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条旗下的F1故事
2021-08-05钱俊
钱俊
虽然拼热度,F1很难与本土化的“跑圈赛事”——IndyCar和NASCAR相提并论,但在赛车世界头牌71年的历史里,“美国大奖赛(UnitedStatesGrandPrix)”共41次办赛,F1仅13年缺席造访世界国土面积第四大的国家。四月中,F1宣布将在弗罗里达州的“美国最富裕城市”——迈阿密举办“美国第二站”。《汽车之友》·冲程带您回顾F1在美国的历史。
从“砖厂”开启
无论您是否相信,印第安纳波利斯500英里大赛(Indy500)——这项赛车世界“三皇荣誉”的重要一环自F1诞生就在赛历里。然而10年中,这场赛事并未冠以“美国大奖赛”的头衔。
那时,Indy500所使用的赛车技术规则和欧洲大陆大相径庭,意味着要参加这场赛事最少得“升级”车辆,甚至需重新设计制造。以至于在那个时代,只有一位欧洲车手——两届F1世界冠军阿尔伯托·阿斯卡里曾在1952年,带着法拉利375Indianapolis远渡重洋参赛。可惜,在“跃马”至今唯一一次征战“砖厂”旅程中,意大利名将的赛车在几圈后就遇到轮毂破损,无奈退赛(位列第31名),这也令其“一年全胜(所有报名参赛的F1大獎赛)”的目标作古。
1959年,“美国大奖赛”首度出现在F1赛历——在弗罗里达州的运动车赛传奇赛道——赛百灵(Sebring)展开争夺,随后一年又迅速移师加利福尼亚州的河滨市赛道(Riverside)。1961年起,F1终于找到了永久的家——位于纽约州、离常春藤名校康奈尔大学很近的的沃特森格伦赛道。
沃特森格伦吸引山姆大叔
在1961年的大半时间里,“美国大奖赛”推广者(USGP)——俄裔美国人阿勒科·尤尔曼(AlecUlmann)一直在跟戴通纳(Daytona)国际赛道的老板比尔·弗朗斯(BillFrance)商议办赛细节,可惜谈崩了。此时,沃特森格伦赛道时任执行总监卡梅隆·阿格特辛格向FIA赛车事务的美国代表机构(ACCUS)提出了举办F1的申请,没想到很快被允许了。
在纽约州的偏远地区举办美国大奖赛,众多人当时并不看好。没料到,沃特森格伦赛道却利用这一劣势,主推“休假式观赛”的主题。使得不少美国东部的车迷们“忠诚”地选择每年秋天定时相聚于此,体验一年一度的“美式路赛的麦加朝觐”。该赛道在1975年前曾三次获得大奖赛车手协会(GPDA)年度最佳F1大奖赛的殊荣。
1976年,沃特森格伦所举办的大奖赛被正式更名为东美国大奖赛(直至1980年最后一次举办)。这全因加利福尼亚州的长滩街道赛(洛杉矶都市圈内)被冠以“西美国大奖赛”加入F1赛历。
长滩街道赛是美国人对标“摩纳哥大奖赛”的产物。这条极具挑战性的街道赛共举办了8次。最令人记忆犹新的无疑是末届大赛(1983年),英国车手约翰·沃特森(JohnWatson)驾驶迈凯轮-福特MP4/1赛车从第22位起步获得冠军,其队友尼基·劳达从第23位起步获得亚军。这两项从最低起步位置获得对应佳绩的纪录至今无人能破。
在上世纪80年代,F1曾在内华达州拉斯维加斯的凯撒宫(1981-1982年)、密歇根州的底特律(1982-1988年)和得克萨斯州的达拉斯(1984年)举办过。1982年更成为载入史册的年份——美国成为F1历史上首个“一年三赛”的国家(第二个则是去年的意大利)。
这个时期,底特律街道赛成为F1最考验车手体力赛道的代表。总在六月举办意味着天气炎热而潮湿,配上非常颠簸的赛道表面。不少车手对这条赛道很“痛恨”,都曾表示:“完赛已是胜利!”查阅那些年的退赛率,超过50%都不算事,尤其是1984年只有六人正常完赛(马丁·布伦德尔还在赛后车检被判违规,取消成绩)。
1988年赛事举办后,FISA(FIA运动管理部门的前身)认为底特律街道赛的临时维修区不符合全新标准,要求当地政府能建造永久设施。然而,“汽车城”政府并没意愿投钱改造,令这场大奖赛就此消身灭迹。
美国大奖赛回归
在“美国大奖赛”缺席F1赛历9年后,亚利桑那州的菲尼克斯以一条遍布“2档90度直角弯”且毫无驾驶挑战的街道赛加入F1赛历。这条赛道从办赛起就被车手们和当地居民嫌弃,3年后就被“F1大鳄”伯尼·埃克莱斯通迅速“取缔”。回顾这条无聊赛道对F1的贡献,或就是年轻的让·阿莱西在1990年赛事里险些用一台“破车”挑落阿亚顿·塞纳。
F1在上世纪90年代后再未举办过……至今千禧年,F1重返印第安纳波利斯的“内场路赛(与Indy500的赛车行驶方向相反)”,赛道架构里仅保留了40%的椭圆路段。
在2000年的首秀中,超过20万的观众在正赛日抵达“砖厂”,一举打破当时的F1正赛日现场观众人数纪录。F1曾力图一鼓作气,将美国市场做大做强。
可惜,2005年“轮胎门”的发生令美梦破灭——由于米其林轮胎在练习赛中无法承受椭圆路段,出现多次爆胎,形成潜在的安全隐患。在与FIA和F1协商、要求修改赛道未果后,造成7支使用法国轮胎的车队在暖胎圈后“罢赛”。只有6车起步也成为F1的尴尬时刻。愤怒的现场观众用“竖中指”和“扔杂物”的方式宣泄着心中的不满。这一幕令F1在美国的声誉遭受重大损害,最终“砖厂”在两年后告别了赛历。
当时,伯尼曾喊话称F1将永不回归印第安纳波利斯。这意味着F1在美国陷入前途未卜的局面。众人不曾料到,得州首府奥斯汀在2010年与F1签下一份十年的办赛长约,赛事于2012年在全新打造的一条纯欧洲标准(赫尔曼·蒂尔克)赛道举行。
从“孤星之州”再出发!
2012年11月16日,F1首次在美洲赛道(CircuitoftheAmericas)举办,刘易斯·汉密尔顿成为这里的首个赢家。此刻起,F1美国大奖赛开始重建声誉,随着“赛车+知名歌星露天演唱会”的美式嘉年华模式推进,大奖赛周末赛场附近大堵车已是“幸福的烦恼”。
今年4月,经过艰苦卓绝的多轮谈判,迈阿密大奖赛避免了曾经“新泽西大奖赛”流产的命运,将在下赛季起作为北美夏季“背靠背(与加拿大蒙特利尔)”的组成部分。这条街道赛道将位于美式橄榄球球队——迈阿密海豚的主场硬石球场附近,按赛道设计图看,这将可能贡献一场精彩的“侠盗飞车手(GTA)”。
在F1“美国化”越发深入的当下,“美国第二站”的登场可谓恰逢其时。这或将预示F1即将进入全新发展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