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曲艺表演中合理运用说与唱的策略

2021-08-06周超

牡丹 2021年10期
关键词:河南坠子吐字评书

曲艺表演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民间艺术。说功与唱功是曲艺表演两个重要的方面,要想使曲艺表演达到理想的效果,必须要将说功与唱功很好地结合在一起。本文在对曲艺表演中说与唱进行解析的基础上,对说与唱的结合策略进行论述。

众所周知,京剧表演的四大技能是唱、念、做、打。曲艺表演的艺术手法是说、唱、演、评、噱、学。曲艺是以说唱为主要形式的表演,构成丰富,包括打快板、大鼓、评书、相声等。

由于表现形式多元,曲艺表演通常给人以生动、简单的印象。尤其是相声表演,通过语言的编排与表演技巧,吸引了大批观众。曲艺作品一般不长,但内容非常紧凑,多为日常生活当中的趣事,让人会心一笑的同时产生思考。在形式上,曲艺表演的审美价值主要在于其独特的说唱形式。例如,曲艺表演中的相声被认为是一门语言的艺术,可见语言在曲艺表演中的重要性。

一、曲艺表演中的说

说是指曲艺表演中说的技巧,在评书、相声当中均有体现。在曲艺表演当中,表演者通常会运用语言讲述事件、构建场景,展现人物关系与心理活动,对是非有清晰的评价,对人品忠奸有分辨。因此,说在曲艺表演中非常重要。

有些曲艺表演既有说也有唱,如二人转、京韵大鼓等。数来宝、山东快书的表演语言虽然跟唱相似,但是更像说。起源于北京的相声表演,是以北京话为主的一种说的曲艺。由此可见,说是非常重要的。

说体现在吐字、言语表现、说表与评述、开脸儿、摆砌末子、赋赞、抖包袱、倒口、绕口、口技、贯口、现挂等方面。本文选取其中几个方面进行说明。

(一)吐字

曲艺演员的吐字必须清晰,要根据口腔的构造读准每一个字,且要按照科学的呼吸方法,字正腔圆地发声。只有不断打磨、不断练习,才能使所讲内容清楚地传到观众的耳朵里。

(二)言语表现

曲艺表演讲求真实,说出的每一个词、每一句话要让别人相信。这就要求表演者通过语言与观众交流,向他们传递真情实感。基于此,在表演之前,表演者要对作品内容有清晰的了解,细致分析人物背后的情感和语言逻辑。在熟悉人物之后,表演者要将人物特质生动、形象地展示给观众。同时,表演者要有亲和力,拉近与观众的距离,这样会使表演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说表与评述

说表包括叙述和表述,叙述的时候,要使前因后果清晰明了,故事要有高潮、有结尾,引人入胜,给人无限的回味。设置悬念是曲艺表演的关键技巧,可以吸引观众,这对表演者的功力要求非常高。

表述是自己和人物对话,不同地区对表述有不同的分类。塑造人物时,表演者要用不同的方言和声音表现角色特征。

(四)开脸儿

开脸儿通常出现在评书中,说书人在把人物的装扮、容貌细致地介绍给观众时,语言要生动、口齿要伶俐,就像人物在观众眼前一般。

(五)摆砌末子

摆砌末子是对场景的详细说明,如院落、山水、物品、摆设等,将人物活动的场所详尽地展示给观众,帮助观众理解。

(六)抖包袱

在相声当中经常能听到抖包袱这一说法,抖包袱是把之前设置的悬念揭示出来,或者把之前铺垫、酝酿好的笑料关键部分说出来。侯宝林将包袱构成的艺术手段归纳成两类,一是直接的方法构成,二是由间接方法构成。马季老师则将组织包袱的手法分为了22类,包括阴错阳差、荒诞夸张等。

(七)口技

口技又称为拟声,在评书中多有体现。优秀的评书表演者最不可缺少的就是口技。清初苏州评话艺人张汉明在“八技”的运用上显示了独到的功力,同为马蹄声却能分出快马、慢马、马在沙中踏、马在雪中跑等数种。

