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溢价审计费用:经济租金还是审计成本?

2021-08-09郑宏涛张秋红

金融与经济 2021年7期
关键词:审计师声誉溢价

■郑宏涛,张秋红

一、引言

审计师获得溢价审计费用是与客户合谋的结果,或是旨在提供更高质量的审计服务,抑或是承担风险的补偿,关于该问题的不同答案意味着差异显著的监管方向和信息内容解读。如果溢价费用是经济租金,表明需要管制介入进行抑制以便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反之,若是审计成本,表明市场力量已倒逼审计师对低质量财务报告付出了更多的精力,无须再进行监管(Hribar et al.,2014)。实践中,审计定价受诸多因素的共同影响,还可能出现另外一种情形,溢价审计费用既包含经济租金又包含审计成本,一部分是审计师应对高风险业务时其额外投入资源的补偿,另一部分则可能受到审计师与客户相对地位、市场竞争强度、议价能力等租金性因素的影响。然而,现有溢价审计费用经济属性的相关研究基本上是从单一立场展开,非此即彼,缺乏多角度的综合考量。基于上述情况,本文从审计意见购买、审计师与客户相对市场地位、审计师声誉三个视角综合考察溢价审计费用的成因,旨在揭示其经济属性,为溢价审计费用的有效管制提供参考。

本文研究可能的贡献在于:第一,丰富和拓展了溢价审计费用经济属性的相关文献。现有文献大多关注溢价审计费用的经济后果,关注其经济属性的并不多见且也多从单一角度进行考察,而本文为界定溢价审计费用的经济属性提供了较全面的证据,发现溢价审计费用大部分由租金构成,同时还包含小部分成本性的审计师声誉溢价。第二,有助于审计意见购买研究的深入。研究发现审计意见改善与溢价审计费用显著负相关,溢价费用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审计师相对于客户的优势地位,审计师妥协意见的可能性将随着优势地位的提高而显著减少,这一结论与普遍认为的异常审计费用增加将改善审计意见的观点有明显差异。第三,本文研究结论对于溢价费用的信息解读和市场准入管制放松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并为事务所声誉塑造和提升提供了经验证据的支持。

二、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一)溢价审计费用的经济属性

现有文献对溢价审计费用的经济属性主要有租金观和成本观两种解释。租金观将溢价审计费用界定为审计师获取的非正常利润(租金),认为审计合谋、市场竞争强度以及审计师与客户的议价能力是导致费用溢价的主要租金性因素,因而溢价费用被视为审计师与客户存在不当经济利益往来和独立性受损的证据,会削弱审计质量(Gul et al.,2013)。成本观认为溢价审计费用的经济属性应为未观察到的审计成本,是所有生产要素的正常回报和审计师承担风险的合理补偿,客户风险、审计资源投入和审计时间是费用溢价的主要成本性因素(Hribar et al.,2014),通常不会损害审计师独立性。

国内经验研究结论同样分歧较大,如张友棠等(2019)发现客户能够通过支付溢价费用得到更大的分类转移盈余管理操纵空间,因而认为溢价审计费用在我国代表经济租金而非审计成本,加大了审计师对客户的经济依赖性,而章琳一(2016)认为溢价费用主要是审计成本,租金占比非常小,费用溢价的主要原因在于审计师需要投入更多的资源保证审计质量。虽然也有文献提出溢价审计费用可能同时包含租金和成本,但并未从影响因素角度进行深入的经验数据验证。

(二)溢价审计费用与审计意见购买

审计意见购买是指公司管理层基于个人私利,通过一定方式胁迫审计师或与审计师合谋获得标准审计意见的行为(王金圣等,2007)。已有文献发现公司管理层在特定情形下有强烈的审计意见购买动机,并通常采用支付溢价审计费用或更换审计师方式进行意见购买。两种方式比较起来,支付溢价费用购买意见不仅成本低、成功率高,而且隐蔽性强,不容易被监管部门和投资者察觉,如果更换审计师,则向市场传递了可能购买审计意见的信号,变更后的审计意见问题自然受到广泛关注,且购买结果并不具有确定性,为此支付溢价费用是理性的管理层购买意见的优先选择和主要实现方式(曹圆圆和陈宋生,2019)。

