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农科”背景下微生物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

2021-08-06易力张圆圆汪洋史明艳薛冰倩王育娜陈万光

天津农业科学 2021年5期
关键词:新农科雨课堂微生物学

易力 张圆圆 汪洋 史明艳 薛冰倩 王育娜 陈万光

摘    要:“新农科”建设要求培育卓越农林人才,根本目标是培养多学科背景、复合型、应用型的新型农林人才。微生物学是高校生命科学相关专业的基础课程,是培养大学生动手及实验操作能力的重要途径与平台。纵观整个教学过程,高校微生物学课程教学一直存在着诸多问题,影响着教学实效性,如教师授课的方式过于固化、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等问题,对培养人才的目标有所差距。因此,本研究对高校微生物学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进行分析,并提出提升高校微生物课程教学实效性的策略:线上获取丰富的教学资源、在教学设计中添加更多的微生物知识、构建师生交流平台反馈学生信息、全面评价体系激发学生课堂积极性等。

关键词:新农科;微生物学;混合式教学;雨课堂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DOI 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21.05.019

Abstract:The construction of new agricultural science requires the cultivation of outstanding agricultural and forestry talents, cultivate a group of multidisciplinary background, compound applied agricultural and forestry talents.Microbiology is a basic course of life science related major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t is an important way and platform to cultivate students' practical and experimental operation ability.But the teaching mode has many disadvantages such as the lack of learning motivation among the students and too rigid in teaching methods of teachers, and it is difficult to achieve the training goal of applied agricultural talents.Therefore, this paper analyzed a new model of online and offline blending learning in Microbiology, and present the strategy of improving the teaching effectiveness of Microbiology course:get rich teaching resources online, add more microbial knowledge to the teaching design, build a teacher-student exchange platform to feed back students' information and a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system to stimulate students' classroom enthusiasm.

Key words: new agricultural science; Microbiology; blending learning; rain classroom

1 “新农科”理念

2019年6月以来,多所涉农高校凝聚形成了“安吉共识——中国新农科建设宣言”,对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培育卓越农林人才,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科研素养得到着力提升,培养一批高层次、高水平、国际化的创新型人才。“新农科”建设将构建农林教育质量新标准,主动布局新兴农科专业,现有涉农专业中运用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工程技术等现代科学技术,推进农科与理、工、文学科的深度交叉融合[1-2]。因此,“新农科”建设要求不断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培养具有综合实践能力,能够领跑农业现代化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3]。“安吉共识”要求建设“金课”,课程建设的质量好坏与否将直接影响教师的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因此,洛阳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基于“新农科”建设的新型农林人才培养目标,积极进行各类课程改革,探索合适高效的教学模式和教学平台。

2 微生物学混合式教学模式分析

2.1 混合式教学模式的便利

短短十几年间,大学课程的教学从以黑板、粉筆为主的教育技术1.0传统教学时代;以投影仪、智能电子黑板、一体机为技术基础的教育技术2.0多媒体教学时代;以移动终端、物联网、AI、VR等为技术基础的教育技术3.0智慧教学时代不停更迭[4-5]。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教师可以借助先进的网络知识平台,从中获取丰富的教学资源,以此在教学设计中添加更多的微生物知识,还可以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开展网络课程教学,让实验更贴近科研和生产的实际需求。对同学们而言,可以更方便的利用相关的课程教学去学习、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操作技能,这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效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2.2 设计特色的混合式教学

微生物学作为一门生命科学的一门重要学科[6],不仅要求学生必须充分掌握课堂内容,还要求教师必须与时俱进,不断革新教学模式。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开展微生物相关课程的教学,教师可以亲自设置实际生产生活中面临的问题场景,从而为学生提供一定的参考。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更好接触并深入了解微生物这门课程在实际生产生活中发挥的重要作用。除此之外,以学生为课堂中心进行教学,不断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7],使学生能够积极踊跃地参与到课程学习中去,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效。

2.3 构建交流平台反馈学生信息

现如今在互联网技术的支持下,我们可以构建师生交流平台,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开展教学,使教师和学生相互沟通、彼此了解,这不仅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微生物学理论知识及实验操作技能[8]。师生之间加大交流,让教师明白学生之所“想”,让学生清楚师之所“教”。以使用雨课堂教学平台为例,评价的内容可包括课前预习、课堂签到、课堂讨论问题、课堂作业、课后测验或作业和课程考试等多项内容;评价形式可采用阶段性评价和综合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阶段性评价是在学生完成一章的学习后,安排进行对应的考核内容,以了解学生的知识点掌握情况,而最后综合性评价是在课程学完之后,以期末试卷形式来验收和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3 实施混合式教学的具体举措

3.1 搭建线上网络教学综合平台

基于“新农科”建设的人才培养目标,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利用学习通、雨课堂和中国大学MOOC等网络教学综合平台建设在线课程,让学生可以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随时进行学习。微生物学在线课程主要包括三大模块:课程资料(预习PPT、课堂讲授PPT、MOOC 视频、教学大纲、教案等);教学考核资料(题库、作业库和试卷库等);教学活动资源(主题讨论、随堂练习、问卷和分组任务等[9]。值得一提的是,课堂教学过程的设计与组织是保证课程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因此,教师必须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精心组织与设计。首先,精心设计导入性问题,并根据诊断性评价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学生的不足与长处做好教学前的引导工作。其次,合理地分配教师授课、教师实验演示与学生动手操作的时间。第三,教师要认真做好学生课堂学习及实验操作的总结与评价工作。这样,教师不仅可以利用线上网络教学平台向学生提供优质的教学资源,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问题讲解、同学间互相评价、师生间互问互答等一系列的交流互动;学生可通过线上网络教学综合平台对学习效果进行自我评价,对一些未掌握内容积极反馈并进一步学习,从而实现教与学的充分融合,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和课程教学质量。

