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在动物中的王牌特工
2021-08-06安如山
□ 安如山
大千世界生机盎然,各种各样的动物在荒野繁衍生息。然而,在动物群体中,有些成员看起来与众不同。它们其实是人类制造的“王牌特工”,作为间谍潜伏在动物当中。
为真实而“造假”
野生动物的真实生活是什么样的?许多人都对此充满了好奇,也有人奔赴世界各地的荒野寻找答案。然而,人类的存在本身就会引起动物们的警惕,它们即便不逃跑,也会感到不自在。为此,纪录片《荒野间谍》的摄制组煞费苦心地“造假”,制造了34 种动物间谍机器人,它们不会影响动物的正常生活,能让我们以动物的视角,窥见动物们的每个真实瞬间。
每个间谍的设计制作都要用好几个月才能完成。光有栩栩如生的人造皮毛还不够。动物间谍需要动起来,用肢体语言骗过动物们的双眼。它们的金属骨架拥有许多可动关节,由精密的电子器件控制;不同动物的行为习惯被编成了程序,植入到这些间谍的控制芯片中,使它们变得惟妙惟肖。
间谍狗崽
摄制组紧张地测试着非洲野犬幼崽间谍的可动部位,测试完毕后,他们便赶紧远离现场,因为非洲野犬一家子就要回来了。
非洲野犬往往成群结队,很少单独生活,回到栖息地后,它们看见了这只间谍幼崽。由于狩猎精力有限,野犬群无法喂养太多后代,如果起了疑心,它们很可能将这只陌生的幼崽撕成碎片。
幸好,间谍友好地摇了摇尾巴,很快就被其他幼崽当成了新的小伙伴;成年野犬跑过来时,它又立刻趴下,表示尊重与臣服。它终于被认可了,野犬们毫无防备地在它身边玩耍、休息,温馨的画面就这样被间谍眼睛里藏着的摄像头拍了下来。
间谍小猴
这是安插在印度灰叶猴群体中的间谍小猴。猴子们大眼瞪小眼,对这个新成员的出现感到十分奇怪,纷纷上前围观,过了一会儿便接纳了它。
猴群有着“共享带娃”的习性,即由许多年轻母猴轮流照顾小猴,积累育儿经验。但带娃的“保姆”也非常贪玩,时常会抱着小猴上蹿下跳;小猴也必须紧紧抓住母猴,免得被甩飞出去。间谍小猴也被保姆们盯上了,但它没有抓握功能,一不小心就被摔在地上。
这时,感人的一幕出现了:猴子们以为小猴死了,不再嬉戏打闹,围在小猴身旁,相互依偎,似在哀悼;母猴抱紧自己的孩子,生怕它也遭遇不幸。
间谍蛇与间谍獴
非洲狐獴是一种社会性极强的动物,由2~50 只狐獴组成家庭,其中一些成员负责照顾幼崽,一些担任哨兵,站在高处警戒可能出现的掠食者。这会儿,哨兵狐獴发现了一只“眼镜蛇”,便呼叫支援。狐獴们迅速集结,竖起尾巴,紧盯敌人;“眼镜蛇”每吐一下舌头,狐獴们就连连后退,又再次靠近,你来我往,剑拔弩张。
对峙了好几个回合,眼镜蛇都没发动攻击。胆大的狐獴凑上前嗅了嗅,才发现这只蛇是假的。原来是虚惊一场!它们很快解散,各忙各的去了,而这些有趣的画面已被假蛇和混在狐獴里的间谍拍了下来。
间谍松鼠
在松鼠的世界,获取食物有个最简单的方法——从别的松鼠那里偷。它们有在地上挖洞、把食物埋进去保存的习惯,而“小偷”会悄悄跟在其他松鼠背后,看它把食物藏在哪儿,等它离开后就实施偷盗;而经常被偷的松鼠也长了记性,会故意装出埋食物的动作,瞒过并甩开小偷。
这只间谍松鼠捧着一颗松果,很快就被盯上了。看对方既不发飙,也不逃跑,小偷索性直接抢走松果,逃之夭夭。然而,这颗松果也是假的,它其实是摄像头。小偷根本啃不动,只能悻悻扔掉。
间谍鱿鱼
黑斑石斑鱼体长将近2 米,体重超过100 千克,会把鱿鱼当作早餐。在珊瑚礁旁边,间谍鱿鱼就倒霉地遇上了这帮死对头。尽管它开启马达全速逃跑,还是落入了石斑鱼群的围困中,被一口生吞。
幸好石斑鱼的吞咽失败了,否则它很可能会死亡;间谍鱿鱼则断成两半,掉到水底,用自己的牺牲换来了石斑鱼张开血盆大口的宝贵画面。
间谍海龟
太平洋丽龟是世界上现存海龟中体型最小的一种,成年后体重大约只有45 千克。这只太平洋丽龟间谍相当专业。它与其他成年雌性海龟一起从海里爬上海岸,在沙滩上挖出巢穴产卵。一只海龟一次能下上百个蛋,而间谍也不甘示弱——虽然它下的蛋是摄像头。
这些蛋并不安全,它们正被秃鹰惦记着。但秃鹰这次选错了目标,它啄了好一会儿都没能把这颗摄像蛋啄破,只能另寻目标。
动物智商决定间谍演技
虽然我们人类认真观察就能发现端倪,但动物却难以辨别间谍的真伪。
一般来说,动物的智商越高,动物间谍的样子就要越逼真。比如间谍鱿鱼,它只是一个鱿鱼形状的外壳里装了摄像机、马达和螺旋桨,看上去有点敷衍,但足以骗过鱼类;而间谍红毛猩猩光是面部就包含了几十个可动部件,这样才能做出丰富的表情,以免被真猩猩怀疑。
从北极到南极,摄制组奔赴21 个国家和地区,跋涉53 万千米,最终记录下这些精彩的景象。这不仅仅是一种娱乐和视觉享受,更让我们了解到:野生动物也有丰富的情感。它们使出浑身解数在荒野上生存,但也有喜怒哀乐,会为同伴死去而悲伤,会为找到食物而欣喜。为了让镜头下的这些故事长久延续,我们应该保护好大自然,保护这些与我们人类同在一个地球上的美丽生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