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下高师声乐教学体系改革实践分析
2021-08-09贾敬玉
【摘要】当下,“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已经成为必然,教育体系与“互联网+”的结合已然成为当前社会背景下教育改革的主流趋势和方向,对“互联网+”在教育体系中的应用,有效地打破了传统高师声乐教学实践与空间上的局限,最大可能地实现了知识的更新,做到了高师声乐的全面均衡发展。在高师声乐教学中,“互联网+”资源的优势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学习方式和途径,也为现有的高师教学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在新旧模式的优势互补之下,对提高高师声乐教学提供了更为有力的保障。
【关键词】“互联网+”;高师声乐;教学体系改革;实践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1)09-103-03
【本文著录格式】贾敬玉.“互联网+”时代下高师声乐教学体系改革实践分析[J].中国民族博览,2021,05(09):103-104,114.
基金项目:山西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互联网+客户端”声乐慕课的模式(课题批准号:HLW-20122)。
引言
声乐教学是高师音乐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音乐教育人才培养的主要输出途径。然而近年来我国人力资源市场中音乐专业人才缺口日益扩大,若仍延用传统教学方式则很难满足声乐专业学生的学习需求,继而影响其未来人生价值的实现。对此,我国高校开始尝试缩短声乐教学周期等方式来实现高师音乐人才的培养效率,这样做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人才的输出效率,但是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人才质量的发展。传统教育模式的直接性、互動性以及时效性等众多优势已经被世界声乐历史的发展论证了其可行性,但是它也确实存在如教育周期长、人才培养效率并不高的弊端。因此,在“互联网+”时代,高师如何借助“互联网+”的融合、创新、互通以及开放的优势,提升高师声乐教学效率的同时保证人才输出的质量已然成为当下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互联网+”背景下高师声乐教育的发展机遇
(一)现阶段高师声乐教育的现状
在中国的声乐教育教学历史中,教学方式一直是在沿用声乐发展史验证过的“一对一面授”教学模式,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这种方法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一定效果,直到“互联网+”时代的到来,随着生活和工作中“互联网+”的各种优势性能被发现,人民才对声乐的传统教学模式提出了疑问。因为一对一教学模式对人才质量而言是十分有利的,但是,在这种方式下开展教学工作无论在教学规模还是在学生数量均提出更为严苛的要求,虽然这种教学模式确实为我国的多代音乐人才做出了极大的贡献,但是由于其自身存在的教学周期长的弊端却在极大程度上限制了声乐教学的效率。然而自从各地开始深入贯彻改革开放政策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形势迅速好转,居民生活质量显著提升,其在精神文化生活方面也提出了个性化要求。另一方面,我国新一轮教育改革工作在全国范围内落实,声乐教育在教学中受到的重视程度也在逐渐增加,这就意味着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社会人力资源市场对音乐专业优质人才的需求量更大,此时采用一对一教学方式在实践中显示出明显的局限性,其所培育出的音乐专业毕业生已然不能够满足相关行业发展需求。当然,在当前时代背景的要求下,高师的声乐教学也在逐渐的突破传统的一对一教学模式,而转向多元化教学方式并行,这种多元教学模式下可实现人才培养周期的缩短,从而提高人才的输出率。但是,在缩短人才培养周期的同时也存在严重弊端,即无法保证人才质量。当然,与专业的音乐学院相比,现阶段我国多数教育结构的声乐专业教学工作均可定性为 “速成”教育。所以,目前来看采取怎样的措施能够兼顾人才培养质量与教学效率已经成为当前音乐教育研究的主流领域和方向。
(二)“互联网+”背景下的声乐教学机遇
