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推理类试题演练
2021-08-07
备考锦囊
近年来.高考语文越来越重视对考生逻辑思维能力的考查。语用逻辑推理题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观点结论推理题,一种是逻辑推理补写题。
1.观点结论推理题
答这类题时.考生不仅要清楚材料的思路.更要知晓如何应对不断变化的考查形式,无论试题如何变化,万变不离其宗,最终考查的还是考生的语文素养。
答题步骤:第一步,阅读材料,找到推理存在问题的地方.在分析时要特别注意一些过于绝对、武断的推理:第二步,拟写答案,分析推理出现的具体问题。
2.逻辑推理补写题
逻辑推理补写题属于情境式命题.呈现给考生的是一个语段.内容或贴近考生生活,或涉及新闻、科普知识等。这类题的解题关键是要联系上下文.梳理清楚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在此基础上综合运用语言表达的多种能力答题。
答题步骤:第一步,阅读语段,分析空缺处前后的句子.关注语意上的联系.寻找标志,梳理句间关系:第二步,联系上下文,推断补写方向,明确补写内容:第三步,补写句子,使其与前后句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简明连贯,合乎逻辑。
针对训练
1.在下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齐白石学手艺不仅勤动手.______________ 。他发现师父雕的花翻来覆去就那几个固定的样式.什么“麒麟送子”“状元及第”,没什么新意,于是就搞了些创新,把国画里的一些元素,如虫草、花鸟等,迁移到木雕里。起初只是试探,没想到雕出来的新品颇受大家欢迎。
这种经历让他对国画有了强烈的兴趣,但没有人教他画,而他能看到的国画画册也是比较初级的.所以一直无法真正入门学画。
直到20岁的一天,齐白石在一个主顾家里干活时,发现了一套《芥子园画谱》。《芥子园画谱》是一套非常经典的国画教科书。一个想学画的人看到一套画谱.就如同一个想学武的人看到了一套武功秘籍。________,在当时又很稀少珍贵,他只能向书主借来,用薄竹纸覆在书页上.描红一般照着原画一笔一笔勾描。他就这样勾画了足有半年,画了16册.才悉数描完。
接下来的5年.齐白石靠这套勾描出来的《芥子园画谱》做木雕,闲时也反反复复临摹.勤学苦练.他画画的底子就这么打了下来。后来齐白石的画在当地出了名,______。接受了专业指导后,齐白石画技更上一层楼,终成一代国画大家。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下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语段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当抗生素作用于细菌时.细菌会自卫、防御、反击,最后的结果就是 .也就是产生了耐药性。_____ ,那么会有一天,环境中存在的致病菌有可能都是耐药的,人体感染的都是耐药菌。细菌产生耐药性的速度远远快于我们新的抗生素开发的速度,结果是人类将重新面临更多感染性疾病的威胁。这就是滥用抗生素的恶果。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在文中横线处写出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字。
《世界人工夜空亮度图集》显示,全世界80%的人口生活在夜空光辉下。在经济学家眼里.夜间灯光作为人类活动的表征,____________ 。然而,在天文学家和生物学家的眼中,人类对照明系統的过度使用已经造成了“光污染”危害:日益加剧的“光污染”不仅严重影响到天文观测研究,__________ 。研究表明,每年都有大量的迁徙鸟类和小海龟等因人造光的干扰.迷失迁徙方向。而人长时间在亮光环境下工作和生活,对人的视力、中枢神经、免疫系统等也会造成损害.进而引发多种疾病。有鉴于光污染的危害日益严重,国际上许多城市开始摒弃“不夜城”思维.______________________。
“暗夜保护”是近年来国际上许多公益组织提倡的环保理念.意在寻觅或保护没有工业照明痕迹的暗夜星空。该理念倡导在城市里因地制宜.划定“暗夜保护区”,在不影响生产生活的前提下,通过技术手段降低能耗,改善照明环境,该亮则亮,该暗则暗,最大程度消除光污染。
