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对口就业困境与应对策略

2021-08-06闫金山

中州学刊 2021年5期

闫金山

摘 要:近年来,国家日益重视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高校社会工作专业招生规模不断扩大。随着大量高校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走向社会,其专业对口就业难的问题备受社会关注。不同于以往从制度或文化视角的解释,从职业分层的视角来看,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对口就业的困境与当前社会工作的职业资源状况密切相关。破解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对口就业难的问题,应该在肯定社会工作者职业劳动价值的同时,切实提高其经济收入和社会声望。

关键词:职业分层;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对口就业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1003-0751(2021)05-0074-06

虽然国内外学者对社会工作的定义存在差异,但归纳其要,社会工作均被视为一个以助人为目的的专业和职业。从职业角度来讲,社会工作就是综合运用专业理论、方法和实务技能,帮助有困难或有需要的个人、家庭、团体以及社区等解决问题、恢复和发展其社会能力的一种专业化职业活动。近年来,国家日益重视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2006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其后,中央和地方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大力推进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规模化和职业化。在这样的形势下,许多高校设置了社会工作专业,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其毕业生对口就业问题备受关注。作为一种专业化的职业活动,社会工作对口就业的领域非常广泛,主要集中在民政部门、社区、社会组织、公益服务等领域。然而,现实中,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在走向社会时,没有在这些领域和行业就业的占相当比例,其专业对口就业率较低的现象比较普遍。对此,本文拟从职业分层的视角对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对口就业困境进行深入探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应对策略。

一、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对口就业困境的认识转向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经济得到快速发展的同时,社会领域新问题不断出现。为了协助个人、家庭、团体、社区等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恢复或增强其社会功能,在政府主导和大力推动下,高校抓住机遇,适时发展社会工作专业。从1989年北京大学招收首届社会工作专业本科生至2019年,全国已有82所高校开设了社会工作专业专科,348所高校开设了社会工作专业本科,155所院校招收了社会工作硕士,基本上建立了社会工作人才教育培养体系,每年毕业生的数量持续增加。①基于社会需求的判断,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就业前景十分广阔。但从现实来看,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实际从事专业领域工作的比例一直偏低,专业不对口就业问题非常突出。早在2002年,就有学者在对上海高校的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调查后发现,其中大部分学生流向了企业、商业或其他行业,与专业相关的就业比例大约仅占三成。②王德强对吉林省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就业状况的统计结果显示,专业对口就业者仅占19.3%。③曾守锤基于全国2015—2017年社会工作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数据的分析指出,绝大多数社会工作专业的本科生没有进入社会工作行业就业。④笔者对某大学社会工作本科毕业生就业情况的调查也证实了上述研究发现。2010—2019年,该校一次性就业的专业对口率最高仅为15%(不包括升学考研的情况),而在各类企业就业率高达76%。可见,社会工作作为一种职业,受到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的冷落。

一方面,社会急需大量的专业社会工作人才;另一方面,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对口就业率很低。从人才培养和使用的角度看,大学毕业生专业不对口就业的直接后果是人力资源极大浪费。对于这种尴尬的局面,不少研究者给出了不同的解释。归纳起来,基于制度视角的研究认为,培养制度和就业制度不健全是造成社会工作专业对口就业率低问题的关键因素。在学校人才培养制度方面,袁琳的观点是,目前我国高校在制订社会工作专业培养模式时仿西方化倾向严重,理论授课、实务技能操作不契合本土,学生学习存在食洋不化的问题。⑤与此同时,师资力量不足、教师实务经验欠缺、实习环节薄弱等也影响着学生在专业领域内就业。⑥在社会就业制度方面,张昱指出,虽然目前社会工作已被纳入职业体系,但在岗位设置、职业激励、职业评价等方面仍然没有形成完整的制度体系,导致社会工作职业的社会认同度较低。⑦基于文化视角的研究认为,植根于西方伦理价值的社会工作引入我国后并没有在本土文化中扎根,导致职业社会工作常常水土不服。黄耀明指出,在我国差序格局的熟人社会中,个人遇到困难时首先求助的是家人、亲属和朋友,而不是社会工作者。⑧已将家庭伦理内化于心的个体习惯于寻求家庭和国家的帮助,而不是接受陌生的社会工作者的帮助。⑨张丽芬在东莞、长沙和贵阳等地的实证研究发现,长期以来形成的社会互助文化使人们认为助人行为不应该计较经济回报,更不应该专门设置这样一个职业。⑩以上从制度和文化视角的研究表明,改善专业培养制度和就业制度有利于促进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对口就业;传统文化的式微和个体化社会的兴起亦有利于促进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对口就业。换句话讲,只要高校致力于培养并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社会提供足够的就业岗位,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对口就业困境就能得到显著改善。

