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雪峰慧空

2021-08-05周裕锴

古典文学知识 2021年4期
关键词:雪峰江西

周裕锴

南北宋之交,临济宗黄龙派、杨岐派两支占了禅宗的大半壁江山,其中也涌现出不少诗禅皆有造诣的僧人。这是士大夫与禅僧进一步交往的必然结果,也是禅门“文字禅”倾向不可逆转的必然产物。在江西诗派与临济宗之间,诗和禅两种文化形态进一步相互渗透,相互借鉴,形成了诗中有禅、禅中有诗的独特文化景观。

黄龙派僧诗可以东山慧空之作为代表。慧空(1096—1156),号东山,福州人,俗姓陈氏。十四岁圆顶,游诸方遍谒老宿。南渡后避寇至曹溪,后于临川疏山参究草堂善清禅师,得契悟,为其法嗣,属临济宗黄龙派南岳下十四世。绍兴二十三年(1153),开法于福州雪峰。有《福州雪峰东山空和尚语录》《雪峰空和尚外集》传世。

释晓莹评价慧空的诗偈“风韵高妙,于事理尤为圆融”(《罗湖野录》卷三),并举例予以说明,其中有一首《雪中和僧偈》曰:

盖覆乾坤似有功,洞然明白又无踪。其如未识无踪处,玉屑霏霏落眼中。

这是一首咏雪诗,所寓的禅理大致应是:佛法函盖乾坤,周遍世界,洞然了达,简易明白,然而其一切皆归于“无”。若不识“无”的妙谛,则佛法本身也会成为眼里的病翳,即觉悟的障碍。“覆盖乾坤”出自云门三种句“函盖乾坤”,“洞然明白”出自三祖僧璨《信心铭》,“玉屑霏霏落眼中”点化禅门“金屑虽贵,落眼成翳”的话头,都做到既吟咏大雪的状貌,又双关禅学的妙谛。其写作手法颇类似黄庭坚提倡的“点铁成金”,做到了“句中有眼”,即句中蕴藏着禅宗的“正法眼”。又如他的《拟月》诗:

圆时缺处何曾有,缺处圆时自俨然。举世尽随圆缺走,几人透出未生前。

月亮本无所谓有圆有缺,圆缺的现象不过是一种虚幻不实的尘境。他感叹世人之所以随着月亮的圆缺过日子,是因为未认识到“父母未生前”的绝对本真的存在状态。这种借咏月而谈禅的诗偈,也属于“于事理尤为圆融”一类。

慧空的诗偈往往能将谐趣与哲思融为一体,就世间或禅门的现象作出有趣的说明。比如《尤溪补陀岩》诗:

岩下溪声倾法雨,岩头云树耸华冠。游人不入普门境,只作青山绿水看。

补陀岩之“补陀”,为梵文译音,亦作普陀,为观音菩萨说法处。此诗前两句用宗教眼光看补陀岩,则溪声如倾法雨,云树如耸华冠,俨然为观世音普门境界。然而,用世俗眼光看补陀岩,则不过是一般的青山绿水而已。这里显然说明了这样一个哲理,不同立场对同一事物的认知,会有高下之别,俗人不可能领略补陀岩。对于非佛教的眼睛,再美的普门境也没有意义,这正如对于非音乐的耳朵,再美的音乐也没有意义一样。

在日常生活的书写中,慧空也有一些诗禅相融的佳作,如《食笋》诗:

机泉捣秔炊明玑,竹根烧笋然竹枝。锦绷稚子犊献角,玉版阿师囊颖锥。同盘苦觉风味好,对客不知寒涕垂。古来山林例穷饿,藜苋诳腹蕨充饥。我今一饱万想灭,老马释羁牛脱縻。南山苍苍入箕踞,凉用冏冏生谈犀。公无说与市朝子,啄腐吞腥渠得知。

诗中使用了有关竹笋的隐语和禅门典故,如“锦绷稚子”代指竹笋,见《冷斋夜话》卷二引唐人《食笋》诗“稚子脱锦绷,骈头玉香滑”;“玉版阿师”也代指笋,见苏轼《器之好谈禅,不喜游山。山中笋出,戏语器之可同参玉版长老,作此诗》。“犊献角”“囊颖锥”皆比喻竹笋形状。“不知寒涕垂”用南岳懒瓒禅师事。诗歌表现了山僧的饮食生活与精神追求以及对“市朝子”的鄙视。

表现日常生活诗意栖居的态度,是慧空诗偈的特色之一,比如《与梦石分岁》一诗,写自己与友人除夕守岁至夜半的乐趣:

岁尽人人有可分,翁今分岁亦随群。饼翻溪上团团月,鲙缕檐间细细云。漱壑醴泉春万斛,堆盘珠粉雪千斤。两翁一饱风颠在,倦仆饥僮总未闻。

据晋周处《风土记·岁时》:“除夜祭先竣事,长幼聚饮祝颂而散,谓之分岁。”慧空这首诗首联称自己随世间习俗分岁。颔联和颈联则戏谓自己与梦石分岁时“聚饮”的饮食,无非是溪上如饼的圆月,檐间如鲙的细云,以壑水为杯中醴泉,以积雪为盘中珠粉,丰富多样。尾联谓自己与梦石两翁吃饱喝足,而其间的“风颠”的精神享受,饥饿的僮仆总是难以领会。此处化用苏轼“贫家何以娱客?但知抹月批风”(《和何长官六言次韵五首》其四)之句,而这也是宋代禅林中流行的“薄批明月,细切清风”之类习语的翻版,踵事增华,坐实穿空。

