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呼吸科危重症院内转运患者实施分级转运模式的效果及对不良事件概率的影响

2021-08-06顾瑾孙晓萍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21年13期
关键词:呼吸科分级重症

顾瑾 孙晓萍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无锡 214000

呼吸系统疾病中多数病程时间较长而且极易反复性发作,部分疾病处于晚期时,患者会有呼吸困难、发绀及精神状态差等情况,病情严重时,患者甚至会因为药物治疗效果不理想而进入危重情况,从而因为呼吸衰竭而死亡〔1〕。所以,针对呼吸科重症患者来讲,要给以其及时有效治疗,以改善其预后。分级转运模式是指在患者入院急诊时就对其病情做出评估,而后根据评估情况进行分级转运〔2〕。该模式能有效缩短转运时间,减少不良反应〔3〕。此次研究对呼吸科重症患者院内转运时行分级转运,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88例研究对象均为2018年度该院呼吸科重症疾病接受院内转运患者,借助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与研究两组。纳入标准:①呼吸科危重疾病,需院内转运。②了解研究内容后自愿参与。排除标准:①治疗依从性较差,拒绝参加研究。②精神、智力存在障碍,不能正常交流。③其他器官严重性功能异常者。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已经院伦理委员会审核。

表1 两组一般资料

1.2 方法

1.2.1对照组行常规院内转运 医护人员根据自身工作经验评估患者基本情况,做好转运设备及相关物品准备,护送患者前往相关科室进行检查、诊治。转运过程详细记录〔4〕。

1.2.2研究组行分级转运模式,具体如下。

1.2.2.1医护人员要患者及亲属充分进行沟通,告知其院内转运的目的及分级转运的优势,争取患者及亲属的同意与支持。

1.2.2.2对患者病情进行充分评估后分级,依据分级情况确定转运护送人员。患者病情评估从其生命体征情况、精神意识状态等方面入手具体如下:(1)一级转运:①生命体征情况不平稳,需要生命支持下进行;②泵入2种或以上的血糖活性药物进行支持;③呼吸机参数≥8 cmH2O,氧气吸入浓度≥80%;④GCS评分9分以内;⑤严重疾病,如心梗等。该级运转工作需要1名主管医生、1名专业护士及1名能够熟练使用抢救仪器的高年资护士共同实施〔5-6〕。(2)二级转:①在生命支持的情况下,患者生命体征较为稳定;②泵入1种血管活性药物支持;③建立人工气道支持,呼吸机参数PEEP<8 cmH2O,氧气吸入浓度在60%以内;④GCS评分9~12分;⑤严重头疼,持续高热等。该级转运需要1名值班医生,1名转运护士共同完成〔7〕。(3)三级转运:①生命体征情况平稳,无效生命支持;②未建立人工气道,可自主咳嗽;③未使用血管活性药物;④GCS评分12分以上。该级转运有1名进修医生与1名转运护士负责即可〔8〕。

1.2.2.3根据患者分级病情,合理使用相关药品与仪器设备,具体如下:(1)一级转运:①2瓶氧气,转运监护仪、简易呼吸器、2个微量泵。除颤仪、便携吸痰器、气管插管物品、穿刺物品等;②肾上腺素、多巴胺、生理盐水、利多卡因及咪达锉伦等〔9〕。(2)二级转运:①1瓶氧气、转运监护仪器、简易呼吸器、口咽气道、1个微量泵、除颤仪及穿刺用品;②生理盐水、肾上腺素及咪达锉伦。(3)三级转运:①1瓶氧气、制药仪器、简易呼吸器、穿刺用品;②生理盐水。

1.2.2.4同转运科室提前进行沟通,确定具体到达时间。

1.2.2.5转运过程中,转运人员要密切关注患者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为其提供有效的生命支持,并做好应急准备,患者搬动前要将管道妥善固定,并做好相关检查与记录〔10〕。

1.3 观察指标

1.3.1观察比较两组患者院内转运时间。院内转运时间是指从转运医嘱下达其,直至转运治疗整个过程所花费的时间。

1.3.2观察比较两组不良事件率。分为3个方面,同病情有关,严重心率失常、意识障碍、心律失常、血压下降等;同专业人员有关,人工气道调整、气管重新插管等;同仪器或者药品有关,仪器发生故障、氧气不足、药品准备不全等。

