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赋物理谈天地

2021-08-05许结

古典文学知识 2021年4期
关键词:天地

许结

天苍苍,地茫茫,天地如何赋说?晋人成公绥《天地赋》正是这样一篇作品,也是赋史上不多见的一篇敷演“天地”与“阴阳”的形而上的哲理赋。

该赋由宇宙混沌、阴阳并生,万物繁育总起,继以天宇星辰及祥瑞征兆,尔后按空间次序铺写山川树木、列国城邑,篇末以“敬天事地”“乾坤载生”呼应前文。全赋辞采丰赡,多用四六成文,铺写真实的物态,又时以神话传说映带其间,虽以天象为体,却有情有致,刘勰称赞其“吟咏所发,志惟深远”,又将他与左思、陆机并称,誉为“魏晋之赋首”(《文心雕龙·诠赋》)。作者成公绥,字子安,少有俊才,却有口吃病,但好音律,词赋壮丽,为当世文坛大家张华推重,叹为绝伦之人,推荐给太常,征为博士。后又任秘书郎、秘书丞、中书郎诸职,并与贾充等参订本朝法律。他除了创作该赋,还有《啸赋》享名于世,据《晋书·成公绥传》记载:他“常当暑承风而啸,泠然成曲,因为《啸赋》”。比较而言,成公绥的《啸赋》多情感的抒发,而《天地赋》则偏重自然的描绘,是篇赞美大自然的作品。

品读这篇赋,先应看作者赋前写的《序》。序文分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明确“赋”的功用,就是“赋者,贵能分赋物理,敷演无方,天地之盛,可以极思”,阐明赋的体物明理的意义,选择写“天地”,只是便于“极思”,而达到“分赋物理”的效果。第二个层面是如何赋写“天地”,就是“体而言之,则曰两仪;假而言之,则曰乾坤;气而言之,则曰阴阳;性而言之,则曰柔刚;色而言之,则曰玄黄;名而言之,则曰天地”,进一步阐发赋“物”明“理”的意义。第三个层面是赋写前人之阙,就是“历观古人,未之有赋,岂独以至丽无文,难以辞赞?不然,何其阙哉”,说明赋写“天地”,以补前人之“阙”的原因。由“序”观“赋”,作者的创作思想不仅体现在赋作的实践中,而且昭示了魏晋时期的文学思潮,落实到赋的领域,同样呈现在三个方面:首先,赋创作的“征实”观。比如左思写《三都赋》,在序文中反对汉代赋家“于辞则易于藻饰,于义则虚而无征”,强调自己的创作是:写山川城邑,则“稽之地图”,写鸟兽草木,则“验之方志”,因为“美物者,贵依其本;赞事者,宜本其实”。同样,挚虞在《文章流别论》中批评汉代作家有“四过”,分别是:假象过大,逸辞过壮,辩言过理,丽靡过美。其致用求“实”的思想,与左思一致。所以读成公绥赋,虽歌咏虚无缥缈的天地,却力求落到实处,以剖析自然奥妙。其次,赋创作的“明理”观。魏晋人与汉人不同,论自然好为本体探究,更重“物自体”的认知。陆机《文赋》说“赋体物而浏亮”,是对“物理”的关注与提升,挚虞说赋要“穷理尽性,以究万物之宜”也是这个道理。所以观览魏晋赋篇,如嵇康的《琴赋》、张华的《鹪鹩赋》、潘岳的《闲居赋》、孙绰的《游天台山赋》,或咏物,或游观,无不象物以明理,假物以写心。成公绥赋写天地,关键也在通自然之象,明乾坤之理。再者,赋创作题材的扩大。萧统在《文选序》中说当时的创作现象,是“纪一事,咏一物,风云草木之兴,鱼虫禽兽之流,推而广之,不可胜载”,可见魏晋以后文学创作题材的扩大。刘勰《文心雕龙·诠赋》说赋“草区禽族,庶品杂类,则触兴致情,因变取会”,指的是魏晋时咏物赋之盛。成公绥赋虽是大篇,但他说的写“天地”是补前人之“阙”,正缘于这一文学思潮的推动。

