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小学美术教学中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2021-08-06陈海华
陈海华
【摘要】在新时代背景下,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体验美术的专业和美感,在学会欣赏美、感知美、创造美的同时提升综合能力,教师应不断地创新教学模式。文章对新形势下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核心素养培养策略进行了探索以及经验总结,旨在推动教育改革,优化教育模式,提高小学美术课堂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小学美术;专业度;教学模式;核心素养
美术课程最大的特征就是让学生学会对视觉形象的感知、理解和创造。美术课堂是学校进行美学教育的主要途径,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感知美、理解美和创造美。然而,小学生的年龄较小,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还在不断地学习和建设。因此,在小学美术课堂上,教师要做的就是引导学生对色彩敏感起来,对形象心动起来,通过各种方式发散学生的思维,从而构建美术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美术实践能力的提升。
一、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核心素养培养的现状和重要性
(一)新课程改革推动了教学模式的创新
新课程标准明确规定,改变单一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发散思维,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更好地提升自身的能力,全方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学习能力和自主能力[1]。因此,在美术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开始大胆创新,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爱好,从而提升学生的美术表现能力和鉴赏能力。然而,一些新教师在课改的过程中往往忽略了教学重点,导致学生虽然画得兴高采烈,但是作品都是千篇一律,缺乏个性。学生体会不到美术的魅力,完全将美术当作娱乐课,导致美术课程的教学质量非常差,启蒙教育做得不够好,学生对美术的学习热情普遍偏低。
(二)提高学生美术核心素养的重要性
美术核心素养包括绘画能力、鉴赏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理解能力和领悟能力六个基本要素。这六大要素将会影响学生一生的发展。学生的品味和对美感的追求都是在小学时期培养的,只有不断地提高美术核心素养,才能够提高美术能力[2]。美术作为一门艺术学科,对于学生的综合能力要求是非常高的,因为美术不仅仅是单纯的知识点记忆学习,更需要的是优秀的实践创造能力和发散的思维能力。每个人创作出来的作品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个学生都可以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和想法,这是美术的魅力,也是美术的追求。因此,提高学生的美术核心素养格外重要。
二、新形势下小学美术教学中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想要提高美术教学质量,教师一定要明确美术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性,然后根据课程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模式。本文以五、六年级的小学生为例,总结出以下几条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一)改变传统的“一言堂”模式,借助多媒体丰富课堂
传统的美术教学往往是教师画,学生临摹,然后教师讲解,学生听。这种方式会导致学生很容易被教师的例画框住思维。小学生本身就爱模仿,并且对于教师有一种非常神圣的崇拜感,所以在学习过程中,他们会不自觉地模仿教师的风格,并且觉得与教师不同的就是错误的,从而限制了想象力。即便教师让学生自由发挥,但最终作品交上来的时候也会发现其在色彩和风格上没有太大的变动。因此,教师必须改变这一教学模式。
美术是一门开放性的课程,因此教师可以采用开放式的教学模式,在授课之前了解课程的主题和内容,然后创设相应的情景,引导学生自由想象,尽情发挥。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动画课件,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课程主题和内容,并且对课程充满好奇和兴趣。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专注度就会提高,课堂效率也会大幅度提升。
例如六年级美术有一节课叫作“线与造型”,主要是为了引导学生了解线条的美感,但是枯燥抽象的线条往往让学生没有什么兴趣。而利用多媒体动画教学,将线条塑造成一个个小人、动物甚至楼房、街道、车子等活泼生动的形象,就会很好地提高学生的兴趣。学生会对线条小人或街道房屋的变化非常好奇,这个时候教师再引入主题,讲解什么是“线与造型”,学生就会更好地理解了[3]。
(二)在想象中教学,引导学生发散思维
对于美术课程来说,想象力是至关重要的,因此教师一定要让学生时刻处于想象之中,引导学生发散思维[4]。