答:___________________
4.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考(1)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的问题。
云南的“思茅市”改成“普洱市”.四川的“南坪县”更名为“九寨沟县”后.城市的知名度都有了很大的提高.经济有了较快发展。可见,更名必然带来城市经济的发展。我市的名字不够响亮,这严重影响了我们的经济发展。如果更名,就一定会带来我市的经济腾飞。因此,更名的事要尽快提到日程上来。
(1)更名并不一定能带来城市的发展。
(2)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延伸三大逻辑基本规律
1.同一律
同一律的基本内容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每一思想自身必须是同一的。同一律的公式是:“A是A”。公式中的A可以表示任何思想.即可以表示任何一个概念或任何一个命题。就是说,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所使用的每一个概念或判断都有其确定的内容,而不能任意变换。同一律要求在同一思维过程(同一思考、同一表述、同一交谈、同一论辩)中,在什么意义上使用某个概念.就自始至终在这个唯一确定的意义上使用这个概念。讨论什么论题,就讨论什么论题,不能偏题、跑题,不能在讨论某个论题的名义下讨论别的论题。如果自觉或不自觉地违反同一律的逻辑要求,混淆概念或偷换概念,那就必然会使思维含混不清,不合逻辑.既不能正确地组织思想,也不能正确地表达思想。
2.矛盾律
矛盾律的基本内容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两个互相矛盾或反对的思想不能同时是真的。或者说,一个思想及其否定不能同时是真的。矛盾律的公式是:并非(A而且非A)。公式中的“A”表示任一命题,“非A”表示与A具有矛盾关系或反对关系的命题。因此,“并非(A而且非A)”是说:A和非A这两个命题不能同真,亦即其中必有一个命题是假的。矛盾律的主要作用在于保证思维的无矛盾性,即首尾一贯性。保持思想的前后一贯性,乃是正确思维的一个必要条件。矛盾律要求对两个互相矛盾或互相反对的判断不能都肯定,必须否定其中的一个,否则会犯“自相矛盾”的错误。
3.排中律
排中律的基本内容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两个互相矛盾的思想不能同假,必有一真。排中律的公式是:“A或者非A”。排中律的主要作用在于保证思想的明确性。而思维的明确性也是正确思维的一个必要条件。排中律的逻辑要求是:对于两个互相矛盾的判断,必须明确地肯定其中之一是真的,不能对两者同时都加以否定。对于两个互相矛盾的命题,如果有人既不承认前者是真的,又不承认后者是真的,或者如果有人既认为前者是假的,又认为后者也是假的,那么此人的思想就是我们所说的“模棱两可”。
两种推理方法
1.三段论
三段论指一个一般性的原则(大前提).一个附属于前面大前提的特殊化陈述(小前提).以及由此引申出的特殊化陈述符合一般性原则的结论。
2.二难推理
二难推理,即在前提中提出两种可能,然后由这两种可能引申出两种结论,对方无论选择其中的哪一种结论,都会陷入进退维谷、左右为难的境地。这种推理往往要借助复句的语言形式来表现:(1)条件关系,包括充分条件关系(只要A,就B-有A就有B,有B则不一定有A)、必要条件关系(只有A,才能B-有A未必有B,有B一定有A)、无条件关系(除非A,才B;无论A,都B)。(2)假设关系:偏句提出一种假设,正句说出结论。有两种情况:偏句假设条件实现,结果就能成立.(如果A,就B);偏句与正句语意相悖,假设与结果不一致,即偏句先退一步说,把假设当作已经实现而改变结论,这种句子更强调正句(即使A,也B)。(3)选择关系:①或此或彼——与其A.不如B;或者A,或者B。②非此即彼——不是A.就是B。③取此舍彼——宁可A.也不B。考生用复句表达时,不要用虚假的前提进行推理,也不能滥用关联词,强加因果,更不能把几种逻辑关系搞混。
【阮阅/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