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寻梦,在《诗经》的河流里

2021-08-07

作文周刊·高一版 2021年48期
关键词:道阻大雅伊人

导语

《诗经》是两千年前的采诗官在木铎声中收集的先祖的美感之源。四字的组合.就是中国文化的方阵,四声铿锵,掷地有声。赋比兴的成熟,拓展想象,催生情感,在我们脑海中掀起一朵朵思维的浪花。当纯净的心灵悠然沉浸在这湾文字的河流中,你可曾真切地沐浴了经典的芬芳?

作品解读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的开端.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白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共311篇,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

《诗经》的作者佚名,绝大部分已经无法考证,传为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诗经》在先秦时期被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

孔子曾概括《诗经》宗旨为“无邪”,并教育弟子读《诗经》以作为立言、立行的标准。先秦诸子中,孟子、荀子、墨子、庄子、韩非子等人在说理论证时,多引述《诗经》中的句子以增强说服力。至西汉武帝时,《诗经》被儒家奉为经典。

《诗经》内容丰富,反映了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甚至天象、地貌、动物、植物等方方面面.是周代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部百科全书。

内容介绍

《诗经》根据乐调的不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风”为“风土之音”.即各地的民间歌谣。《风》是从周南、召南、邶、鄢、卫、王、郑、齐、魏、唐、秦、陈、桧、曹、豳等15个地区采集上来的土风歌谣.共160篇。

“雅”为“朝廷之音”.是周王朝直辖地区的音乐,即所谓正声雅乐。《雅》是宫廷宴享或朝会时的乐歌.按音乐的不同又分为《大雅》31篇,《小雅》74篇,共105篇。除《小雅》中有少量民歌外,大部分是贵族文人的作品。

“颂”为“宗庙之音”.即宗庙祭祀的乐歌和史诗.内容多是歌颂祖先功业的。《颂》又分为《周颂》31篇,《鲁颂》4篇,《商颂》5篇,共40篇。全部是贵族文人的作品。

从时间上看,《周颂》和《大雅》的大部分作品产生在西周初期;《大雅》的小部分作品和《小雅》的大部分作品产生在西周后期至东迁时期;《国风》的大部分作品和《鲁颂》《商颂》产生于春秋时期。

在思想性和艺术价值上.“三颂”不如“二雅”,“二雅”不如“十五国风”。

诗经.秦风.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白露未唏。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赏读感悟

在《诗经》丰富多彩的情诗中,《蒹葭》是风格独异的名篇。这首诗是描写一个男子倾心于一位女子,但“伊人”可望不可及的惆怅心情。全诗共三章,每章前两句写景点明时令,烘托气氛:后六句写寻求“伊人”而不得的心情。

一个静静的清秋早晨,天色刚明,一切都还笼罩在晨曦之中,一望无际的青苍芦荻,苇叶上闪烁着白色的露珠,纵横交错的河道、港汊,迷雾朦胧的远方洲渚,构成了一幅萧瑟苍茫的秋水晨光图。晨光中,河水中倒映着一个孤独的身影,他面对着纷歧杂乱、道路难辨的河湾水网,听着风吹芦荻的瑟瑟声、河水流动的潺潺声,怅望着远处沙洲岸坻的倩影。在他反复的吟唱中,我们眼前仿佛出现了一个衣袂飘拂的女子身影——“在水一方”“在水之湄”“在水之涘”。但是我们仍然没有见到对人物的直接描写,所见仍是景物——“道阻且长”“道阻且跻”“道阻且右”。虽然对象就在那儿——“宛在水中央”“宛在水中坻”“宛在水中沚”,却似乎怎样也不可能达到目的地。这样一种可望而不可及,使我们感到一种内心的悸动和压抑,感到一种感情的流动、意绪的回环。诗中的景物,那芦荻、那白露、那河道、那洲渚,都因此被注入情感和意绪,并且带着这种情感和意绪在摇曳、动荡。那瑟瑟的芦荻仿佛是绵绵不尽的愁思……我们仿佛感到整个世界、天地万物都是那样苍茫和令人惆怅,因此进入了一个情景交融的美学境界.受到深深的感染.并陶醉其中。《诗经》中那些耳熟能详的成语