3.2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

以雨课堂网络教学平台为例,根据微生物学课程的特点我们将教学模式设置为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10]。课前阶段向学生推送预习资料,对于教师来说,既可以通过雨课堂的数据统计来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并加以督促,同时对学生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也有了一定了解。对学生来说,在雨课堂上可以依据老师的任务或自己的需要来选择时间、地点进行预习。课中和课后阶段的教学利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11]。洛阳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微生物学课程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设计为混合式教学:一是有些内容学生在初高中阶段已经进行了初步学习,如常见细菌的结构、菌落形态、细菌的革兰氏染色操作等,先通过线上教学进行复习回顾,再通过线下教学对内容进行广度深度的扩充。二是专业术语多、标准化要求比较严格的基础知识与概念,比如细菌的生长繁殖、人工培养等操作要求,学生先通过线上观看视频对知识点有初步认识,再通过线下教学进行强化,重点解读学生反馈的难点。三是中等复杂程度的问题比如细菌的致病性和耐药性等,因与实际生活联系密切且内容较多,教师在线上学习中设计思考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然后在线下课堂教学中从思考题出发,探寻问题的根源(机理或原理)并寻找出解决办法。四是最为复雜的细菌分离鉴定及免疫学原理等通过线上预习和小组讨论的方法,线下课堂面授过程中可以利用师生互动、边做边评、生问生答等方式,既突出了重点难点,又锻炼了学生的自学创新能力和系统思考的表达能力[12]。

3.3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过程的评价体系

建立一套全面的混合式教学过程的评价体系是很有必要的。通过完整的评价体系不仅可以正面反馈出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整体掌握情况,还可以侧面反映出线上线下混合模式教学改革的效果和适用性。评价体系采取阶段性评价和综合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包括:平时成绩40%和期末考试成绩60%。平时成绩40%=(线下出勤率+线上签到率)15%+(线下课程论文+雨课堂作业测验成绩)25%。这种考勤模式可有效防止学生代答到这种逃课现象的发生,实时监测到缺勤人员。课程小论文的练习对学生最后毕业论文的书写有一定的帮助,雨课堂线上作业可以直接实时检测学生的知识盲区,便于老师及时讲解。总之,阶段性成绩可以鼓励学生把学习放在日常生活中而不仅仅是最后的考试月,不仅可以激发学生课堂学习积极性,还大大减少学生期末的学习负担。

4 混合式教学的前景

混合式教学是传统教学模式与新型教学模式的碰撞。因为新型冠状病毒的暴发,全国学校都开展了线上教学。“云”成为一种潮流,教学形式也是层出不穷。教师成为了“主播”,确实暂时缓解了一些教学压力,但是这种新型教学模式不能及时进行信息反馈,传统教学过程中,眼神交流、面部感情的表达,都是教学过程中学生信息的反馈,但是新型教学模式会使课堂更加活跃,可以克服时间空间的限制,这是传统教学无法达到的效果。

总之,这种基于雨课堂的混合式教学较如今的教学方式来说可以有效地引导学生自主地参与到课堂中来,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可以更好激发学习的动机,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与创新创造的精神,实现“新农科”建设背景下农林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 应义斌. 坚守本色、彰显特色,着力培养全面发展的农林业时代新人[J]. 中国农业教育, 2019, 20(5): 12-14.

[2] 刘竹青. “新农科”:历史演进、内涵与建设路径[J]. 中国农业教育, 2018(1): 15-21.

[3] 史明艳, 王育娜, 周晓君, 等. “新农科”背景下产学研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 天津农业科学, 2020, 26(11): 72-74, 79.

[4] 王帅国. 雨课堂: 移动互联网与大数据背景下的智慧教学工具[J]. 现代教育技术, 2017, 27(5): 26-32.

[5] 项旭东. 信息化时代职业教育中的教学[J]. 师道·教研, 2019(11): 66.

[6] 周德庆. 微生物学教程[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3.

[7] 陈雪冬, 赵非凡, 史明艳, 等. “新农科”建设背景下《农业微生物技术》有效课堂的构建——基于“雨课堂+BOPPPS”模型[J]. 天津农业科学, 2020, 26(9): 88-90.

[8] 毕文慧, 郝征红, 于辉, 等. 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导向的食品微生物课程群实验教学改革研究[J].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18, 35(11): 176-178.

[9] 李彩霞, 于清东. 打造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  积极推进课堂教学改革[J]. 河北农机, 2019(12): 42-44.

[10] 党辉, 张宝善, 高贵田, 等. 基于混合式教学的食品微生物学课程教学模式创新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 2020, 48(2): 275-277.

[11] 孙颖, 曹珊, 梅雪. 等.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在中医院校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的探索[J]. 光明中医, 2019, 34(16): 2575-2578.

[12] 余金咏, 周印富, 冯丽娜, 等. 我国高等教育农科类应用型人才培养途径[J]. 天津农业科学, 2020, 26(5): 89-90.

猜你喜欢

新农科雨课堂微生物学
路易斯·巴斯德:微生物学之父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开展微生物学双语教学实践
基于新农科建设背景下的《动物生理学》课程思政建设初探
雨课堂在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雨课堂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探究
提高《电工基础》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索
雨课堂在经管类本科经济法教学中的微应用
提高微生物学实验课教学效果的探索与分析
微生物学名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