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族的历史文化特征研究
2021-08-09吕慧
【摘要】壮族作为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在我国历史文化发展的长河当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特征。本文通过分析壮族饮食、服装以及民歌的历史演变过程及自身特点,探讨了这些元素在发展过程中反映出的壮族历史文化特征,最后阐述了对壮族历史文化进行传承与发扬的策略。
【关键词】壮族;历史文化;少数民族
【中图分类号】G85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1)09-070-03
【本文著录格式】吕慧.壮族的历史文化特征研究[J].中国民族博览,2021,05(09):70-72.
我国少数民族各类历史文化遗产集中体现了少数民族特殊历史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不同种类的文化在各民族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凝聚成了独特的民族文化特征[1]。壮族地区历史特色文化遗产泛指的是我国壮族人民在特定历史区域和特殊历史文化环境中辛勤劳作、共同努力创造并相互传承的各种具有一定壮族历史特色的自然物质和社会精神文化及艺术遗产的总称。而今随着社会转型与市场经济模式的快速变迁,壮族地区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合理开发也受到了文化领域的各位学者们的广泛关注。因此,从各个文化领域对壮族的历史文化特征进行深入研究,能更好的推动对壮族历史文化的传承与保护,能为我国少数民族历史文化研究提供良好的理论基础。
一、壮族饮食历史演变中的文化特征
(一)饮食的演变
饮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需要一个过程,单从食物原料来看,它也是从最初的缺乏逐步发展到后来的多种多样。以环北部湾的壮族饮食发展文化为例,他们跟当今世界上大多数游牧民族一样,最早也是长期过着茹毛饮血的狩猎生活,靠狩猎野生动物和获取其他野生植物为生。在环北部湾地区壮族先民用于充饥的各种动植物当中,水产品可能是他们的至爱。从贝丘远古文化時代遗址就反映出了北部湾沿岸潮间带和近海资源是当地壮族原始聚居的先民最重要的生活来源。后来,随着种植业和家禽养殖业的不断出现,人们逐渐开始大量种植水稻及其他其他农作物,养殖各种家畜。但是,对环北部湾地区的壮族来说,他们对自然物产的依赖还是无法彻底消除,特别是遇到各种自然灾害的时候,这种依赖性表现得更为明显。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改革开放各项惠农政策的实施,国家鼓励更多的农民开始走专门的经营农业的道路,各种种植业和家禽养殖业越来越发达,壮族人民的物产越来越丰富,并且物产的不断增加也为当地人民的日常饮食原料的持续供应打下了坚实基础。现在,由于北部湾地处亚热带地区,壮族人民种植了许多亚热带特产水果,如高山龙眼、荔枝、芒果、波萝、柑桔等,并对他们进行加工与销售。所有这些,都大大改变了当地壮族过去主要依靠一两种物产进行生活的面貌。
(二)饮食发展给饮食观念带来的转变
饮食对于人体的生存与健康都尤为重要,由于多数的壮族都聚居在气温偏高潮湿的亚热带地区,在过去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医疗环境较差,并且加之种族的饮食多为狩猎得来的各种肉类食品,很容易染上各种疾病。虽然当地壮族也有讲究卫生的习惯,但由于长期以来人们都在为一日三餐而忙碌,在日常饮食方面的卫生往往容易被疏忽。
现在,随着壮族人民生活条件的日益改善,人们对饮食卫生的关注程度有了很大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自己饮食的卫生质量,以保障身体的健康。对广大壮族群众来说,日常饮食的搭配观念已经有所转变,主要是荤菜与素菜之间的搭配,不再像过去那样,刻意地追求肉食而轻视素食。即使是那些家庭条件较好的人家,他们每天的饮食也尽量做到荤素合理搭配,而不是简单地将荤食的多少看作是衡量生活水平高低的唯一标准。[2]
二、壮族服饰历史演变中的文化特征
(一)壮族服饰的历史演化轨迹
自古以来,少数民族传统服饰尽管有许多地域上的巨大差别,但它仍然保持着我国中华民族传统服饰的文化传统性和款式设计特征。在远古时候,由于人们的生产能力低下,生活活动主要以狩猎为主,为了遮蔽烈日与取暖,只能把树皮、树叶等披挂在身上当作衣服。古代时期壮族的服饰花纹繁丽图案复杂,并且印有兽、龙、蛇、虫、蛾、花卉等各种图案。并且各部族的服饰设计也有很大的区别,在秦汉年间,壮族的锥髻和贯头服是主要传统装饰,并且从那时开始壮族的服饰就非常注重发簪、耳环、项链等的配饰。到了汉朝时期,由于纺织技术的发展,壮族先民盛产葛布、僚布、斑布等纺织品,在当时的配饰上,他们开始着重以银饰、珍珠等作为配饰的主要原料。到了清朝年间,壮族的男装皆为短且窄的裂布束胫,且腰间佩刀,女士服装多为膝盖以下的长裙,衣服颜色丰富多彩,多以蓝色、黑色和红色穿插而成的花色为主,并且颈间佩戴银项圈。