例如“喜怒哀乐”这一课中,看到课题,学生第一反应就是画出带有喜、怒、哀、乐四个表情的圆脸。但是,喜和乐、怒和哀都可以用笑脸和哭脸表示,单纯的表情是没办法更好地诠释这四个字的。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发散思维,丰富画面。教师可以设定情景,将喜怒哀乐具体化。比如教师讲解“什么是喜”时可以说:“喜就是爸爸妈妈在你不知道的情况下,将你喜欢的礼物买回来,你那一刻的情绪是激动的,兴奋的,喜悦的,这个时候就是喜。小朋友们想象一下,收到惊喜时你的表情是什么样的?”通过这样的情景设定,引导学生发言并演绎。这个时候学生就会有各种各样的答案。然后教师可以进行总结:“在收到惊喜时,小朋友们是开心的,甚至有些小朋友都感动地哭了,对不对?但是这个时候的哭,也不代表我们是悲伤的,所以在绘画的时候,我们可以画一个大大的笑脸,然后配上幾滴眼泪。这就是所谓的‘喜极而泣。所以喜与乐最大的区别就是喜的情绪更加强烈,笑得更加开心……”这样的引导对话可以让学生很好地理解喜和乐的区别,同理,怒和哀也是一样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了解了哭并不一定代表悲伤,笑也不一定代表快乐。教师直接说“喜极而泣”“怒极反笑”,学生可能并不能理解,但是设定情景就可以让他们很好地感知这种感受,然后通过绘画将自己的感受画出来,这才是这节课真正的目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绘画的情感渲染也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
(三)积极评价和鼓励,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在绘画的过程中,学生作品往往会出现一些稀奇古怪的东西,让其他人无法理解。因为儿童思维和成人思维是不一样的,因此及时理解他们的绘画内容是不现实的,教师不要轻易地反驳和批评,要学会让学生表达,然后根据学生的想法提出修改的意见,而不是靠自己的主观进行评价[5]。
有一个非常经典的故事:教师让学生画出自己心目中的妈妈,作为母亲节的礼物,一位学生画的妈妈只有上半身,下半身直接用一个方块就代替了。教师当时只觉得学生偷懒,便让学生回去修改。结果了解之后才发现,妈妈因为身体原因需要做药浴,学生每次回到家里,妈妈都是在一个大桶里,只有胳膊和脑袋露在外面。所以他觉得他心目中的妈妈就是那个样子,他希望妈妈能赶快好起来,就可以不是那个样子了。教师这才发现自己错怪了学生。这就是由于教师在检查作品的时候,完全凭借主观判断导致失误。
想要避免上述事情发生,最好的方法就是教师当面进行作品评价。教师可以单独拿出一节课进行作品赏析,让每个学生拿着自己的画给大家介绍,以便更好地了解学生的想法。分享结束后,教师可以让其他学生提意见,说出作品的优点和缺点,在点评的过程中能够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同时促进了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了解和沟通,增进了师生感情,一举多得。在点评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多说一些鼓励的话语,比如“你画得真好!”“虽然这个地方有点小失误,但是你的想象力真的很丰富,也许有一天,世界真的会变成这个样子!”等等。这些语言看似平常,却能够让学生树立自信,让学生发现自己的优点,发现美术的魅力。需要注意的是,在美术教学中,教师要做的是将正确的艺术表现手法和创新思维理念教给学生,其余的只要合情合理,都应该给予鼓励和支持。只有给予学生更多的肯定和支持,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信心,使课堂教学在学生的主动探索中进行,打造高效的核心素养教学课堂。
(四)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
虽然新形势下课堂的主体是学生,但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停滞不前。想要不断地创新教学模式,教师就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教师可以定期参与研讨会,同行之间互相交流,借鉴经验。在新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担当的是组织者和引导者,想要更好地指导学生进行创作,首先自身就要具备专业的能力和素质。教师要了解美术的真正含义,通过学习深造掌握更多的专业技巧和教育方法,然后利用丰富的知识引导学生,充分地挖掘、利用美术教学资源,运用丰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让学生在快乐的课堂学习中掌握美术知识,为提高学生的美术核心素养提供先决条件[6]。
三、结语
想要培养学生的美术核心素养,教师就要设计创新教学模式,通过情景创设、情景引导和多媒体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美术知识,提高艺术表现能力。美术核心素养在于发散思维,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学会鉴赏,学会创作。在新课改不断推广与深化的背景下,培养核心素养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意义得到了进一步明确。本文结合学生特点总结出四点经验,希望可以帮助同行教师完善教学模式,丰富课堂内容,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兴趣,为学生将来的美术学习打好基础,从而推动整个美术行业发展和全民艺术素养提升。
【参考文献】
刘晓烨.核心素养下的小学美术教学策略探究[J].科普童话·新课堂(上),2019(05):26.
罗辉.核心素养下美术教育的趣味创新研究[J].科学咨詢,2020(30):266-267.
单静.基于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美术教学模式探究[J].神州,2020(08):240.
顾艳秋.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美术教学评价探索[J].新课程导学,2019(35):69.
熊家荣.小学美术教学中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微探[J].神州,2019(25):163.
陈秀环.生活化视界下的小学美术有效教学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19(94):154-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