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背景下广西苗族银饰的传播与开发利用研究

2021-08-05郑超吴红梅

速读·上旬 2021年7期
关键词:银饰苗族民族

郑超 吴红梅

苗族的银饰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而银饰作为苗族传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存在不仅记录了苗族社会历史的演进,还凝聚了苗族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所有追求。以其复杂的工艺和无形的文化价值堪称罕有。学界的关注焦点还主要集中在工艺介绍、文化研究、艺术价值、源流考察等方面,对在经济市场条件下,苗族银饰如何持续生存和传播开发利用,则少有研究。而如何解决目前面临的问题则未见深入的探讨。因此,本文尝试针对这个问题进行一些探索,希望能够为中国的民族优秀工艺略尽一份绵薄之力。以期引起更多的专家学者对这一问题深切关注。

一、多重矛盾下广西苗族银饰存息的尴尬

根据田野调查和问卷分析,对苗族聚居的当地银饰市场有较为可信的几个认识,总结如下:一、市场银饰制品鱼龙混杂,以次充好。产品本身只注重保留民族元素,将原材料“银”换成“白铜”的情况相当普遍,严重冲击了纯银银饰市场;二、时随着现代文化的变迁,苗族银饰穿戴出现严重年龄断层,除因为节庆和旅游表演以外,30岁以下年轻人不再经常性穿着传统服饰和银饰,减弱了人们对银饰产品的民族审美观念。使得民族文化得不到有效传承,本民族的图案纹样和工艺大量失传;三、苗族银饰锻造技艺后继无人,年轻人更趋向于城市生活,出现了年轻人外出打工,受此影响就普遍性的出现技艺断层,这对银饰工艺无疑是沉重的打击。

二、银饰的传播属性

1.银饰与传播

在中国的文明史上金属制品贯穿了整个发展过程,银饰在其中起到了划分不同族群,体现了不同的文化符号体系,不同的纹样和风格,同时还反映了不同的社会制度的作用。传播,即社会信息的传递或者信息系统的运行。④传播学三大学派中,经验-功能学派的代表,拉斯韦尔提出的“五W”模式(图1),即“Who,Say what,In which channel,To whom,With what effect”,这一公式限定了传播研究的基本问题。与默顿和拉扎斯菲尔德一起为大众传播奠定了基础。

2.传播的机制

传播机制一般情况下分为:传播过程的诸要素和要素的协作运行机制。结合苗族银饰的特点和发展,需要建立几个关键的机制:传承机制、活化机制、创新机制、传播机制以及其他机制。

2.1传承机制

传承机制的建立是传承人延续和保护的重要措施,通过国家专项资金扶持和平台性推广及培养,提高苗族银饰传承人的行业自信、文化自信,建立健全传承人才培养梯队,对青年传承人和兴趣爱好者进行基础训练和专项练习,多鼓励多传授。

2.2活化机制

苗族银饰的活化,需要再现它的文化意义,同时具备满足人们社会生活的需求性,这样的传统文化才能受到人们的接纳,关键还在于要“用”字引领,让苗族银饰重新融入现代生活。这样的传承才是活态的、积极的、生动而丰富的。

2.3创新机制

通过诸多方式方法的应用,如:网络、手机、生活等等方式,针对社会的需要和发展,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实践,才是顺应时代潮流的创新。

三、传播的策略

文化消费是民族文化成长的土壤,而苗族银饰文化的打造必须有更广阔的市场空间,能和主流文化消费相适应,因此传播策略的制定必须具有远见性和适宜性,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1.以商业运作为手段,推动苗族银饰的传播

家庭作坊、个人经营、企业各自独立,没有形成传播推广的合力,因此既然是生产经营活动,就具有生产经营的特征。从而生产者和企业结合起来,与行业对接,与企业合作。企业通过自身的营销渠道,销售手段对生产者和产品进行传播推广,增强消费者对苗族文化的了解,使消费者在购买产品的同时,也购买了苗族的文化,成为苗族文化的免费传播者。

2.多管齐下运用现代传播媒介,“互联网+”大有可为

大众传播媒介分为两类:一、传统媒体,包括:电视、广播、报纸书刊;二、新兴媒体:互联网平台、手机等。苗族银饰文化可以通过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全方位、平台化的宣传,形成综合性的传播组合方式,推动大众对苗族银饰的认知和打造文化软实力的提升。通过引入“互联网+”借助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和互联网销售平台,进一步激活苗族银饰发展的生命力。

3.构建合理的传播手段

保护当地民族文化,而不是简单粗放的开发,通过相关的国家扶持项目对传承人进行培养,鼓励恢复民族节日,通过文化的树立形成良好的区域文化环境,才有利于形成独一无二的文化体验。同时通过电视和网络媒体的传播合力,对提升当地文化的知名度起到了重要作用,五湖四海的游客纷至沓来,有力的推动了民族文化和苗族银饰的传播,形成很好的蝴蝶效应。

四、结语

综上所述,对苗族银饰的传播探索和开发利用的研究仅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以期能给其他广西少数民族传统工艺的创新和传播带来新的灵感和启发,对于民族文化的发扬与传播有积极意义。苗族银饰的发展需借助有效的传播途径,结合综合性的传播手段和合理科学的开发利用机制,让广西的民族文化瑰宝在社会中形成较大的认知和传播。

参考文献

[1]闫玉.文化遗产关键词:银饰.民族艺术,2017年第1期.

[2](美)威尔伯·施拉姆、威廉·波特著,何道宽译.《传播学概论》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3页.

[3](美)威尔伯·施拉姆、威廉·波特著,何道宽译.《传播学概论》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8页.

4[4]何华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研究—以女书为例.中国书籍出版社2015年版,第27頁.

郑超,广西艺术学院职业技术学院;本文系2017年度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基础能力提升项目《广西苗族银饰传播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7KY0423

吴红梅,广西艺术学院职业技术学院;本文系广西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专项课题,《艺术类高职院校实行“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招考形式改革与探索》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9ZJY052

猜你喜欢

银饰苗族民族
高浮雕银饰
补妆
MINORITY REPORT
银饰变黑如何恢复
传承 民族 文化
苗族老照片
被民族风玩转的春夏潮流
如何使氧化的银饰翻新
漂亮的“银饰”
民族万花筒