一些经验文献为溢价审计费用用于购买审计意见提供了证据,如陈杰平等(2005)较早考察了异常审计收费变动对审计意见的影响,发现溢价费用对不利审计意见有显著改善作用,方军雄和洪剑峭(2008)也证实审计意见改善与异常审计费用的增加正相关。与此同时,也有学者得出不同结论,如朱小平和郭志英(2006)考察发现审计收费增加与管理层审计意见购买意图并不相关,收费提高的主要原因是资产规模的增加。Hope&Langli(2010)发现较高的费用残差与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审计意见的改善不存在任何关联。因此,溢价审计费用是否包含审计意见购买的租金性费用,仍需进一步检验。基于以上分析,提出以下竞争性假设。

H1a:审计意见改善与溢价审计费用正相关;

H1b:审计意见改善与溢价审计费用不相关或负相关。

(三)审计师与客户的市场相对地位与溢价审计费用

审计师与客户市场相对地位与市场竞争态势有紧密联系。Sullivan(2002)发现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对客户有较强势的市场相对地位,获得显著高于其他事务所的溢价收入,但不同的市场环境可能情况不同。如Pong&Burnett(2006)发现英国市场的审计收费在市场集中度提高后反而下降,Mc Meeking et al.(2007)却发现在乌克兰市场集中度提高后,审计收费发生结构性差异,中下规模客户的费用溢价增加,而中上规模客户的溢价下降。程璐和陈宋生(2016)认为审计师对大客户的争夺更为激烈,因为大客户审计费用多,还可能有潜在更多的非审计服务收入,对审计师更有“诱惑力”。为了争取和维系大客户,审计师往往给予其较大的费用折扣优惠,夏冬林和林震昃(2003)发现单位资产审计费用率与客户资产规模显著负相关,客户规模越大,审计师给予的费用折扣优惠更多。但对于相对“不受宠”的小客户而言,如果选择大的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将形成客户和审计师向上的错配,审计师将处于相对优势的市场地位,产生溢价收入。如董沛武等(2018)发现向上错配程度每增加一个标准单位,审计溢价收入增加4.5%,如果选择小的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虽然没有费用折扣(苏文兵等,2009),但小客户是否向审计师支付溢价审计费用,有待实证检验。基于以上分析,提出以下竞争性假设。

H2a:审计师对小规模客户收取了显著的溢价审计费用;

H2b:审计师对小规模客户并未收取溢价审计费用。

(四)审计师声誉与溢价审计费用

良好的品牌和声誉是审计师取得同业竞争优势的一个重要因素。良好声誉的审计师已成为高质量审计服务的代名词,声誉通过市场认同审计师的服务质量发挥积极效应,帮助审计师在价格和市场份额等方面取得和扩大竞争优势。因此,良好声誉的审计师有维护和提高声誉的内在动力,愿意耗费资金发展审计技术和培育行业专长(章卫东等,2020),有更高的自律性对审计服务投入更多资源以保障其服务质量。反过来讲,髙声誉审计师提供的审计服务成为财务报告可信度高的一个标识性信号,财务报告更容易被市场信赖,能更有效地降低代理成本,客户支付意愿随之增强,审计师获得溢价收费,即客户愿意为高声誉审计师支付一部分“声誉溢价”(陈胜蓝和马慧,2015)。因此,声誉溢价本质上是对审计师塑造和维护声誉时所额外付出努力的回报,具有成本属性。基于以上分析,提出假设H3。

H3:溢价审计费用与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以下简称四大)、国内十大会计师事务所(以下简称国内十大)显著正相关。

三、研究设计

(一)主要变量定义

1.溢价审计费用

部分文献采用审计费用估价模型估算的费用残差衡量异常审计费用,还有一些文献用单位资产审计费用率衡量(曹圆圆和陈宋生,2019)。本文认为,作为审计收入率指标,单位资产审计费用率不仅能衡量异常审计费用,也能用来衡量审计业务的获利程度,如果单位资产审计费用率高于市场平均水平,表明审计师取得溢价费用,如果低于市场平均水平,说明客户得到折扣优惠。具体测算时,市场平均单位资产审计费用率分年按中位数确定。