1.3.3转运到接受科室后对接收科室的转运满意度进行调查比较,未接到转运相关通知、转运期间处理不当、转运错误科室及交接工作不清楚四方面进行评价〔11〕。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院内转运时间比较

研究组转入CT科室、重症监护病房、介入科室、手术科室、普通病房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比较院内转运时间

2.2 两组不良事件率比较

研究组不良事件发生率(2.3%)低于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38.6%)(P<0.05),见表3。

表3 两组不良事件率比较〔n(%)〕

2.3 两组接收科室满意度比较

研究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比较接收科室满意度〔n(%)〕

3 讨论

呼吸科重症患者普遍具有活动能力差、反应差及胸闷等症状,院内转运治疗时经常会出现相关意外,因此转运负责人员要高度重视其转运工作。常规转运模式存在较大局限性,不能有效保证患者院内转运期间的安全,而分级转运模式则能通过系统全面的分级干预,来保证转运安全〔12〕。

3.1 分级转运模式可有效缩短院内转运时间

相关研究显示,呼吸科重症患者约有40%的会向院内其他科室转运治疗,而转运期间所花费的时间对于患者治疗而言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此次研究数据显示,研究组转入CT科室、重症监护病房、介入科室、手术科室、普通病房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转入CT科室、重症监护病房、介入科室、手术科室、普通病房时间,结果证实,分级转运在缩短转运时间方面效果明显。分析认为,院内转运时间的长短同患者病情、转运人员、科室人员、转运路径及交接速度等有着极为紧密的联系。分级转运模式根据患者病情及基本情况的不同,按照病情分级合理配给医护人员及相关转运设备,有效保证了转运顺利进行;通过与转运科室的提前沟通,简化了繁琐的交接工作,保证患者在最佳时间得到有效治疗。李兴国〔13〕观察急诊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情况,行分级转运模式,转运时间得到有效缩短,同本次研究结果基本相符。

3.2 分级转运模式可有效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

当前国内医院中尚无对院内转运不良事件的统一分类标准,但是大量临床研究认为,院内转运过程中的不良使用主要同患者基本情况、同转运人员及同转运仪器或者转运药品这三方面相关。此次研究数据显示,研究组不良事件发生率(2.3%)低于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38.6%),研究结果证实分级转运可有效减少上述三方面问题的发生率。分析数据认为,实施分级转运后,对负责转运工作的医护人员的相关要求更加严格,转运仪器、物品及药品等准备更加齐全,而上述这些要求都能提高转运工作的安全性,有效控制或减少了不良事件的发生。李兴国〔13〕观察急诊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工作,行分级转运模式,分级转运组患者不良事件率明显低于常规转运组,同本次研究结果基本相符。

3.3 分级转运模式可有效提高接收科室满意度

呼吸科重症患者接受院内转运时,实施分级转运模式干预,可以视转运负责人员更加熟悉了解转运流程及相关转运期间工作内容,同所要转入的科室提前沟通,使其做好充分准备,利于患者转入后立即展开有效治疗。此次研究数据提示,研究组满意度93.2%高于对照组满意度61.4%,结果证明分级转运能够提高接收科室的满意度。分析认为,转运前,转运接收科室对所要收治的患者情况进行详细了解,利于后续医疗工作的展开,转运后,转运人员同转运科室医护人员进行详细交接,保证治疗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降低了医患纠纷发生可能性。杨慧〔15〕等研究人员,观察急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工作情况,实施分级转运后,转运接收科室的满意度得到大幅度提高。同本次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综上所述,呼吸科危重患者院内转运时实施分级转运模式,可有效缩短转运时间,减低不良事件率,提高接收科室满意度,该模式在临床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呼吸科分级重症
上海此轮疫情为何重症少
CBL教学模式在提高呼吸科教学质量中的应用探索
风雨中逆行的抗“疫”巾帼战士——记呼吸科副主任张磊
分级诊疗路难行?
舌重症多形性红斑1例报道
分级诊疗的“分”与“整”
呼吸科与消化科对胃食管反流性咳嗽认识的异同点
分级诊疗的强、引、合
“水到渠成”的分级诊疗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