然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基于制度和文化视角的解释似有不足。高校自开设社会工作专业以来,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紧跟经济社会发展步伐,根据社会对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需求,不断改进专业培养方案和人才培养模式,把毕业生专业对口就业情况作为是否能满足社会需要的一个重要衡量指标。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师资力量不断加强,实验教学日益完善,实践教学越来越具有操作性,学生的专业能力日益增强。与此同时,近一二十年来,政府的大力支持使社会工作就业岗位数量迅速增加。民政部《民政事业发展统计报告》中的数据显示,在社会组织领域,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的数量从2002年的130768个、22654个分别增加至2018年的366234个、444092个。B11社会组织的蓬勃发展创造了大量的专业就业岗位。以制度和文化视角的分析来看,如果大部分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能够在这些领域就业,必将在很大程度上解决其专业对口就业率低的问题。但是,事实情况并非如此。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不是缺少专业就业岗位,而是不愿意选择社会工作者这个职业。可见,从制度和文化视角对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对口就业困境的分析有其不足。职业分层视角作为一种新的视角,分析社会工作的职业困境,有利于把握当前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的职业意向和诉求,破解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对口就业的困境,切实壮大国家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发挥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的人力资源优势。

二、从职业分层视角对我国社会工作职业地位的分析

职业分层是指按照一定标准将人们从事的职业划分为高低不同等级序列的过程和现象。经典马克思主义依据个人在生产关系中的位置将社会人区分为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这样职业地位的高低最终取决于职业获得的经济报酬。韦伯认同马克思关于生产资料与阶级划分的论断,同时他认为阶级和社会地位并不总是一致的,例如一些经济上处于弱势的人也可能因为其他方面的优势而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从而弥补其经济上的不足,进而与有财产的人同属于一个地位群体。韦伯在划分社会阶层时采用了财富(经济标准)、权力(政治标准)、声望(社会标准)三重标准。由此,职业地位的高低不再局限于经济收入,还与政治权力和社会声望相关。因此从理论上讲,职业分层是社会分层的表征。21世纪初,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变迁研究”课题组以职业为基础,根据职业对组织资源、经济资源和文化资源的占有状况将我国社会结构划分为十大阶层,得到了学界的广泛认可。其中,组织资源对应政治权力,经济资源对应经济收入,文化资源对应社会声望。可见,通过职业可以判断从业者的社会地位,反映人们在政治权力、经济收入和社会声望上的差别。

大学生不是生活在真空中。其在大学期间学习专业知识、掌握专业技能的同时,也在进行包括职业方向、职业信念、职业情感和职业认同等方面的思考与训练,进而形成初步的职业理想。作为青年群体中富有朝气的活跃分子,他们能够敏锐地察觉到社会主流职业价值取向。从社会化角度讲,大学生选择何种职业与其所处的社会环境密切相关。当前,我国总体上仍处在经济社会转型时期。伴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持续向纵深发展,市场精算意识和消费观念不断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并通过各种媒体和网络的不断渲染,推动着消费社会的形成。诚如波德里亚所言:“今天,在我们的周围,存在着一种由不断增长的物、服务和物质财富所构成的惊人的消费和丰盛现象。”B12这种消费现象无时无刻不在改變人们的生活方式及其对外在世界的认知,物品和服务越丰富,就越需要刺激消费。在这个过程中,个人的气质、品味、情调、身体等统统被裹挟在消费中,消费变成了一种体现社会区隔或社会分层的行为,以消费来标明人的身份、地位和收入。马尔库塞指出:“大众运输和传播手段,住房、食物和衣物等商品,娱乐和信息不可抵抗的输出,都带有规定了的态度和习惯。”B13在信息化时代,无边界的网络承载着这些消费行为及其符号意义,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的消费理念和行为,进而影响他们的职业选择,高收入的就业岗位也就成为大学生求职时的首选。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大学生求职时钟情于国家机关或事业单位以及发展前景好的国有企业。说到底,大学生的职业选择倾向受所处社会历史情境的影响。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求职时也是如此,看重各种职业中潜在的政治权力、经济收入和社会声望。