2.审计意见改善

本文采用两种方式衡量审计意见改善(Opim):一是利用审计意见估计模型拟合预期意见值,然后与实际意见比较,衡量审计意见改善程度(Opim1);二是设置哑变量(Opim2),如果公司获得标准审计意见,取值为1,否则为0。Opim1的估算办法如下:

首先,参照Gul et al.(2013)的方法,采用式(1)估计预期审计意见值。

其中,OPSit代表公司i 第t 期预期审计意见(获得非标准审计意见的概率),其他变量的具体定义见表1。

表1 变量定义

其次,审计意见改善程度(Opim1)按照式(2)计算。

其中,OPit表示实际审计意见类型,若公司得到非标准审计意见,取值为1,否则为0。当OPS>OP时,说明审计意见得到改善,反之,审计意见没有改善。

3.审计师与客户市场相对地位和审计师声誉

本文使用公司资产规模作为审计师与客户市场相对地位的考量指标,如果当期资产规模在所有公司中位数以下,Position(审计师更可能处于相对优势地位)取值为1,否则为0。审计师声誉按照四大(Big4)、国内十大(Big10)和其他进行区分。

4.控制变量

控制变量的选择参考陈杰平等(2005)、Gul et al.(2013)、董沛武等(2018)的经验,具体定义见表1。

(二)模型设计

借鉴以往研究经验设计式(3),对假设H1进行验证,如果α1系数显著为正,表明溢价审计费用实现了审计意见改善(Opim),从而包含一部分审计合谋带来的租金。

采用式(4)验证假设H2,如果α1系数显著为正,同时α2系数必须为负,表明审计师相对客户的优势市场地位带来溢价费用,假设H2a 才能成立。

在式(4)加入Big4和Big10作为式(5),用来验证假设H3,如果β1、β2系数显著为正,分别表明四大、国内十大具有声誉溢价。

(三)样本选取和数据来源

2015 年证监会开始实施“证监法网行动”,惩戒性的立案调查、行政处罚数量较以往大幅增长,尤其是对中介机构的追责力度显著提升,为此,以2015 年作为市场监管进入强化期为标志,考察监管环境变化后的市场情况。因此,选择2015—2019 年A 股上市公司作为初始样本,由于金融企业财务报表结构和项目与一般企业有较大差别,剔除金融企业以及变量数据缺失的样本后,共获得14686 个观测值。会计师事务所排名信息来自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官网,其余数据来自CCER 数据库。对所有连续变量在1%和99%进行缩尾调整以减少异常值的影响。

(四)样本描述性分析

将样本分成溢价费用组和折价费用组后,对重点变量进行分组对比,描述性统计结果如表2 所示。首先,对审计意见进行组间差异比较,数据显示,溢价组样本获得非标准审计意见的比例7.03%,折价组仅为3.01%,表明折价组获得有利意见的可能性更大,溢价组得到非标准审计意见的概率比折价组反而高出4.02 个百分点,组间差异独立样本T 检验高度显著(P<0.01),这一结果与假设H1a相反。其次,细分客户的比较数据显示,溢价组主要由小客户构成,占比84.78%,而折价组85.01%是大客户,说明审计费用溢折价与客户类别有重大关系,依据常理可知,小客户的市场地位相对较弱,面对审计师的讨价还价能力不强,往往支付更高的审计费用,而大客户是审计师激烈争夺的目标,通常给予费用折扣,分析结果支持假设H2a。分组数据还可以用来解释审计意见的组间差异,折价组主要由相对优势市场地位的大客户构成,面对大客户的胁迫,为避免客户流失,审计师妥协的可能性更高。因此折价组的标准审计意见比例高于溢价组。最后,细分审计师身份的组间数据显示:从客户数量角度分析,Big4 的客户数量占全部样本的比例超过10%,Big10 占据四成以上份额;Big4也在价格上给予了大型客户折扣优惠,费用折扣客户占比为55.34%,Big4面对客户压力能否保持独立,现有研究仍存在较大分歧,需进一步考证。

