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木偶妆成出教坊

2021-08-06陶媛

少年博览·初中版 2021年3期
关键词:教坊樟木小人儿

陶媛

一根普通的樟木桩子,在能工巧匠的手里,就能变成一个又一个小人儿。小人儿可能是南宋的书生,可能是晚唐的仕女,也可能是明清街头挑着担子贩卖日用杂货的小小货郎。

小人儿对工匠说:“我想看见色彩。”工匠便裁下晚霞披在它身上。

小人儿又说:“我想手脚一起跳舞。”工匠便剪下银河织成它的经络。

工匠对小人儿倾注了许多心血。这些心血,使得小人儿从一块樟木变成一个木偶。

木偶的年纪很大。商朝的时候,木偶就诞生了。最初的它,是作为贵族的随葬品。到了汉代,它逐渐变成乐俑、歌舞俑的样子,会在乐坊里盛大而喜庆的出现。后来的它,越来越精致,越来越丰富,但总体的样子没有变化。

人们喜欢木偶,是因为大家都知道,它原本只是一块木头。当真实的演员退到幕后时,小小的木偶就出现在台前,真假交错,音声更迭——你瞧,一块木头蜕变成人的样子,正上演着人间悲欢。

民间曾有一幅撰联描绘木偶戏:“顷刻驱驰千里外,古今事业一宵中。”可见小小的木偶能表达的内容有多丰富,甚至具备了纵横千里、包容古今的功力。

清末民初,泉州一带有五十多个木偶戏班。在东岳庙、关帝庙、元妙观、城隍庙,均有固定戏班为祈求幸福、酬谢神仙而演出。号称“嘉礼才子”的林承池还与文人杨秀眉创作了《说岳》《水浒》等连本戏,让木偶从服务于婚丧喜庆的圈子里跳了出来。

福建的林承池、连天章等人,因为用心钻研,在这一时期创造和改进了许多表演技巧。木偶在艺人的匠心之下,宛如活了一般,可以拔劍、舞伞、弄钹……表现方式越来越丰富,也越来越精彩。

究其表演手法,木偶大致可以分成几类:

布袋木偶。艺人用食指操控木偶的头颈,用中指、拇指操纵木偶的双手,以保证木偶的动作敏捷且丰富。有时艺人也会借用辅助工具帮助木偶完成开扇、换衣、舞剑、搏杀等高难度动作,令人叫绝。

托棍木偶。艺人操纵一根命杆(与头相连)和两根手杆(与手相连)进行表演,它的内部中空,眼睛和嘴巴可以活动,能达到以假乱真、亦真亦假的艺术效果。

提线木偶。木偶的身上系有十几根甚至几十根线。艺人用线牵引木偶表演动作,难度虽高,但细腻传神,已有一套稳定而完整的演出规制。

铁枝木偶。木偶头部用红泥塑成,晒干后烘烤定型,再涂上防水的颜料,画成各种人物的脸谱。演出时,艺人给脸谱穿戴上不同的装束,就成为一个个活灵活现的戏曲人物。

比起传统戏剧,用木偶表演的戏剧虽然是一场看不到人的表演,但“无人”背后却处处是人,是人的用心,更是人的巧思。

木偶妆成时,从教坊走出。看戏的人,演戏的人,也要坚定从容地长成理想中的人,从自己的生命里走出。

猜你喜欢

教坊樟木小人儿
盛唐时期教坊音乐教育研究
唐代教坊综述
这边国的小人儿武士
二十一世纪唐代教坊理论研究综述
漫画:每一个人心里都住着一个小人儿
和贪玩小人儿有约定
樟木桥抒怀
重器千秋——稀有香樟
唐仗内教坊及中唐教坊合署问题考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