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客从何处来

2021-08-09王中翼

中学生百科·大语文 2021年8期
关键词:家谱

王中翼

【作者简介】

曾国藩(1811—1872),字伯涵,号涤生,谥文正,湖南长沙府湘乡荷叶塘白杨坪(今湖南娄底双峰县荷叶镇大坪村)人。晚清军事家、政治家、理学家、书法家,“中兴名臣”之一,洋务运动的创始人;也是文学家,晚清散文“湘乡派”创立人。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一生著述颇多,昔有《曾文正公全集》,今有《曾国藩全集》。

原文

衡阳彭氏谱序

曾国藩

吾少时读家谱,曾子十五世孙据,以关内侯避王莽之乱南迁,为南州诸曾之祖。①私怪据事迹不见于他书,旧谱于何取征?②后读《欧阳文忠公集》,见其《答曾子固书》,亦以關内侯据为疑,引史例以讽之,乃知吾曾氏本据为始迁之祖,相沿且千岁,由来旧矣。③欧阳公谱牒之学,号为精审。④然其所著《唐宰相世系表》,于巨族既推其本源出于某帝某王,又历叙汉世名贤。⑤如琅邪王氏,已称出周灵王子晋之后,而又叙王吉、王骏之系;兰陵萧氏,已称出帝喾之后,而又叙萧何、望之之系;相承不绝,如屈伸指而数庭树,略无参稽犹豫之辞。⑥公尝讥司马迁不能阙疑,后人又讥欧阳氏不善阙疑,所谓目能见千里,而不能自见其睫也。⑦

君子慎度身世,信诸心则蒙大难、决大计而不惧;未信诸心,则虽坦途而不肯轻试。其于临文,亦若是焉可耳。⑧

衡阳彭雪琴侍郎,以诸生从戎,十有三载,肃清长江,克名城以百计,殕巨憝于金陵。⑨当其提挈饥军,出入锋镝,誓不与此贼同戴三光,天下称为烈士。⑩及夫勋劳日著,朝廷授为安徽巡抚,授为漕运总督,皆屡疏固辞不拜。1 1退然若漆雕之内不自信,卒不轻于一试,又何慎也! 1 2

同治四五年间,东南大定。1 3侍郎与其宗长老修订彭氏家谱。彭氏本贯江西之泰和,至明世有曰声扬者,始迁于衡。1 4其后八传曰步南者,肇修谱牒。1 5我朝康熙中再修之。道光十三年,侍郎之考赠光禄君三修之,及是,四次修撰。1 6族之才俊子弟,奋迹师中,积功累伐,珥貂相望,簪绂云兴,皆著于录。1 7彭氏日益光大矣。

其系表,断自声扬公。1 8凡前世达人,暨同姓异望之显者,别为一编,不与本宗相淆。1 9盖凛凛乎阙疑之谊云。2 0

国藩之先世,亦自江西迁居衡阳;至明季,更迁湘乡;而祠庙今尚在衡,与彭氏击柝相闻,墟烟相接。2 1曩者不揆愚陋,尝慨然欲重订家谱,述其可知者,而差其可疑者,区为别录。2 2不求尽合于欧、曾大儒,但求慊于吾心。2 3久困兵间,未遑执简。2 4感侍郎急于先务,故为之序,以答其请,因抒余之夙怀。2 5

(据钱仲联主编《曾国藩文选》,分段、标点略有改动)

注释

1家谱:又称族谱、宗谱、谱牒等,是一种以表谱形式,记载一个家族的世系繁衍及重要人物事迹的书。曾子:即孔子弟子曾参。十五世孙据 :第十五代孙曾据。以:以……身份。关内侯:爵位名。秦汉二十等爵位中第十九等为关内侯。为南州诸曾之祖:是南方众多曾氏的始祖。南州,指南方地区。

2私怪:私下对……感到奇怪。旧谱于何取征:过去的家谱是从哪里获取证据的?

3《欧阳文忠公集》:北宋文学家欧阳修的文集。曾子固:曾巩,字子固,唐宋八大家之一。

4欧阳公谱牒之学,号为精审:欧阳修研究家谱的学问,号称精密周详。欧阳修编《欧氏家谱》时所创立了一种以“世系表”特色见长的修谱体例,被称为“欧式谱”,后世修谱多有采用,影响很大。另,苏轼创制了“苏式谱”体例。

5《唐宰相世系表》:欧阳修主持编修的《新唐书》中的篇目。《唐宰相世系表》是廿四史中唯一的记录帝室王族之外谱系的巨表,共收入唐代宰相三百六十九人凡九十八姓的世系,记录了唐代人物数万名,对于唐代历史、文学、社会诸方面的研究工作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但也有很多舛误。

