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一位女士的画像》中伊莎贝尔的苦难观
2021-08-06王菲
亨利·詹姆斯重视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塑造,他在《一位女士的画像》序言中讲述了自己的写作意图,强调“我所有的只是一个人物,一个特定的、引人入胜的少女的性格和形象”。在《一位女士的画像》中,小说主人公伊莎贝尔·阿切尔是一个涉世未深的天真少女,对广阔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心,对生活抱有理想的看法,在经历了被好友和丈夫欺骗、亲友离世等一系列苦难后,她实现了从天真无知到成熟智慧的蜕变,能够以更加从容的态度直面真实的、具体的生活。本文根据小说情节,从三个方面梳理伊莎贝尔苦难观的发展变化,进而展现其心路历程。
一、苦难的定义
卡·塞尔认为,苦难可以被定义为一种极度痛苦的状况,这种状况与一些威胁到个人完整性的事件有关。《圣经》中有亚当、夏娃偷吃禁果的记载,由此基督教提倡“原罪说”,认为人来到世上便是要经受苦难,以净化心灵。苦难是个人和历史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见证了人类的成长,同时也是文学作品中的重要母题。
苦难和幸福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与幸福相对,苦难本身具有一定的消极意义,但人在面对苦难时采取的不同态度往往可以产生不同的结果,因而,苦难既可以消磨人的意志,使其坠入万丈深渊,也可以是一笔财富,促进人格的完善和思想的成熟。正如别林斯基所言:“我们饱受苦难和享受快乐的能力越是强大和深刻,我们就生活得越多。”苦难是个人从天真走向成熟的催化剂,可令人获得对生活更为深刻的洞察力。
二、苦难观的变化
(一)远离苦难:将苦难浪漫化
赛义德认为,19世纪的小说展现了一系列“越来越渴望独创性的人”,通过对独创性的追求,她们经历了一个自我塑造的过程,而这往往以牺牲她们的幸福为代价。《一位女士的画像》中,结婚之前的伊莎贝尔天真单纯,是一个充满了想象的女孩,她对外界的认知来自书本,因而,她对世界和生活的认识带有理想化色彩,对于人世间的苦难知之甚少。并且,伊莎贝尔的父亲刻意将苦难从她的生活中剔除,“从他死后,她似乎看到他只让自己的孩子们见到他欢乐的一面,其实他并没有像他盼望的那样避免许多不快的遭遇”。
在这种教育理念的引导下,伊莎贝尔忽视了生活中的阴暗面,而只追寻光彩夺目的一面,因而虽然此时的她十分渴望知识,但她所渴望的只是部分的知识,正如她的表兄拉尔夫所说,“可那是快活的知识,欢乐的知识”。
这种对知识的片面理解不仅无法帮助伊莎贝尔了解世界、形成完整的人格,反而进一步固化了她的思维,令她沉溺于自己所建立的理想王国中,脱离了实际的生活,成为一个爱默生式“自立”的人,即符合自己性格的东西就是正确的,凡违背自己性格的东西就是错误的。
父母离世后,伊莎贝尔被姨母杜歇夫人带到了如伊甸园般的花园山庄中。在这里,她得到了较好的照顾,不必担心经济问题,不用为生存而尝遍苦难,这间接影响了她业已畸形的苦难观。伊莎贝尔甚至“渴望”生活中的苦难:“有时她甚至希望,有一天她会发现自己陷入了困难的处境,这样,她可以按照环境的需要,做出英勇的行动。”