职业对政治权力、经济收入和社会声望的占有是综合性的,这三种资源之间往往相互勾连并产生连锁效应。为了更清楚地显现职业选择时的这个参照坐标,本文根据以往的研究成果,将三种资源所对应的主要职业及其资源占有情况进行了高低排序。从政治权力来看,“高权力职业”包括党政机关领导干部、企事业单位领导、法律专业人员、医生、行政办事人员、民警等;“非高权力职业”包括工程技术人员、科学研究人员、会计、护士、产业工人等。B14从经济收入来看,从高到低的职业排序依次是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干部、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非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和业主及个体户、服务业从业人员、办事员、技术工人、非技术工人、农业从业人员。B15从社会声望来看,从高到低的职业排序依次是高级领导干部和高级知识分子,中层领导干部、各类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和一些收入较高并具有社会影响力的专业人员,专业技术人员、政府部门的普通干部、特殊行业的办事人员、农村地区领导干部、市民主党派负责人和私营企业老板,较低层的专业技术人员、普通办事人员、收入较高并具有准白领职业特征的商业服务业员工以及企业工会主席和建筑队包工头,农村专业技术人员、技术工人、具有一定技能专长的商业服务业员工、个体户或专业户以及较低层办事人员或低层白领职业,不需要技术专长的、劳作性的工人、商业服务业员工、农业劳动者和小个体户,三轮车夫、搬运工和保姆等工作者。B16可见,相对而言,党政机关领导干部拥有较多的政治权力、较高的经济收入和社会声望,农业劳动者、产业工人以及三轮车夫、搬运工和保姆等工作者处于职业分层末端。那么,在这样一种职业分层体系中,作为新型职业的社会工作处在一个什么位置呢?

从发展历程来看,我国社会工作职业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持续推进过程中产生的。为了解决不断出现的社会问题,在政府自上而下的大力推动下,社会工作者对老年人、残疾人、妇女、儿童和青少年、失业人员、流动人口、药物成瘾人员等提供专业服务,服务涵盖福利服务、婚姻家庭、社会救助、社区矫正、医疗卫生等诸多领域,服务内容涉及传播自主理念、修复家庭关系、建立社会支持网络、维护合法权益、康复服务、救助服务等,服务对接民政、教育、卫生、司法等多个部门。由此,职业社会工作者可以被看作是服务民生和参与社会治理的专业技术人员。若对应上述所列举的职业分类,社会工作职业缺乏政治权力,其经济收入大体与职业序列中服务业从业人员的状况相对应,其社会声望大体与职业序列中较低层专业技术人员的状况相对应。

三、职业分层视角下对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对口就业困境的再认识

从职业分层视角下认识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对口就业困境,需要从从事非社会工作职业可能获得的政治权力、经济收入与社会声望方面进行分析。

