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吾心所许扇面画

2021-08-06方蕾

少年博览·初中版 2021年2期
关键词:尺幅文人雅士团扇

方蕾

中国文化艺术品类灿若繁星,如果要在其中选一件作伴身之物寄托理想、展现意趣,我会毫不犹豫地选一把着了笔墨的折扇。

即便是在扇面上简单勾勒出溪泉幽兰、几枝修竹,当扇子张张合合、缓缓摇动时,山水兰草间的清逸仿佛能扑面而来。这样一把折扇,这样一幅扇面画,是一个人随时可享用的抒情时刻,高古又诗意。

在扇面上写字作画的绘画形式,是中国古代特有。

扇面画最早流行于唐代。唐代的扇子早期多为圆形,称为“团扇”,后来渐渐有了长圆、扁圆、梅花、海棠等诗意化的形状,而更极致的诗意就在于扇面画。唐代的诗意,便在画扇之风上得以体现。

最初的扇面画,常出现在女子的生活场景里。唐代画家周昉的《簪花仕女图》中,仕女所持的团扇上画着一朵牡丹,雍容之态呼应着画中女子的气质。唐代诗人罗隐曾写过一首《扇上画牡丹》:“为爱红芳满砌阶,教人扇上画将来。叶随彩笔参差长,花逐轻风次第开。”手持一柄团扇,实用的同时还能随时赏玩,这是那個时代里的女性,在庸乏生活里对自己的珍爱。她们持扇半遮面,莞尔一笑,不知不觉中便生动了扇面画的历史。

从唐代到宋代、元代,扇面画流行坊间,蔚为风气。如果说,绘有画的团扇是女性手中的宠儿,那么着笔于万象的折扇画,便是以文人雅士为代表的男性的心头好。

北宋时,在翰林图画院里,扇面画成为最重要的绘画艺术之一。当时的文艺青年典范宋徽宗,常常亲自在折扇上作画,引得文人士大夫纷纷效仿。

到了明朝,折扇画成为风尚。遥想明清时期文人书生的意气,总觉得他们是手摇着折扇,走上历史的楼台。这不是无缘无故的想像,中国古代的文人雅士,常以书画表达自己的情操。众多的书画形式中,唯独扇面画随身可带,最为轻灵,最显潇洒。其浓郁的文雅玲珑之气,作为文人雅士的随身之物,最恰当不过。

相比卷轴画,扇面画尺幅小巧,收放自如,又文雅清逸,在书画中别具一格。不同于金石玉器的贵重,对于文人雅士而言,几笔丹青作画的折扇,表现的不是功名利禄,而是身份和审美。

在折扇上作画也非易事。折扇扇面上宽下窄,弧状外沿,特殊的尺幅空间,且有扇骨的折痕,容不得画者信笔挥毫:稍有不慎,一方古意天地就失了意境。因此,要心静、慎行——高超的扇面画作者,内心一定是有大局观的,针对特殊尺幅精思巧构画境,落笔简洁精准。峰峦叠嶂、曲溪流水、繁盛花草、高士隐僧皆入画;流云、墨竹、古塔、楼台,也都容进了方寸天地之间。

扇面画,也不必是一个人的笔墨独白,可一人题诗,另一人作画。你画梅花清逸横斜,我写清秀的小楷呼应,这幅扇面画,便是我们心性相投的证明。如此这般,扇面画也成了文人吟哦酬唱、互相赠礼的雅物,情意和祝愿,都通过扇面画上的一字一物来言说。

知名昆曲剧目《桃花扇》,便是以一纸折扇牵引着故事的起承转合。故事的最后,山河飘摇中,李香君以死相抗,血溅诗扇,杨龙友就着扇面血痕,画出几笔枝叶,点染成一幅桃花,取名“桃花扇”。血泪之上开出桃花,一把桃花扇寄托了作者不屈不挠、志高行洁的精神。

别致脱俗的扇面画,传达着作者的审美与情感,生动了中国文化艺术史的长廊。它散发着贯穿古今的中国文化气质,成就了不凡的美学欣赏价值。

古今多少文人意志,在小小一方扇面中徐徐展开。我想,有时间该去好好寻一幅投缘的扇面画,圆满自己的中国文人情结。想象着,在人生浮浮沉沉间,我摇着一把折扇,慢赏扇上画意,对天地的某种情感,对自我的某种期许,都在掌中、心中缓缓升起。我会热衷,这一种特别中国、自得其乐的生活。

猜你喜欢

尺幅文人雅士团扇
南宋 吴皇后 行书题青山白云图团扇
南宋 杨妹子 楷书瀹雪凝酥七绝诗团扇
八大山人的大尺幅行草立轴书法探析
遍地青春不开门
歲朝图 文人雅士篇
古代文人雅士的合称
团扇,团扇,美人病来遮面
徐悲鸿师生作品聚首
团扇恩深长恋君怀袖
观《建党伟业》(录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