6琅邪王氏:王姓望族之一,因其郡望为秦汉时期的琅邪郡(今山东临沂一带)而得名,是著名的名门望族。周灵王子晋:即王子乔,名晋,字子乔,周灵王太子,据说后乘鹤升仙,历来被奉为王氏始祖。王吉:西汉琅琊人,官至谏议大夫。王骏:王吉之子,官至御史大夫。兰陵萧氏:古代著名家族之一,因开基于兰陵县(今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而得名。帝喾(kù):姬姓,名俊,号高辛氏,是古代“五帝”之一。萧何:西汉著名军事家,“汉初三杰”之一。望之:萧望之,西汉兰陵人,曾任太子太傅。略无参稽犹豫之辞:一点也没有验证考核、迟疑不决的措辞。

7阙疑:对疑难而未解者存而不论,不随便下结论。不能自见其睫:即成语“目不见睫”之意,自己的眼睛看不到自己的睫毛。比喻没有自知之明。也比喻只见远处,不见近处。

8慎度身世:谨慎地估量自己的际遇、能力。信诸心:内心深信不疑。诸,之于。

9彭雪琴:即彭玉麟(1816—1890),字雪琴,衡阳人,湘军水师统帅,曾任兵部右侍郎、兵部尚书。著名政治家、军事家、书画家。与曾国藩、左宗棠并称“大清三杰”。克:攻克。殕(bó)巨憝(duì)于金陵:在南京消灭了大恶人。指1864年湘军攻克南京,剿灭太平天国之事。殕,跌倒,倒毙。巨憝,元凶,大恶人。金陵,今南京,太平天国定都于此,改称天京。

1 0提挈:带领。锋镝(dí):泛指兵器。锋,口。镝,箭头。此贼:指太平军。三光:日、月、星。烈士:胸怀大志、刚强勇猛的人。

1 1巡抚:清朝省级军政长官。漕运总督:清代官名,总管山东、浙江、湖南等八省漕政。屡疏固辞不拜:屡次上奏疏坚决推辞而不接受。

1 2退然:后退的样子。若漆雕之内不自信:好像漆雕开那样内心不自信。漆雕,漆雕开,孔子的弟子。《论语》中记载,孔子让他出来做官,他回答说:“吾斯之未能信。”表示不愿做官。孔子听了很高兴。

1 3同治四五年间:1865、1866年间。

1 4本贯江西之泰和:原本世代居住在江西省泰和县。贯,世代居住的地方。

1 5八传:传续到第八代。肇修谱牒:开始编修家谱。

1 6考:(已去世的)父亲。赠:追赠,赐死者以官爵或荣誉称号。及是:到这一次。

1 7奋迹师中:在军中奋起建功。积功累伐:不断累积功业。伐,功,功劳。珥(ěr)貂:在冠旁插上貂鼠尾作装饰。为汉时侍中、常侍的服饰。代指显贵官宦。簪绂(zān fú):冠簪和缨带,古代官员服饰。代指达官显贵。云兴:像云一样兴起。

1 8系表:反映世系情况的图表。断自声扬公:从声扬公开始斷代记载。公,对人的尊称。

1 9达人:显达之人。暨:与。同姓异望之显者:姓氏相同而郡望不同的那些显达之人。不与本宗相淆:不跟自己这一宗支相混淆。本宗,本宗族。文中指彭氏当中彭声扬支系后代。

2 0凛凛乎:不可侵犯的样子。这里是严肃规范、严格规整的意思。谊:合宜的行为。

2 1“国藩之先世”句:曾国藩为湖南湘乡荷叶塘(今属双峰县)的大界曾氏,其远祖在今山东武城县。曾氏南迁始祖曾据东汉时南迁至江西。宋代“迁湖广始祖”曾孟鲁从江西迁至湖南茶陵。曾孟鲁第四传孙曾霸迁衡阳,其后代又于明末分迁祁阳、湘乡等地,居湘乡者为曾国藩家族。明季:明末。祠庙:祭祀先祖的祠堂,也叫宗祠。击柝相闻:形容相距很近。击柝,敲梆子巡夜。墟烟:村庄的炊烟。

2 2曩(nǎng)者:从前。不揆(kuí)愚陋:不估量自己的愚笨浅陋。揆,估量,揣测。差:区分。区为别录:分开另作记录。

2 3欧、曾:指欧阳修、曾巩。慊(qiè):满足,满意。

2 4未遑执简:来不及执笔编写。

2 5先务:首要的事务。夙怀:早就有的志向、心愿。

参考译文

我年轻时读家谱,看到曾子的第十五世孙曾据以关内侯的身份逃避王莽之乱而迁徙到了南方,成为南方各地曾姓的始祖。我私下感到疑惑:曾据的事迹没有在其他书籍中见到记载,过去的家谱是从何处得到证据的呢?后来读《欧阳文忠公集》,见到他的《答曾子固书》,文中也把关内侯曾据作为疑点,而引用修史书的体例加以委婉暗示。我这才知道我们曾氏把曾据作为始迁之祖,已经代代相沿将近千年,由来已久了。欧阳修研究家谱的学问,号称精密周详。可是他所著的《唐宰相世系表》,对于那些大家族一方面推究他们的本源是出自某某帝王,一方面又详尽叙述那些大家族在汉代的名人贤士。例如琅琊王氏,已经说是出自周灵王太子晋的后代,而又叙述了王吉、王骏的世系;兰陵萧氏,已经说是出自帝喾的后代,而又叙述了萧何、萧望之的世系。他们的世系记载得前后相接,连续不断,好像屈伸手指去数庭院中的树木那样(清楚明确),一点也没有验证考核、迟疑不决的措辞。欧阳修曾讥笑司马迁没能对有疑问的事情存而不论,可是后人又讥笑欧阳修不善于处理有疑点的史料。这就是所谓的眼睛能看见千里之远,却不能看见自己的睫毛吧。