第一,政治权力层面。韦伯指出:“权力意味着在一种社会关系中,哪怕是遇到反对也能贯彻自己意志的任何机会,不管这种机会建立在什么基础之上。”B17依附于职业的政治权力主要指“依据国家政权组织和党组织系统而拥有的支配社会资源(包括人和物)的能力”B18。政治是嵌入社会的,政治权力的运行范围通常会超出组织标明的范围。中国的乡土社会结构是“差序格局”B19,在传统社会,封妻荫子、光耀门楣是令人羡慕的事情,能给他人帮忙更是一个人自我价值和能力的体现。这种文化特质从家庭扩展至家族、地缘群体,再扩展至整个社会后,社会关系变成了私人联系的网络,公与私的界限也就模糊了。尽管科层制已成为现代社会的主流组织形式,但其非人格化特质并没有完全取代人情和私人关系,而且在具有乡土性的社会基层,职业所附着的政治权力发挥的作用更加明显。也正是在这个层面,政治权力与民众的日常生活最贴近,更能显现出职业的政治资源,民众也更加看重职业的政治权力。布劳指出,交换当中的不平等也会产生支配关系,“当一个人在交换中处于匮乏境地时,就有这种可能,从而只有使自己服从他人,才能使交换维持下去。他人可以获得一种权力信用,也就是一种可以用于以后交换的命令权力”B20。较之于无职业权力者,有职业权力者往往能够调动更多的资源,由此生产的非正式政治资源也多。而社会工作职业这种给服务对象提供帮助的给予是职业的本职要求,体现的是社会工作的利他价值与伦理,构建的是一种平等的专业关系而非权力关系,因为作为职业的社会工作并不是依据国家政权组织和党组织系统提供服务,也不是通过提供服务与服务对象建立基于人情赊欠的非正式支配关系。因此,体制外的社会工作职业基本上是没有政治权力的。在这种情形下,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的非对口就业就不失为一种获取政治资源的可能途径。

第二,经济收入层面。目前,除民政部门、街道和社区每年吸纳一小部分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就业外,其余大部分社会工作专业就业岗位集中在社会组织领域。近年来,社会组织的数量增长迅速,创造出了大量的工作岗位。但总体而言,目前大多数社会组织运行面临的最大问题是资金短缺。从资金来源渠道看,会费、社会捐赠、经营性收入以及政府购买服务等都可以为社会组织提供资金,但在实际运行中,会费、社会捐赠的比例整体很低,经营性收入又受到社会组织自身非营利性、福利性、志愿性等本质性要求的约束而难以快速增加,政府购买服务的费用成为社会组织最主要的资金来源。这是导致社会工作者职业收入偏低的重要原因。一方面,为了使有限的资金投入获得最大的服务产出,政府购买服务项目的预算重点围绕社会效益产出,对社会组织服务供给的人力成本考虑较少。另一方面,资金不足制约社会组织的发展壮大和正常运行,在内部规范管理欠缺、晋升机制尚未形成的社会组织中,由职业晋升带来收入增加的可能性几乎没有。另外,受制于用人成本,一些规模较小的社会组织只为社会工作者购买商业意外保险,没有缴纳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险。工资低、缺乏职业晋升激励和劳动保障等多种因素汇集在一起,加剧了社会工作者的相对不公平感。在消费主义盛行的今天,只强调社会工作的利他和奉献,社会工作者得不到应有的经济待遇,显然不利于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对口就业。

第三,社会声望层面。社会声望反映了处于一定政治、经济和文化情境中的人的普遍价值取向。它可以通过多个方面显现出来。其中基于职业的社会声望无疑是最惯常的表现,职业社会声望能够比较直观地反映社会地位的高低。文化传统和社会环境对职业社会声望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在我国传统社会,基本的职业有士、农、工、商四种,其职业社会声望也按此顺序排列,四种职业之所以不具有同等的社会声望,主要是因為不同职业的责任、功能和社会贡献值不同。以士为例,在儒家文化中,士讲求做仁义君子,其若任职于朝廷,对社稷所做的贡献就大,理应受到社会的尊重。依此观之,对国家和社会贡献大的人,往往拥有更多的知识、技能、好的修为,坚持社会道德与正义,拥有较高的收入,等等。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财富的急剧增长,收入分配差距在不断拉大。在消费主义影响下,收入对职业社会声望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使得职业声望评价表现出明显的经济取向,与之相伴生的那些能够提升职业收入的变量日益成为影响职业声望评价的重要因素,人们对高政治地位、高文化程度、高专业技术趋之若鹜。到现在,社会对公务员、高级知识分子、各类高级工程师给予很高的评价,对普通技术人员、服务人员的评价相对较低。目前,人们已逐渐认识到社会工作者在服务民生和参与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但由于诸多原因,社会工作者并没有获得与其角色和功能相匹配的社会尊重,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工作者的职业期待和自我肯定。