《诗经》作为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为后世的文学研究与创作提供了宝贵的艺术经验和丰富的史实素材。现如今,很多我们常用的成语都来自《诗经》。

“高高在上”,源白《周颂·敬之》:“无日高高在上,陟降厥士,日监在兹。”原指天道遥远,地位高上:今指所处位置极高,形容不深入实际,脱离群众。

“逃之天天”,源白《周南·桃夭》:“桃之天天,灼灼其华。”原指枝叶繁茂:后世把“桃”替换为“逃”,改为“逃之天天”,表示逃跑得无影无踪,具有幽默诙谐的色彩。

“兢兢业业”,源白《大雅·云汉》:“早既大甚;则不可推。兢兢业业;如霆如雷。”古义中“兢兢”与“业业”各有所偏向:今义则取“兢兢”形容小心谨慎的样子。

“小心翼翼”,源白《大雅·大明》:“维此文王;小心翼翼。”古义中“翼翼”形容小心谨慎,凸显严肃,强调恭敬:今义只用来形容小心谨慎。

“毕恭毕敬”,源白《小雅·小弁》:“维桑与梓,必恭敬止,靡瞻匪父,靡依匪母.”形容十分恭敬。后世用“毕”替代“必”,“毕敬”替代“敬止”,替换后的意思保持不变,且念起来更加顺畅。

“哀鸿遍野”,源白《小雅·鸿雁》:“鴻雁于飞,哀鸣嗷嗷。”原以“鸿雁于飞”比喻使臣劳累奔走,居无定所;今用为成语,以“哀鸿”一词作为流民的代表,引申为到处都是背井离乡、痛苦呻吟的灾民。

“泾渭分明”,源白《邶风·谷风》:“泾以渭浊,浞浞其沚。”原指弃妇虽比新妇年老色衰,但品性却高洁很多:今演变为成语,比喻事物有是非、高下、优劣的明显区别。

“硕大无朋”,源白《唐风·椒聊》:“彼其之子;硕大无朋。”原指被赞美的妇女体型高大:今形容物体十分庞大,大得没有比得上的。

“死生契阔”,源白《邶风·击鼓》:“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古义中“契阔”为偏义副词,主要取“契”,指不分离:今义指生死相约。

以上为大家列举的成语均脱胎于《诗经》之中,沉浸酝酿于历史文化之下,又与修辞高度契合,富有表现力,文化意蕴丰富。《诗经》中成语的修辞是新鲜的、活泼的,历久弥新,滋养着一代又一代文人,并且成为后世修辞发展和成语造词的典范。

四诗风雅颂

宋神宗年间.辽国派遣使者来中原。翰林学士苏东坡奉命招待。辽使者出了一联:“三光日月星”,要苏东坡来对。辽国使者认为.这是一副绝对。因为联语中的数量词一定要用数量词来对.上联用了个“三”字.下联就不应重复。而“三光”之后只有三个字,那么无论你用哪个数目来对.后面跟着的字数不是多于三就是少于三。谁知,苏东坡略一思索就对出了下联:“四诗风雅颂。”妙在“四诗”只有“风、雅、颂”三个名称。原来,《诗经》中“雅”这一部分.又可分为“大雅”和“小雅”。

辽使说:“我还以为是绝对呢。不想让你轻易对上了。”苏东坡说:“什么绝对.我还可以补上三联呢。其一:一阵风雷雨;其二:两朝兄弟邦;其三:四德元亨利。”辽使问:“《周易》中‘乾卦里的‘四德应该是‘元、亨、利、贞啊,怎么漏了一字?”苏东坡答:“最后一字是先皇圣讳.臣不能随口念出。”原来,先皇宋仁宗名叫赵祯,祯、贞同音,属于“圣讳”.所以删去一德,亦成妙对。

猜你喜欢

道阻大雅伊人
大雅之堂与大雅
长相思·相思
Where is she?蒹葭
横竖之间
梦回唐宋,大雅遗风光耀古今
生命的等候
不说再见(外一首)
伊人时尚
伊人时尚
小心翼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