君子谨慎地估量自身的际遇、能力,如果自己内心深信不疑,那么即使遭受大难、决定大事也不会害怕;如果内心不相信,那么即使是面对坦途大道也不肯轻易试行。对于写文章,也像这样就好了。

衡阳人彭雪琴彭侍郎,以生员的身份从军十三年了,他(统领水师)肃清了长江的太平军,攻克的著名城邑数以百计,在南京覆灭了太平天国的元凶。当他带领士气旺盛的军队时,在刀光箭雨中出生入死,誓死与太平军不共戴天,天下人民称赞他是胸怀大志、刚强勇猛的豪杰。等到功勋一天天显赫后,朝廷先后授予他为安徽巡抚、漕运总督,他都屡次上奏疏坚决推辞,不接受任命。谦恭退让,如同漆雕开没有信心一样,最终都不肯轻易试一试,又是多么慎重啊!

同治四五年(1865、1866)间,东南一带十分安定了。彭侍郎和他宗族的长者一起修订《彭氏家谱》。彭氏原本世代居住在江西省的泰和县,到了明朝,有一位叫彭声扬的先祖,才迁徙到了衡阳。彭声扬的第八代后人中有一位叫彭步南的,开始纂修族谱。到本朝康熙年间第二次修订。道光十三年(1833),彭侍郎被追赠为光禄大夫的父亲,作了第三次修订,而这一次,是第四次修订。彭氏家族中的杰出人才在军队中奋发崛起,不断建功立业,高官显宦纷纷涌现,像云彩一样升腾汇聚,这些都记录在册。彭氏家族日益显赫盛大了啊。

《彭氏家谱》的世系表,从声扬公开始划分世系。凡是前代的贤达之士,以及同姓而不同郡望的贤达之士,另外编写为一部分,不与自己这一宗支(声扬公支系)相混淆。这是对存疑之处严格规范的恰当做法啊。

我本人的先祖,也是从江西迁居到衡阳,到了明朝末年,再迁徙到了湘乡;并且祠堂现在还在衡阳,与彭氏家族相距很近,击打梆子的声音都能互相听到,村落的炊烟都能相连。我从前不估量自己的愚笨浅陋,曾豪爽激昂地打算重新编修自己的家谱,把那些确切可知的叙述记录下来,把那些有疑问的区分开来,另外记录。不求完全符合欧阳修、曾巩两位大儒的说法,只求自我内心的满意。可惜长久以来,忙于军务,没来得及执笔编写。有感于彭侍郎对修谱这件紧要的事务急于办理的做法,所以为他写了这篇序,以答复他的请托,也借此抒发我长久以来的志愿。

漫读

“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

翻开厚重的中国历史,有多少故土变异乡,异乡成家乡的悲欢故事?有多少移民迁徙辗转的苦难传奇?细读辉煌的华夏文明史,凝结着多少移民带来的交流融合?汇聚着多少移民筚路蓝缕的丰功伟绩?

伴随着华夏文明的演进和社会历史的发展,中华大地上宏大的迁徙、移民场景,历朝历代,层见叠出,未曾断绝。商代有盘庚迁殷。到了周代,据《诗经·大雅》中几首周民族史诗(《生民》《公刘》《绵》等)记载,周人最初定居邰地,公刘率众民从邰地迁至豳地,后来在古公亶父的率领下,又一次移民,由豳迁至岐下。

此后历朝历代都有大规模的移民,其中有政府为开疆拓土、发展经济而组织的迁徙。如秦始皇“徙天下豪富于咸阳十二万户”,以充实关中;派大军南征百越之地,移民数十万人。汉代实行移民戍边政策,屯垦移民大西北。明初的洪武大移民更是规模空前,几乎遍及全国,数量多达千万,至今流传有“大槐树”“江西填湖广”等说法。清初又有“湖广填四川”等移民运动。

但其中更多的是因战乱而逃难迁徙。类似“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流离迁徙的故事,比比皆是。西晋末年“五胡乱华”导致“衣冠南渡”,唐末宋初,战乱频仍,大量人民流落到江南。北宋末年的“靖康之乱”,再次导致大批北方居民避难南下,正如辛弃疾词所言:“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清初,迁徙到伏尔加河流域的蒙古土尔扈特部落十几万民众不堪沙俄压迫,艰难回迁,东归故国。清末民初,内忧外患,民不聊生,又出现了“闯关东”(河北、山东等地人口向东北迁移)、“走西口”(山西、河北等地人口往西北迁徙)、“下南洋”(东南沿海居民迁徙至东南亚一带)等移民潮。