四、破解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对口就业困境的具体策略

从职业分层视角看,解决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对口就业困境,应该从政治、经济和文化三个层面同时发力,提升社会工作者的职业地位。但是,作为一个助人自助的职业,追求职业政治权力,既不切实际,也不符合其职业价值,只有淡化职业政治权力,才能更好地强化服务意识,满足服务对象的需要。社会工作者职业地位的提升,应该在充分彰显其职业劳动价值的基础上,提高其经济收入和社会声望。

1.社会工作者要展现自身职业劳动价值

社会工作职业提供的服务本质上是一种商品,它的价值应该由提供这种服务所耗费的劳动量来决定。马克思把生产商品的劳动分为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简单劳动是指“每个没有任何专长的普通人的机体平均具有的简单劳动力耗费”,复杂劳动是指“自乘的或不如说多倍的简单劳动”。B21少量的复杂劳动之所以能够等于多量的简单劳动,是因为复杂劳动经过了专门培训,能够完成简单劳动所不能轻易完成的任务。这样劳动者接受培训的时间越长、难度越大,越能从事复杂劳动,于是现实中教育程度的高低便成为衡量劳动力价值大小的参照标准。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经过大学阶段的学习和训练,已经掌握了提供专业服务的技能,因此在社会组织就业并在社会基层提供和睦家庭、邻里互助、关爱老幼等各类服务时,要充分展现服务的有效性、工作的科学性和艺术性,体现社会工作专业服务劳动的复杂性,不能将社会工作泛化为一般性的游戏活动和常规性的各类讲座。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看,各个行业和部门的劳动价值量大小,是由其在社会中的贡献和地位所决定的。今后,随着国家日益重视社会工作的作用,社会工作者要在服务民生和社会治理中发挥独特的专业优势和价值。只有提供越来越多且有效的专业化服务,社会工作者的劳动价值才能获得普遍认可。

2.切实提高社会工作者的职业经济收入

2016年10月,民政部等12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专业岗位开发与人才激励保障的意见》(民发〔2016〕186号)明确要求,各地要切实保障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薪酬待遇水平。这也就是说,要为社会工作者提供必要且合理的经济待遇,主要涉及工资、津贴以及社会保险。第一,各地政府要重视和建立健全社会工作者工资指导标准,参照本地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工资待遇,综合社会工作职业水平等级、学历、资历、业绩、岗位等因素,制定切实可行的工资发放办法。同时,各地在政府购买服务项目预算中,应该明确劳务费用所占比例,以保障社会工作者合理的劳动收入。第二,社会组织要完善内部专业技术职级设置,按职级匹配相应的津贴,从经济收入方面激励社会工作者的劳动积极性。第三,除工资和津贴等直接经济收入外,社会保险可以作为一种间接的经济所得。社会组织要规范用工,为社会工作者按时缴纳基本医疗、养老、生育、失业、工伤保险,这不仅能降低社会组织用工风险,保障社会工作者合法权益,而且能解决社会工作者后顾之忧,间接增加他们的职业经济收入。

3.携手合作,提升社会工作者的职业社会声望

社会声望兼具主观性和客观性,其主观性表现为在职者的自我职业认同和受到尊重,客观性表现为其他社会成员对该职业地位高低的评价,这两个方面相互影响。因此,提升社会工作者的职业社会声望,要从内在与外在、主观与客观两方面入手。第一,社会工作者要恪守服务为本的职业伦理观。社会工作职业伦理的关系面向多元,但核心是要遵守职业规范,运用专业知识和方法,为服务对象提供最优服务。这要求社会工作者时刻把如何有利于服务对象内化于心,自觉履行其职业责任与义务,在工作中表现出高度的自律性。第二,社会组织要适时对社会工作者进行职业伦理教育培训,敦促其在服务过程中坚守行规,以实际行动和良好社会形象赢得人们的尊重。第三,要多部门、多渠道加强宣传,充分肯定社会工作者在服务民生和参与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价值。既要消除长期以来助人观中的目的论倾向以及官本位职业分工思维造成的对社会工作职业的偏见,又要注意改变人们对社会工作者不切实际的角色期待。