作为临济宗的僧人,慧空也继承了黄庭坚、惠洪以来《渔家傲》说禅的传统。他有《渔家傲四篇寄梦石》,试看其一首:

说法澜翻河汉渺,天龙寂听天魔悄。忆昔母懷通夕皎,香风杳,梦吞佛祖元非小。擘海取龙金翅鸟,从前手段今谁晓。少处添些多减少,何遮表,义成一切同时了。

此词上阕赞颂梦石讲说佛法的威力,其母梦吞佛祖,故他生来不凡。下阕称赞梦石讲经手段不凡。“擘海取龙金翅鸟”,事见诸佛书如《摩诃僧祗律》《大智度论》等,喻破灭天魔外道。“遮表”,指解释佛经的两种方式:遮诠和表诠。后三句谓梦石讲经随机应变,不拘泥于遮诠、表诠,只为义例透彻明了。这组《渔家傲》有别于颂古类型,应是慧空对此禅门唱道歌曲的拓展。

慧空与江西派后期重要诗人曾几往来密切,诗偈唱酬,这在《雪峰空和尚外集》和曾几《茶山集》中能找到对应的作品。一次是慧空作《谢曾运使惠诗拜石炉二首》:

公诗妙天下,当与天下共。我欲私藏之,奈此知者众。乃持海一滴,施作无尽供。莫生文字见,句句是日用。

净名丈室中,熏炉亦冰雪。持供雪山僧,芦花与秋月。客有问法来,跨门或未瞥。爇尔怀中香,听此石友说。

第一首感谢曾几赠诗,称赞其诗妙天下,如同大海一般,而以其一滴水赠给自己,便相当于无穷的法供。不应将其诗当作文字看待,而诗句皆是日用工夫。第二首感谢曾几赠石炉,比曾为维摩诘,将丈室中的熏炉赠给自己。若有客来问法,石炉可熏香说法,如同石友。曾几读罢,作《次雪峰空老韵二首》:

雪峰僧中龙,此道谁与共。萧然两伽陀,不举似大众。独贻茶山老,以当蒲塞供。岩花与涧草,信手拈来用。

独烹茶山茶,未对雪峰雪。须知千里间,只共一眀月。陈家参玄人,道眼应一瞥。为语管城君,相从炽然说。

第一首诗中的“伽陀”,梵文音译,意即偈颂,“两伽陀”代指慧空寄来的两首诗。“蒲塞”,梵文音译,伊蒲塞之略称,意指在家受戒的男性佛教徒,这是曾几自称,即所谓“在家衲子”。诗意是说,慧空是杰出的僧人,其两首偈颂不举给大众看,却专门送给茶山居士,为居士的法供。犹如岩花与涧草,信手拈来,皆有妙用。第二首写两人虽隔千里,却同享明月。“陈家参玄人”指慧空,俗姓陈。“管城君”代指毛笔,“炽然说”意谓以毛笔说法,三字出自南阳慧忠国师语:“问:‘无情既有心性,还解说法否?师曰:‘他炽然常说,无有间歇。”(《景德传灯录》卷二十八)

另一次是曾几作诗寄慧空,对其诗偈极为叹服,其诗《茶山集》不载,见于《罗湖野录》卷下:

江西句法空公得,一向逃禅挽不回。深密伽陀妙天下,无人知道派中来。

称赞慧空一向遁世参禅从而,真正领悟到黄庭坚的“江西句法”。他所作“伽陀”(诗偈)禅意深密,妙绝天下,却无人知道是出自江西诗派。这首诗反映出在南渡后江西诗派的影响,同时也说明在曾几心目中,“江西句法”与“深密伽陀”之间隐含一种对应关系。慧空得诗后,作《和曾运使》六首,试看其一:

心法两忘诸说到,文章百炼古风回。方惊吸尽西江口,又出江西一派来。

诗中赞誉曾几禅学文章皆擅,既有“一口吸尽西江水”的禅学工夫,又有出自“江西一派”的诗学传统。慧空与曾几的唱酬,为文学史提供了江西诗派与禅门宗派相互影响的绝佳例证。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中国俗文化研究所)

吾闻天子之马走千里,今之画图无乃是。是何意态雄且杰,骏尾萧梢朔风起。毛为绿缥两耳黄,眼有紫焰双瞳方。矫矫龙性合变化,卓立天骨森开张。伊昔太仆张景顺,监牧攻驹阅清峻。遂令大奴守天育,别养骥子怜神俊。当时四十万匹马,张公叹其材尽下。故独写真传世人,见之座右久更新。年多物化空形影,呜呼健步无由骋。如今岂无騕褭与骅骝,时无王良伯乐死即休。

(杜甫《天育骠骑歌》)

猜你喜欢

雪峰江西
高山雪峰历险记·(第1章)挑战8611米高峰
命途多舛的数学家:安德烈·韦依
党建工作处处见
白描作品《花卉写生》
青花瓷里觅南山——江西
TOURISM COOPERATION BETWEEN CHINA AND MADAGASCAR: MALAGASY LEARNING CHINESE LANGUAGE
看山是山?看山非山?
江西是个好地方
2008年度《江西教育》获奖优秀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