伊莎贝尔对苦难的渴望看似匪夷所思,实际上这是因为她的生活中缺少苦难,对苦难的破坏性知之甚少,并有着浪漫的想象。正如叔本华所认为的,当享受增加,对享受的感受力就会减弱,享受作为被习惯了的东西将不会再被感受到。因此,伊莎贝尔所渴望的其实并不是苦难本身,而是渴望自己能够同古希腊悲剧英雄一般,在与苦难抗争中展现人性的光辉和生命的崇高感,但在本质上,她还是力图逃避真实的苦难,这也可以解释伊莎贝尔为何拒绝有权有势的沃伯顿勋爵的求婚。在她看来,与沃伯顿勋爵结婚会让她失去向往的自由,失去渴望的苦难,正如她所说:“我无法逃避自己的不幸,嫁给你就意味着我想逃避它。”
在拒绝了沃伯顿勋爵和美国富商戈德伍德之后,伊莎贝尔嫁给了没有财产、没有地位,但表现得清高、有艺术品位的奥斯蒙德。伊莎贝尔继承了由拉尔夫争取的、来自老杜歇先生的一大笔遗产,认为与奥斯蒙德结婚可以令她的财产充分发挥效用,这说明她具备一定的“救世”情怀。正如她在拉尔夫面前坚持自己的选择那样:“你埋怨奥斯蒙德先生,是不是因为他没有钱?那正是我喜欢他的地方。”
没有真切地感受过苦难的伊莎贝尔仍沉浸在自己的幻想中,由于轻而易举地获得了一大笔财产,她看低了金钱的作用,也看不透奥斯蒙德虚伪、庸俗的本质,反而希望能通过自己的金钱改变奥斯蒙德的命运。
(二)陷入苦难:在苦难中挣扎
与奥斯蒙德结婚之后,伊莎贝尔逐渐抛弃对奥斯蒙德的美好幻想,打破了对世界肤浅片面的认知。这一切正是拜奥斯蒙德所赐,“他让她睁开眼睛,看到了人类的愚蠢、腐败和无知”,但实际上,奥斯蒙德的目标并不是改造这个不完美的世界,而是希望获得这个世界的认可,“哪怕他表面上装得远离尘嚣,其实他始终站在窗口,把眼睛盯住了它”。
伊莎贝尔在金钱上非常富足,她所遭受的苦难主要来自不和谐的婚姻,即精神方面的苦难。伊莎贝尔认识到自己遇人不淑、识人不清,了解到自己遭到了背叛,走入了奥斯蒙德和梅尔夫人设下的圈套中,但她的意志很堅强,虽身陷苦难却没有被打垮。
詹姆斯对小说中经常使用的“背叛”情节进行了改写,并使之成为小说主人公道德与伦理意识成熟的必要条件。
在《存在的艺术》中,艾里希·弗洛姆指出,“了解真相有一种解放的作用,它能释放能量,去除思维迷雾。如此的结果是一个人更加独立、自主,更具有生命力”。由此可知,一味沉浸在幻想中只能令人获得短暂的欢愉,而那并不是生活的真正样貌。
结婚之后的伊莎贝尔开始经历苦难,她从幻灭绝望到逐步找回自信,完善了自己的人格,心智上逐渐成熟起来。她不再是曾经那个靠热情和想象力生活的女孩,而逐渐认识到生活中的苦难和不美好的地方,因而,她不可避免地经受了精神上的冲击,对自己过去所信奉的价值观产生了怀疑,“有些日子,她觉得世界那么黑暗,不禁断然决然地问自己,她生活的目的究竟是什么”。这也写出了作者对像伊莎贝尔一样年轻、单纯女性的警示,她们不了解社会现实而一味坚持理想化的独立和自由观,脱离实际,这会让她们落入复杂社会的陷阱,从而走向独立与自由的反面。
伊莎贝尔的性格中也不乏理性冷静的一面,在潜意识里,她懂得承担责任的重要性。例如,当她对奥斯蒙德不满,联想到这一切是由梅尔夫人一手推动的,想把怨气撒到梅尔夫人身上时,她依旧能够以清醒的理智来控制自己,“‘不管我的遭遇怎样,我不能不公正,她说,‘我应该自己承担责任,不能把它推给别人。”
同样,当奥斯蒙德强迫伊莎贝尔利用与沃伯顿勋爵的旧情,来撮合沃伯顿勋爵和帕茜时,伊莎贝尔陷入了极大的矛盾中。但在帕茜面前,伊莎贝尔懂得克制自己,不影响帕茜对未来的判断力,此时的她承担帕茜继母这一身份所带来的责任,“她感到痛苦而愤怒,但是她警告自己,千万别向帕茜流露这种情绪”。