至于因灾荒、为官、经商、从军征戍、犯罪流放等各种各样的原因导致的小范围、小规模移民现象,更是时时上演,不计其数。

如果把观察的目光缩小到某一相对固定的群体(如某一家族、族群)或某一地域的居民,再纵向考察其来龙去脉,渊源流变,则可以更加直观地发现这些群体千百年来迁徙变化的脉络,探寻其中辗转迁徙的歷史背景和各种因素。这是一件非常有意义、有价值的事,当然也是繁难艰巨、殊为不易的事。

好在现代以来已有不少学者爬罗剔抉,贡献了丰硕的成果。如研究湖南人口迁徙的权威之作、著名历史地理学家谭其骧先生所著的《湖南人由来考》,湖南图书馆编纂的《湖南姓氏源流》,熊金望、龚良才编纂的《修水县姓氏志》,罗香林所著《客家研究导论》,谢重光所著《客家源流新探》,司雁人所著《河源客家简史》……

具体事例如当今遍布海内外的客家民系,根据几代学者的研究,客家人的祖先原本是中原南迁的汉人。“客”即来自外地之意,所谓客居他乡的“客籍人”。从西晋末年到清朝,历经至少五次大迁徙,不断南下,往各地分散迁徙,逐渐形成以“客家四州”(广东惠州、梅州,江西赣州,福建汀州)为主要聚居地,辐射到广西、湖南、四川、台湾、海南、港澳、东南亚等地的人口达数千万的庞大民系。在这壮阔图景的背后,是一代代、一家家移民的艰辛迁徙路、艰难创业史。他们与故土渐行渐远,也许开创基业、安家落户才几代人,刚开始习惯把异乡作家乡的生活,却因为天灾人祸又不得不迁往新的异乡。

开国元勋朱德曾在《回忆我的母亲》一文中介绍他的家世说:“我家是佃农。祖籍广东韶关,客籍人,在‘湖广填四川时迁移四川仪陇县马鞍场。”“乙未(一八九五)那一年,地主欺压佃户……逼着我们搬家。在悲惨的情况下,我们一家人哭泣着连夜分散。从此我家被迫分两处住下。”

又如著名的江州“义门陈氏”,其先祖最初定居庐山之麓。公元832年,始祖陈旺因官迁徙移居德安县,从此开枝散叶,两百多年间一直合族聚居,人口多达近四千人。家崇孝悌,门尚敦睦,和谐相处,井井有条,受到从地方到朝廷的各种旌表褒奖,成为倡导“忠、孝、节、义”的道德典范。同时人文蔚起,人才辈出,冠盖如云,权倾朝野。但家族过于庞大显赫,也给统治者带来了危机感。宋仁宗以陈氏孝义太盛,散至各地作忠孝典范、教化民风为由,于嘉祐七年(1062)将“义门陈氏”分迁到全国72个州郡,144个县,分成大小291个庄,从此,一家衍成万户。而分归各地的子孙们开始用新的奋斗讲述他们的故事。

其中,迁闽始祖魁公一支便是陈寅恪家族的由出宗系。陈寅恪祖上一支先是迁往福建宁化,继而辗转至广东潮州,后又回迁到福建上杭,清朝乾隆年间,陈寅恪的近祖又迁到江西义宁州(今江西修水)竹塅村。多年迁徙不断的陈氏子弟牢记“义门陈氏”家训,立志建功立业、重振家风。经过几代人的“耕读传家”,培育出了一个声名显赫的文化型大家族,其中有清末维新派著名人物陈宝箴、“同光体”诗派领袖陈三立、画家陈衡恪、国学大师陈寅恪、“中国植物园之父”陈封怀。

在某种意义上,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几乎所有中国人都是移民的后代。而中国人本是安土重迁,最具有故土情结的,“背井离乡”总是令人不快的事情,用上这词总包含着难言的无奈与酸楚。所谓“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中国人注重报本思源,寻根问祖,无论走到哪里,都不忘根在何处,先祖是谁。因此,访诸父祖长老,总有娓娓道来的祖先迁徙故事,问询一姓一氏,总有记载郡望迁徙、世系源流的家谱珍藏。因此,我们的寻根文化特别发达,我们的乡愁文学自古动人。

正如李白所言:“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诗经》中,一位宋人身在卫国,思归不能,面对河水,反复咏唱 :“谁谓河广?一苇杭之。谁谓宋远?跂予望之。”(《卫风·河广》)一位战士常年征战,终得解甲还乡,不禁感慨万千:“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濛。我东曰归,我心西悲。”(《豳风·东山》)“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离开家乡再远再久,能够回到桑梓之地终是幸事,如果回不来呢?

