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药剂对玉米草地贪夜蛾的田间药效评价
2021-08-09殷智力钟广平田家顺
殷智力,钟广平,贺 雄,田家顺,王 昆
(1.芷江侗族自治县植保植检站,湖南 芷江 419100;2.湖南禾益作物科学有限公司,湖南 长沙 410125)
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俗称秋黏虫,隶属鳞翅目夜蛾科灰翅夜蛾属,是我国农业生产上一种入侵性较强的害虫,最初分布在美洲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1-2]。因其食性杂,寄主范围广泛,不仅能为害玉米,取食其幼嫩的叶片、雄穗和果穗,还可以为害高粱、水稻、甘蔗、棉花等作物,因此也被称为超级害虫[3-5]。自2019 年1 月在我国云南西南部首次发现了草地贪夜蛾在玉米上的为害情况后,于同年5 月,在湖南芷江县首次发现草地贪夜蛾危害,且2020 年发生面积进一步扩大,危害逐渐加重,已严重威胁芷江县玉米等粮食作物生产安全[6-9]。鉴于此,笔者以24%甲氧虫酰肼SC 等常用化学药剂为材料开展玉米草地贪夜蛾防治的田间试验,为科学开展玉米草地贪夜蛾的高效防控,选择安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防控药剂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基本情况
试验地位于湖南省芷江县芷江镇白溪坪村,土壤为河沙泥,pH 值为4.9,土壤有机质含量23.1 g/kg(数据来源于芷江县农业农村局)。供试作物品种为夏播玉米正大999,种植方式为单粒直播,种植密度约为60 000 株/hm2,行距65 cm,株距25 cm,于2020 年5 月24 日播种,施药时玉米为小喇叭口期,草地贪夜蛾处于1~3 龄幼虫期,试验田玉米植株长势基本一致。
1.2 试验药剂
供试药剂:24%甲氧虫酰肼SC(南京南农农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生产)、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SG(山东滨海瀚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25 g/L 溴氰菊酯EC[拜耳作物科学(中国)有限公司生产]、50 g/L 氟啶脲EC(广东顾地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200 g/L 氯虫苯甲酰胺SC(美国富美实公司生产)、30%茚虫威WG(江苏江南农化有限公司生产)。
1.3 试验设计
该试验参照GB/T 17980.80—2004,设7个处理(表1),每个处理重复4 次,共28 个小区,各小区随机排列,每个小区50 m2。小区间留50 cm 宽过道,确保各处理互不干扰。
表1 试验各处理设计
1.4 施药方法
各处理仅施药一次,施药时间为7 月5 日,采用15 L 背负式电动喷雾器(额定流量3.5 L/min,低容量喷头)对玉米叶片及心叶部位均匀喷雾,喷雾量450 L/hm2。施药当天为晴天,平均气温28.7℃,平均湿度79%,风速1.3 m/s;试验期间未使用其他药剂。
1.5 调查时间及方法
于药前进行基数调查,药后1、3、7、14 d 各调查1 次防治效果,共调查5 次,同时观察试验药剂处理对玉米生长的安全性。采用对角线五点取样法,每点连续调查20 株玉米,统计活虫数量,根据药后虫口减退率计算防效。
虫口减退率(%)=(施药前活虫数-施药后活虫数)/施药前活虫数×100
防效(%)=(处理区虫口减退率-空白对照区虫口减退率)/(100-空白对照区虫口减退率)×100
1.6 数据统计与分析
使用Excel 2013 软件进行原始数据统计、防效计算,使用DPS 或SPSS 分析软件采用邓肯氏新复极差法(DMRT)对各处理防效结果进行方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各药剂对草地贪夜蛾的防治效果