表2 重点变量的分组描述统计分析

四、实证结果分析

(一)基本回归结果

表3 的列(1)和列(2)报告了审计意见改善(Opim)对溢价审计费用(Prem)的回归结果。结果显示,无论被解释变量是Opim1,还是Opim2,溢价审计费用(Prem)的回归系数均显著为负(P<0.01),说明溢价审计费用不仅没有改善审计意见,上市公司支付溢价费用反而更可能得到不利审计意见,假设H1a 不成立,溢价费用可以排除审计合谋诱因。

表3 溢价审计费用回归结果

假设H2 的检验结果见列(3),溢价费用(Prem)、审计师与客户相对市场地位(Position)显著正相关(P<0.01),同时Prem 还与客户资产规模(Size)显著负相关(P<0.01),说明资产规模是影响审计师与客户市场相对地位的重要因素,资产规模较大的公司拥有更优势的市场地位,得到费用折扣的概率更高,而对于资产规模中等以下的小客户,因市场地位相对较低,审计师能取得溢价审计费用。反之,溢价费用很大可能是审计师相对优势或客户相对弱势市场地位的体现,如果审计师处于优势地位,当客户提出购买审计意见时,更可能被审计师拒绝,回归结果进一步为溢价费用与审计师相对客户的优势市场地位密切相关提供了证据,假设H2a成立。

列(4)汇 报 了 Big4、Big10 对 溢 价 费 用(Prem)的影响,Big4和Big10的回归系数均显著为正(P<0.01),假设H3 得以验证,表明Big4、Big10 与其他事务所的身份差异能带来溢价费用,即相同条件下,Big4、Big10 相比于国内其他会计师事务所收取了更高的审计费用,高出的这部分费用属于声誉溢价。通过比较Big4 和Big10 的回归系数可知,表明有更好声誉的Big4收取的溢价费用显著高于Big10,这与现实相符。同时,通过比较 Position 和 Big4、Big10 的回归系数,发现Position的回归系数较Big4和Big10高出较多,表明溢价费用包含的市场租金因素远远大于Big4和Big10的声誉溢价因素。

综上可知,在更普遍的情境下,审计意见购买并不是审计费用溢价的诱发因素,而审计师相对于小客户的市场优势地位和审计师声誉均能带来显著的费用溢价,并且审计师相对优势地位带来的费用溢价程度超出审计师声誉溢价较多,四大的声誉溢价显著高于国内十大。也就是说,溢价审计费用大部分是审计师相对于小客户的市场优势地位带来的经济租金,少部分来自成本性的审计师声誉溢价。

(二)审计收费价格水平的进一步分析和规模经济性假说的排除

就审计实践而言,使用资产审计费用率衡量审计收费价格较为合理,因为在审计服务价格管制放开前,各地区制定的计件审计收费标准通常是资产总额的某一固定比率,放开后,会计师事务所仍习惯以资产总额为依据确定审计收费。本文依据资产规模将样本划分为四个等量子样本,各子样本的公司资产规模、审计费用和资产审计费用率的均值统计结果见表4。

表4 不同资产规模公司的审计收费价格水平分析

可以看出,随着公司资产规模的上升,单位资产审计费用率显著递减,这一趋势形成的原因可能有两个:一是由于审计费用总额高,大客户细分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审计师通过更多的折扣优惠吸引和维系大客户。二是规模经济性假说,即大事务所的业务总量可能是小所的一定倍数,每个项目分摊事务所的固定成本更低,在相同利润率的条件下,对大客户可以报出更低的价格(陈胜蓝和马慧,2015)。

在规模经济性假说存在的情况下,假设H2a和H3 是否仍然成立需要重新检验,为此,采用式(6)进行考察,若α1、α2、β1、β2的回归系数方向仍与前文检验结果一致,表明控制规模经济性因素后,假设H2a和H3依然成立。