或许是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中“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的刻骨思念。或许是刘皂《旅次朔方/渡桑干》中复杂心态:“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也或许是马致远《秋思》中“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的凄楚孤寂。最可怜无助的恐怕是曹植笔下的“万里客”了吧:“门有万里客,问君何乡人。褰裳起从之,果得心所亲。挽裳对我泣,太息前自陈。本是朔方士,今为吴越民。行行将复行,去去适西秦。”(《门有万里客》)

如果说正史记载了大规模的移民事件和权贵名人的迁徙线索,文学则从一个侧面生动但碎片式地反映了迁徙的千姿百态,那么流传于民间的大量家乘族谱,则为千百年来大地上的迁徙移民提供了更为丰富详实的个案。

什么是家谱?年轻的朋友可能不太熟悉,顾名思义,就是一个家族的历史记载,其实是一种特殊的综合性的史类文献。家谱是中国特有的文化遗产,不仅记录着该家族的来源、迁徙的轨迹,还包罗了该家族生息、繁衍、婚姻、文化、族规、家约等历史文化的全过程;在封建时代具有敦亲睦族、教育子弟、培育优良家风、传承家族文化的独特作用,而通过家谱,现代人能够了解当时的历史面貌、时代精神、社会风尚,了解在那个历史背景下的人们的生产、生活情况。

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家谱是影响人数最多、影响时间最长、影响面最广的书籍之一。

近现代以来,家谱的价值得到广泛重视。清代著名史学家章学诚说 :“夫家有谱、州有志、国有史,其义一也。”把它与国史、方志并称为中华民族的三大历史文献。家谱对于历史学、地理学、民俗学、人口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的深入研究,均有其不可替代的独特功能。例如,在家谱的“房派图”“支派分布图”“迁徙图”“先世考”“世系图”以及家谱的一些序跋中,记录了家族人口的数量、迁徙、分布、婚姻状况等资料,可供人口学研究者使用。许多历史人物,其家谱中大都有十分详细的传记、行状、墓志、年谱等,对研究历史人物及其家世大有帮助。一些重大的历史事件,也可以在众多家谱中得到珍贵的佐证,并且补充真实丰富的细节,增添生动的注脚。

唐宋以后,修谱之风逐渐在民间盛行,进而得到朝廷鼓励。封建时代,修谱是每个家庭、家族的一件大事,往往由德高望重的长者或贤达饱学之士倡导主修,而他们也视之为义不容辞的责任。政治家、大文学家欧阳修、苏轼在编修家谱的过程中,更是开创了“欧式谱”“苏式谱”的编修体例。曾国藩作序的《衡阳彭氏谱》,编修于同治六年(1867)。彭玉麟统率水师,与湘军一起平定了太平天国,“东南大定”,大功告成,军务稍暇,于是“急于先务”,“与其宗长老修订”了《衡阳彭氏谱》,颇有使命在肩、早成夙愿的意味。又请曾国藩作序,自然有显亲扬名、光耀门楣的意思。而序文中,曾国藩简要介绍了《衡阳彭氏谱》的编修概况和迁徙情况,说“彭氏本贯江西之泰和”,从而引出自己的家世,“国藩之先世,亦自江西迁居衡阳;至明季,更迁湘乡;而祠庙今尚在衡,与彭氏击柝相闻,墟烟相接”。这样写,从行文看,增加了亲切感,而从深层看,更是触动了曾国藩自己的心事。原来他也早就有“慨然欲重订家谱”的计划,只是军务繁忙,国事在先,还未能实现,因此也借此“抒余之夙怀”。

事实上,位高权重、国事在身的曾国藩一直未能如愿,但是早在道光年间就积极参与了《大界曾氏三修族谱》的编修工作。此谱主修是曾国藩的叔父曾骥云,道光二十年(1840)成稿。据邹华享《解读〈大界曾氏五修族谱〉》考证,“曾国藩曾协助其叔父踪迹曾氏源流,修正旧谱错讹”。为此还遍访衡阳、湘乡、邵阳、新化、宁乡等地的曾氏宗亲。一百多年后的1944年,曾国藩之长曾孙、著名教育家曾约农,在日寇的烽火狼烟之中辗转逃回故里湘乡荷叶塘隐居期间,“未曾少息,不辞辛苦,欣欣然以谱为乐”(见曾宝荪《大界曾氏五修族谱跋》),主持编修了完备的《大界曾氏五修族谱》。