自“互联网+”这一理念出现在人们视野中开始就广受国家的关注,甚至上升为国家战略技术层面的问题。在当下社会中,“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已经融入到了我国的各行各业,并且这些行业也在“互联网+”技术的帮助下对其发展所需的资源进行整合,各个领域都在“互联网+”背景下迎来了全新的发展趋势,这也标志着我国各行各业正式进入“互联网+”时代,与“互联网+”息息相关。虽然,随着新时代的到来,“互联网+”的发展也给传统教育的发展带来一定的冲击,但是在教师和学生的引领下,“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声乐教学工作的优化与创新增加了工作思路与技术的支持,在教学过程中应用“互联网+”理念与技术可进一步提高声乐教学工作的先进性与开放性,实现现代化教学与传统教学之间的优势互补,形成一个全新的教学形式去提高声乐教学的质量和增加人才数量的效率。就现阶段高师声乐教育基于社会音乐人才需求情况分析,制定一套与当代声乐教学工作目标相符的创新性教学模式必然成为一大趋势。
二、当前高师声乐教学体系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演唱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中小学教育对音乐教育发展的重视给予了一个新的高度,然而在当下高师展开声乐教学时,在声乐的演唱教学方面主要以民族以及美声唱法为中心,但是在这种教学模式中,教师在开展课堂声乐教学的时候通常都会忽略一个问题:对未来从事中小学音乐教育的音乐人才而言,其学生在接受中小学阶段的基础性音乐知识学习后,多数学生的未来发展方向将会偏离音乐专业而从事其他行业,美声唱法和民族唱法对他们来说在以后的日常生活中实用性不大,由此可见中小学音乐教师的教学任务主要是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声乐基础理论知识与基本的声乐演唱技巧,使其能够独立、自然地完成声乐作品的表演,而并非对其如同高校音乐专业的学生一样进行严格要求,使其具备高水平的声乐演唱能力。
(二)合唱问题
现阶段我国高师院校在声乐教学工作中通常选择以独唱为主的教学方式,那么就会导致学生对教学中合唱知识的欠缺。但笔者经多方调研并结合自身多年教学实践经分析,在教学工作中纳入合唱对声乐教学质量的提高相比单方面纳入独唱的效果更为显著,这是由于通过声乐合唱教学不但能够提高学生的独唱水平,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此外,在合唱教学中还可增进学生之间的有效互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但是,就当前声乐教学现状而言,在课堂教学中并未体现足够的合唱内容,影响整体教学质量。
三、 “互联网+”背景下的声乐教学体系改革探究
(一)“互联网+”背景下实现全天候教学模式
不同于高中时代的教学模式,在大学一般而言教师只有在需要上课的时候才会到学校,并没有高中所谓的“坐班制”。在当前移动互联网被广泛使用的时代,学生每周只有在上课的时间才能接受一次教师的专业指导,相对来说大学的自由时间比较充足,这些时间都是学生的自行练习时间,依靠老师指导的记忆进行声乐技巧的摸索和练习,但是人的记忆都是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的混乱和减弱,就如同“艾宾浩斯遗忘曲线”一样。在这种教学方式下,学生每次结束学习,只有后面两天时间的记忆效果相对较好,但在这段时间中无法得到教师的专业指导,学生的自主学习容易出现方向的偏差等问题,继而影响声乐教学质量。通过对互联网技术的有效应用,学校可以为学生建立用于声乐学习的专项网络平台,为其提供一个可以全天候有效学习的良好环境,轻松地将传统声乐教学的时间和空间限制打破,学生能够随时随地在线上提出自身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向教师寻求帮助。学生可以充分利用自身碎片化时间,通过网络途径将自身录制的学习音频或者视频文件传输给教师,由其提出点评和指导,从而为其提供了更多、更有力的保障和条件。
(二)“互联网+”背景下紧跟声乐教学的前沿研究
“学无止境”一直是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这一词在高师声乐教学中也是如此。尤其是在当下这个“互联网+”技术不断发展的时代,声乐教育在专业知识领域也需要与时代同步,不断地进行创新和研究。自从20世纪末期我国艺术团在访问了西方几个国家之后,在我国声乐教学大会当中做出了全面性的总结,阐明当时西方国家已经在声乐教学工作上取得了显著成绩,已今非昔比。面对这样的境遇,中国对声乐的教育始终走传统方式的教学道路,教学理念及方法等均严重缺乏创新性,那么将来必然会被历史所淘汰。所以,我国声乐艺术教育工作者一定要稳抓时代发展趋势,掌握国际文化发展动向,冲破传统声乐教学理念与模式的限制,加强教学工作实践,积极打造能够满足我国声乐教学创新要求的、符合时代发展潮流的教学模式。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各种网络信息海量形成,数据信息的使用更加便捷,信息的传输速度更快,这些都为声乐教学模式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互联网+”最大的优势就是师生可以借助互联网平台在教室欣赏另一个地方甚至国家的声乐表演。例如,国外很多的声乐表演都有采取网络直播,以供对声乐有兴趣的网友欣赏学习,这样的网络技术支持方式切切实实的打破了声乐表演和学习的时间和空间限制,能够使学生获得随时随地欣赏和学习声乐的机会。
