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校本课程中落实轻负高质的实践探究
2021-08-05王伟鑫
王伟鑫
摘 要:近些年來,非遗文化传承之间发展成为一条靓丽的风景线,社会中的一小部分人对非遗文化表现出了强烈的热爱之情,但是由于非遗文化不够日常,在社会发展中容易被大部分人所忽略。因此在中职院校教学中,为了有效传承非遗文化精神,对学生校园活动内容进行有效丰富,降低学生的课堂学习难度和学校校本课程开发压力,有针对性利用具有地方特色的非遗校本课程,落实轻负高质的课堂教学进行实质性探究是非常有必要的,这对展现非遗物质文化魅力,促使文化代代相传具有一定的推动性作用。
关键词:非遗;校本课程;轻负高质;实践探究
以诸暨市职业教育中心非遗课程教学为例,学校自2012年开始将竹编、泥塑、剪纸以及舞龙等七项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非遗项目引入学校课堂教学,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主题,利用非遗文化传承来对校园建设来进行创造性的探索学研究。学校通过对非遗文化的引入教学,可以更好地在实际课堂教学过程中,促使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深入性学习,丰富教师课堂教学内涵,丰富学生的课堂学习体验,对非遗校本课程开发进行实践性探索,在轻负高质的教学理念下,对非遗校本课程进行深入性的实践性探究,这对非遗校本课程的有效建设以及提高学生对非遗文化的学习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轻负高质教学理念的概念分析
在素质教学的要求下,对学生实行轻负高质的课堂教育,可以有效减轻学生的学业学习负担。反映在非遗文化校本课程研发中,教师应在借鉴轻负高质的教学经验的同时,为学生提供一定的实践学习机会。创建出适合学生学习的方法,在全面实行素质教育的同时,完善学生对非遗文化学习的同时又不会使其感觉到学习负担过重,简而言之就是减少作业的布置量的同时提高学生对非遗物质文化的理解和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通过该一系列的教育对学生的社会活动以及课堂学习活动进行丰富,增强学生的社会学习经验,丰富学生课堂学习内容,在增强教师课堂教学兴趣的同时全面降低学生在面对具有地方特色的非遗物质文化学习过程中的学习压力。
二、非遗校本课程实践教学中常见问题
1.学生缺乏对非遗传承学习意义的认识
非遗文化传承之所以珍贵,是因为其身后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底蕴,随着时间的推移,传承人代代相传,不断对前人经验与技艺进行继承,才使得前人精湛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得以流传。非遗文化传承的珍贵不止于此,历经时间的考验与时代的沧桑巨变,非遗文化传承属于历史发展的一部分,也凝聚了代代相传的匠人精神。在学校非遗校本课程实践研发中可以发现,部分学生缺乏对非遗传承学习意义的有效认识,在网络时代快速发展的今天,视频文化、娱乐文化、网红文化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随处可见,新生文化的繁衍和发展不断对年轻人的世界观进行冲击,导致学生很容易就会失去对非遗物质文化传承的学习兴趣,对于非遗文化的传承和消失采取一种漠视的学习态度,导致非遗课程实践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2.教师缺乏对非遗文化传承教学的重视
年轻人是新生时代的主要群体,但是从现实文化传承发展来看,年轻人对于非遗传承以及文化传承的重视程度不高,更多人对于非遗文化传承呈现出漠视的态度。在实际教学中,非遗文化传承教学处于尴尬地位,教师在重视学生学习成绩提高的同时,往往会对非遗文化的教学重要性进行忽略。在这一教学环境下,年轻群体缺乏对非遗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在新生创新品以及文化衍生品的影响下,非遗教师的课堂教学不够专业,教学方式的单一性导致非遗文化课程实践教学面临着较大困难。
三、非遗校本课程中落实轻负高质的实践教学策略
1.针对地方非遗文化对本校学生进行调研
在非遗校本课程研发的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地方特色来有选择性地对非遗文化内容进行调研,调研对象首先本校学生,以调查问卷的形式,调查学生对物质文化遗产的了解程度,寻找非遗文化传承教学方法,更好地进行非遗校本课程的编写。轻负高质的教学需要教师在调查过程中找到非遗教学中的主要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自身意见和建议。调研小组人员还应根据调查问卷结果,将调研过程中的主要问题进行整理形成报告,从而找到校本课程编著的关键点。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分析非遗教学问题,划分课程编写难度,提高学生对教材内容的适应程度,最终完成通过实际调研来完善非遗物质文化校本课程编著的重要任务。