到了现代,壮族人的服饰依然崇尚青色和黑色,衣服上也印有各种图腾和图案,并且衣服因支系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在不同年龄的着装上也有轻微的差别。壮族的服饰总体上华贵艳丽,壮族服装的布匹来自于他们独特的纺织工艺和染色技术,衣服布料多以布、锦、帛、等手工制作制成,并且有盛装、便装、祭祀服等不同场合的着装区分。壮族男子的服装通常是头顶包裹一件黑白相间的头巾,上衣为黑色或黑蓝相间的对襟双排扣大褂,裤子为黑色或青色的大胯式束脚长筒裤,鞋子为壮族传统的黑色平底圆口或者尖口式的布鞋。壮族女子一般头裹彩色头巾,上衣一般为紫色或者纯青色的对襟大褂,前胸或后背都有各种刺绣的花卉或图腾拼接而成的色彩艳丽的“穿胸”,下身一般着黑色长筒裤并且外罩长裙。
(二)壮族服装折射的壮族历史文化特点
壮族人民服饰的颜色和装饰,具备了识别性别、年纪和族群的特殊功能。他们的服饰与设计都对应着不同的社会人物或角色,在他们所处的族群当中,形成一种约定俗成的规则。因此,壮族的服饰设计不仅是一种外形的美感体现更是在不断演变与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一种特定的社会语言和社会规范。在体现着本民族优秀的制作工艺和文化传统的同时,也是一个民族思维意识的外化,并且壮族的服饰与其民间的传统节日、传统习俗等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
民俗活动是我国少数民族展示服装差异的主要载体,各民族在民俗活动中都有着区别于他族的服装与配饰。民俗更是一种非常特殊的社会文化现象,由于它是一个群体性的活动,它的开展充分体现着一个民族的集体认知与集体意识,在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展现着一个民族所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通过活动的着装区别体现着一个民族内部的阶级与传统。在壮族地区的民俗活动中,节日期间的壮族人民穿着非常华丽,“欢景”这个词在壮语中就是过节的意思,壮族的各种传统节日有很多,包括春节、三月三、开秧节、牛王节等,在这些特殊节日期间,壮族人民不进行日常农活,而是穿着盛装开展一些歌舞、摔跤、斗牛等活动祭祀神灵并进行庆祝[3]。因此,壮族在节日时的盛装习俗也充分折射着壮族的历史发展和文化特征。
三、壮族民歌的文化特征
(一)壮族传统民歌的特点
壮族的传统民歌是其在民族历史发展当中凝聚形成的非常重要的精神文化遗产,壮族的民歌也是壮族地区人民思想智慧、民俗文化和民族精神的结晶,其中蕴含着壮族地区人民生产活动特点、历史文化特点。壮族的传统民歌在发展的过程中已经十分成熟,壮族群众从幼年时期就开始学唱壮族民歌,到了青年时期,壮族民歌成了各项生产生活活动中必不可少的旋律,即便到了老年,人们也会把自己会唱的壮族民歌传授给下一代,这种像传帮带一样的传统习俗一直在我国壮族地区广为流传。并且壮族民歌大多曲调多变,曲调的旋律跳动性也很大,抒情特征较为明显,使人听之心旷神怡。
对壮族人民来讲,无论他们是在下地务农还是开山种树、无论是婚丧嫁娶或是节日活动、无论是交友恋爱还是日常沟通,在各种场合下都可以通过吟唱山歌这种方式来进行交流传达,甚至在有些地区,壮族人民在互相吵架的过程中也能用歌来代替争吵内容。壮族人民非常喜欢唱歌,族群内部还经常会定期开展大型的部落演唱派对,被称为“歌节”或“歌圩”[4]。每年的农历三月三都是壮族人民最为传统的歌圩节,在盛大的庆典上青年男女盛装参加,相互对唱欢歌。因此,壮族的民歌在壮族人民日常生活当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壮族民歌在壮族历史发展的过程中,不仅是民歌艺术的展现,也是对壮族民族风俗、日常生活的反映。
(二)壮族民歌折射的壮族历史文化特点
首先,壮族民歌所反映的是本民族传统的文化习俗,壮族民歌从民族实际生活中取材,形成独特的歌曲风格与歌曲内容。例如,在壮族有“哭嫁”这一传统的结婚习俗,壮族民歌《哭嫁歌》便是基于该风俗而创作的,这首歌曲描写的是在女子嫁入男方家中之前,要将家中所有的亲朋好友聚集在一起,由排行老大的女儿为出嫁的姐妹演唱这首哭嫁歌,以此来表达出嫁的女儿对父母及家中长辈们的感激、不舍之情。
其次,壮族民歌反映了壮族的社会体制文化,在壮族民歌中,常常会展现出对旧社会种种不公平待遇的控诉。在封建社会时期,穷苦百姓成为有钱人压榨的对象,劳动人民在付出了辛勤的劳动之后,往往得不到相应的报酬,在这一社会环境下,人们只能通过唱歌的方式表达出自己的不满。例如壮族民歌当中的“可恶的世间是这样不平,穷人为生活奔波沦落四方,悠长的岁月啊我何时回家乡!”这样的歌词就充分的表达了壮族人民对当时旧社会的不满,充分表达了壮族人民想要改变社会的不公过上安稳快乐的新生活的愿望。
再次,壮族民歌更是民俗文化生活的集中体现,由于壮族的传统民歌是组成民族日常生活和交流沟通的重要环节。因此,壮族民歌的歌词大多都是反映日常活动、表达对心上人的感情与喜爱、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描述盛大热闹的传统节日的内容。壮族民歌通过男声女声嘹亮的演唱,以一种空灵的歌声歌唱人们的劳动、反映人们的感情世界。壮族的民歌历史悠久,演唱者也是创作者,通过自己在实践当中的感受有感而发,行成独特的曲调,这些独特的曲调与即兴的创作也仿佛在我们眼前展开了壮族人民热情劳作的历史文化画卷。
四、对壮族的历史文化进行传承与发扬的策略
(一)增强壮族传统文化的传播度与认可度