(三)在“互联网+”背景下规范歌唱语言
对声乐专业的学生而言,学生不但要灵活掌握声乐发声的技巧,同时,还需加强对声乐语言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因此,教师在展开声乐教学的过程中,也要注意加强对学生吐字清晰的要求,强调演唱语言的正确表达和发声。因为无论学生日后走的是哪一条相关职业的路,演唱的吐字清晰、准确都是优秀声乐学生必须要具备的条件。在我国,师范类院校的声乐教学相比专业类院校的课程设计仍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同时,在现阶段的高师声乐课堂教学工作中,教学内容当中不但包括中外歌曲素材,在日常声乐训练中主要以意大利声乐作品曲目为主,对接受能力较强的学生还会在上述内容的基础上增加法语和德育歌曲素材。但是,一名教师无法同时顾及学生的声乐演奏技巧以及音乐风格等的指导,无法保证教学质量。在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下,可以帮助我们冲破这种教学瓶颈状态,学生可以利用网络途径进行线上学习。总的来说,在高师声乐教学体系改革与创新中融入“互联网+”思维理念可保持教学工作的科学性与先进性,还可以帮助学生在进行外语曲目的学习过程中更好地掌握外语发音技巧。同时教师也可以为学生提供和推荐一些优秀的、有效的教育资源,完善学生的学习条件,例如相对于较高水平的声乐相关公众号。由此可见,在“互联网+”背景下,高师声乐教育更应该紧跟时代的发展与互联网平台密切结合,最大程度上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弥补高师教育的短板和弊端,通过学校和网络两者的优势互补,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平台,帮助学生更加方便、快捷地掌握声乐演唱的语言能力。
(四)在“互联网+”背景下把握自我音乐风格
在声乐教学过程当中,学生对作品风格的领悟也是影响教学质量的关键。声乐史中的声乐风格差异囧大,如何帮助学生掌握作家的音乐风格,并能够使学生透彻地理解声乐作品表现的音乐性是声乐教学的一大难点。因此,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去多听不同作曲家的作品,在教学时多推荐一些著名演唱家的相关曲目,让学生更好的去掌握相关曲目的正确风格。总之,多听大师的声乐演唱和歌剧演唱,这对学生学习正确把握音乐风格时有实质性的价值的。在“互联网+”背景下,教师要学会借助互联网技术平台的开放性、共享性等优势,第一时间为学生整理珍贵的学习资料,在课堂上为学生展现更加优质的内容。除此之外,教师应积极引导和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自主搜索感兴趣的内容,不仅能增加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对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音乐风格提供依据和支撑。
四、结束语
“互联网+”这一概念的提出,对传统高师声乐教育带来了一定的冲击,让人对传统的高师声乐教育产生了怀疑。当然,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高师声乐教育也意识到来这一危机,也在不断地与互联网资源优势结合和互补。同时,教师借助互联网平台也实现了高师音乐教学中实现对学生的全体候指导、及时的拓展和更新相关领域的知识、帮助学生更好的规范演唱语言以及促进学生对音乐风格的掌握。总而言之,在当代社会背景下,“互联网+”的出现对传统高师声乐教学而言是一种创新,是一种突破,也是有利的保障和补充。
参考文献:
[1]周敏.“互联网+”时代下高师声乐教学体系改革实践[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0(26):122-124.
[2]刘鑫,刘燕婷.“互联网+”时代下高师声乐教学体系改革实践[J].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9(4):17-20.
[3]張武兰.浅谈高校声乐教学与互联网技术的融合[J].东西南北.2019(21):167.
[4]雷济菁.浅谈多媒体技术在声乐教学中的运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9(44):243-244.
[5]李红.探讨数字化教学模式在高职声乐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辞赋.2018,(7):155.
[6]朱艳.创新视角下的高校声乐教学实践研究——评《高师声乐教学及其有效性实践研究》[J].新闻爱好者,2018(12):114.
作者简介:贾敬玉(1982-),女,河北唐山,讲师,研究方向为声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