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立自强勇争先 为国为民求创新

2021-08-07王明伟李静

作文周刊·高一版 2021年48期
关键词:科学技术工作者科技

王明伟 李静

聚集热点

2021年11月3日,“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本次大会规格之高、看点之多、奖项之丰,实属罕见。习近平、李克强等国家领导人冉席会议并为获奖代表颁发证书。本次大会共评选出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人,分别是“歼8之父”顾诵芬和核能科学家王大中,众望所归:还有国家自然科学奖46项、国家技术发明奖61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157项等。

作为中国科技界的最高荣誉,国家科学技术奖是对自立自强、为国为民的科技工作者的最高褒扬和最高礼遇。

纵深剖析

1.科技创新实现自立自强

科技立则民族立,科技强则国家强。唯有科技创新,才能打破西方恶意封锁技术的局面:唯有科技创新,才能突破欧美技术垄断的困境:唯有科技创新,才能打破关键技术“卡脖子”的尴尬境地。只有走科技创新之路,才能实现科技的自立自强:只有科技的自立自强,才能实现国家民族的自立自强,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才能向世界贡献中国方案,发出中国声音。

2.科技创新谋求民生福祉

科学技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国家前途命运,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人民生活福祉。我国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比过去任何时候都需要科学技术解决方案,都更加需要增强创新这个第一动力。百姓所系、人民所需,是科技工作者科技创新之重。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科技创新的落脚点。满足人民的需求,谋求民生福祉,才能真正实现科技创新的价值。

任务驱动

1.科技创新需要执着追求、不忘初心

科技创新绝非一朝一夕之功,它需要科研人员數十年如一日的不懈努力,执着追求:它需要科研人员在面对诱惑和挫折时,不忘初心。每一项科研的创新和技术的突破,都凝聚着科研人员的大量心血和汗水。数据显示.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的平均研究时间是11.9年,其中研究时间10-15年的项目数量最多,占比38.9%。以获得2020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的包信和院士团队为例,他们在纳米限域催化方向耕耘了20余年.不改初心,最终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研究成果被刊登在《科学》杂志上,获得了世界同行的高度评价。

2.科技创新需要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

从袁隆平、吴孟超、孙家栋、程开甲、于敏、屠呦呦、黄旭华院士,到今年获奖的顾诵芬、王大中院士,正是一代又一代的科学家秉持着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态度,以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意识,以不怕困难、勇于攀登的信念,在各个科研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程开甲为了获取第一手科研资料,甘冒核爆危险实地考察:屠呦呦为了保证用药安全,亲自试用青蒿素提取物:顾诵芬为了寻找歼6战机问题症结,先后多次亲自乘坐教练机就近观察。他们的科研佳话,理应代代传颂:他们的科研精神,理应代代传承。

3.科技创新需要宽松适宜的科研环境

宽松适宜的科研环境犹如源头活水.滋润灌溉着一批批科研人才,在科技沃土上结出创新的累累硕果。想要科研人才心无旁骛地潜心研究,势必要打破一切束缚他们的条条框框。我们要接受敢于质疑权威的挑战者.要拥抱运气不佳的失败者,要善待特立独行者,倡导尊重科研、礼待人才的良好氛围.建立更加多元的评价机制,从而为科技工作者们营造出宽松适宜的科研环境。

多方观点

扎根基础研究 筑牢创新根基

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具有强大的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以科技创新的主动赢得国家发展的主动。实践证明,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基础研究是根本前提。基础研究的根扎得越深,科技创新之树就越枝繁叶茂。

科技事关国家前途命运,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培育有利于创新的社会土壤,才能激发人才创新活力,让人力人才资源充分泉涌。我们要以更大的决心和力度深化科研领域“放管服”改革(“放”即简政放权,降低准入门槛:“管”即创新监管,促进公平竞争;“服”即高效服务,营造便利环境),为科研人员松绑减负,为“帽子热”降温:以问题为导向,以需求为牵引,在实践载体、制度安排、政策保障、环境营造上下功夫,最大限度解放和激发科技创新蕴藏的巨大潜能。新征程赋予科技事业新的使命。面对日益复杂严峻的国际竞争格局,广大科技工作者要进一步强化自立自强的行动自觉,不负重托,奋发有为,以国家民族命运为己任,勇攀科技高峰,推动科技事业取得更大进步。

(摘编自“新华网”2021年11月4日)

依靠科技创新,发展新优势

依靠科技创新塑造发展新优势,要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和越来越激烈的科技竞争,我们必须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世界科技强国竞争,比拼的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此次获得国家科技奖励的工作者.有的来自国家科研机构,有的来自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有的来自科技领军企业.这些都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

科技攻关要奔着最紧急、最紧迫的问题去。此次获奖项目中.就有不少成果是企业和科研单位经过多年的产学研合作而取得.这些成果产生了丰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我们要全面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充分激发社会创新创造潜能,激励更多科学家、领军人才、青年才俊和创新团队勇立时代潮头,全面塑造中国发展新优势!

(摘编自《经济日报》2021年11月4日)

拳拳爱国心,追梦赤子情

拳拳爱国心,追梦赤子情。“咏世德之骏烈,诵先人之清芬”,顾诵芬一生立志让中国人自己拥有“有底气、能争气”的飞机:在国家需要核能时,王大中毅然选择了核反应堆专业。从青葱年少到意气风发,他们认定一个目标就心无旁骛.勇往直前.坚持干好一件事。如果没有对祖国的炽爱,没有对科研的热情,就难以做到几十年如一日的无私忘我、无怨无悔。不只是他们.此次获奖的包信和院士团队、赵东元院士团队以及一大批科技工作者.都是爱国者的典范。

一部科学史.也是一部科学家的精神史。爱国是科学家精神的第一要义。我国科技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是一代又一代矢志报国的科学家前赴后继、接续奋斗的结果。正如王大中院士所说:“科技创新就是我们最主要的爱国方式。”面对建设科技强国的迫切需要,广大科技工作者要踏踏实实、潜心研究,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实现国家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把人生理想融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中。

(摘编自“新华网”2021年11月5日)

猜你喜欢

科学技术工作者科技
教育部科学技术司更名为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
5·30,致敬最美科技工作者
科学技术部令第19号 科学技术活动违规行为处理暂行规定
科学技术活动违规行为处理暂行规定
2019年度山西最美科技工作者
科技助我来看云
科技在线
亚健康科技工作者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