通过以上三个理论视点,再看《天地赋》的创作,同样具有征实、明理与拓展写作视域的特征。具体而论,首先是在对天地之“大美”的铺写与歌颂。闻一多曾谈司马相如及其汉赋创作,说“《上林赋》是司马相如所独创,它的境界极大”,又说“凡大必美……当时的人懂得大就是美,所以那些大赋还能受到称赏”(郑临川《闻一多论古典文学》)。汉代大赋之美,主要体现在游猎、郊祀、京都等题材,而成公绥赋写“天地”,是他的“独创”,境界也很大,所以他对自然大美描写也是值得称赏的。成公绥认为,天地为“巨丽”,而“难以辞赞”,所以想独创这一题材。因为与诗歌比较,赋体物的功能无比广大,清人刘熙载《赋概》就说,“赋取穷物之变”,“赋起于情事杂沓,诗不能驭,故为赋以铺陈之”,读该赋,作者就采用“铺”的方式展开的。

全赋可分四段:第一段从“惟自然之初载”到“伟造化之至神”,叙写天地之形成。有关天地形成,《易经》有天地人“三才”之道,《老子》有“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之说,汉代张衡的《灵宪》有“太素始萌,萌而未兆”,“宇之表无极,宙之端无穷”的说法,成公绥承其说,认为“太素纷以溷淆兮,始有物而混成”,只是改以赋的语言加以形象的表述。如先写宇宙混沌,元一茫昧;继写清浊剖分,天地形成;复写阴阳并生,万物繁育,由此而宇宙运转不息,生命肇始,于是赞叹“何滋育之罔极兮,伟造化之至神”。这俨然似一曲对天地生命发端的赞美诗。

第二段从“若夫悬象成文”到“彗孛发而世所忌”,叙写天文,如自然的“悬象列宿”,人事的“祥瑞灾异”,其中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彰显了当时人对“天相”以喻“人相”的认知方式。这段描写,有关天象的知识含量极大,如“三辰”“五纬”,指日月星辰与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九道”“中黄”,指日月运行轨道,及古天文学相像的太阳绕地球运行的“黃道”;“白虎”“青龙”“玄龟”“朱鸟”,分指四方星宿,而“帝星”“紫宫”,指天上帝星居紫微垣,与大地分野对应,象征朝廷中央的权力,极似取资司马迁《史记》的《天官书》的赋语书写。当然这其中也充斥了神话,比如“望舒弭节”“羲和正辔”,分别指古神话中为月亮、太阳驾车的神灵。

第三段从“尔乃旁观四极”到“处于四海之滨”,叙写地理区划,由天地上下四方,全方位展示山川树木、列国城邑、昆仑悬圃、九州分野、奇人异事等,充分呈现了该赋博物知类的描写特征。中国古代极重“取则天象”与“画野分州”,以突出天人合人的政教功能。也因此,《周礼》论古代区域治理,首先就是“体国经野”,到了刘勰撰《文心雕龙》,在《诠赋篇》论“赋”,也首先彰显的是“体国经野,义尚光大”。由此再看该赋这段描写,正是这一思想传统的形象表述。赋中说“昆仑镇于阴隅,赤县据于辰巳”,“万国罗布,九州并列”,是早期世界观的“中国”说;“辨方正土,经略建邦。王圻九服,列国一同”,是大一统帝国的政治图像;至于如“遐方外区,绝域殊邻。人首蛇躯,鸟翼龙身。衣毛被羽,或介或鳞。栖林浮水,若兽若人。居于大荒之外,处于巨海之滨”,既有摹写《山海经》的神话传说,又是帝国统治的真实书写。