由表2 可知,各供试药剂处理对玉米草地贪夜蛾均有一定防效,不同处理间具有显著差异。药后1 d,处理6(30%茚虫威WG)对玉米草地贪夜蛾防效最高,为75.8%,显著高于其他药剂处理;处理2(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SG)与处理5(200 g/L 氯虫苯甲酰胺SC)对玉米草地贪夜蛾的防效无显著性差异,二者均显著高于处理4(50 g/L氟啶脲EC)、处理1(24%甲氧虫酰肼SC)和处理3(25 g/L 溴氰菊酯EC);处理3 药后1 d 防效最低,为50.7%,显著低于其他药剂处理。
表2 各处理对玉米草地贪夜蛾的防效 (%)
药后3 d,处理2(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SG)对玉米草地贪夜蛾的防效最高,为87.7%,显著高于其他药剂处理;其次是处理1(24%甲氧虫酰肼SC)、处理5(200 g/L 氯虫苯甲酰胺SC)与处理6(30%茚虫威WG),防效为84.1%~85.1%,三者间的防效无显著性差异,但与其他药剂处理差异显著;处理4(50 g/L 氟啶脲EC)对玉米草地贪夜蛾的防效为81.4%,显著高于处理3(25 g/L 溴氰菊酯EC)。
药后7 d,处理2(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SG)、处理5(200 g/L 氯虫苯甲酰胺SC)和处理6(30%茚虫威WG)对玉米草地贪夜蛾的防效均在90%以上,其中,处理5 对玉米草地贪夜蛾的防效最高,为94.3%;处理1(24%甲氧虫酰肼SC)对玉米草地贪夜蛾的防效为86.4%,显著高于处理4(50 g/L 氟啶脲EC)的防效(83.7%)和处理3(25g/L 溴氰菊酯EC)的防效(79.5%)。
药后14 d,处理1(24%甲氧虫酰肼SC)、处理2(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SG)、处理5(200 g/L氯虫苯甲酰胺SC)、处理6(30%茚虫威WG)的持效性较好,对玉米草地贪夜蛾的防效均在85%以上;处理3(25 g/L 溴氰菊酯EC)对玉米草地贪夜蛾的防效最低,为64.4%。
2.2 安全性
试验期间,采用目测法观察各小区玉米生长情况,各药剂处理玉米生长均正常,未发现药害现象。
2.3 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由表3 可知,各药剂处理的平均产量保产率(即与对照相比的增产率)为5.9%,其中,200 g/L 氯虫苯甲酰胺SC 处理较空白对照增产601.0 kg/hm2,保产率最佳,达10.0%;25 g/L 溴氰菊酯EC 处理较空白对照增产102.5 kg/hm2,保产率最低,为1.7%;各处理的产量由高到低排列依次为处理5 >处理6 >处理2 >处理1 >处理4 >处理3 >处理7(CK)。
表3 各药剂处理的产量及保产率
3 小结与讨论
草地贪夜蛾自2019 年首次在我国发现后迅速在各省市蔓延,严重威胁到我国粮食安全。试验结果表明,各药剂处理在草地贪夜蛾低龄幼虫期(1~3 龄期)施药1 次,除25 g/L 溴氰菊酯EC 对玉米草地贪夜蛾的防效较差以外,其他药剂处理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以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SG、200 g/L 氯虫苯甲酰胺SC 和30%茚虫威WG 处理对玉米草地贪夜蛾的杀虫效果较好且持效期长,且这3 种药剂处理挽回玉米产量损失率达7.5%以上。
目前,我国防治玉米草地贪夜蛾的登记药剂数量较少,仍待进一步研发。该试验旨在筛选对草地贪夜蛾防效较好的杀虫剂,在玉米生产中应急推广使用。建议生产上应注意早预警、早防治,尤其应该重视在玉米关键生育期(苗期、拔节期、喇叭口期、抽雄吐丝期)的虫害调查,在草地贪夜蛾低龄幼虫期选用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SG、200 g/L 氯虫苯甲酰胺SC 和30%茚虫威WG 交替使用,可有效防控草地贪夜蛾危害。另外,玉米草地贪夜蛾的防治需严格控制药剂使用剂量和次数,轮换使用杀虫剂,以延缓草地贪夜蛾的抗药性,倡导农药使用减量增效,推进绿色防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