都为一个主角搭配一个情感对象。网络比现实更具开放性[16]。在网络中,男女作家在感情理解上的巨大差异得到了具象化的展示。

3.1 感情来源于征服欲

男频作家在创作中倾向于让主角的感情线服务于主角的事业进程,放在这里同样适用。百分之百的多爱情对象表现出男频作家群体对于男性角色感情线的草率。作者在塑造主角时,赋予了他们过多的优势来增加作品的“爽感”,如《大奉打更人》中主角的推理能力与武力值。这样的主角设置使如果只能有一个女主角的话,这个女主角也需要与之相当。但是,男频作家并不需要这样一个优秀的女主角,他们需要通过被男主征服的女性角色[17],从另一个维度来表现男主。无论这个女性角色在其他情节里多么厉害,只要遇到男主,她就会被征服[18]。男频小说在塑造这样的感情线时,很容易流于肉欲的描写[19]。对比男频前8篇小说的评论,有超过一半的读者认为“到了情节的后半段就只剩色情描写了”,拉低了主角以及作品的层次。显然,作者把多爱情线作为展现主角征服力的同时,处理不当的话也会贪图文章“爽感”,成为低俗文学。

男频文学中存在十分隐晦的爱情线,比较10本小说中的女性角色,可以发现如果把各个作品中依附于男主而存在的女性角色的性格按照各自作品分别结合起来,如将《赘婿》中的所有女性角色的性格结合以及将《从红月开始》的所有女性角色的性格结合进行对比,会发现前者展现出来的形象是温婉但是内心坚韧,后者所表现出来的形象是性格冷淡而坚强,这种性格综合展现出来的就是作者心目中的“完美女主角”[20]。

3.2 完美的爱情应忠贞不渝

与征服的爱情相反,女频文学本身便是基于男女情爱,因此较好地保证了对爱情的细致描写。女频作家对于爱情的描写远高于其他作品环节[21]。她们在描写爱情时,通常会用多金却很有保护力的伴侣、得到了惩罚的第三者等通俗套路。女频作家在塑造爱情时带上了自己的影子[22]。如今,女性在职场上、在生活中仍会遭受一些不平等待遇,导致她们在接受自己是女性这一事实后,将期望与幻想放置在自己的伴侣身上[23]。就像男频作家在创作时追求权力一样,女频作家追求被爱人保护、被爱包围的安全感。尊重个人欲望,开始成为她们自觉的要求[24]。这样的小说在满足了女性读者对于爱情的“爽感”后,导致作品创新力度不够,广度不够,深度也无法保证。女频作家对婚姻和爱情的态度基本保持一致:爱情诚可贵,背叛婚姻,最终都不会有好结果[25]。由于女性特质,所以对婚姻及感情的感性大于理性。

女频作家对于爱情忠贞的描写到达了一个近乎虔诚的态度,她们笔下的爱情,是男女双方让彼此成为唯一。甚至对于重要的配角,女频作者也更愿意在番外里给予配角完满的爱情结局。

4 结语

男频及女频文学在很大程度上展现了当代网络文学中的两性创作及阅读差异。男频文学忠于权力追求,对待爱情草率;女频文学追求完美爱情。这就像现代社会对两性现状的一个放大描写。网络文学的开放性很好地展现了这些创作的巨大差异,值得探究思考。

参考文献:

[1] 顾陶淘.沉沦与新生:论太宰治《人间失格》中的三重视角[J].汉字文化,2019(18):94-95.

[2] 杨元元.浅析电影《无名之辈》的艺术特色[J].汉字文化,2019(12):69-70.

[3] 顾诗怡.浅谈由小说改编成电影的细节处理——以《买地方报的女人》为例[J].汉字文化,2020(10):126-127.

[4] 姚佳.女性意识的挣扎与文化思索——以陈凯歌电影为例[J].艺术科技,2020(01):37-38.

[5] 刘微.浅谈原生家庭重男轻女现象——以电视剧《都挺好》中苏明玉角色分析为例[J].戏剧之家,2019(29):99,101.

[6] 巢千麗.浅析欧里庇得斯《美狄亚》与《美狄亚·声音》中美狄亚形象的差别[J].汉字文化,2020(19):118-119.

[7] 卫蔚.《樱桃园》中的人物关系[J].汉字文化,2020(04):84-85.

[8] 裴蕾,缪军荣.《受戒》:用风情抒写人情[J].汉字文化,2019(04):71-72.

[9] 侍渝杰.浅论《罪与罚》的伦理观[J].大众文艺,2019(07):45-46.

[10] 高涵晶.松本清张推理小说中的人性探析[J].汉字文化,2020(06):97-98.

[11] 许凌云.浅析《驿路》中的社会性表现[J].戏剧之家,2019(22):106-107.

[12] 周林晔.生命短暂,价值恒久——浅析电影《变脸》与个人价值[J].汉字文化,2020(02):119-120.

[13] 张晨.浅谈《罗马》中的男女众生相[J].汉字文化,2019(15):75-76.

[14] 赵紫薇.浅析电影《赎罪》中的爱情与人性[J].汉字文化,2019(16):127-128.

[15] 李晓薇,郑仁霞.浅析《水形物语》的叙事策略及主题表达[J].艺术评鉴,2019(15):157-158.

[16] 张勤,张梓墨.浅析网络礼仪存在的必要性[J].大众文艺,2019(11):260-261.

[17] 张越.电影《驿路》中的婚恋观[J].汉字文化,2019(12):84-85.

[18] 郭贞娴.文学作品中的人性思考——读威廉·福克纳诺贝尔获奖辞有感[J].戏剧之家,2019(24):235.

[19] 徐金洁,韩天.从耻感的呈现探究沈从文小说中的两性关系[J].戏剧之家,2019(12):220-221.

[20] 陈心雨.浅析《灿烂千阳》中的女性形象[J].汉字文化,2019(15):67-68.

[21] 朱天慈.浅谈席慕蓉诗作中体现的爱情观及其社会意义[J].汉字文化,2019(14):80-81.

[22] 魏中华.浅析《局外人》中的荒诞世界与对本真的追求[J].汉字文化,2019(10):41-42.

[23] 徐菲.浅析《了不起的盖茨比》中被豢养的女性——黛西[J].戏剧之家,2019(24):223,225.

[24] 周林晔.巴金《家》中三组女性形象对比[J].汉字文化,2020(15):56-57.

[25] 张越.电影《驿路》中的婚恋观[J].汉字文化,2019(12):84-85.

作者简介:李姝瑜(2001—),女,江苏连云港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网络文学。

指导老师:韩模永

猜你喜欢

网络文学
走进中国网络文学的五大热点
对待网络文学要去掉“偏见与傲慢”
网络文学竟然可以这样“玩”
网络文学趋向“一本正经”
揭秘网络文学
网络文学发展与批评及理论的互动关系
网络文学IP化的“技术标准”——以《琅琊榜》为例
网络文学“走出去”是中国文化的成功吗?
网络文学的诞生
网络文学催生新的文化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