据《潇湘晨报》2019年6月2日《曾国藩先祖从江西流浪到湖南,路上会发生什么》(本段引文均出自此文)一文的作者钱烨的走访考证:“曾氏南迁始祖曾据,在汉朝耻于‘事王莽而率族二千余人由山东渡江南迁至江西吉阳乡(今吉安市)定居,后又迁至莺迁乡(今江西省永丰县境)。曾氏四十一世,曾据后人曾敬修,在宋初由庐陵上查自徙睦陂,生一子,孟鲁。”睦陂位于今江西省永丰县坑田镇秋田村。“《大界曾氏五修族谱》卷八不仅提及孟鲁公由江西睦陂迁居茶陵纂溪的事实,还认为孟鲁公因家贫,流浪至湘。”时在宋雍熙年间(984—987)。“据考证,他大概从江西永丰县南恩江下水,渡小船,经恩江、赣江,西转入禾水,穿过永新县境抵达湖南茶陵(马江镇纂溪),全程260多公里,大概需要走11天。”不承想,曾氏这位“迁湖广始祖”竟是一个孑然一身的流浪汉,当初是因为穷困潦倒、迫于生存而流落他乡。他并无明确目的地,只知道不断出发、寻找。500多里的跋山涉水、风餐露宿、饥渴劳顿,加之前路茫茫,一路的艰辛苦楚可想而知。而之所以往西寻找出路,是因为江西开发较早,移民很多,“已经很难再为多余的人口腾出空旷的土地用来开垦了,此时人们将目光投向了地理气候颇为相似的湖南”。然而这一支曾氏在茶陵定居的时间也不久,“曾孟鲁第四传孙曾霸迁衡西,其后代又迁祁阳、湘乡等地,居湘乡(今双峰荷叶塘)者为曾国藩家族。”而据邹华享转引曾约农《大界曾氏五修族谱·序》介绍,曾氏第四十五派曾霸,南宋时徙衡阳之唐福(今属衡阳市盐田乡),为迁衡始祖。六十二派孟学,字少林,清顺治元年(1644)由衡阳大花堰迁衡山白菓,康熙十年(1671)携长子宏佑、次子宏奉迁湘乡荷塘二十四都小罗汉,终卜居沙溪石牌熊家湾,为迁湘乡始祖。经过六七代人的兴家创业,繁衍发展,伴随着曾国藩在晚清政坛的崛起,一个人文鼎盛、英才辈出的文化世家横空出世,一大批杰出人才在许多领域为社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至今不衰;而曾氏后人也逐渐散布于海内外各地。

环山之水必有其源,合抱之树必有其根。追根溯源,可以说每一个人都可以上溯追寻到自己先祖的迁徙故事。笔者也不禁想起捧读家谱时看到的各个时代的先祖们奔波流离的迁徙记载,兹赘述一二。

据历代族谱记载,笔者属太原王氏,确切可考的最早先祖为唐朝的王琮。琮公曾在朝为官,后辗转迁徙到了江西修水县(古称艾邑、分宁,简称宁邑、宁),成为迁修水王氏始祖。据《修水姓氏志》记载,王琮,字国宝,于唐宪宗末朝由浙江金华迁至江西南康府(今九江市辖区),后迁居分寧东岸里(今修水县城东门外旌阳山)。谱载“公盛德裕后,子姓蕃衍,九州八泽,星罗棋布,历来家谱均以王琮为一世祖”。许多支脉因朝代更迭、世事变迁,失联无考。但历代旧谱中还是保存了许多“迁徙记”“谱序”和人物传记,记录了许多支系颠沛流离、分迁各处的情况,其中不乏侧面反映各时代重大历史事件的文字,可与正史相互印证,还原历史场景,补充生动细节。如大宋开宝四年(971)王克忠撰写,后世称为《克忠公遗记》的自述中写道:

克忠先世居婺州金华县广平乡金锁桥头,册系第五国民籍。累世经书,清白相传。不幸遭乱,干戈扰攘,生民涂炭,父子兄弟何不舍此,免一时之难,延一脉之传?苟濡滞不行,终难免沟壑之灾。言未己,又见旌旗林聚,兵马交驰,不胜悚懼潜迹,各奔崖洞中以活生,虽至亲亦不能相顾矣。遂迁艾邑。清平不能久享,兵灾代有爆发,艾邑顿起战火。与兄克铭潜行求安,流离多日。途中四无人烟,云雾蔽塞,茫然迷失道路。……然行至下王坪,……兄克铭遂居是焉,予至中庄,见其山水清秀,境界平宽,林木畅茂,且喜去兄之居亦不甚遠,乃然居之。生子二;幸而家道益繁,置附近田土山场,种植茶桑竹木,及新置基址,为后人久安之业。凡我子孙,勿忘婺州之源流,艾邑之安危,徙途之辛苦,创业之艰难,嗣而恪守之也。谨记。

唐朝末年,黄巢起义,历经五代十国,中国又经历了一次长时间的社会大动乱。王克忠公是王琮的第五代裔孙,大宋开宝是宋太宗赵匡胤的年号。文中回忆描述的兵荒马乱,百姓惊惶逃难、自顾不暇的悲惨情景,正是五代十国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战乱频仍的真实反映。自琮公开始,定居修水仅百余年,后世就分崩离析,辗转迁徙。此后克忠公后裔世居中庄(今属铜鼓县),逐渐“蔓衍析烟数十余房”。可是“迨宋亡元继,连遭水旱,又经兵燹,人民离散”。到克忠公十四世孙王谷英,原本“田产随业,分徙大陂坑住”,可好景不长,不久即遭遇了一次乱世亡命的劫难。据写于洪武二十三年庚午(1390)的《谷英公遗记》记载:

至(元代)文宗天历(1328—1330)转遭乱世,避兵外郡平江县地名泉水置业。至正辛卯(1051),颍州妖人刘福通作乱,红巾为号。癸巳,京城大饥,兼厉民类相食。甲午,毛胡芦义兵讨贼,募土人为军,免其差役,乡人团结,皆为红巾贼也。贼过泉水,不幸被劫掳去地名龙门寓宿,贼党宴饮沉醉熟睡,天缘脱逃;贼觉跟赶,就彼官陂水崖藏躲,幸免此难,潜奔旧居大陂坑居隐。乙未年来,劫火不息,一乡之危势如鲋涸,情不获已,乃集乡勇同心合力保障一方;适有杰人彭鸣虎、杜震虎等三十多人登龙安寨,守望相助,患难相恤,居寨七载,乡团之内涣然冰释,盎然春回,如饥者得食,渴者得饮,戚族皆谢曰:拯吾水火犹解倒悬也。至正辛丑岁(1361)开创胆溪,奠厥攸居。

王谷英是王琮后裔“谷英支”的开基祖。这是他晚年的回忆,叙述了元末社会动乱,灾荒相继,刘福通、韩山童的红巾军起义和强盗乱民给普通民众带来巨大灾难的情景;他本人东奔西逃,死里逃生,召集乡勇自保御乱,最后始得在胆溪开基创业。像他这样流离失所、逃难迁徙、饱经忧患、艰辛创业的故事,何止一家一姓?正所谓时代的尘埃,掉落在百姓的头上,都是巨大的灾难。

当年与王克忠一起逃难的哥哥叫王克铭,其后世聚居邻近中庄的下王坪(今属江西铜鼓县港口镇)。在元末明初的腥风血雨中,其后世的遭遇更加凄惨,今日读来,仍觉惊心动魄,惨不忍睹。据《叔仁公遗记》记载:

予名叔仁,妻游氏妙贞,生子灵保,名德大,字文信。予原由始祖琮公因战祸之乱自婺州府金华县徙居洪都分宁,堪叹久治复乱,艾邑难临,上祖克铭、克忠公迁徙九牛尖下王坪及中庄等处居焉。……以后家道昌隆,子孙繁盛,故分为上中下三宅,计有二十余房,各置庄产,远阔命佃户刘季一、李秀山等管佃,每岁秋成,交租纳税无遗。至大元至正庚寅年夏五月,有妖人刘福通倡言栾城韩山童弥勒降世,以为白莲会,烧香惑众,摇民鸠党为乱,皆以红巾为号。壬辰四月间经过吾宁,人民受苦甚多。癸巳年来蝗旱连至,皆饥困,因而竟假红巾乘机劫杀,被彼背义佃户刘季一等串通湖广平江县邻界贼人吴满子等七月十六日来家将财物罄劫,房屋尽毁,人口杀戮殆尽,稍存数人骇奔星没。予携男灵保年甫十岁,潜匿侧近甜菜坑内,十八日由河逆上至黄坳岭下遇兄叔则,计处活生,遂同至幽居西坑口。本晚复遇贼,杀兄抢去随身金银首饰、使用粮食。余与男幸得逃脱,随将兄掩埋西坑口石桥头小沙坑内。讫,复携男上西坑岭,腹饥力倦,乃呼诉曰:“天开活路,生我父子!”言未毕,男忽然坠下岭埚,余随下救,见桃一树,遂撷食之,苟延性命。食余袖囊以待路途日用,径往平江县。途中幸遇亲人熊大禄,哭之告衷情,指教往石牛寨。……后之子孙亦知祖脉源流,分徙根据,避兵乱危困,创守艰难,今后凡我子孙珍重固守,虽有百世之下亦不可遗忘也,谨记。

这是王叔仁(克铭公第八世、琮公第十二世)于元至正十六年丙申(1356)八月十五日寓居平江县石牛寨时所记。记载了刘福通、韩山童利用白莲教发动农民起义的情形(“大元至正庚寅年”记忆有误,当为下一年的“辛卯年”即1351年5月)。部分义军于壬辰年(1352)经过修水,“人民受苦甚多”。谁知第二年(癸巳年)蝗灾旱灾接踵而至,又闹起了饥荒。丧尽天良的佃户刘季一等人竟然勾结强盗吴满子将王叔仁全家洗劫一空、杀戮殆尽,最后只剩下他们父子两人侥幸逃脱,一路险象环生地逃到了邻近的湖南平江县石牛寨。当时叔仁公儿子才十岁。据其子德大(字文信)于洪武二十八年乙亥(1395)所撰《德大公迁下坪遗记》(又称《文信公遗记》)所述:“癸巳年(1353)随父避难平江县石牛寨洪桥谢塅,依亲居住;所有谱系、砧基(登载田亩四至的簿册)私藏观音腹内,父叔仁取出授予。”叔仁公1357年卒于平江;而德大公则于十年后的1363年幸运地遇到了从修水来平江押运粮草的陈姓军官,“话间询及德大缘由,幸与伊乡里亲属,得蒙带归本县”,从而回到祖居地下王坪,娶妻生子,休养生息,重兴祖业,逐渐兴盛壮大,形成了今天王琮后裔中人口上万的一大支脉——“文信支”。

