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千手观音造像“疗伤”

2021-08-06李国

文萃报·周二版 2021年25期
关键词:金光疗伤石刻

李国

在重庆大足石刻景区,游客驻足最多的,无疑是金光熠熠的千手观音造像。这是全国先进工作者、大足石刻研究院文物保护工程中心主任、修复组组长陈卉丽和数百名专家耗时8年修复的结果。

1965年出生的陈卉丽是四川省资中县人,1986年从成都纺织工业学校针织专业毕业后,被分配到广汉市针织总厂工作,由一名技术工人成长为车间主任。

1995年,她调到了丈夫所在的重庆大足石刻艺术博物馆,被分配到保护技术部担任文物监测员,由此推开了一扇通往未知“秘境”的门。

她边干边学,白天请教同事,晚上啃书本“恶补”,几乎把所有时间都用在了工作上。经过5年不懈努力,她终于从一名文物监测员成为可以独当一面的文物修复师。

在石刻修复现场的狭小空间里,她小心翼翼,就像手术台上的医生不敢有半点疏忽,“文物的生命只有一次,生死就在我们手起刀落间。”

为确保修复效果,再热不能吹空调,再冷不能用烤炉,陈卉丽和同事们克服冻疮、蚊虫叮咬、化學试剂过敏等困难,或站、或蹲、或躺,经常一个姿势保持一整天。

蒙尘百年的千手观音金光再现那一刻,陈卉丽与团队成员的眼泪止不住流了下来。

在长期实践中,善于思考的陈卉丽总结出了“望闻问切”“四诊法”。

“望”是看文物的断裂、破碎、表面情况,对比资料影像;“闻”是嗅文物表面气味,看是否有污染霉变;“问”是向看护人员了解文物变化情况;“切”则是采用手轻摸触碰感受文物是否疏松,或用银针刺探被金箔彩绘覆盖的石质本体风化情况。

通过这种方法,陈卉丽可初步诊断出文物病害20多种,与专业仪器诊断的结果基本吻合。凭着对文物的爱,陈卉丽从一位外行华丽转身成为全国知名的石质文物修复专家。

(摘自《工人日报》6.14)

猜你喜欢

金光疗伤石刻
假 如
吕金光
古代刮骨疗伤的那些人
頤和園十七孔橋再現“金光穿孔”景象
七夕
刮骨疗伤的不止关云长
大足石刻优美的雕塑语言——气功相
渭北民间石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