壮族作为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拥有着非常悠久的文化历史和绚丽多彩的民族风俗,对整个壮族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发扬是促进壮族优秀传统文化得到认可的必然途径,也是对我国传统民族文化传承与保护的必要措施,更是促进我国民族文化多元化发展的主要手段[5]。
我国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包含着丰富的中国特色价值观,他们是形成我国社会主义特色价值观的文化依据。因此我们要进一步增强壮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度与认可度,立足于现有的壮族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对其进行适当的挖掘,建立明确的保护措施。在对壮族历史文化进行传承与发扬的过程中,要秉持着保护与创新相结合的理念,要结合壮族历史文化博物馆的建设、壮族民俗文化发掘与创新的方式、壮族民族理念与文化价值的宣传等多个方面深入研究并充分挖掘,将壮族优秀传统民俗文化展现出来。一方面要保护现有的壮族民俗活动、民俗节日、传统宗教等,另一方面要结合壮族历史发展特征,将壮族历史文化以绘本、旅游产品、特产食品等方式进行广泛传播。
(二)依托智能化技术实现壮族文化化的再生产
当今社会是一个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在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方面,可以运用先进的现代新媒体传播手段来不断加强壮族优秀传统民俗文化的社会渗透力[6]。在壮族历史文化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新媒体和新信息技术的广泛普及和融合发展也使壮族人民已经完全适应了时代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大环境。因此,壮族人民可以充分积极的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和互联网平台,将壮族优秀的民俗文化,例如壮族民歌、壮族舞蹈、壮族特产食品等通过直播的方式进行广泛传播,让更多人能欣赏到壮族的优秀历史文化。同时在这个交通极为发达的时代,壮族人民可以大力发展旅游业,将壮族优秀民族文化呈现给全国,甚至全世界人民。也可以通过先进的信息设备来打造壮族历史发展歌舞剧,将壮族的历史文化演变过程以及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宝贵的民族文化以舞台剧的方式呈现给游客,不断增强和提升壮族优秀文化的表现形态和渗透力。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壮族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在各个领域都形成了极具特色的民俗文化,并且随着现代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重视,越来越多的优秀壮族民俗已经在国内甚至国际的各个舞台上得以精彩的呈现。这不但弘扬了壮族历史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文化精髓,也体现出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生生不息。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不应该仅仅是对少数民族历史的照搬与保留,更加需要对少数民族历史演变过程当中凸显出来的民族精神进行开拓创新和弘扬继承。因此,在当前新的社会背景下,我们首先要对壮族在历史演变过程中形成的独特文化特征进行深入研究,再对壮族历史文化遗产进行创新发展,将它们与现代社会相结合,以这种方式去保护与传承宝贵的民族文化,使其更加符合当今社会和时代进步的要求,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促进我国在日益激烈的全球文化竞争之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吴风志,郝茗莉.地理环境对文山壮族“花糯饭”饮食文化发展的影响探究[J].文山学院学报,2017(5):53-56.
[2]黄莉.非遗视角下民族饮食习俗文化的传承发展研究[J].中国民族博览,2019(6):24-25.
[3]吴梦如.壮族服饰图案的文化内涵及设计创新[J].美眉,2020(1):106-107.
[4]刘德崇.广西壮族民歌的传承和发展路径[J].青春岁月,2020(2):57.
[5]曾婧,龐鲜.基于壮族文化特征的创意产品设计研究[J].包装工程,2019(10):131-135.
[6]梁福兴,陈青云.文山壮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新传承研究[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8(2):81-85.
作者简介:吕慧(1984-),女,山西晋中,助教,研究方向为历史教学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