读谱过程中发现,家谱对迁徙情况的记录丰富多样,不仅有专门的“迁徙源流”,在众多序跋、传记、墓志等中也多有记录。“迁徙源流”一一罗列,记录全面,一目了然,但失之简略,不够具体,且纵向的连续性不强。序跋、传记之类梳理脉络,过程清晰,但往往囿于行文目的,也不便详细展开。最为生动具体的还是上述《文信公遗记》等这些亲历者的口述笔录。而家族中迁徙最为频繁、众多的时代是在元末明初时期。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家族人口增多,这是迁徙增多的一个客观原因,但最主要的还是吏治腐败,改朝换代,战乱频繁,烧杀抢掠,加之自然灾害等,导致百姓倾家荡产,避祸逃亡,另觅生路。“江西填湖广”的直接背景就是元末的社会大动乱,特别是长江流域朱元璋、陈友谅、张士诚几支起义军之间的血腥争战。笔者之所以成为湖南人,可以说是拜其所赐。

相比之下,笔者所在直属支系实属幸运,自五世祖克忠公之后,阅谱未再见此类艰苦卓绝的血泪故事。然而辗转迁徙也没能例外,想来每一次迁徙的背后都隐藏着不同的原因吧。谱载此后历代曾在修水县境内的黄龙山、水源、山口、何市等地迁徙居住,至琮公二十世仕通公居何市大里何家嘴,有性谦、性谅二子。性谦曾任广东电白县教谕,后回归故里。性谅公则迁湖南浏阳,成为迁浏阳支始祖。话说朱元璋、陈友谅血战争霸,百姓惨遭战火蹂躏,湖南一带千村血洗,万户烟寒,人口锐减,田园荒芜。明朝建立后,为了补充湖南民力,恢复农业生产,发展经济和进一步巩固王朝的统治,朱元璋采取了移民政策,并颁布了一些优惠措施来鼓励、吸引移民。从洪武到永乐年间,大批江西民众响应政府号召,移民湖南,史称“江西填湖广”。这次大移民,基本奠定了湖南人口的格局,这也是今天的湖南人多是江西移民后裔的原因;据说也正因为这种亲缘关系,直到今天湖南人还称江西人为“老表”(或互称“老表”)。也就是在这次延续了三十多年的移民大潮中,而立之年的性谅公于明成祖永乐初年,带着简单的行李,孑然一身,满怀希望地夹杂在外出谋生路的乡民中,沿着蜿蜒曲折的湘赣古道,晓行夜宿,翻山越岭,从江西修水来到了大围山下的黄石洞(今浏阳市张坊镇上洪村),“因土沃俗淳,遂家于此”,至今历二十余代,六百多年了。此后,除了有少数后裔断续外迁之外,主体部分一直在这里聚居生息,成为当地颇有历史渊源和声望的大姓,也是较早开发、建设当地的“原住民”之一。后人有韵语概括道 :“廿一世祖讳性谅,分支宁邑徙浏阳。时维成祖永乐间,奠基上洪拓新疆。围山巍巍好风光,从此异乡是家乡。筚路蓝缕创业艰,根深叶茂世泽长。由明至今六百年,蔚为大族称巨望。耕读传家风俗淳,槐庭俊彦诗礼芳。仁人志士代有出,懿德丰功谱华章。”而追寻王琮公后裔众多支脉迁徙的踪迹,查考发现大部分分布在以修水县为中心的江西、湖北、湖南三省的十几个县域中,部分支系则远迁四川、贵州、江苏等地。而在近现代的时代大潮中,更是散布全国各地,书写着崭新的移民故事。

當今时代,繁荣太平,交通便利,迁徙的故事早已是“司空见惯浑闲事”(如经济特区深圳市就被称为最大的“移民城市”,外地移民超千万,占总人口的绝对多数),而年轻的朋友们更是对千里之行朝发夕至习以为常,从迁徙的故事中看到的也变得美好而令人期待。但是如果有机会,不妨也去追溯一下先辈的迁徙历史吧!这不仅会让你更加懂得他们,懂得他们的苦难和辉煌,也会让你更加懂得自己,懂得自己的来历,懂得珍惜当下,懂得创造未来。

猜你喜欢

家谱
原子家谱——元素周期表
中国人为什么坚持修家谱
上海图书馆:开卷寻根,推动家谱数字化建设
利用社会力量 做好家谱收集整理工作
老物件
潘光旦嗜治家谱
民间修谱悄然兴起 武汉有人花120万元修家谱
国有史家有谱:血脉里看千百年家国记忆
岁月沉淀中的老家谱
吹牛大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