第四段从“于是六合混一而同宅”到篇末,作者归纳六合同宅,敬天事地,追踪“万物之所宗”的本质,骋放赋家“游万物而极思”的相像,以颂扬天道不息,宇宙无穷,讴歌大自然的伟力。这段文字中又有两个问题值得推敲:一是赋中忽然陡起一节,“若乃共工赫怒,天柱摧折”,引述自《淮南子·天文训》:“共工与颛顼争帝,怒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动,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但作者对此提出质疑:“岂斯事之有征,将言者之虚设?何阴阳之难测,伟二仪之侈阔”。这显然是通过对传说的怀疑,以强化对大自然真实性的赞美。二是赋的收束处所言:“坤德厚以载物,乾资始而至大。”这句话是衍说《易》“乾”“坤”卦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里内涵了儒家学者的情愫,那就是将自然道德化。正因如此,古人将中国文化的个人伦理推扩到家庭伦理、国家伦理、人类伦理,乃至上升到宇宙伦理。这篇赋也正是在此思想中,衍化为有思想深度的“巨丽”文章的。

在辞赋创作史上,成公绥有一突出贡献,就是较大地拓展了晋赋的题材范围,除了书写“天地”与“啸”这样的名篇,他还择取黄河、木兰、蜘蛛、螳螂、神乌等为描写对象,是位既擅长写实,又善夸饰的赋家。从《天地赋》的写作来看,又有三点值得强调:

一是“征实”。成公绥论赋,一方面认为“敷演无方”,如天地之盛,一方面又提倡“分赋物理”,以体察入微,所以他赋“天地”还是以征实为主。如写天地之存在,则有“太极”“两仪”“盈亏”“昏明”“阴阳”“寒暑”“三才”“五行”“雷霆”“慶云”“八风”“六气”等等;写星辰之状态,则有“三辰”“五纬”“招摇”“文昌”“紫微”“帝星”“三台”“摄提”“蓬容”“老人”“天矢”“彗孛”等等;写地理之分布,则有“川渎”“山岳”“沧海”“悬圃”“昆吾”“寻木”等等;写神居之名目,则有“烛龙”“扶桑”“旸谷”“泰蒙”“丹炮”“空同”等等;大量的名词表实物,勾画出乾坤派生、星辰运行、地理方位、神灵居处等图式。这使我们读这篇赋,既看到天地知识系统的布局与展示,也看到作者采用大量的知识物件,构建起赋作的宏大空间。

二是“隐喻”。尽管全赋描绘天地自然,但作者却内涵对人事的褒贬,通过自然现象的正与反,寄寓隐喻之义。如叙写自然之“正”相,则谓“清浊剖兮,玄黄判离”,“星辰焕列,日月重规”,“八风翱翔,六气氤氲”,“悬象成文,列宿有章”,“帝皇正坐于紫宫,辅臣列位于文昌”,类此等等,拟状人事之安详。叙写自然之“反”相,则谓“交会薄蚀,抱晕带珥”,“蓬容著而妖害生”“彗孛发而世所忌”,“共工赫怒,天柱摧折”,“断鳌足而续毁,炼玉石而补缺”,类此等等,拟状人事之变异。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成公绥于赋中将人事自然化,褒贬自然,正是美刺政治,这是赋中隐含的深层意蕴。

三是“纵情”。该赋虽然写天象地貌,作者却能于词章中纵放情感,气势磅礴,仪态万千。探究其因,又有两点:一是赋体自由,句式或四言,或六言,或七言,自由挥洒。如其中“尔乃旁观四极”一节文字,多用四言,整饬而具排宕之力;“若夫悬象成文”一节文字,则多用七言,句中采用虚字以呈顿挫之意。赋中句法随情绪而变化,所以生动活泼。二是赋文征实,却穿插神话,极尽夸张之能事,虚实相生,使全赋描摹物态,而不板滞;称颂自然,更多生机。

合此征实、隐喻与纵情,方成就其对“天地”之描绘的巨丽之象,也使这篇作品成为辞赋史上赞颂自然的大美华章。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文学院)

猜你喜欢

天地
艺术天地
艺术天地
艺术天地
艺术天地
会员天地
交友天地
会员天地
会员天地
会员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