拥有扎实、过硬的说功是无论哪一个门类的曲艺演员都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

二、曲艺表演中的唱

曲艺表演中的唱致力于表现不同地区的特色,分为五个方面:按字行腔、气力气口、以情带声、吐字、音韵美。

(一)按字行腔

按字行腔是指将技巧口语化,体现了以说唱为主的音乐风格。一般的歌唱是像说话的演唱。而曲艺表演中的唱要字正腔圆,要求具备正确的吐字、发音技巧。

(二)气力气口

气力气口指按正确的呼吸方法来演唱,要求气运丹田、一气呵成、刚柔并济。曲艺表演的各种形式都对唱歌的气息有要求,其中,东北二人转尤其讲究气息的掌握,并总结了换气的四种方法:闻、快、补、偷。古人云:气粗则音浮,气弱则音薄。

(三)以情带声

以情带声要求表演者在表演时要情真意切,对人物理解正确且调动真实情感,体会歌词背后的深意,用真情实感打动观众。

(四)吐字

吐字是否清晰至关重要,飘音、倒字是不能出现的。曲艺表演的不同形式对声调的要求不尽相同,但是对吐字的要求都是一样的,即吐字要沉重不笨重、轻盈不虚无。咬字用力过猛或是过轻都是不可取的。

(五)音韵美

曲艺表演的各个曲种都是按照韵文演唱。柔美的音韵经久不衰,可吸引大批聽众。各地艺人有各自的演唱技巧,京津一带通常使用的是颤音、滑音等方法。

三、曲艺表演中说与唱的结合策略

(一)半说半唱的曲艺表演形式

曲艺表演通常将说与唱结合使用。曲艺表演中的说可以分为说白与念白两种:说白类似生活中的话;念白则带有一定的节奏和音律,其虽然有韵律,但却没有明显的规律,大多数用于开场白。

京韵大鼓艺人刘宝全对说与唱的结合掌握得非常好,在《大西厢》中就有体现。例如,通过说唱结合的形式生动演绎了崔莺莺与张生约会的场景;为了表现崔莺莺与红娘的性格特征,刘保全采用说与唱结合的形式,半说半唱,极具乐趣,不但吐字清楚,而且演绎出了京韵大鼓的韵味。

(二)说中有唱、唱中有说的曲艺表演形式

在曲艺表演中,表演者将词与曲结合的情况也很常见,听起来是说,又不完全是日常对话。例如,河南坠子、西河大鼓等都是说中有唱、唱中有说。

河南坠子名家赵铮演唱的《摘棉花》便采用了这种方式,“小大姐今年十九岁,小二姐过罢了新春刚刚地才十八。”这句唱词突出了人物与背景,不仅字字清晰入耳,而且体现了河南坠子的特点。

除了河南坠子,东北大鼓《绕口令》也运用了说中有唱、唱中有说的表演方式,唱词一气呵成,既沿用了东北大鼓的唱调,又与自然语调有明显的差别,避免呆板无趣,展现了曲艺表演的独有艺术特点。

(三)说与唱交替出现的曲艺表演形式

曲艺表演中的又说又唱与说说唱唱不同。说说唱唱中,说与唱的结合是片段式的,且包含多种结合方式,有些是前半句说、后半句唱,有些是前半句唱、后半句说,还有一些是两端唱中间说或者中间唱两端说。又说又唱则不一样,一般是说与唱交替出现。例如,《红线罗帕》就是又说又唱的方式。

四、结语

曲艺传统遗产是一部影像百科全书,它包含社会、历史和自然的许多方面。曲艺表演中,说说唱唱、说中有唱、唱中有说以及又说又唱交叉运用,使得唱腔风格既统一,又富于变化。要想使曲艺表演达到完美,表演者必须要将说与唱结合,使说中有唱、唱中有说。

(浙江演艺集团浙江曲艺杂技总团有限公司)

作者简介:周超(1985-),男,浙江杭州人,本科,三级演员,研究方向:曲艺表演。

猜你喜欢

河南坠子吐字评书
新媒体视野下河南坠子说唱艺术的传播路径研究
河南坠子在高校传承发展探研
孩子吐字不清,可能是舌系带过短
浅谈评书的艺术特色
蒙养山房评书法
孩子吐字不清,可能是舌系带过短
用心吐字,为爱发声
河南濒危曲种的曲目现状及审美价值
“孩子吐字不清如何处理才好”
浅谈河南坠子的传承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