例如在实际调研中,以诸暨同山酒文化为调研对象,在限定期限内对全校500名师生进行全面调研。调研的关键问题设定为,了解学生对诸暨同山酒文化的了解程度,做完问卷调查后,从收集回来的有效数据中找到有效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整理成册形成非遗文化调研报告。调研小组成员还应就调研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和分析,从而有针对性地对非遗校本内容编写,在为学生普及非遗文化知识内容的同时,提高学生对校本内容的接受程度。
2.探究非遗文化历程并编写非遗校本课程
非遗文化课本内容的编著,需要研究人员在全面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进行有效编写。因此在校本编著之前,研究人员首先应对非遗文化进行全面性学习,力求能够促使学生通过对非遗校本内容的学习,加深学生读非遗文化的了解程度,从而在学习过程中了解非遗文化、关注非遗文化进而喜欢上非遗文化,这对校本课程研发来说是必不可少的。轻负高质要求研究人员在提高自身对非遗文化了解程度的基础上对校本课程进行有效设计,力求以最简单的语言和文字,普及非遗文化知识,激发学生对非遗文化的学习兴趣,这需要校本研究和编著人员进行一定的实践性教学探索,结合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制定出校本课程大纲和完善的校本课程制作方案。
例如依旧以诸暨同山烧酒为例,在校本研发过程中,以同山烧酒酿造的原辅料以及工艺特点为例进行引入性教学,开发《同山烧培训教程》,通过对内容的系统性学习,增强学生对同山烧酒工艺的系统化了解,以点带面进行综合性教学,对诸暨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综合性编著,轻负高质的对进行校本课程编著,在探究实践过程中逐步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校本编著水平。
3.實践性教学组织学生非遗工序手工制作
非遗文化教学离不开实践性教学,因此在非遗校本课程编著完成之后,还应进行实践性教学检验。比如组织学生实际性地进行非遗工序的手工制作,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使其在非遗文化学习过程中获得不一样的学习乐趣和情感体验。将实践性教学纳入到非遗校本课程研发当中,充分考虑了非遗文化的特殊性,在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同时,提高了教师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增强了学生对非遗文化的理解,促使其在学习的基础上产生应一定的情感体验,从而最终达到学校非遗校本研发的目的。
例如组织学生在选修课中学习《同山烧文化的小册子》,学生通过简单的观察很难领悟到真正的同山烧艺术文化,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利用节假日等课余时间,走出课堂走进真正的同山烧文化,通过实际性的动手操作,还原同山烧酒的操作步骤,增强学生学习的趣味性,促进非遗文化的发展。
4.动态性教学组织学生演绎非遗文化传奇
非遗文化一般都有着自身的文化传承,故事在一代一代人的口口相传下流传至今,因此在非遗校本实践性研发过程中,应对非遗文化的故事进行重点性介绍,促使学生学习故事中的人物精神,加深学生对非遗文化历史由来的理解。非遗文化的历史故事属于非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历经时代的考验具有一定的人文主义精神,具有一定的教学意义。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可以以动态教学的形式,组织学生对非遗文化传奇进行演绎。
例如在学习同山酒文化之后,根据文化故事进行改编,组织学生进行话剧表演,重现同山酒文化。提高学生对非遗文化的感知性学习能力,传承精彩故事,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在这样的教学条件下,可以有效减少学生的学习压力,实现轻负高质的课本实践目标。
四、结论
总而言之,非遗文化来自于民间,它不仅仅是历史文化的象征,也是古代人民智慧结晶的完美体现。民间艺术大师的存在,在代代传承中促使非遗文化熠熠生辉。因此将非遗文化引入到学校教学中,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对非遗文化的理解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度校园文化进行重新构建。学校教师对校本课程轻负高质的研发,在减少学生学习压力的同时,有效激发了学生对非遗文化的探究性学习精神,这对非遗文化的传承以及学生的个人发展来说具有一定的积极影响。
参考文献:
[1]杨姣. 曲阜“非遗”资源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20.
[2]周睿珊.探析义务教育美术课程中的非遗文化教学路径[J].美术教育研究,2020(08):143-145.
[3]韩宣.初中语文非遗课程资源凤翔泥塑的开发探究[J].语文教学与研究,2020(06):28-30.
[4]邵小圣.高中非遗艺术校本课程的构建研究[J].文理导航(中旬),202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