当奥斯蒙德让帕茜和沃伯顿勋爵结合的想法破灭后,他揣测一切都是伊莎贝尔使的诡计。自此,伊莎贝尔的心境开始发生变化,她对奥斯蒙德彻底失去了幻想,开始从人格上轻视他,嘲讽他的浅陋,也逐步恢复了自己的自信和判断力,“她立在那儿,就像一尊轻蔑之神,这是怜悯之神的堂姐妹”。
伊莎贝尔发现了真实的苦难,并经历了苦难,她虽然历经了无数的痛苦和折磨,但也提升了自己的判断力和自信心,而不再将苦难浪漫化。
(三)直面苦难:经苦难而升华
在《一位女士的画像》最后一章中,得知表兄拉尔夫生命垂危的消息后,历经苦难的伊莎贝尔决定离开罗马,回到心灵的避风港——花园山庄去看望拉尔夫,去看望这个为她争取到了一大笔遗产的表兄。
当伊莎贝尔第一次来到花园山庄时,她在那里看不到鬼魂。正如拉尔夫对她说的:“像你这么年轻快乐、天真活泼的人,永远看不到鬼。你对悲惨的生活有了一些知识,到那时候,你的眼睛才会看到鬼。”在经历了婚姻不睦、被人如玩偶般摆弄之后,伊莎贝尔已经了解了生活的不同面,将目光从高耸的云端降落到现实的生活中,因而她看到了鬼魂,“在寒冷惨白的曙光中,她知道,有一个鬼魂站在她的床边”。这里的鬼魂具有象征意义,展现了伊莎贝尔在经历苦难洗礼、付出沉重代价后获得了成长。经历了生活不幸的伊莎贝尔终于见到了鬼,她也就象征性地看到了人生的悲惨与不幸,接触到了生活的阴暗面,这是她以前没有经历过也不愿意面对的。
小说结尾的处理体现了詹姆斯创作理念和模式的改变,展现了他探索一个自由的个体如何能够在社会性的经验中,寻找到真实的自我实现的可能。
戈德伍德深情地向伊莎贝尔表明心迹时,他仿佛曾经天真的伊莎贝尔,认为“我们可以不顾这一切,我们是超越于这一切之上的,我们关心的只是事物的实质”。这种绝对的自由观在成熟的伊莎贝尔看来,不过是空洞、抽象的简单构想,在现实中并不具备可行性,因为自由只能是相对的、受社会条件制约的。
最后,伊莎贝尔决定回到罗马,回到与奥斯蒙德严峻的婚姻中,而不是逃避自己的责任和苦难。“痛苦是一种积极的因素,它引起的不是沮丧,不是麻木,不是绝望,它是一种促使她思索、反省、对每一种压力做出反应的感受。”
此时,伊莎贝尔的思想已经达到了一个新的境界,她的苦难观发生了变化,认为人无法真正地逃离苦难,只有以乐观的态度与苦难进行抗争、勇敢地面对苦难,才能使苦难消除,因而她选择回到罗马,这既是在履行自己作为一名妻子和母亲的责任,也是在确立自己的社会身份,获得真正意义上的自由。此举也恰恰彰显了伊莎贝尔曾向往的贵族精神,即知识给人带来责任感,自由则使人感到心情舒畅。
虽然罗马并非她的故乡,但回到久经苦难洗礼、饱含历史沧桑的罗马,对伊莎贝尔而言,也是“寻根之旅”,因为在那里,她可以感受到城市与她同频共振,在直面人生的苦难中获得真正的知识,进而實现自我的价值和灵魂的升华。
因而,詹姆斯没有令伊莎贝尔摆脱眼前和未来将面临的苦难,去追寻曾经向往的绝对自由,因为那不符合伊莎贝尔日渐成熟的苦难观。
三、结语
从伊莎贝尔的苦难观来看,《一位女士的画像》可视为一部关于伊莎贝尔心理成长的小说,展现了她如何从远离苦难、“渴望”苦难到在苦难中迷惘挣扎,最终以乐观的态度直面苦难的思想转变,在这一过程中,她的精神境界也得以提升,能够踏实、笃定地生活,而非沉溺在自己的幻想中,这也说明了苦难虽苦其心志,但淬炼了她的心性,促进了她的成长。
(中国人民大学)
作者简介:王菲(1998-),女,山东栖霞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美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