五、結语

归根结底,社会工作的专业化和职业化是要助力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向纵深推进和社会结构的持续转型,社会领域的新问题不断出现。一方面,原有体制难以有效解决这些新问题;另一方面,许多社会问题只能在现存制度框架内加以解决。这种情境为社会工作发展提供了契机。近年来,社会工作在政府的大力推动下发展迅速,大量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进入社会。但吊诡的是,很多社会组织仍然招聘不到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即使录用了一部分,他们中的许多人也不会在此岗位上长期坚持。这不是因为专业人才供不应求,而是相当一部分毕业生并不愿意从事社会工作职业。从职业分层视角看,这种现象与社会工作在职业分层体系中所处的位置有很大关系,即社会工作者为服务民生、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和谐运行付出的艰辛繁杂劳动,与职业偏低的经济收入、社会声望不匹配。因此,要建设一支宏大的专业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向社会提供规范化、专业化的优质服务,回应社会问题的挑战,就必须在肯定社会工作者劳动价值的基础上,提高社会工作者的经济收入和社会声望。

注释

①《全国348所高校开设社工本科教育,155所院校开设社工MSW》,搜狐网,https://www.sohu.com/a/333516411_99908708,2019年8月13日。

②⑥王晓瑞:《上海市高校社工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调查分析及对策建议》,《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2002年第1期。

③王德强:《吉林省社工专业毕业生就业状况研究》,《现代交际》2016年第24期。

④曾守锤:《中国社工本科毕业生的就业状况研究——基于2015—2017年全国数据的分析》,《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6期。

⑤袁琳:《高校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就业压力成因及对策分析》,《继续教育研究》2007年第2期。

⑦张昱:《社会工作职业化的困惑及其发展前景》,《社会观察》2008年第7期。

⑧黄耀明:《试论中国社会工作本土化的“家文化”情结》,《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

⑨杨生勇、王才章:《传统文化与本土社会工作建构——现代化视域下的社会工作本土化探析》,《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6期。

⑩张丽芬:《非正式制度对社会工作职业社会认同度的影响研究》,《学海》2018年第5期。

B11《2018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民政部网站,http://www.mca.gov.cn/article/sj/tjgb/201908/20190800018807.shtml.

B12[法]波德里亚:《消费社会》,刘成富、全志钢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1页。

B13[美]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张峰译,重庆出版社,1988年,第11—12页。

B14丁小浩、翁秋怡:《职业权力与家庭教育支出——基于政治经济学视角的实证分析》,《教育研究》2015年第8期。

B15李明等:《市场演进、职业分层与居民政治态度——一项基于劳动力市场分割的实证研究》,《管理世界》2010年第2期。

B16李春玲:《当代中国社会的声望分层——职业声望与社会经济地位指数测量》,《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2期。

B17[德]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上),林荣远译,商务印书馆,2006年,第81页。

B18陆学艺主编:《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第8页。

B19费孝通:《乡土中国 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27—28页。

B20[澳]马尔科姆·沃特斯:《现代社会学理论》,杨善华等译,华夏出版社,2000年,第79页。

B21[德]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人民出版社,1975年,第57—58页。

责任编辑:海 玉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China has attached more and more importance to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 work talents, and the enrollment scale of social work specialty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as been expanding. With a large number of social work major graduates entering the society, the problem of difficult employment of their professional counterparts has attracted much attention. Different from the previous explanation of institutional or cultural approaches, the perspective of occupational stratification holds that the dilemma of counterpart employment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resource status of social work occupations. To solve this problem, we should not only affirm the value of social workers′ professional labor, but also improve their occupational income and social reputation.

Key words:occupational stratification; graduates of social work; counterpart employ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