其中,BigClient 是市场大客户哑变量(BigClient与Position为反向同一变量,为叙述方便,重新定义),若资产规模排名在所有公司中位数以上,取值为1,否则为0,Big4×BigClient、Big10×BigClient 分别用来控制 Big4、Big10 对大客户的规模折价效应。表5 的列(1)报告了式(6)的检验结果,客户市场地位(Position)、Big4和Big10 的回归系数均显著为正,公司规模(Size)的回归系数-0.523(P<0.01),系数符号方向均与前文主检验结果一致,假设H2a 和H3 仍然成立,表明排除规模经济性假说后,溢价费用仍然显著包含声誉溢价和市场因素形成的租金。本文认为,这很可能与市场进入资格限制形成的市场垄断相关,上市公司逐年扩容而有证券业务审计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并没有增加,即需求不断增加而供给不变。这意味着审计服务价格有上涨的内在动因,审计市场的竞争态势较以往可能发生较大变化,大客户市场的竞争仍然十分激烈,审计师纷纷压价,而小客户市场的竞争可能并不充分,审计师具有相对优势市场地位,可以向小客户收取溢价审计费用。

表5 规模性假说验证及稳健性检验

(三)稳健性检验

为验证结果的稳健性,做如下稳健性检验:一是工具变量法。选择沪深300 指数成分股(Index)作为审计师与客户市场相对地位(Position)的工具变量,若客户股票被纳入成分股指数,取值为0,否则为1。表5 列(2)和列(3)结果显示假设H2a和H3仍然成立。二是动态面板回归检验。由于审计意见和审计费用溢价均有滞后影响,将审计意见和审计费用溢价的滞后1 期作为Opim 和Prem 的工具变量,重新检验,表5 列(4)显示假设H1a 依然不成立。三是子样本检验。考虑到因定位不同,创业板与主板公司在审计收费方面差异较大,剔除创业板样本,剔除后结论仍然成立。四是调整控制变量法。一方面,客户议价能力可能影响审计收费,本文以某一客户的审计收费占该审计师全部客户审计收费的比重衡量客户的议价能力,控制后主结论依然成立。另一方面,溢价审计费用可能受市场化程度、区域法制环境的影响,控制后结论仍然不变。此外,分年对假设H2a进行检验,研究结论没有变化。

五、研究结论

本文从审计意见购买、审计师与客户的相对市场地位、审计师声誉三个角度综合考察溢价审计费用的经济属性。研究发现,溢价审计费用同时包含经济租金和审计成本,大部分是审计师相对于小客户的优势市场地位所带来的经济租金,原因在于现阶段审计市场进入存在管制,上市公司逐年大量扩容即服务需求不断增长,而事务所资格牌照没有新增即供给不变,审计服务价格有上涨的内在动因,但是具体到客户细分市场时情况又有所不同。受经济依赖性的程度影响,大客户市场竞争十分激烈,审计师给予大客户较多的折扣优惠,而小客户市场,审计师具有相对优势地位,可以收取价格租金。同时还发现,溢价费用包含小部分的审计师声誉溢价,并且四大的声誉溢价显著高于国内十大,这与现实相符。上述结论在排除规模经济性假说和控制内生性问题后仍然稳健。此外,研究结果表明审计意见改善与溢价审计费用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这是因为溢价费用体现着审计师相对小客户的优势市场地位,审计师妥协的可能性将随着优势地位的提高而显著减少。本文的贡献在于较全面、清晰地界定了溢价审计费用的经济属性以及成因,对于溢价审计费用的有效监管和准确解读其信息内容具有重要意义,对2020 年后开始实施的审计市场准入管制放松,以及塑造和提升会计师事务所声誉提供了经验证据的支持。

猜你喜欢

审计师声誉溢价
短期与长期声誉风险的不同应对
Top 5 World
审计师轮换对审计质量的影响研究
两市可转债折溢价表
审计师声誉与企业融资约束
审计师声誉与企业融资约束
“空中飞人”审计师
两市可转债折溢价表
两市可转债折溢价表
两市可转债折溢价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